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

襲擊見湖鎮的時間定在黎明之時,巫虎所部抵達這邊是在昨天早上到達。

輔兵行走同樣的路程,但卻落後了一天半時間,看起來慢多了,實際上這次行軍的速度,與文朝其他軍兵相比,那是好幾倍的行速。

靜悄悄地做飯,其他軍兵則是按照小隊的體系集中在一起休息,等待進一步的指令。

楊繼業對休息的軍兵隊伍巡查一遍,問了問情況,對軍兵們進行這樣急速行軍,是不是能夠承受。身體狀況如何,如果又戰事,能不能確保自己的戰力。

蠻族軍的軍兵笑呵呵地表示,自己體能正好,完全可進行衝鋒殺敵。輔兵們雖說到了自己的極限,但在少爺這樣一個讀書人面前,可不想認輸。難道他們這些武夫走路,還比不上少爺?

楊繼業看到情況了,也知道輔兵經受這一次的長途奔襲後,以後的情況就會好很多。交待將官們要軍兵做好休整,同時,要做好戰鬥準備。

這些軍兵走到這邊來,實際是不知在哪個位置的,不然,他們可能會猜到接下來會有什麼樣的戰事。

楊繼業不過是交待軍兵、將士們休息好,並沒透露要進行作戰。去與巫虎匯合,到那邊,距離見湖鎮還有三裡。這裡藏在山坳中,前哨在更前面,但沒有推到見湖鎮。

“二哥,情況如何?”楊繼業說。巫虎帶過來的突擊隊,昨天上午就抵達,休息三十個小時了,所有人都恢復到頂峰的體能。

“都恢復過來。”巫虎說,“沒驚動倭寇,明早對見湖鎮突襲,完全有把握的。”

“堡壘裡面的情況,會不會有危險?”楊繼業說。

“如今,見湖鎮這邊的倭寇總人數大約在三千人以上。摸上牆後,佔領護牆,搶奪大門,都做了安排,也做了反覆的推演。另外,對見湖鎮包圍圈,輔兵兵力部署,也進行了推演。全殲這裡的倭寇,問題不大。”

“三哥,摸上護牆,得辛苦你了。帶上楊猛吧,你們倆出動,再加上黑大地等幾個人,先將護牆上的倭寇清理掉,再看看大門的情況,可破則破,不然,突擊隊從護牆上橫掃,一路清理下去,強攻大門吧。”楊繼業說。

“楊猛還是留在你身邊吧。”巫豹說,知道楊猛的職責與他不同,楊猛的戰法也和他不一樣。

“我這邊沒事,有樹崗他們就夠了。楊猛也得見一見真正的戰陣,纔會成長。”楊繼業倒是不擔心巫豹和楊猛兩人的安危,作爲大宗師級別的存在,普通的對戰對他們而言,那是小菜一碟。

“就按少爺說的辦,”巫虎說,“只要襲擊成功,倭寇沒什麼反擊之力的。”

對於外圍的用兵情況,巫虎先就有了一個整體的安排。堡壘外的道路、田野、水路等,均考慮到倭寇向外衝逃時,該如何堵住,不讓任何一個倭寇逃走。

清理戰場時,人力該如何分配,一些細節上,都有交待。這些東西,他們討論過後,會在戰前全部傳達到位。有蠻族軍作爲主力,輔兵們縱然是第一次上戰場,有這些老兵爲基石,也不至於出問題。

討論到半夜,楊繼業帶着樹崗和幾組隊員返回輔兵們駐紮地。休息到臨晨四點,將所有軍兵都叫醒,要他們進食。

好在蠻族軍裡對於命令,一直都是毫無問題地堅決執行。今天是楊繼業這個少爺在這裡,要他們半夜起牀、進食,都沒有抱怨。做好準備之後,將幾千人集中起來,楊繼業說,“告訴大家一個決定,帶你們過來,是要襲擊倭寇的。”

“啊……”有人驚呼起來,但立即被身邊的蠻族軍呵斥,“肅靜。”不少人立即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巴,免得再發出聲。

稍等一陣,等所有人都接受了要參與作戰的信息後,楊繼業才繼續說,“是的,前面五里遠就是見湖鎮,鎮子裡有大約三千倭寇。他們是我們作戰的目標,不過,輔兵們雖要參戰,但主要任務是封堵逃散的倭寇。不讓任何一個倭寇逃出去。我相信你們能夠做到,這也是你們向外看復仇的第一戰。

經過這次戰鬥後,如果有表現好的戰士,可從輔兵轉變爲正兵。那以後在蘇杭,還能殺更多的倭寇、海盜,將禍亂蘇杭的毒瘤完全清除乾淨。”

蠻族軍的老兵們,自然是戰意昂然,可輔兵們幾乎都有着血海深仇的。他們更想報仇雪恨,只是,第一次參戰,還是心頭緊張。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每一個參戰人員,都要聽從指揮。特別是第一次參戰的輔兵,你們沒有經驗,更要按照之前訓練的動作來完成,來對抗倭寇,斬殺倭寇。

作戰之後,只有聽從老兵的話,才能殺敵立功,也能夠確保自己不受傷。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今天的戰鬥,我也會在軍中與你們同在,共同殺敵,並肩戰鬥。

下面,我將戰鬥任務部署到各大隊,大隊官將自己所部帶到指定位置,埋伏好,具體戰鬥的指揮,就看你們的才能了。”

所有的作戰任務分派出去,七八千人立即分散成幾個大隊,各自帶人離開,一切都在靜寂中完成。

楊繼業帶着樹崗等人也離開之前的營地,往見湖鎮方向行進。天色還黑,突擊隊員們這時候該潛伏到見湖鎮堡壘外了。而他們所帶的軍兵,會在同一時間摸到包圍圈的位置。

等突襲戰開始之後,天色漸明,所有輔兵纔會真正進入戰鬥狀態。

楊猛、巫豹、黑大地等七八個人,都是高級別的武力值存在。對於見湖鎮的護牆,雖說有兩仗多高,相對於後世兩層半高的樓,可對於他們真不算什麼高難度。

摸到護牆下,護牆上零星有幾個人在放哨,這時候雖沒結冰,但寒風刺骨。倭寇們誰願意在護牆上晃動?

巫豹助跑十來步雙腳一蹬,無聲無息地升高到兩丈,隨後在護牆上踩踏一步,人就到了護牆內,完全如一陣風吹一般。

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483章 全 滅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25章 你是誰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49章 鷹巢山匪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587章 知與行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22章 刺 殺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32章 蘿蔔乾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539章 約 戰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24章 同一天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136章 難取捨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535章 來戰——第188章 消滅掉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197章 破關卡第579章 挖 坑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514章 一起嫁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499章 議清剿第50章 倩影再現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12章 討價還價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403章 三件寶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94章 應對問答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178章 勝 出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104章 汗如雨第135章 談崩了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431章 有刺客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167章 誰出戰第483章 全 滅第223章 攤子大第97章 虎口奪食第308章 知書堂第44章 一幅對聯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343章 耍蠻氣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40章 端陽詩會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698章 殺無赦第68章 決戰起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184章 夜行軍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632章 幫妹妹第512章 見老爸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112章 土茯苓
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483章 全 滅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25章 你是誰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49章 鷹巢山匪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587章 知與行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22章 刺 殺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32章 蘿蔔乾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539章 約 戰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24章 同一天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136章 難取捨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535章 來戰——第188章 消滅掉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197章 破關卡第579章 挖 坑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514章 一起嫁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499章 議清剿第50章 倩影再現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12章 討價還價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403章 三件寶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94章 應對問答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178章 勝 出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104章 汗如雨第135章 談崩了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431章 有刺客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167章 誰出戰第483章 全 滅第223章 攤子大第97章 虎口奪食第308章 知書堂第44章 一幅對聯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343章 耍蠻氣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40章 端陽詩會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698章 殺無赦第68章 決戰起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184章 夜行軍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632章 幫妹妹第512章 見老爸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112章 土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