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聖學教化

荊蠻楚地的科考本來就差,這也是三年前楊繼業到這邊參加科考,十二歲就拿到秀才的原因之一。當初的那個楊繼業,是書呆子一個,科考卻厲害,對比起荊蠻楚地的書生,自然不在同一等次。

就如何後世的江浙、河南、湖南等學生在高考是與北京學生比,真同等次錄取,北京考生只有哭的份了。

以後,荊蠻楚地這邊的科舉會不會競爭更激烈,那得等賈紹民往朝堂去建言,說不定會有專門針對生蠻的功名指標。

這不是楊繼業需要考慮到,他如今只要與都蠻寨那邊聯絡,促成學堂的建成,同時,在縣城周邊找到幾個老秀才,去學堂教學。

不求這些老秀才給學堂帶來什麼,只要教會識字,寫字,也可將黑板這種東西,推介給這些學堂。

今天只談都蠻寨的學堂,但實際上,完全可在生蠻內多辦幾處學堂。書生的科考,也是一個金字塔狀態。童生最多,然後是秀才,再到舉人,最後纔是進士老爺。

只要功名晉升到舉人,那就可做官了,不論最後的殿試是不是有好成績。但秀才卻不能任事,只是享受一些政策福利。比如說免徭役,見官不跪等,犯事也要先除掉功名才能抓捕等等,但沒有真正的出路。

秀才可以做到的事情,那就是進私塾上課,也可以自己在家裡帶一些童子,開蒙。如果能夠到大家大族中,擔任教師,就是很不錯的出路了。

窮酸秀才,不進士明清兩朝時的特色,在文朝,這樣的事情也開始明顯了。窮秀才,還偏偏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要擺譜,這也是一種自重之策。

像楊繼業這樣年少的秀才,自然要埋頭攻讀,預備科考,一舉晉升鄉試拿下舉人功名,纔是真正的出路。也因此,如果讓楊繼業自己出面來請秀才授課,他們心裡不會平衡。如果讓都蠻寨或熟蠻的人出面請秀才授課,他們多半不會答應,因爲生蠻與文朝之間的對立、敵對關係,書生們更清楚,不想自身捲入其中。

最好出面的人物,就是周夫子或賈紹民的人,又或者荊蠻楚地名人、大戶。鎮邊王府如果肯出面召集秀才,那是最有號召力的。

楊繼業如今不想與鎮邊王府牽扯過深,那時皇族力量,與民間力量不同。皇家、官府與地方之間的利益,永遠都是競爭雙方,彼此是不能走到一起的。

從縣衙出來,巫小陸心情已經平靜,見證了楊繼業如何說服縣尊大人,但他始終不知道,縣尊大人怎麼就被說服了。

原先汗透的衣服,此時已經幹了。到縣衙外,巫小陸說,“楊大哥,你永遠是我大哥,你太厲害了,我學十輩子都學不會。”

“小六,回家還得安心讀書,不然,我都不知該如何向縣尊交待,你明白吧。”

“知道知道,楊大哥,我一定用心念書。不過,楊大哥,如果我用心念書還念不好,怎麼辦?”巫小陸一副認真的樣子,楊繼業也只能搖頭,對於學渣,能有什麼辦法?

楊繼業很開心,這件事情順利,還可以回家跟老爸聊聊,或許,老爸會有什麼好主意。右丞相的見識和判斷,自然不是賈紹民這樣一個七品縣官相比擬的。

走一段,巫小陸也高興起來,他對楊猛也很羨慕,因爲楊猛只要琢磨如何練武,而不需要讀書、科考。

說到這事情,楊繼業說,“小六,你能夠讀書卻不想讀,你可知道,整個生蠻和熟蠻,多少孩子羨慕你能夠讀書?哪怕你巫家寨都是如此。”

“楊大哥,我懂啊。就是一看到書,頭就昏……”巫小陸苦着臉說,楊繼業便笑起來,“沒事沒事,等秋試之後,拿到童生功名,你跟家裡說,讀不下去。龍哥也不會逼着你了。”

“楊大哥,還得你幫說兩句,我哥聽你的。”巫小陸已久苦着臉,真擔心考了童生再考秀才,那真要他小命了。

回到家,楊繼業先去給老媽問好,說了自己到縣學和縣衙見夫子、縣令的事情。這樣的事,會讓老媽安心,也讓她覺得自己是在做安全的事情。

然後到書房去見老爸,老爸在書房裡看書,那都是厚本厚本的大部頭。對於鴻儒而言,沉心鑽研經學,纔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明經、明理,繼而將自己研學的感悟標註在書上,整理成另一本書,纔是真正的價值。在荊蠻楚地的幾年時間,楊盛文正在做這個事情,想將自己一生的理念整理出來,再在聖學上找到理論支持,最後形成一種論文推廣。

見兒子進書房,楊盛文便放下是,知道這個兒子如今變得有些讓他都看不透。難道這些是這些年來,讀書引起的人性格變化?不管怎麼樣,能夠有自己的主見、能夠有自身的判斷和選擇,總比那些只知道讀聖賢書的書蟲要強。

“老爸,有件事情想問問您。”楊繼業問好之後,很直接地說,知道與老爸說話,不需要繞彎子。

楊盛文點點頭,也不說話。

楊繼業便將他在生蠻都蠻寨的事情說了,表明了對生蠻讀書的支持。然後又說了見縣尊賈紹民,說到請縣裡出面,支持都蠻寨辦學堂進學的事情。也沒有提出什麼問題要老爸解說,楊盛文也聽得出兒子的意思。

“繼業,立德、立言、立身也是這麼回事。”楊盛文慢慢地說,“你覺得都蠻寨需要辦學堂,能夠辦下來,就是好事。聖學的推動,聖學教化蠻夷,本身就是聖人之志。這件事不好做,要不然,早有人做好了。

你說都蠻寨想念書,其他寨子也會有人跟着想念書的。只是,如何把這件事情坐下去,而不是三五年就草草中斷。你想過嗎?”

“父親。我想,多少年前,這裡實際上也是蠻族之地。百年十年之後,蒙匈族所在地,都將成聖學教化之地。這是聖學教化的力量,只會朝前,不會退後……”

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717章 算你狠第432章 巫豹戰大和尚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541章 完 勝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6章 你賴皮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67章 一聲炮響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330章 沒信心第698章 殺無赦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403章 三件寶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84章 又見啞巴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11章 一拳之威第408章 好東西第7章 鐵 叔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694章 夜 戰第400章 天不負第433章 三段式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49章 鷹巢山匪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201章 誰 錯第14章 巫 家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188章 消滅掉第553章 邀入夥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229章 失 寵第539章 約 戰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73章 三尊炮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37章 劉浪出題第414章 張靖海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38章 學內功第163章 竹 詩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274章 身子麻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98章 忠心換槍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52章 獻 詩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31章 逃 學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633章 信誠苑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126章 無需多禮
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717章 算你狠第432章 巫豹戰大和尚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541章 完 勝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6章 你賴皮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67章 一聲炮響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330章 沒信心第698章 殺無赦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403章 三件寶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84章 又見啞巴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11章 一拳之威第408章 好東西第7章 鐵 叔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694章 夜 戰第400章 天不負第433章 三段式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49章 鷹巢山匪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201章 誰 錯第14章 巫 家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188章 消滅掉第553章 邀入夥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229章 失 寵第539章 約 戰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73章 三尊炮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37章 劉浪出題第414章 張靖海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38章 學內功第163章 竹 詩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274章 身子麻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98章 忠心換槍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52章 獻 詩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31章 逃 學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633章 信誠苑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126章 無需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