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

不多時,有三山五嶽的妖魔陸續到來。都是些狼、蟲、虎、豹麂、獐、麂、狐、狸、獾、貉、獅、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兒、神獒……各樣妖王,共有七十二洞。搖頭擺尾,奇形怪狀,妖聲鼎沸,叫囂一片。

便有妖魔來向申公豹與雲霄仙子請安。這些妖魔,皆是碧遊宮二,三代弟子。

蓋因碧遊宮收弟子不拒其類,走獸、飛禽、魚鱉無所不收,那原始天尊便曾譏諷碧遊宮盡是“披毛戴角”的異類。

自萬仙陣一戰,通天教主不再過問世間是非,這些弟子便流落山林,做了妖精。

申公豹,雲霄仙子與一些故人相見,談起往事不由大爲傷感。

看那天上烏雲滾滾,月藏星稀。有狼精納悶道:“怎不見一個鬼王到來?”

有知道內情者答道:“這些鬼王皆要去參拜伍君。從胥江伍君廟到此,遠隔千山萬水,來此苗疆須得好幾個時辰,一時半刻還來不了。”

申公豹與雲霄仙子大奇:“爲何所有的鬼王都要去參拜伍君?這鬼界竟出了如此一個厲害人物麼?”

九頭蟲消息靈通,說道:“你二位剛剛脫困,還不知道。兩百年前,這鬼界出了一個厲鬼,乃是吳國丞相伍子胥。據說他乃是天魔蚩尤的後代,身具九黎血脈,一成爲鬼之後就非常了得,連閻王都不敢收。這兩百年來,法力越來越高几乎通天。不僅十八層地獄裡的鬼王被他打遍了,連這四海之內的遊魂野鬼中厲害一點的人物也一一不是他對手。他便成了鬼王中的鬼王,所有鬼王得到的香火,皆要進貢與他。所有鬼王的任免,皆要他點頭。比起天庭任命的閻羅王,他更有權勢。”

世間鬼王分爲兩類,一類是地府內的鬼王,皆要聽命於閻王。這些鬼王是不敢與仙界爲敵的。一類便是似伍子胥這般的散鬼,怨氣太重地府不敢收。這些鬼王生前大多命運悽慘,對老天切齒痛恨,便入了魔道。

伍子胥要帶來的一衆鬼王,即是第二類鬼王。

申公豹與雲霄仙子聽得驚詫,說道:“伍君究竟是何等人物?吾等要見識一下。”

正說話間,山巔之上忽籠罩了一團霧氣,氳氳氤氤陰氣逼人。

陡然間,四野空氣似乎凝集起來。羣魔饒是法力高深,也感覺出一股冷颼颼的寒意。

霧氣消散,山巔現出一大羣厲鬼來,魑魅魍魎,皆是形象猙獰之徒。有吊死鬼,溺死鬼,無頭鬼,無腳懸空鬼,長舌鬼,無舌鬼,長達數丈的巨鬼,身不盈尺的小鬼,撐死的胖鬼,餓死的瘦鬼,開膛破腹的戰死鬼,形銷骨立的男女色鬼……林林種種,形象各異。

當先立了一鬼,面色陰冷,怒目如電,手提一把鋼鞭,神色威嚴之極。

有認識伍子胥的魔怪,便來與他打招呼,口稱“伍君。”那伍子胥只淡淡點頭,略作應酬。

便有一鹿精高聲道:“今日羣賢齊集,這顛覆天道大會便可舉行。俗話說鳥無頭不飛,人無頭不行。現魔帝被困西方,頒下符令,命吾等推舉一位盟主,代他行事對抗仙界顛覆天道。諸位知道有何賢能,盡請推薦上來,讓大夥兒商量商量。”

九頭蟲率先開腔說道:“有云霄仙子到此,這盟主之位她是衆望所歸。仙子萬勿推辭,請就盟主之位。”

羣魔聽了,頻頻點頭,叫好聲響起一片。

雲霄仙子乃是碧遊宮第二代弟子中的傑出之輩,實力之強,在羣妖之上。

想那南極仙翁的弟子楊戩,只是玉虛宮第三代弟子,便非九頭蟲之輩能及。在九曲黃河陣中,雲霄仙子用她那混元金斗收拾一干玉虛宮第二代弟子如同草芥。就連那玉虛宮副教主燃燈道人,見她祭出法寶也只有溜之大吉。雲霄仙子做那盟主,絕對是當得起。

只聽雲霄仙子搖頭道:“諸位此言差矣。想我三霄島姐妹三人,當初九曲黃河陣一戰,雖暫時得利拿了闡教許多門人,可大師伯二師伯一到,吾等還不是束手就擒。如今吾被削去頂上三花,實力大不如前。又在麒麟崖下壓了八百年不得修煉,功力不進反退。想就盟主之位顛覆天道,恐非貧道能勝任也。”

多目怪便道:“想當年申道長出任殷商國師,爲殷商社稷絞盡腦汁,也是多智之人。咱們與仙界鬥力不成,何如鬥智。那就煩請申道長出任盟主,爲大夥拿拿主意,顛覆他那天道。”

申公豹連連擺手,苦笑道:“多目道友就別笑話貧道了。貧道一直被兩位師伯當成槍使,何談多智。還是另擇高人吧。”

九頭蟲道:“天下之大,我輩高人異士何其多。既然如此,再選一位大智大慧之人,作做吾等盟主。”

當下便有一獨角鬼王尖聲道:“要說大智大慧之人,就在眼前。我們鬼界之聖伍君,曾任吳國丞相,助吳王闔閭登上王位,奔襲千里大破楚國,又輔佐其子夫差稱霸諸侯。這般雄才大略,便做得起這個盟主。”

羣鬼一聽,轟然叫好。

雲霄仙子便笑問:“伍君豈有意於盟主乎?”那伍子胥也不謙讓,說道:“既蒙諸位英雄擡愛,老夫也不忍拂各位之意,有負魔帝重託。當領盟主,爲諸位謀計。”

雲霄仙子問道:“今仙界人多勢衆,道行高深者非吾等能及。伍君有何計謀能對抗衆仙?”

那伍子胥早有主意,侃侃而談:“魔帝之意,只讓吾等顛覆天道,並非要吾等與衆仙交手。那天魔符說得明白,這秦廷的江山將傾,取而代之的朝廷稱爲漢,真龍天子名叫劉邦。吾等只須設法阻擾漢室興立,這天道便顛覆了。”

羣魔哈哈大笑:“伍君果然高明,這等簡單的事情吾等怎想不出來。”

(其實這計伍子胥能想出來,還是拜本書男豬腳韓淮楚所賜。他在趙國王宮對魔帝姬風說出漢室興而秦廷亡的未來之事,那姬風便聽了去。)

便有一虎精惡狠狠道:“這還不容易。那劉邦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吾等一根手指便可要了他的性命。就派一人殺掉那劉邦,這天道自然就土崩瓦解。”

伍子胥“嗤”地一笑:“哪有這般容易。那劉邦既是真龍天子,便有百靈護佑。吾等若想動他一根毫毛,仙界自會知曉,派出法力高深之輩來保護劉邦。不妥,不妥。”

衆魔皆道:“那劉邦既殺不得,吾等又將如何?”

伍子胥微微一笑:“老夫自有妙計。”當下喝一聲:“玉面狐何在?”

從七十二洞妖王中走出一妖。只見她天姿絕色,有沉魚落雁之美,閉月羞花之貌。

這妖便是兩百年前奪了美人西施肉身的白狐。又經過兩百年修煉,法力漸深,被一幫妖狐推舉,做了一洞妖王。

玉面狐怯生生道:“伍君喚小妖有何吩咐?”

此時此刻,那伍子胥喚她,必是要她去對付劉邦。但她聽伍子胥雲劉邦有百靈護衛,仙人保護,卻又不敢有所動作。

只聽伍子胥道:“今有一樁美差與你,你只須做到,便是爲我魔界立下頭功一件。”

玉面狐垂首低聲問:“不知是何等美差?”

伍子胥說出的話讓她如釋負重。只聽他道:“你只須以此形象,扮爲凡間女子,老夫安排一個機會讓你接近那劉邦。那劉邦聽說乃好色之徒,若見了你傾國之貌,必爲你所迷。你只須與他交媾,吸他陽髓,則大事可成。”

羣魔聽了恍然大悟。想那西施之美,夫差爲之亡國,劉邦那廝一見還不色授魂與?瞬時轟然大笑,稱妙之聲不絕。

孰知那玉面狐卻面有慚色,說道:“伍君之計雖高,小妖卻不擅採補之術。”

只聽“嗨”的一聲,卻是申公豹發出。申公豹道:“你祖奶奶九尾狐精擅採補之道,你怎不會?”

玉面狐羞澀道:“小妖還是一個處子,怎知那採補之術?”

此言一出,噓聲不絕。想狐性奇淫,這玉面狐經歷八百年世間修煉,居然沒與一雄妖苟合,誰能相信?

伍子胥臉色一沉:“此話當真?”玉面狐垂首道:“小妖在伍君面前,哪敢有半句謊言。”

申公豹笑嘻嘻道:“想當年你祖奶奶九尾狐奉女媧之命,去人間迷惑商紂王,搞垮他成湯江山。按說立有大功,不料等功成之後,卻被姜子牙斬去頭顱。玉面狐啊,爲了報你祖奶奶之仇,你就犧牲一下算了。”

玉面狐道:“非小妖吝惜這清白之軀,實是小妖不知如何吸人陽髓。”

忽有一犬精高聲喝道:“有生人!”衆人目光,齊向犬精看去。

一獅精問道:“犬老弟,生人在哪?吾等怎未發覺。”犬精笑道:“仁兄若有小弟這隻鼻子,自然是聞得到了。”話一說完,向長草中猛地一撲。

那蛇母妖姬見了恁多妖魔鬼怪,早嚇得三魂去了兩魂。那犬精大手一抓,便將她擒住,提到伍子胥面前。

伍子胥厲聲喝問:“汝乃何人?可是仙界派來的奸細,打探吾等軍情?”

蛇母妖姬瑟瑟發抖道:“庶民乃一介凡人,久居此地。無意撞見諸位仙長在此,乞望大仙饒命。”

伍子胥冷笑道:“吾等剛纔的話皆被你聽了去,豈能讓你活在這世上。”提起手中鋼鞭,作勢便打。

蛇母妖姬急道:“庶民有要事稟告!願換得一條賤命。”伍子胥“哦”了一聲:“說說看,有何事能換你性命?”

蛇母妖姬便道:“剛纔這位仙姑說不擅採補之術。庶民習得‘奼女九陰功’,正長於此道。願意將此功傳授與仙姑,將功折罪。”

伍子胥點頭道:“如此倒能饒爾一命。”叫一聲:“玉面狐!”

玉面狐應諾一聲。伍子胥道:“你就同這位民女,去修習她奼女九陰功。學成之後,再去害那劉邦。”玉面狐點頭稱是。

於是玉面狐就留在萬蛇山,隨蛇母妖姬學那歹毒的奼女九陰功,不提。

※※※

卻說韓淮楚身在郯城,每日操練軍馬,整頓戰備徵集糧草。這一日,忽有斥候來報。雲秦國大帥涇陽侯章邯,正領十二萬大軍南下,攻打他所在的東海。

與此同時,接到項梁軍令,命他率領東海兵馬先去邊境駐防,並叮囑不要出戰,只等項梁大軍到來合兵一處,再與秦軍決戰。

韓淮楚聞到這軍令,暗暗稱許,心想項梁用兵可謂謹慎。

於是召集衆將,在校場點齊大軍,便要出征。

忽有一騎從轅門外馳來,慄馬銀槍,英姿颯爽,卻是小妮子項追。

項追一到點將臺前,便跳下馬來,問道:“信哥哥,此番出陣,怎不通知追兒?”

韓淮楚失笑道:“你叔叔命你不參與軍事,我怎敢違令?”一旁季布,項莊,項佗均鬨笑起來。

項追一跺腳,惱道:“你們笑什麼!就想看我笑話。你們都有仗打,我卻撈不着,真是氣煞我也。”

韓淮楚便道:“你要真想去打仗,就安心留在郯城。等你叔叔大軍到來,他要同意你去,自會留你在軍中。”

項追雖是懊惱,也是無奈。便道:“大軍出征,讓追兒送送大家。”

那季布一臉壞笑道:“恐怕不是來送大家,而是專程來送你的信哥哥吧。”

項追又羞又怒,揚起小手作勢便打。季布一個閃身,躲到衆人身後。又聽衆將一陣哈哈大笑。

※※※

於是大軍開拔,不一日,到臨沂城下。

那臨沂處於東海,琅琊兩郡分野,正是要衝之地。有守將伏陽來迎。韓淮楚對伏陽道:“將軍且自去守城,韓某領軍於沂水畔下寨,互成掎角之勢,也好相互救援。”伏陽遂點頭稱是。

大軍紮營於沂水之濱,佈下四個營寨。餘樊君守左營,項莊守後營,中軍大營由韓淮楚親自鎮守,另立一後營,由季布防守。剛剛妥當,便接流星快報,雲秦軍正印先鋒英布,領兩萬鐵騎到來。

衆將聞得英布之名,紛紛踊躍請戰,說道:“那英布斬殺了張楚戰將大小不下百名,今日撞到此間,正好一戰,拿下這廝爲張楚死去的英雄豪傑報仇!”

韓淮楚道:“那英布勇冠三軍,麾下兵精將勇,現銳氣正盛,還是不出戰爲好。只要吾等安守營寨,他便無可奈何。等武信君一到,再謀破敵之計。”

餘樊君道:“英布軍馬雖勇,我軍也是不差。這數月裡弟兄們日夜操練,也該打一場仗磨磨我軍鋒銳了。”韓淮楚只道:“大家稍安毋燥,這仗你們以後有的打。”

次日,便有英布前來搦戰。

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二十二章 羚羊掛角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五十四章 破泣爲笑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四章 陳平獻策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二十章 無米之炊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十五章 風箏之祖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九章 血洗閼與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八章 佳人入宮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四十五章 無間戰士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十二章 舌戰八方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二十一章 山巔鬥法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四十五章 無間戰士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
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二十二章 羚羊掛角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五十四章 破泣爲笑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四章 陳平獻策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二十章 無米之炊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十五章 風箏之祖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九章 血洗閼與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八章 佳人入宮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四十五章 無間戰士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十二章 舌戰八方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二十一章 山巔鬥法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四十五章 無間戰士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