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

紅衰翠減,稻穀飄香,秋日已經熟透。

翻修一新的西郊軍營內,士兵們圍成一圈一圈,都在紛紛議論漢王新拜大將軍這事。

“你說大王是不是糊塗了,要拜一個不知深淺的外來人做咱們的大將軍?”

“是啊,要拜大將軍,也該拜咱們的威武侯纔對。周勃將軍自漢王沛縣起事以來就跟隨漢王左右,大小血戰不下百場,要說功勞這裡就沒有人比他大了。那韓信何德何能,竟做到周將軍頭上來了?”

“你這話就不對了。威武侯功勞再大,能大得過咱們的臨武侯嗎?樊噲將軍可是在漢王未斬蛇起義之前就與漢王結拜爲兄弟,打的仗流的血也不會比你家將軍少。怎麼說也要講個先來後到。要拜大將軍,該當拜樊將軍!”

“不對!不對!拜大將軍不僅要論功勞,還要看武藝。你們的周將軍,樊將軍,武藝都不及我家灌嬰將軍。漢王入關時灌將軍殺死敵將最多,功勞最大。要拜大將軍,應該拜我家昌文君。”

“我看漢王是病急亂投醫,想殺回關中想瘋了,聽蕭丞相把那韓信一誇,抓起一個便是一個。你們要知道,蕭丞相與韓信本是同門,都來自鬼穀道場。”

“哦,還有這檔事?蕭何身爲一國丞相,舉薦大將軍也不能徇私廢公啊!”

※※※

非但士兵們這麼在想,那中軍大帳內的十幾個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也是這麼想的。

他們都是漢軍的精英,深受漢王器重。

當初漢王初見他們,是一人給了一個熱情的擁抱的。這種令人熱淚盈眶,感人肺腑的場面,他們閉起眼就會想起。

該給的榮耀漢王都給了他們。可不是,封侯的封侯,晉爵的晉爵。總算沒白跟劉邦一場,都混得人模人樣了。

但一個新來乍到的初販子,像坐火箭一樣一下子竄到他們頭上,做了二十萬漢軍的總司令。他們雖懾於王命接受事實,也曾順應形勢去糧儲拜望過即將走馬上任的頂頭上司,但心裡是絕不服氣。

十五萬漢軍雲集南鄭之郊,今天是那大將軍韓信初次升帳,大家都在瞪大眼睛看着,那韓信究竟有什麼本事,坐上這人人眼熱的大將軍的虎皮帥椅?

※※※

“噔噔噔”,沉穩而自信的步伐響起。帳外看守一聲高喝:“大將軍到!”

衆將全部立起,分列兩行,等着那大將軍進來。

意氣風發的韓淮楚走進大帳,從衆將之間穿行而過。只聽一幫老將照例齊聲吶喊:“大將軍威武!”卻喊得有氣無力。

韓淮楚並不介意,直奔帥案,朝那人人眼熱的虎皮帥椅一坐。

他眼角餘光向衆將一掃,只見該來的都來了:樊噲、夏侯嬰、周勃、紀信、曹參、灌嬰、奚娟、利蒼、傅寬、靳歙、酈商、陳武……一個也不少。

按例此時該衆將跪拜元帥,可漢軍向來不設元帥,這大將軍之位一直空置,都是在漢王大哥旗下的兄弟。大家誰跟誰啊?都半斤八兩,誰也不用拜誰。座下那些將軍一個個還未反應過來,都還站着不動。

韓淮楚劍眉一挑,犀利的目光向衆人一掃。

“撲通”一聲,那利蒼單膝着地,率先參拜道:“末將利蒼,拜見大將軍!”韓淮楚微微頷首,又拿目光掃向餘人。

“原來還要跪這小子!”衆將瞬時醒悟過來。

樊噲見利蒼跪倒,心想俺娶媳婦的事多虧大將軍出的妙計,便也跪下參拜。

那紀信念着當年韓淮楚用換俘之計從甯君手中救得自己性命,也拜了;周勃灌嬰想着巴郡一戰是韓淮楚提議蕭何派來援兵,故也拜了;夏侯嬰素來對韓淮楚感冒,心中敬佩,也接着拜了。

其餘傅寬、靳歙等輕量級的一看這幾位重量級的都拜了,不敢遲疑,趕緊跪下。

帳內烏壓壓跪倒一排,卻有一人任你泰山壓頂,他卻巍然不動,還兀自站在那裡,以輕慢的眼光藐視着韓淮楚。

這位死硬派不是別人,正是極力反對韓淮楚拜將的建功侯曹參。

韓淮楚這時憶起,貌似在自己登壇拜將之前,別人都曾到過糧儲來拜望上司,獨獨這曹參沒來。

“啪”的一聲,韓淮楚一拍桌案,厲聲喝道:“建功侯,見了本帥,爲何不跪?”

那曹參也是直脾氣,實話實說,昂首傲然道:“大將軍休要拿職位壓人。你只是楚軍一個小卒,憑與蕭何同門的關係才坐了這帥位,有何本事要我跪你?”

赤裸裸的叫板!直截了當的挑釁!一出好戲即將上演。這曹參說出了衆將的心裡話,大家爲他擔心之餘,都暗暗叫好。

“原來是個不服氣的傢伙。”韓淮楚聽曹參一問,搞清了原因,心情反而平靜下來。

他微微一笑,反問道:“建功侯又有何本事?且請道來。”

曹參還沒有答話,座下一光頭長脖酷似長頸鹿的將軍擡頭搶先替他答了:“建功侯智勇雙全,漢王入關他陷城最多,大將軍新來,如何能知?”

※※※

原來這將名叫陳武,是劉邦攻入東郡時收編的小諸侯之一。

這陳武也是老革命了,在陳勝起義之後便豎起大旗反秦。雖然武藝出衆,可腦子不大好使,不像秦嘉武臣之流打着張楚王的旗號作壯大自己的買賣。他偏要獨樹一幟,自個作諸侯。這獨樹一幟的結果是:革命來革命去,手中只有四千人馬,佔了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

後來終於開竅,知道自己沒有割據稱王的命,在劉邦西征之初,便率領他四千人馬悉數來投效“赤帝之子”。

那時劉邦還沒像現在有二十萬軍馬,手下還是那從彭城帶出的一萬來號人。一下子多出四千兒郎,可不是小數。劉邦大喜過望,照例給了陳武一個熱情的擁抱。做了漢王后,也沒虧待陳武,封他爲剛武侯。

爲何那陳武要稱讚曹參智勇雙全,難道那劊子手出身的曹參也算智勇雙全嗎?

這一方面是因爲陳武乃典型的有勇無謀之徒。在他腦子,只要會那麼一點計謀的將軍,就算是智勇雙全了。

另一方面那曹參確實替大哥劉邦爭氣。

在劉邦入主沛縣之後,曹參知道革命可不是砍死囚的頭那麼簡單,敵軍的頭不會撐着給他白砍,少不了要上陣殺敵。

他武功不及樊噲周勃夏侯嬰,憑什麼去衝鋒陷陣,攻城掠土?想來想去,只有用腦。

於是曹參買來一大堆兵書,每日苦讀,還向蕭何請教最高深莫測的管理學。那股子認真勁,可追得上三國時吳國大都督呂蒙了。

光獨死書還是不行。要是那樣,不知會出多少兵法大家。種子要想發芽,小樹苗要想長成參天大樹,還須名師指導。

那沛縣一幫哥們都是那麼回事,就沒幾個人會兵法,曹參哪裡會遇到什麼名師?幸而張良來到沛縣,才教了他那麼幾招。學來學去,還是個半瓢水。

就是這半瓢水,已經唬得住人。在沛縣那幫不讀書的兄弟眼中,他曹參滿腦子韜略,佩服得不得了。行軍打仗遇到難題,總要向他請教:老曹,兵書裡怎麼說的?現在俺該當如何?

他也一直手風順,未遇到棘手的敵將。在劉邦大哥的革命事業中,就這麼瞎貓子逮着死耗子出了幾個計謀,屢試不爽,都給他蒙對了。

在曹參的腦子,沛縣老將中就他老曹有才,這大將軍之位該他來坐。今日來了個縱橫家弟子韓信,坐了那帥位,他如何甘心?

※※※

上任伊始,便遇到挑釁,本在韓淮楚意料之中。

這帥位雖好,也不是人人能坐。想要把這大將軍當得穩當,如何征服衆將,收衆人之心方是當務之急。

韓淮楚“哦”了一聲,說道:“失敬!失敬!不知建功侯平生最滿意的一戰是哪場?”

他這話說得委婉,這“滿意”二字該換爲“得意。”

曹參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得意道:“當是東郡與秦將朱彬一戰。”韓淮楚一拱手:“願聞其詳。”

這一邊陳武又替他答了:“東郡一戰,建功侯率軍圍住郡城,眼見不日城破。郡守張間向四面求援。河間郡守朱邴引一萬秦軍來援,會我軍於成武。是建功侯用龍驤虎翼陣大破秦軍,斬殺秦將朱邴,我軍遂克東郡。”

“龍驤虎翼陣?名字叫得這麼酷?小生這麼一個陣法大家,還沒見識過呢。不知與我縱橫家的孫臏十陣比起來,哪個更酷?”

韓淮楚便笑道:“那龍驤虎翼陣建功侯從何處學來?有何妙用?”

曹參倨傲道:“那陣是曹某攻城略地之時,從一縣府庫中得獲古書,偶爾學成。暗合周天十二時辰,奇正互變,玄機莫測。大將軍可聽說過乎?”

韓淮楚搖頭道:“本帥未嘗得聞。建功侯可否撒豆成兵,爲本帥展示一二?”

能在縱橫家高弟面前展示自己的精妙陣法,煞一煞他的威風,曹參是樂得願意。當下點頭道:“有何不可。請大將軍弄一袋黃豆來。”

韓淮楚一示意,便有小兵去通傳。韓淮楚一擺手,又說道:“衆將請起。”衆人即站了起來。

不多久,有伙頭軍呈來一袋黃豆。那曹參便在地上用黃豆擺出一陣。

只見那陣分左右。左陣用一大堆黃豆擺成虎型,虎虎生威;右陣用十二小堆黃豆擺成蛇蟠之型,或盤或展,或鬆或弛。蛇走輕靈,虎踞如淵。

曹參傲慢地解釋道:“曹某這陣本是用於防守。若敵攻我左面,虎陣堅守,蛇陣迂迴纏繞,若敵攻我右面,則蛇陣聚化虎陣,虎陣散化爲蛇陣。一正一奇,互爲依恃,可說是固若金湯。大將軍覺得如何?”

韓淮楚心中暗笑,“原來就是這麼一個破陣,小生還當有什麼神奇呢。比起王離在鉅鹿城外擺的魚麗九陣來,這簡直是小兒科了。連魚麗九陣都被項羽攻破,這破陣還敢自誇固若金湯?”

要知道攻守之戰是意志與銳勁的較量,要訣是拳頭收緊,勝負決於一線。攻方須侵掠如火,動如雷霆,一擊潰敵。若久攻不下,必然生躁而亂軍心。守方須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務求守得厚實,不露半點破綻。曹參只分一半兵力來防守,而另一半兵力全用來迂迴纏繞。看似花哨,實是華而不實。

韓淮楚也不點明,只問:“成武之戰,我軍投入的兵力是多少?”

衆將都記得清清楚楚,答道:“成武一戰,建功侯引八千軍馬大破一萬秦軍,以寡敵衆,當是精妙一戰。”

韓淮楚微微頷首,又問:“想是那朱邴分兵來攻,並未全師投入?”

那一戰的過程果然如韓淮楚所料,朱邴自恃秦軍戰力,第一次分兩千人攻陣,一入曹參的龍驤虎翼陣,久攻不下,側後又受襲擾。待想退出,那四千蛇陣楚軍哪裡肯依?一個通殺,全部米西;隨後朱邴又派出三千人攻陣,依然是外甥打燈籠,照舊。朱邴兩番攻陣不破,喪師一半軍心盡奪。無奈之下只好退兵。這一退可不打緊,秦軍皆是府兵,不像章邯的野戰部隊進退有據,瞬時陣型大亂。曹參引軍追殺,大潰秦師,斬朱邴於亂軍之中。

衆將大奇,問道:“大將軍從何而知?是否聽說過這一戰的經過?”

韓淮楚長笑一聲:“滅秦之戰大小不下數百,本帥安能戰戰得聞?若本帥能破此陣,能得建功侯一拜乎?”

將軍拜元帥本是天經地義。韓淮楚這一問,貌似信心十足,倒把本是信心滿滿的曹參問得惴惴不安起來。

“這小子真能破我的龍驤虎翼陣嗎?要是如此,曹某方纔隨大家一起拜了豈不是好。若是鬥陣拜了再拜這小子,我建功侯的面子往哪裡擱?豈不更長這小子的志氣?”

曹參還未回答,韓淮楚已蹲在地上用黃豆擺起陣勢來。

這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錐陣”,戰鬥隊形密集,形同一把鋼錐,兩翼堅強有力提供支撐抵抗擊打,尖頭向前,劈指向曹參在地上擺出的左翼虎型陣。

那黃豆之數不多不少,剛剛比曹參所用多一點。

但那股劈尖斬銳勇不可當的氣勢,又豈是曹參那華而不實的龍驤虎翼陣所能匹敵?

那曹參也是行家,一看之下便明白了韓淮楚之意,是要傾全師來攻,一戰潰陣。瞬時面色發白,汗出如漿。

何止曹參看出,衆將也都看得明白。就算是那有勇無謀的陳武也懂了。

“朱邴若擺出這陣傾力來攻,恐怕建功侯難敵。”陳武是想到哪說到哪,完全不考慮曹參此時難受的心情,搔了搔光腦門說道。

韓淮楚目光投向曹參,默不作聲,卻是不怒而威。

“撲通”一聲,曹參單膝跪地,拜道:“末將曹參,拜見大將軍!”

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二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二十八章 把臂同行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四十七章 分說未來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九章 帶你上天第十四章 巴族女婿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二十章 斬首行動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二十八章 把臂同行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十六章 須彌幻鏡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十二章 秦營下書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
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二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二十八章 把臂同行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四十七章 分說未來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九章 帶你上天第十四章 巴族女婿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二十章 斬首行動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二十八章 把臂同行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十六章 須彌幻鏡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十二章 秦營下書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