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換角色

韓立仁雖說不甘,從身份上說,蠻族軍哪怕是全部的人都爲營救太子而死,那都是必要的。只是,這時候在張靖海、黑小弟等人面前,這種大義的話,他確實很難說出口了。

先前,要不是這些人恰好趕到這邊,他估計就真被擒拿或被斬殺。這時候,讓他們去送命,於心何忍?關鍵是太子目前的情況,確實無法找出來。

“好,我隨你們走。至於楊繼業那邊,我跟他說吧。”韓立仁說。

“韓大人,少爺也曾交待過,蠻族軍這邊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會全力去營救太子的。”張靖海說。黑小弟這些人,還不知太子劉靜,就是夜校那少年的父親。

“多謝各位壯士。”韓立仁要給黑小弟等人行禮,張靖海當即攔住,說,“韓大人,不可折煞我等啊。請韓大人放心,蠻族軍的人一定會全力以赴,不會因爲危險就不去做。黑將軍,三天之內搜尋太子,三天之後,不論什麼情況,都必須返回五義莊。”

“張先生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帶出來的兄弟們,也會盡最大努力讓每一個人都安全返回。張先生,魏哥,譚哥,韓大人就拜託各位了,你們走五義莊,路上也不一定就不遇上韃子軍兵,斥候要散開一些……”

“黑將軍放心,有魏譚兩位在,還有雷寨主在,我們必然會繞開韃子軍兵。倒是你們,身在戰場,韃子騎兵又多,危險重重。此時,也不知太子殿下到底往那邊走,連一個大致方位都沒有,可不容易找到……”張靖海也是故意這樣說,免得韓立仁以爲蠻族軍的人不盡力。

“靖海,黑將軍他們甘冒生死,我豈能不知?三天爲限吧。我想,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不會受困於韃子。些許磨難,總會有救星在身側。”韓立仁溫聲說。

“走了走了。”黑小弟隨即一聲哨響,遠處就有馬隊過來,都是韃子騎兵的服裝,一人雙馬。那些人過來後,也不停留。黑小弟飛身上馬,飛縱而走。

“韓大人,我們也走。這裡太危險,還處在韃子騎兵搜索範圍,一旦遇上對方,那就是不死不休的追殺。”張靖海說。

還是魏進將韓立仁背在身上,韓立仁也不多說。在戰場上,自己任何主張,都可能葬送這些人。

這些人之強,對楊繼業這個女婿之崇敬,超出了韓立仁的認知。之前,楊家那位完全就是個書呆子,可如今身邊聚集如此多的英雄豪傑?作爲文人中的大佬,以前對武者是很不屑的。可這些天在戰場上,看到那些捨生忘死者所作所爲,那也是大義所致。

文人雅士裡,確實有坦然赴死的,也有壯烈激懷之輩,但更多貪生怕死,一心只專注於利益之徒。

魏進在草叢裡疾走,張靖海只能勉強跟上,有譚必俊陪在身邊,不時幫他一把,跑起來不算費力。韓立仁沒受多少顛簸,那是因爲魏進控制了自己的力量。這讓韓立仁有更多的閒情去琢磨身邊這些人。

楊繼業的變化,不過在這兩年時間。之前,女兒遠走荊蠻楚地去楊家,韓立仁是很生氣的。如今看來,楊家這位當真有些出彩了。荊蠻楚地這些人,是因爲右丞相府嗎?

但張靖海、魏進這批人都沒提過右丞相,而一直都是在聽令與楊繼業這個少爺。想來,以楊盛文這個性格,也不屑於去聚集這些人的。還有,之前楊家送來的聘禮,也遠超乎與韓立仁的想象,同樣不是楊盛文的風格。

如今看來,這位楊家幺兒,是另外走出一條路來。才十七歲吧,舉人功名,身邊強者不少,蠻族軍更是少見的強軍。如此下去,楊繼業以後會發展成爲什麼樣的一個人?他的志向在於何地?

對這些,韓立仁覺得很有必要去琢磨。因爲如今兩人的關係是翁婿關係,真牽涉到大事,那會將韓家一起帶入深淵,或一同雞犬飛昇的。

但楊繼業到底怎麼回事,這時候也無法弄清楚,得等回到京都才行。可想到回京都,韓立仁心中黯然,三萬禁軍幾乎沒做出什麼作戰,就完全葬於韃子騎兵之手,回京都又如何?再者,太子是什麼情況,也不得而知啊。

太子在阿德的護衛下,另外,太子身邊跟隨着一羣人,有一兩百,都是精選的好手。這些人戰陣或許不行,但武力值卻比較高,是高手甚至有些是大高手級別的。

這些人擁着太子而走,吸引力不算強。另外田應全這位將軍,也跟在太子身邊。不過,他們身後卻有兩千韃子騎兵在追擊,這兩千人的後面,很可能還有兵力過來。

追兵逐漸近了,阿德見情況危急,便令一個身材與太子差不多的軍兵,讓他將太子的衣服穿上,太子這邊則穿了普通軍兵的衣物。如此,彼此之間的角色就更換過來。然後,在“太子殿下”之前,阿德和田應全等級高人,帶了幾十個人,先跑一段,然後分開而走。

“太子”卻在衆人擁戴之中,繼續往前逃走。

一邊瘋狂往前逃跑,後面的韃子騎兵則興奮地追擊,要將文朝太子擒下。不過,太子身邊的人多,一直都有人不斷地留下阻敵,使得韃子騎兵追擊上也不斷地耽誤時間,始終保持着一些距離。

韃子騎兵這邊也明白,再往前追擊,那就太深入文朝,對他們而言,很可能會被文朝軍兵包圍,殲滅。

文朝軍兵雖差,但這時候韃子騎兵也不多,一兩萬人而已。真被十萬人或更多圍困,也會被磨死。但文朝太子就在視野範圍內,舍下對方顯然是不可能的。韃子騎兵的指揮者和前鋒,唯有加緊催馬,控制對方逃跑的距離。

真正的太子劉靜,在幾十個人的護送下,已經偏離主道,隨後快速地離開戰場。能不能真正逃過韃子騎兵的搜捕,那也要看接下來形勢的發展。

三萬禁軍雖說被擊潰,真正被斬殺的人,也不會太多。估計是往金坪城方向突進的人羣,死傷纔是最嚴重的。

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48章 耶律鍾玉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274章 身子麻第535章 來戰——第240章 求 聯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406章 祥山鎮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239章 新朋友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44章 一幅對聯第44章 一幅對聯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123章 讀與考第409章 沱田坳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714章 不經打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491章 進 城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88章 洗 臉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61章 豹虎鬥第29章 伯權大師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74章 露臺上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94章 應對問答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74章 露臺上第338章 追 擊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369章 招人手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269章 欺負人第201章 誰 錯第167章 誰出戰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173章 衝上去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632章 幫妹妹第202章 開 倉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632章 幫妹妹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65章 匪衆逃散第270章 離家赴考
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48章 耶律鍾玉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274章 身子麻第535章 來戰——第240章 求 聯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406章 祥山鎮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239章 新朋友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44章 一幅對聯第44章 一幅對聯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123章 讀與考第409章 沱田坳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714章 不經打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491章 進 城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88章 洗 臉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61章 豹虎鬥第29章 伯權大師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74章 露臺上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94章 應對問答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74章 露臺上第338章 追 擊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369章 招人手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269章 欺負人第201章 誰 錯第167章 誰出戰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173章 衝上去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632章 幫妹妹第202章 開 倉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632章 幫妹妹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65章 匪衆逃散第270章 離家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