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

三方議定攻佔倭寇據點,分左中右三路。平倭軍中軍自然進攻中路,大將軍徐金勝帶着兩萬人馬,圍剿倭寇據點。

倭寇這個據點實際上是三個山村,三村依附在山脈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三個山村都有護村牆垣,彼此還可相互應援,形成一個小小閉環。

地理位置早就探查明白,徐金勝帶人過來圍攻,也做好硬攻的準備。可到這邊後,除了第一天倭寇出村,與中軍對峙,然後出來兩千倭寇對衝拼殺一陣,互有折損後,倭寇就退回山村。

倭寇的人數在六千左右,並沒有平均分在三個山村,而是居中的那個山村人數最多,在四千人樣子。右邊的山村最爲險要,只有五百人駐守其中,左邊的村子大約有千餘人,龜縮不出。

倭寇退回堅守,中軍想硬攻卻也難做到。一時間,也籌備不齊硬攻的器械,只好將據點圍住,準備器械。

器械不外乎雲梯之類,攀爬上村子的懸崖。懸崖也不高,但懸崖上,村子還修築了兩米的牆垣,就比較令人難受。

第一天作戰,斬殺了一些倭寇,雖說斬獲不多,總有進項,讓徐金勝、於連欣等心情不錯,沒有墮了中軍的威風。

可到下午,王府軍那邊傳來準確消息,王府軍斬殺倭寇七千餘,逃散倭寇兩三千,正在追殺中。而倭寇據點也被奪下,中軍派人查驗了戰功,覈實明白,王府軍確實沒有虛報。

等徐金勝接到覈實戰功的人員回報,得知王府軍戰鬥結束,立下首功,心裡不免有些焦急。然而,再怎麼着急,面對這樣的倭寇據點,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於連欣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將王府軍攻破倭寇據點的戰績,對據點裡的倭寇進行傳揚,表明了,這裡的據點勢必要被攻破。只要倭寇主動投降,平倭軍也會酌情對他們這些倭寇進行寬恕。

倭寇得知其他據點被破,卻更加死守,知道平倭軍打進來,也是死路一條。但只要平倭軍攻不上,山村還在他們手裡,至少小命不丟。

戰事僵持起來,這讓徐金勝這個領軍的大將軍比較撓頭,好在武夷土兵那邊的戰事進展也不順利。雖說武夷土兵戰況激烈,與倭寇拼殺,忽悠損傷,斬獲也不少,但據點還在倭寇手中。

拖了幾天,中軍這邊的軍兵多少有些泄氣。警惕方面也鬆散下來,中軍圍困倭寇據點,紮營在據點外不足兩裡。開始三天,營寨守備嚴密,三天一過,逐漸形成一個印象,倭寇反正不敢出山村據點,不敢出戰的。所有守備自然鬆懈起來。

徐金勝和於連欣也察覺到中軍的氣勢變化,對於領兵軍將,徐金勝進行訓導,要他們督促各自軍兵,不得有任何懈怠。

戰場上,只要稍有懈怠,那就是死路一條。儘管徐金勝和於連欣等中軍高層,強調了軍中紀律。事實上,軍兵們對蘇杭之戰,早就有些厭戰心態。在這邊拖了大半年時間,又沒有戰勝的可能,軍兵本來就沒有戰意,還經常要操練,誰不想盡快離開蘇杭,迴歸之前的生活模式?

到這邊來攻倭寇據點,原以爲拼殺一番,戰事結束,不管生還是死,也就拼一回。可見到倭寇據點不出戰,天天到倭寇據點前觀望一番,吶喊一番,這種日子,很可能又會拖一兩個月,等倭寇據點中的食物消耗一空,纔可能會有戰事。

到第五天清晨,徐金勝突然覺得軍帳這邊有不少雜音,隨後的聲音越來越大。感覺不對勁了,急忙出中軍軍帳,才意識到當真出了事。

原來卻是倭寇出來偷營,在天亮之前,潛入中軍軍需大營,偷了不少米糧。隨後被軍營發現,吵嚷起來。中軍軍兵圍追倭寇,倭寇原本不想對戰,偷盜了米糧退回據點繼續固守。

可中軍這邊圍殺過來,倭寇見狀,便有兩千倭寇衝出據點,與平倭軍對拼。這時候的平倭軍本身就沒有軍將統領、指揮,僅憑着人多進行追殺倭寇。

等倭寇反衝鋒了,中軍的軍兵抵擋一陣,隨後就潰逃。這一潰逃,便牽連到整個中軍的兩萬軍兵。軍兵見其他人都跑了,自然不會留下來。

徐金勝等軍將意識到問題時,想要組織人馬,圍殺那兩千倭寇,但軍心已亂,沒有誰肯聽出指揮。徐金勝見倭寇殺到,不得不也往後退走。他的親衛隊,保護着徐金勝和於連欣也在後退,邊打邊走,希望這個過程能夠收攏軍將,反殺倭寇。

說到底,不是實力問題,但又是實力太弱。徐金勝在退走時,當真悲憤欲絕,幾次想率領親衛隊迎擊追殺他們的倭寇,但親衛隊不過幾百人,確實拼不過兩千已經殺得起興的倭寇。

退兩三裡,徐金勝見前面突然有一支軍兵形成軍陣,其他軍兵則是繞着軍陣而走,不敢衝撞這個軍陣。徐金勝到了近前,纔看到這個軍陣是王府軍。

劉浪和巫虎站在軍陣前,軍陣將手中長槍擺出進攻勢態,誰敢往軍陣上衝擊,那被殺掉也是自找死路。

“小王爺、伍將軍……”徐金勝見到兩人,當真是羞愧不已,又是百感交集,鼻頭一酸,淚水都要出來了。

劉浪也見到徐金勝和於連欣等人,當即大聲說,“大將軍、於參贊,兩位且退到陣後,將軍兵收攏起來,一起滅殺面前的倭寇吧。”

徐金勝也知道,倭寇就在身後追殺,他和於連欣也不能進到王府軍的軍陣去。有小王爺和巫虎在這邊,即使軍陣的軍兵人數不多,但抵抗住倭寇的衝陣,完全可做到。只要緩過這口氣來,中軍這邊的軍隊就可收攏起來,然後反殺倭寇,也是完全可做到。

倭寇追過來,因爲文朝軍將潰逃,他們追殺起來很順手,也沒有想着要收兵。等突然看到前面出現一支陣型整齊的軍兵,倭寇們也站住,不敢隨意衝殺。

倭寇追殺兩裡餘,體能消耗不少,戰力也大減。巫虎過這一點,雖說他們只有一千軍兵,但依舊對劉浪說,“殺上去。”

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481章,倭寇噩夢第58章 真面目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380章 陷 阱第52章 獻 詩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377章 潰 逃第607章 破祖宅第716章 出 擊第104章 汗如雨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61章 豹虎鬥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234章 碎馬腳第704章 安 睡第200章 強 攻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280章 百十斤第73章 三尊炮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167章 誰出戰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25章 你是誰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91章 劁 豬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71章 刺殺技之威第130章 演 說第362章 想不透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480章 死亡線第93章 初進縣衙第338章 追 擊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369章 招人手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514章 一起嫁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57章 攻 殺第641章 開早朝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24章 俘獲三個第202章 開 倉第136章 難取捨第539章 約 戰第710章 密 謀第54章 逃得掉嗎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347章 芒勁角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38章 學內功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530章 新婚了第223章 攤子大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184章 夜行軍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217章 玉滿懷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
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481章,倭寇噩夢第58章 真面目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380章 陷 阱第52章 獻 詩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377章 潰 逃第607章 破祖宅第716章 出 擊第104章 汗如雨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61章 豹虎鬥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234章 碎馬腳第704章 安 睡第200章 強 攻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280章 百十斤第73章 三尊炮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167章 誰出戰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25章 你是誰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91章 劁 豬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71章 刺殺技之威第130章 演 說第362章 想不透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480章 死亡線第93章 初進縣衙第338章 追 擊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369章 招人手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514章 一起嫁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57章 攻 殺第641章 開早朝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24章 俘獲三個第202章 開 倉第136章 難取捨第539章 約 戰第710章 密 謀第54章 逃得掉嗎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347章 芒勁角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38章 學內功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530章 新婚了第223章 攤子大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184章 夜行軍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217章 玉滿懷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