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前路難測

在佛教,密乘的發展也是有個過程的,在唐玄宗開元三大士來中國之前,佛經中也有各種曼陀羅咒,但是這些咒因爲只有咒,而沒有完整的修持方法,是複合顯宗修持的,包括我們現在看很多人誦大悲咒,這個誦咒就算是雜密,時間可以追溯的很早。

而唐玄宗時候,開元三大士帶來了兩部經一部《大毗盧遮那經》,還有一部《金剛頂經》這兩部經的傳播,給中國的佛教界帶來了一個新的修法,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密乘,這時的密乘就不止誦咒了,而是包含了行法,身、口、意三密等等很多形勢,也就是有了完整的修法,具體的我瞭解也不多,回去以後有機會可以讓我那個朋友講給你聽。

最有標誌性的就是金剛藏曼陀羅和胎藏界曼陀羅兩部曼陀羅,曼陀羅用漢語意思來說就是壇城,解釋的通俗點就是通過一些特殊的擺法表示出佛教的一種世界觀,比如須彌山,四大部洲之類的,而剛剛說的兩部曼陀羅,則是以佛教大日如來又叫毗盧遮那佛爲中心的壇場。

而很可惜的是,唐密的很多東西隨着唐朝的衰落逐漸消逝,越往後影響力也越低,只不過在唐朝時候,東傳日本,反倒在日本生根發芽形成了東密,我記得前段時間還有唐密回傳的消息,具體我是道家的瞭解就不多了。

但這裡確實是很純正的唐密曼陀羅的形勢,雖然不知具體何時,但是至少晚於唐玄宗時期,而且有很大可能這裡的密咒是唐留下的。

而下面井邊所刻的道教符圖則更具傳奇性,那裡的符並非我們現在道教所用的符,那裡的符屬於道教早期的符圖,叫雲籙,傳說上觀雲圖,下俯山河,又借篆字而出的符,和現在的符所不同的是,上面並無神名,因爲道教的神祇是在唐之後逐漸發展成型的,而云籙則是南北朝時候的產物,現在的符中還有云籙的痕跡,但是這麼純粹的雲籙卻一定是南北朝的產物,甚至不過唐。

也就是說這裡下面的符應該是魏晉時候所留,上面的曼陀羅則應該是唐玄宗之後纔有,也就是說這兩者的時間差了數百年,而這個井存在的時間,也已經上千年了,我很難想象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跨越了上千年的時光,還引發了這些事端,只能說造化神奇,不可言說。

ωwш● tt kan● ¢ ○ 聽王翊說了半天,我雖然還是不全明白,但總的來說也知道了很多信息,對於這口井的看法,我也越發的慎重了。

王翊這時轉過身看了看那口古井,忽然嘆道:“這些道法佛咒昔年佈置的時候,都肯定是周圍有複雜的佈置壇法,現在卻只剩下那麼點篆刻在石頭上的印記,即使這樣還能發揮作用,震懾着裡面的邪物,卻不知道是當年哪位前輩高人的手筆,也不知道我將來能否有一天和那些前輩一樣這麼厲害。”

我看了看王翊,忽然想起來一個問題,問王翊道:“王大哥,我以前看小說,裡面總是說道法神通之類的會隨着時間而不斷退化,越往後世人才越少,還聽說佛教有末法的說法,這是爲什麼啊?真有什麼靈氣衰退的原因嗎?”

王翊有些古怪的看了看我,最後笑道:“以後這些小說還是要少看,太誤導人了,正常情況下,除了那些失傳或單傳的隱秘之道外,無論是道法神通還是佛家的修行,乃至於這世間大部分的事物來說,越往後,應該是越來越進步的,就好像佛教在原始佛教,佛陀那個時候,修行相對也是很簡單的,伴隨着發展,修行的方法才越來越多,各種理論也越來越完善。

道家也是如此,從祖天師創教以來,最初的符籙咒法,一路進步到宋時候,神霄的雷法,全真的丹道都逐漸發展,絕對不會還有倒退一說,只是對於修行人來說,確實有崇古的思想,不過這也不能說錯,時代越進步,方法越多元,但總有些東西不變的,甚至還會倒退,而這在大道一途上卻是很重要的,所以楚兄弟,你懂爲什麼說末法了吧?”

王翊前面的解釋我還聽得懂,後面我卻有些糊塗了,追問道:“什麼東西是不變的?又怎麼倒退了?”

王翊嘆道:“人心是會倒退的,大道是不隨外物而變化的,神通,道法,術咒等等都可以一代傳一代,但是人心卻只會隨着擁有的越多而越來越貪戀,執着越來越多,而那亙古不變的大道,更是無法以言語傳遞的,就像我們現在,幾千年了,再沒有能媲美老莊孔孟,佛陀那樣的聖人出世,而且我相信,再過幾千年,也很難出現那樣的人物,當然你不是修行人,可能不瞭解,在凡人眼中那些聖人也不足以很高明,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可是對我們這些修行人來說,那樣的存在真的是毫無瑕疵的。”

王翊說的他好像也有點解釋不了了,最後只是無奈的擺了擺手,也不打算繼續解釋了,只是忽然道:“對了,楚兄弟,休息了這麼久,也該聊點正事了,來這看了半天,你有沒有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看王翊的臉上有笑容,他應該是有所收穫了,可我對這方面瞭解着實不多,就像王翊剛剛跟我講的那些,我也很是驚豔,聽起來比小說都還過癮,一時卻也沒有想太多,只能無奈的搖頭表示自己一無所獲。

王翊倒也沒有多逼我,而是解釋道:”楚兄弟,你仔細想想,我們在這裡坐了這麼久了,那口古井也毫無動靜,而且那古井上的禁制絕對是還在發揮作用的,也就是說那個上山的韓渠,不可能只是上山一次就被這古井裡的東西弄到了,那麼這說明什麼?“

我還是下意識的搖搖頭,也確實沒想出什麼東西來,這一次王翊也有點無奈了,直接解釋道:“老畢摩要編個故事來糊弄我們,而這口古井又不會出去害人,那麼只能說那個韓渠做了一件什麼事,給自己帶來了災禍,而且這件事是不能隨便對外人說的,但是老畢摩拼盡全力封住了這,卻引我們來這裡,甚至不惜那個故事有可能被拆穿,也就是說那個韓渠,確實做了什麼事,引得這裡出了變化。”

王翊說到這,我要還不懂就真是個蠢貨了,王翊解釋了這麼多,我心裡卻也很多地方都串連在了一起,這個古井出現在這,周圍又沒有人的遺蹟,那麼這口古井出現的目的就有待商榷了,那麼那個韓渠來這裡是幹什麼?有一個很大的可能,就是來這裡尋寶,甚至是盜墓,但是沒想到惹了麻煩,不小心喪命了,甚至那位老畢摩也不得不出手封住了這裡。

那麼那個老頭讓我和王翊來這裡的目的也說得通了,如果說這裡面有什麼寶物的話,他花大價錢把我們弄來,就說得通了,有利可圖嘛。

只是一想到這事,我心裡也是一顫,這裡面有沒有危險先不說,單單就是這事的性質都變了,我雖然不能說善良,但是對這種事我還真的不敢多想,也就是看小說的時候心動一下,但有些事心裡還是有底線的。

我下意識的看了看王翊,他臉色也並不好,見我看他,他也看了我一眼,無奈的嘆口氣道:“如果早知道馮老他們是做這個打算,我肯定不會來這的,這種事有損天理。”

看王翊的樣子他應該也不是那種貪財的人,想到這,我心裡也是一鬆,連忙道:“王大哥,要不我們早點回去吧,反正這事不可做,我們回去以後就去報案,我想那個老頭也不敢隨便來找我們麻煩吧。”

王翊這時卻搖了搖頭,很堅定的對我道:“楚兄弟,雖然這事確實不好,但我卻必須下井裡去看一看,如果可以我倒希望楚兄弟你提前下山,早點回去。”

聽了王翊的話,我一陣愕然,看王翊的樣子不像是貪財的人吶,怎麼會執意下去?我正遲疑間,王翊拍了拍我的肩膀道:“楚兄弟,如果你信我的話,我也不妨和你說,我絕不是貪財,也不是因爲迂腐的答應了別人不知變通,如果沒有別的事,我知道了是這事,我扭頭就走,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用老畢摩的話說,這裡出了變化,而且從這裡千年前就留下的咒印,而且連續兩道相隔百年的咒印來說,這底下一定有什麼厲害的東西在,而且很可能隨時都會出來,作爲玄門弟子,見到這事卻不能不管。”

看到王翊堅定的眼神,我不得不信他的話,若這番話是別人說來,我可能只會覺得戳之以鼻,或者只覺得對方別有用心,但王翊說來,卻有些不同了,至少到現在爲止,雖然我對他也有懷疑,但我還是覺得他應該是一個比較正直的人,一個比較可愛的修行人。

看了看那口古井,我心裡忽然涌現出一股衝動,最終我的理智還是敗了,苦笑道:“王大哥,我不走,我也陪你一起下去看看吧,那個老頭讓我來這,應該還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我和你一起下去,也安全點。”

第25章 地火第2章 古怪別墅第24章 地獄道上第23章 地獄苦第4章 法雨齋第27章 風再起第29章 重生第28章 法奇門第5章 詰問鬼神第12章 初聞玄理第12章 業力神通第8章 禍福難料第20章 愚夫或智第31章 起紛爭第8章 禍福難料第18章 前路難測第30章 思考第19章 楞嚴咒第31章 不忘呼吸第36章 故人重見第21章 過橋第34章 終於現身第12章 初聞玄理第35章 分路序章第15章 來赴約第22章 刻碑第16章 迷障重重第26章 捨生第23章 如果第25章 觀身不淨第30章 怪事頻出第26章 捨生第15章 來赴約第7章 循環第4章 法雨齋第18章 五雷令第24章 雨中來客第4章 逃出生天第12章 報國寺第6章 開戰第45章 見鬼了第24章 山重水複第29章 形勢轉第32章 或敵友第25章 柳暗花明第22章 刻碑第2章 古怪別墅第4章 水山蹇祝大家元宵快樂第12章 報國寺第32章 惡人第34章 九層第4章 法雨齋第28章 傳道第23章 如果第11章 鬼眼第25章 柳暗花明第15章 新的包裹第23章 真正的戰鬥第22章 三人衆第11章 十字天經第4章 再見第15章 長明第32章 或敵友第7集 胡家四姐第20章 愚夫或智第6章 開戰第7章 正主到第5章 祝融之難第3章 怪病第14章 見解第37章 破曉第34章 終於現身第2章 古怪別墅第9章 地網第29章 形勢轉第21章 過橋第34章 九層第8章 漸清第10章 親不在第27章 牽絆第23章 真正的戰鬥第27章 換地第18章 五雷令第20章 鬼影重重第3章 熟人見第1章 神秘照片第29章 疑惑初解第13章 氣生萬物第6章 仙與精妖第11章 天堂第21章 天書顯第14章 歧路第23章 呼救第14章 歧路第27章 牽絆第12章 暗處有人第8章 父子間
第25章 地火第2章 古怪別墅第24章 地獄道上第23章 地獄苦第4章 法雨齋第27章 風再起第29章 重生第28章 法奇門第5章 詰問鬼神第12章 初聞玄理第12章 業力神通第8章 禍福難料第20章 愚夫或智第31章 起紛爭第8章 禍福難料第18章 前路難測第30章 思考第19章 楞嚴咒第31章 不忘呼吸第36章 故人重見第21章 過橋第34章 終於現身第12章 初聞玄理第35章 分路序章第15章 來赴約第22章 刻碑第16章 迷障重重第26章 捨生第23章 如果第25章 觀身不淨第30章 怪事頻出第26章 捨生第15章 來赴約第7章 循環第4章 法雨齋第18章 五雷令第24章 雨中來客第4章 逃出生天第12章 報國寺第6章 開戰第45章 見鬼了第24章 山重水複第29章 形勢轉第32章 或敵友第25章 柳暗花明第22章 刻碑第2章 古怪別墅第4章 水山蹇祝大家元宵快樂第12章 報國寺第32章 惡人第34章 九層第4章 法雨齋第28章 傳道第23章 如果第11章 鬼眼第25章 柳暗花明第15章 新的包裹第23章 真正的戰鬥第22章 三人衆第11章 十字天經第4章 再見第15章 長明第32章 或敵友第7集 胡家四姐第20章 愚夫或智第6章 開戰第7章 正主到第5章 祝融之難第3章 怪病第14章 見解第37章 破曉第34章 終於現身第2章 古怪別墅第9章 地網第29章 形勢轉第21章 過橋第34章 九層第8章 漸清第10章 親不在第27章 牽絆第23章 真正的戰鬥第27章 換地第18章 五雷令第20章 鬼影重重第3章 熟人見第1章 神秘照片第29章 疑惑初解第13章 氣生萬物第6章 仙與精妖第11章 天堂第21章 天書顯第14章 歧路第23章 呼救第14章 歧路第27章 牽絆第12章 暗處有人第8章 父子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