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步走

紹興元年(1131年),宋高宗趙構升杭州爲臨安府,正式定都臨安,名爲“行在”(陪都),實爲首都。

元朝在杭州設兩浙都督府,後改爲杭州路總管府,爲江浙行省治所(錢塘、仁和)。

此刻,元朝的兩浙大都督范文虎正在與屬下的將領和幕僚們商議如何應對迫在眉睫的危機。

范文虎,本是宋將,是一代權奸賈似道的女婿(另一種說法說他是呂文德的女婿,似誤)。1259年春,蒙古蒙哥大汗與其弟忽必烈分道南侵,準備一舉滅宋,蒙哥入四川,被宋將王堅敗於合州釣魚城,蒙哥大汗負傷後不治身亡,忽必烈爲了爭奪汗位也於次年撤走。

在這次戰爭中本無功績的賈似道因“大功”升到少傅、右丞相,從此走上南宋帝國的領導崗位。作爲“賈總理”的親戚,范文虎後臺強硬,而且在賈總理面前搖尾多年,拍馬功高!也得到通報嘉獎,大力提拔,升爲黃州軍區司令員(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成爲獨擔一面的宋軍高級將領。

1269年,範司令受命援救已被元軍圍攻了兩年之久的襄樊,“范文虎以舟師援貴,至灌子灘,亦爲蒙古所敗,文虎以輕舟遁。”除腿快值得稱讚外,真是輸的麻利乾脆!彷彿要表彰他的敗仗似的,灌子灘戰敗後僅四個月,範將軍又升官了,“賈似道以其婿范文虎爲殿前副都指揮使,總禁兵。”

1271年,宋元在襄樊爭奪進入決戰階段,宋以李庭芝爲京湖制置大使,統一指揮各軍,“(范文虎)聞庭芝至,文虎遺書賈似道曰:吾將兵數萬入襄陽,一戰可平(真敢說大話!),但願無使聽命於京閫(李庭芝),事成則功歸於恩相矣。似道即命文虎爲福州觀察使,其兵從中制之。庭芝屢約進兵,文虎但與妓妾、嬖倖擊鞠飲宴,以取旨未至爲辭。”

說完大話之後不久,當年4月,范文虎與蒙古阿術等戰於湍灘,大敗,統制朱勝等一百多個將領當了蒙古人的俘虜。

6月,范文虎率十萬大軍進至鹿門。阿術“夾漢東、西爲陣,別令一軍趣會丹灘,擊其前鋒。諸將順流鼓譟,”範將軍再現飯桶本色,交戰不利,便棄旗鼓,連夜逃跑。失去指揮的宋軍大部被蒙古俘獲,戰船、甲仗都成了元軍的戰利品!

李庭芝既然指望不了他,出重賞募死士,派義兵將領張順、張貴率所募水師3000人突破封鎖往援。惡戰一百二十里,宋軍終於突破元軍封鎖,進至襄陽。張順已在激戰中陣亡,幾天後屍首被發現“身中四槍六箭,怒氣勃勃如生”。入城後的張貴再次突圍接應援軍,先與范文虎相約,讓範軍在龍尾洲接應。結果范文虎竟然因爲聽到龍尾洲附近風吹鳥叫,以爲元軍來攻(其實並無元軍),嚇得後退三十里!張貴奮力殺到龍尾洲時,已精疲力竭,又中元軍伏擊,終於戰敗,身受數十創被俘,因不屈被殺。宋軍對襄樊的救援至此徹底失敗。

襄樊失守後,作爲責任最大的敗將,范文虎僅降一級,出知安慶府。1275年,元軍伯顏部進逼江州,范文虎遠遠的派人請降,以城堅糧足,兵馬衆多的安慶,不放一箭,拱手投敵。從此搖身一變,由大宋朝的安慶知府變成大元朝的兩浙大都督,加入了光榮的漢奸行列!

簡單一點兒說,這個先是靠做了人家女婿換來大宋軍職,然後把長江防線拱手賣給北元的範大都督,根本不認識羞恥二字爲何物,十足一個厚顏無恥,懦弱無能的混蛋加草包。

泉州一戰,所損失的人馬,對範大都督來講並不十分害怕。只要你不把他的命拿走,不把他所依仗的萬餘核心的部曲打光了,他會從當地百姓中不斷補充,兩浙新附軍人數就會迅速恢復原狀。

這二十萬人數是他富貴和功名的根本,有了這個數字,範家才能坐穩兩浙第一豪門的位置,他范文虎,才能保證在忽必烈眼中地位不倒。至於臨時抓來的,自備兵器鎧甲的百姓有多大戰鬥力,他范文虎不在乎。

可是眼下光復軍咄咄逼人的攻勢卻讓他不得不憂心如焚,戰戰兢兢。

“你們倒是說說呀?現在這種局面該如何處置,我花錢白養你們了嗎?”範大都督發火了。

“這個,光復軍攻勢如此凌厲,我看,只好向朝廷請求援兵了。”一個幕僚壯着膽子說道。

“廢話,等朝廷發來援兵,什麼都晚了,我是說現在,現在如何處置?”范文虎斥責道。

“大都督,光復軍勢大難敵,咱們可以避其鋒芒嗎!”范文虎的首席幕僚張成忠緩緩說道,此人看來深得范文虎逃跑的真傳,“兩浙地勢低窪,無險可守。歷史上取兩浙者無不從兩江着手,兩江一得,兩浙則不戰而下。只要達春守住了兩江,光復軍在兩浙就立不住腳。早晚要退回去,到時候咱們再回來嗎!”

范文虎眨巴眨巴眼睛,仔細想了想,這也是個辦法,棄城而逃,反正也不是第一次逃跑了。對這套業務熟悉得很哪,只要還有兵馬在手,這兩浙還是我的。“可是,這喪城失地,朝廷那邊怎麼交待?”

“大都督,如果您要是出馬了,將來所有戰敗責任都是您一個人的。您要是不出馬,那些守將就得自己擔負守衛地方之責。要麼戰死,要麼投降。”張成忠陰險地笑了,“您將嫡系部隊的防線收縮,以臨安爲中心,在紹興、新城、富陽、昌化擺個陣勢死守,如果陛下能早日派來援兵,咱們拖着半個浙東不失,也算對得起陛下了。”

“恩,有道理!”范文虎點了點頭。

得到了范文虎的誇獎,張文忠越發得意地賣弄起來,“大都督,我看這光復軍也未必有一口吞下兩浙的雄心。”

“哦,此話怎講?”范文虎來了興趣。

“您看這光復軍只派出了一股騎兵進入兩浙,大軍卻遠遠地墜在後面。騎兵雖速,兵鋒雖利,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光復軍穩紮穩打,緩慢推進。”張文忠搖頭晃腦地說道。

“你是說光復軍並沒有長遠佔據兩浙的決心?他們這是要幹什麼呢?”范文虎疑惑地問道。

“兩浙富庶,人所周知。光復軍和百家奴打了近兩個月,糧草物資必然吃緊,他們不趁機撈一筆,如何過得下去呀?”

“有道理,有道理。”范文虎點着頭,笑了起來,“如此一來,咱們也不必太擔心了,大不了送他們一些就是。”

“大都督英明。”

…………

大戰之後,泉州方面經過商議,參謀部首先對軍隊作出了大調整。

兩個獨立師經過大戰考驗,終於也有了自己的番號,分別爲105師,106師。其中105師經過短暫休整補充後,開赴邵武,歸張天河指揮,邵武的山地一旅擴編爲山地第一師,共同組建新一軍。106師與102師駐紮閩北,山地二旅擴編爲山地第二師,統由鄭曄指揮,組建新二軍。103師與104師駐紮於泉州至戴雲山一線,組建新三軍,作爲機動部隊,隨時支援各部,並負責在俘虜中編練新軍。陳瓚重新組建獨立師,暫時駐紮於興化。

經過此次調整之後,江南西路由張天河防守,兩浙由鄭曄負責,許漢青抓住難得的和平時間,開始將目光轉移到福建的建設和發展之上。

許漢青和陳覆文等官員經過反覆討論商議,定下了四步走的遠景規劃。

首先是城市的建立,以泉州爲藍本,對福州、興化等城市進行修建。專門的飲用水體系意味着城市不會成爲傳播瘟疫與疾病的發源地,也保證了城市的傳承延續。

第二步是法律的進一步建立與完善。

第三步是建立完善的郵政體系。郵政體系的建設是建立在道路交通網絡的完善上面的,有了郵政驛路,整個國家就有了完善的一體化信息交流、信息溝通途徑。如此,百姓即使身處窮鄉僻壤,也能及時收到政府信息。政令暢通無阻,則百姓對整個國家也有了歸屬感。

第四步則是繼續建立免費的義務教育體系,它可以讓文明得以傳承。目前,雖然泉州的學校很少,學生也不多,但這是許漢青的百年大計,從童子開始,增強他們的營養,鍛鍊他們的體能,灌輸他們正確的思想。

第31章 反抗第17章 決戰第32章 結盟乃顏第4章 四步走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14章 餞行宴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35章 國債第14章 餞行宴第12章 御駕親征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23章 反圍攻(一)第9章 初戰第32章 結盟乃顏第6章 “新四軍”第36章 大戰在即第42章 國家賠償第27章 重心轉移第44章 山東之戰第23章 反圍攻(一)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3章 兵圍福州第6章 太后來了第57章 決戰(上)第6章 向前進,向前進!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19章 輿論攻勢第28章 敵後戰場第10章 應變第7章 衆志成城第23章 江防戰略第22章 如畫江山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45章 關門打狗第47章 元軍回師第26章 攻城(一)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27章 攻城(二)第28章 大開眼界第11章 探馬赤軍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2章 歡慶(下)第36章 上鉤第12章 御駕親征第23章 江防戰略第13章 大破索多(二)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43章 討價還價第14章 餞行宴第23章 吃癟第9章 功虧一簣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3章 應對之策第35章 釣魚?第27章 反圍攻(五)第2章 興化遇故人(下)第11章 英雄遲暮第22章 物權法第4章 四步走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18章 心結第23章 反圍攻(一)第1章 又見穿越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23章 吃癟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54章 獲勝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48章 大轉折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2章 長談第38章 無情殺戳第6章 太后來了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6章 太后來了第25章 專利法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55章 攻取福州(上)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九章第12章 “指路人”第28章 攻城(三)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58章 決戰(下)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3章 應對之策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18章 “威鎮海門”第47章 暴怒第17章 確定人選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8章 邵武戰役(七)第50章 合圍第9章 初戰
第31章 反抗第17章 決戰第32章 結盟乃顏第4章 四步走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14章 餞行宴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35章 國債第14章 餞行宴第12章 御駕親征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23章 反圍攻(一)第9章 初戰第32章 結盟乃顏第6章 “新四軍”第36章 大戰在即第42章 國家賠償第27章 重心轉移第44章 山東之戰第23章 反圍攻(一)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3章 兵圍福州第6章 太后來了第57章 決戰(上)第6章 向前進,向前進!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19章 輿論攻勢第28章 敵後戰場第10章 應變第7章 衆志成城第23章 江防戰略第22章 如畫江山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45章 關門打狗第47章 元軍回師第26章 攻城(一)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27章 攻城(二)第28章 大開眼界第11章 探馬赤軍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2章 歡慶(下)第36章 上鉤第12章 御駕親征第23章 江防戰略第13章 大破索多(二)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43章 討價還價第14章 餞行宴第23章 吃癟第9章 功虧一簣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3章 應對之策第35章 釣魚?第27章 反圍攻(五)第2章 興化遇故人(下)第11章 英雄遲暮第22章 物權法第4章 四步走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18章 心結第23章 反圍攻(一)第1章 又見穿越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23章 吃癟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54章 獲勝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48章 大轉折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2章 長談第38章 無情殺戳第6章 太后來了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6章 太后來了第25章 專利法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55章 攻取福州(上)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九章第12章 “指路人”第28章 攻城(三)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58章 決戰(下)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3章 應對之策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18章 “威鎮海門”第47章 暴怒第17章 確定人選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8章 邵武戰役(七)第50章 合圍第9章 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