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

“那是韃子不堪一擊,再加上咱們光復軍戰力強大,出其不意,所以才能這麼幹淨利索地收拾他們。”雷興張口就說。

“不全對,我仔細研究過邵武戰役的戰報,頁特密實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分兵,被我軍出其不意地消滅了大半,等到他省悟過來的時候,手中已經沒有多少兵力來頑抗了。”103師指揮許濤鄭重地說道。看來他確實動了腦筋,仔細分析研究過邵武戰役的過程。

“恩,許濤說得對。”許漢青讚賞地點了點頭,誇獎道:“咱們光復軍要是打出去,開始能夠取得一定的勝利,但地盤大了,兵力勢必分散,而等元軍調集重兵之後,咱們的處境和頁特密實也差不了多少,況且兩浙易攻難守,地勢平坦,正適合蒙古人的騎兵作戰。而江南西路又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元軍的後方,如果我們進攻那裡,元軍勢必全力來攻,到時候四面受敵,文天祥反攻江南西路是如何失敗的,大家心裡都清楚吧。”

“那咱們就始終窩在福建路嗎?老是被動挨打也不行呀?”一個參謀質疑道。

“當然不是,咱們目前要依靠福建路多山、地勢多變,不適合騎兵作戰的特點,吸引更多的元軍進入到這裡,福建路的百姓該遷的遷走,該藏的都藏起來,元軍一到了這裡,既沒法找百姓當肉盾來攻城,又沒法搶奪糧草來以戰養戰,咱們就是要讓福建路變成元軍不斷流血的傷口,等到元軍的血流得差不多了,乘着他虛弱咱們再集盡全力,給其致命一擊。”許漢青端起杯子喝了口水,看着衆將都若有所思的樣子,繼續說道:“所以咱們現在的戰略目的就是立足長遠,發展壯大,提高戰力,以攻城掠地爲輔,以消滅元軍有生力量爲主,不能盲目出擊,分散力量。”

“那,那要是元軍不來福建路怎麼辦?”雷興撓了撓腦袋,問道。

“元軍來與不來,咱們都要堅持向江南西路和兩浙進行滲透,滲透進去的部隊扎穩腳跟後要聯絡當地義軍,發展當地百姓,對當地元軍進行騷擾,來策應將來的大反攻。主力部隊不時對江南西路和兩浙展開突擊性進攻,讓元軍首尾難顧,咱們與元朝的戰鬥是一個長期的、艱鉅的過程,快速取勝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要有這個心理準備,以一隅對全國,人力物力都處於劣勢,不要因爲打了幾個勝仗,便目空一切,驕傲自滿啊!”

“哦,是這樣啊!”“大人分析的對呀,咱們是有些急躁了。”“咱們還不到十萬兵馬,元朝可是幾十萬,上百萬呢,”………

“好了,參謀長和陳先生留一下,其他各位回去繼續加緊訓練,開春元軍就要來攻打泉州了,參謀部已經制定好計劃了,到時候讓他們好好領教一下咱們的厲害,咱們打完這一仗可就要統一福建路了。”許漢青擺了擺手,示意會議結束。

許漢青藉助於後世的經驗,把對元朝的戰爭升級爲一場全方位、多層次的戰爭。戰場上明刀明槍的戰鬥同時,戰場下的經濟戰、封鎖戰、輿論戰也是硝煙瀰漫。

元朝是中國古代史上紙幣流通最爲盛行的時期。受宋金影響,元世祖於中統元年(一二六〇年)便印發“中統交鈔”和“中統元寶寶鈔”。發鈔之初,蒙元王朝特別制定了最早的信用貨幣條例“十四條畫”和“通行條畫”:設立“鈔券提舉司”壟斷貨幣發行;撥足以絲和銀爲本位的鈔本來維持紙幣信用;允許民間以銀向政府儲備庫換鈔或以鈔向政府兌銀,同時嚴禁私自買賣金銀;確立交鈔的法償地位,所有鈔券均可完稅納糧;明令白銀和銅錢退出流通。如此標準的、被後人稱之爲銀本位制度的創立,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遺憾的是好景不長,主要也是受到巨大短期收益的誘惑和麪臨連年對外用兵引起的財政壓力,元朝政府很快就自壞成法,失信於民,步宋金之後塵,短短二十年後,寶鈔便貶爲原值的十分之一。之後,政府濫發寶鈔不已,物價奇貴,元末米價竟比元初上漲六七萬倍。結果民怨沸騰,鈔法崩潰。

“參謀長,對敵經濟作戰室現在的成果怎麼樣了?這可是大事,我想聽一下彙報。”許漢青待衆人都走後,向鄭曄詢問道。

“第一批寶鈔已經印製完畢,還請大人指示用途。”鄭曄答道。

“印製的寶鈔效果怎麼樣?進行處理了嗎?”許漢青不放心地追問道。

“呵呵,效果可以說能以假亂真,兩種寶鈔放在一起,根本無法分辨。而且都經過舊化處理,保證沒有問題。”鄭曄輕笑了一下,答道。

“好,這些寶秒全部交給許漢文,讓流求的商船到北方元朝佔領區套購物資,黃金、白銀、草藥、糧食等,凡是咱們需要的全部都要。第二批寶鈔也要加緊印製,每批印製的數量以100%進行遞增,以後除了套購物資外,還可以用來賄賂新附軍,並且作爲敵情人員的活動經費。到最後,寶鈔變得連手紙都不如,我看忽必烈拿什麼來當軍餉,拿什麼來籌措軍資。”

“到時候,忽必烈恐怕要把褲子當掉換錢才能吃飯了。”陳覆文笑着插嘴道。

“恐怕不止,到時候民怨沸騰,忽必烈既要安撫內部,又要和我們開戰,不累死他纔怪。”鄭曄也打趣道。

“還有,蒙古人也不是鐵板一塊,反對忽必烈的那些蒙古人,比如遼東乃顏部,咱們也要派人聯繫,先讓商隊與其交易,不爲賺錢,只爲了先搞好關係。必要可以先向他們出售一批武器,甚至手雷、手弩也可以,但數量不能太多,告訴他們,如果他們與忽必烈開戰,我們將全力支持他們。”

“好,好計策,讓蒙古人去殺蒙古人,比咱們動手效果還要好。”鄭曄拍手笑道。

“不過,他們能這麼快與忽必烈翻臉嗎?”陳覆文有些疑慮。

“現在他們還處在觀望之中,如果咱們再取得幾場大勝利,元軍實力受損,江南陷入僵持的時候,估計他們就該聞風而動,落井下石了。”許漢青充滿信心地答道。

“大人說得有理,先打好關係,到時候再視情況而定,我親自派人主抓此事。”鄭曄點頭贊同道。

“恩,我估計前線指揮部還得一段時間才能離開泉州,在這段時間裡,我建議分別成立對外聯絡工作室,對外商情工作室,情報分析室,對外輿論宣傳室,軍工生產部,作戰籌劃室,抽調專業人員管理,一部分劃到陳先生的政務裡,一部分還隸屬於參謀部,這樣參謀部就能把主要精力花在真正的戰場上。不知兩位有什麼意見?”

“恩,這樣好,現在的參謀部什麼都管,職責劃分不清,容易誤事。這樣重新細分之後,各負其責,效率肯定能提高。”鄭曄記錄下來之後,想了一會兒,點頭贊同道。

“可以,對外聯絡工作室、對外輿論宣傳室和對外商情工作室可以劃到我這邊,其餘的還在參謀部,這樣行嗎?”陳覆文也點頭道。

“好,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先把架子立起來,所需人員你們自己再去挑選,三天之內要走上正軌,沒問題吧?”

“沒問題。”“保證完成。”

“陳先生,關於這次邵武戰役黃去疾等人的反正,在報紙上要大力宣傳,對那些投降元朝的漢人應該有所觸動,現在不要求他們馬上就投到我們這邊來,但起碼很多人應該想想自己的出路,只要他們三心二意,對我們就會產生很大的便利。”許漢青繼續說道。

“呵呵,等他們看到明天的報紙,看到自己成了擊殺韃子的英雄,成了忍辱負重的忠貞之士的時候,他們再想三心兩意,可就難了,只是便宜了這些首鼠兩端的傢伙。”陳覆文心有不甘地笑着說道。

“陳先生不必耿耿於懷,殺了他們只是舉手之勞,留着他們起的作用更大。只要他們安分守己,就讓他們做個富家翁又能如何。”許漢青安慰道。“另外,政務學堂、軍校要擴大招生,開辦官學,普及教育的事情也要加緊進行,資金如果有困難,我來想辦法。”

“政務學堂和軍校的事情好辦,官學的事情雖然在辦,可現在畢竟兵慌馬亂的,流求派去的人還算順利,可泉州商戶百姓們對此興趣不大。”陳覆文有些爲難地說道。

“有困難在所難免,但一定要堅持下去,相信會越來越好的。”

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3章 伏擊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12章 說服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15章 大刀闊斧第24章 反圍攻(二)第17章 確定人選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13章 伏擊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36章 上鉤第22章 戰前佈置第25章 反圍攻(25)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25章 當頭一棒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15章 大刀闊斧第19章 奇遇(上)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17章 確定人選第19章 說教第3章 應對之策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8章 邵武戰役(七)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49章 血戰第58章 決戰(下)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29章 夫人來信第14章 智取安溪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33章 試探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22章 左右爲難第1章 又見穿越第27章 深山秘密第1章 迴歸第6章 “新四軍”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16章 即將到來的決戰第15章 大刀闊斧第32章 誘敵第22章 物權法第3章 天上掉下個女秘書第37章 元軍的第一次進攻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19章 說教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43章 討價還價第7章 衆志成城第18章 以攻代守第53章 出擊第11章 火槍第23章 反圍攻(一)第30章 逼迫第56章 攻取福州(下)第26章 反圍攻(四)第40章 爭輝?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11章 火槍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56章 攻取福州(下)第17章 決戰第15章 大刀闊斧第20章 窮途末路第24章 反圍攻(二)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12章 御駕親征第14章 智取安溪第27章 攻城(二)第5章 斷然拒絕第17章 決戰第23章 江防戰略第26章 反圍攻(四)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24章 故人重逢第13章 回到泉州第33章 討價還價第20章 震動(上)第40章 爭輝?第1章 興化遇故人(上)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44章 殲滅計劃
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3章 伏擊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12章 說服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15章 大刀闊斧第24章 反圍攻(二)第17章 確定人選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13章 伏擊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36章 上鉤第22章 戰前佈置第25章 反圍攻(25)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25章 當頭一棒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15章 大刀闊斧第19章 奇遇(上)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17章 確定人選第19章 說教第3章 應對之策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8章 邵武戰役(七)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49章 血戰第58章 決戰(下)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29章 夫人來信第14章 智取安溪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33章 試探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22章 左右爲難第1章 又見穿越第27章 深山秘密第1章 迴歸第6章 “新四軍”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16章 即將到來的決戰第15章 大刀闊斧第32章 誘敵第22章 物權法第3章 天上掉下個女秘書第37章 元軍的第一次進攻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19章 說教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43章 討價還價第7章 衆志成城第18章 以攻代守第53章 出擊第11章 火槍第23章 反圍攻(一)第30章 逼迫第56章 攻取福州(下)第26章 反圍攻(四)第40章 爭輝?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11章 火槍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56章 攻取福州(下)第17章 決戰第15章 大刀闊斧第20章 窮途末路第24章 反圍攻(二)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12章 御駕親征第14章 智取安溪第27章 攻城(二)第5章 斷然拒絕第17章 決戰第23章 江防戰略第26章 反圍攻(四)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24章 故人重逢第13章 回到泉州第33章 討價還價第20章 震動(上)第40章 爭輝?第1章 興化遇故人(上)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44章 殲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