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

門房是最有眼色的人,雖然不知楊繼業與王府關係有什麼轉變,但看到楊繼業笑眯眯的樣子,也明白這時候不能拒絕這個人。

“秀才老爺請稍等。”那人折身回王府去稟告王爺,這也是事先沒有預約的結果。

楊繼業很有耐心,安靜地站在門外。到王府是來感謝王爺的,自然要有很好的態度,不管王爺是不是看到他們在大門外。

半盞茶時間,一個當時跟隨劉浪去代邊蠻的管家快步出大門,一見面就說,“楊詠石來了,多有怠慢。王爺正在忙一點事情,責令我迎候楊詠石。”

“管家客氣,我們也算是攜手抗敵的老朋友,無需客氣。”楊繼業笑呵呵地說。

王府的管家,地位可不低,但在書生、文士面前,他們一般都不會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反而會表露出尊重對方的意思。

楊繼業也不想在這些事情上多糾結,沒必要把自己的身份降低。楊繼業雖說僅僅是一個秀才,但他另一個身份就不好說,右丞相府小少爺,這個身份就看擺在哪裡了。尊重右丞相府的人,這個小少爺的身份就高,腳踩右丞相府的人們,楊繼業則是一文不值的書呆子。

進大門,門房見管家對楊繼業這個少爺如此態度,心中在暗叫僥倖,之前沒有魯莽得罪對方。

管家陪着,一直到王爺劉耀輝待客房間,請楊繼業坐下,上茶。管家說,“楊少爺,還請稍待。王爺馬上過來。”

“沒事沒事,王爺肯定忙啊。”楊繼業笑呵呵地說,“管家大人,從代邊蠻哪裡弄到的馬匹,要怎麼養纔不掉膘?我得請教一番,不然,那十匹馬掉膘了,就是罪過啦。”

楊繼業之前讓巫小陸牽走十匹戰馬,王府這邊是知道的。他故意提起這個事情,也是在提出王府這邊得到一百多匹好戰馬,賺大了。

“楊少爺不熟悉養馬,要不要點派一個人去幫忙?”管家說。這種事情,鎮邊王府有軍士,自然會養馬。真派一個人去,對王府而言沒什麼的。

“管家大人,還是我自己來吧。楊家如今日子拮据,真養不活人口。那些馬,我都得拜託巫家寨幫忙養着。”楊家很窮,在荊蠻楚地是共識,因爲沒有經濟來源,生活開銷都是外人捐贈的。

之前,楊家確實沒有財力,養馬的成本比養兵都更高。可管家也知道,楊繼業從王府這裡弄到的錢就不少,一萬五千兩。用來過日子,哪還不夠,養馬玩都沒問題。可楊繼業這樣說,他也不會反駁。

兩人說一會,楊繼業有靈找話題,說,“管家大人,不知那一百多騎兵,這兩天是不是都恢復了。不會是王爺已經送他們回邊關吧。”

這是鎮邊王府這次得到的另一大好處,這些人只要養好身體,不殘的話,絕對是比之前更精銳的騎兵。經歷了生死之戰的戰兵,會有本質的提升,這些人如果留在王府,會讓王府有一支騎兵小隊,整個王府的戰力會有極大提升。

對王爺劉耀輝而言,這支小隊的人們,是他吃進口裡的肥肉,哪會放他們離開?對左丞相府或邊關的人,完全可推託說這些人已經殘廢,毀掉了。

說到底,左丞相府那邊到蠻族來搗亂,原想逼反生蠻,致使荊蠻楚地變亂。結果卻損失巨大,而得利的人卻是楊繼業和鎮邊王府。

管家聽楊繼業說起這些騎兵,心裡也明白,知道楊繼業是明白人。但他也奇怪,爲什麼熟蠻的人馬,在楊繼業帶領之下,輕鬆解決這些騎兵精銳?

“楊少爺,那些廢物目前是什麼情況,王爺都不放在心上。”管家輕描淡寫地說。楊繼業本想開口討要幾個人去幫養馬,或作爲教練,給鷹巢山上訓練騎兵,可在管家這裡,也不先提這個事,只是笑一笑。

小王爺劉浪這時候衝進來,是得知楊繼業到王府了。走進會客室,劉浪看着面帶微笑的楊繼業,也不說話,心裡自然是感觸深刻。從代邊蠻回來的這幾天,經常想起那天在高臺上,見到皇孫和朱成章的情形。

如果不是楊繼業拖着自己出面,他絕對不敢在兩人面前露面的。如今,面對了皇孫劉世博和朱成章之後,自己心態的變化,劉浪自然深刻體會到了,鐵叔,也明白自己在蠻族各支面前,站出來代表鎮邊王府,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這一切變化,當然是楊繼業幫忙下帶來的。那天,楊繼業所面對的危險,即使有自己在,也不會消除什麼反而會讓朱成章等對楊繼業加倍的痛恨。

如果說那天楊繼業是在理應自己,劉浪這時候真說服不了他自己。也因此,見到楊繼業到王府來,心裡的感受才那麼深。

“小王爺,幾天不見,你精神更好了。”楊繼業笑呵呵地先招呼。

“楊詠石好,這幾天不見,你也更精神了。”劉浪說。

“小王爺,這幾天,我不是不見啊,我是給嚇的,到今天那口氣才緩過來。一緩過來,這不,就想到王爺和小王爺的幫忙,特意過來感謝王府。”

“楊詠石言重了。本該我感謝你纔是……”劉浪也不多解釋,對他自己心裡的變化,確實不好說透。

這時候,王爺劉耀輝進來。楊繼業一見,立即走上前兩步,說,“王爺金安,小子繼業今天特地來王府,感謝王爺的救命之恩啊。”

“楊詠石,客氣了。”劉耀輝看着楊繼業,也好奇這幾天一直不露面的少年,到底在做什麼。

“王爺,我是誠意十足地登門拜謝王爺援手之恩。楊猛,拿過來。”楊繼業說着,將楊猛身上袋子裡的一尊大金佛,端在手裡,很恭敬地往劉耀輝那走去。

佛教到文朝已經散開來,佛像對於上層的人羣是有需求的。楊繼業手裡的這尊純金佛像,哪怕裡面是空心的,也足夠有十多斤重,佛像高端大氣,確確實實是貴重之物。

劉耀輝見楊繼業如此,說,“楊詠石,你這是……”

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132章 談不攏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7章 鐵 叔第72章 平叔現身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308章 知書堂第619章 殺上去第12章 討價還價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553章 邀入夥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269章 欺負人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240章 求 聯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85章 刮骨療法第587章 知與行第400章 天不負第627章 再出手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539章 約 戰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403章 三件寶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73章 三尊炮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231章 上 朝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109章 教數字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165章 竹 石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480章 死亡線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69章 精銳齊出第697章 欽差到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717章 算你狠第448章 去皇宮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94章 應對問答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347章 芒勁角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84章 又見啞巴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534章 五義莊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14章 巫 家第42章 太子劉靜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287章 行動了第9章 找王爺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4章 巫虎逞威第29章 伯權大師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355章 殺回去第287章 行動了第94章 應對問答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648章 孤德不彰
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132章 談不攏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7章 鐵 叔第72章 平叔現身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308章 知書堂第619章 殺上去第12章 討價還價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553章 邀入夥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269章 欺負人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240章 求 聯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85章 刮骨療法第587章 知與行第400章 天不負第627章 再出手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539章 約 戰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403章 三件寶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73章 三尊炮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231章 上 朝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109章 教數字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165章 竹 石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480章 死亡線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69章 精銳齊出第697章 欽差到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717章 算你狠第448章 去皇宮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94章 應對問答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347章 芒勁角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84章 又見啞巴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534章 五義莊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14章 巫 家第42章 太子劉靜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287章 行動了第9章 找王爺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4章 巫虎逞威第29章 伯權大師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355章 殺回去第287章 行動了第94章 應對問答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648章 孤德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