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戰耶和耶

好不容易熬過囿中城外的第一個夜晚,四人都覺得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商量着要在帳前也升堆火。小四說,要不要在營裡也挖個地穴,既避風又保暖?鄭安平道:“農具皆無,何以爲穴?若三五日秦人即退,空費勞力。”不過挖個火坑還是必要的,花不了多少勞動。正商議間,有軍使來報,將軍命各營司速往城中議事。營司交待了鄉長几句,帶着鄭安平等四人往城中而去。

走了十里地,幾人身上暖和過來,行動也不再僵硬。

將軍帳就設在囿中尉府中,四名武卒不被允許進入大堂,被安排進一間廂房,裡面全都是各營跟隨的軍使,只不過都是些比較精明強幹的壯年人,讓武卒充軍使的只有東鴻裡所在的鄉。

軍使們聚到一間房間裡,沒有了軍官,不得交頭接耳的規矩自然是廢了;又都是民軍,說起話來毫無顧忌,熟的不熟的,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要交談幾句,噓寒問暖,插科打諢,交換趣聞,不一而足。廂房裡一時成了集市。

鄭安平他們是武卒打扮,兵甲都與衆人不同,自然被吸引了最多目光。他們四人本是市井,與衆人沒有隔閡,雖然是外來戶,與衆人幾乎全都不認識,但也很快成爲衆人交談的中心。不少人過來摸摸甲和戟,見了鄭安平的那支矛,也頗有興趣,問爲什麼比衆人少了側刃?鄭安平耐心地解釋,因爲時間急迫,自己沒來得及裝上。衆人比較了一下矛尖與側刃的安裝方式,認爲鄭安平沒有騙他們,好像又發現了什麼秘密,知道了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全都心情愉快。

見氣氛良好,鄭安平問了旁邊一人一個問題,道:“昨夜甚冷,幾乎凍透,兄以何法取暖?”

一石激起千層浪,鄭安平的話引起大家共鳴,大家紛紛抱怨昨夜的寒冷,自己如何難捱。主要的依仗就是烤火。有人還有自己的獨門絕技,比如脫了衣服凍一凍,再穿上衣服就會暖和很多;脫下一件衣服烤得熱了再穿上,等等。有一人道:“天日冷,若相持經月,或狂風,或雨雪,縱有千般計,也難免死傷!”他的這句話,說中了大家的心思,室內一下安靜下來。

不過另一人道:“聞秦人已入關,旦夕必至,恐三兩日內即便大戰!若有命喪於風雪,亦得全屍,幸也。”

鄭安平問道:“兄何知秦人入關?”

那人道:“此事他邑或不知,吾邑皆知。蓋吾邑有役於圃田者,親見秦人入關,圃田關城,乃亡歸,備言其事!”

鄭安平疑惑道:“奈何秦人入關之速也?秦人何道而入?”

那人道:“聞道南關而入。”

鄭安平恍然大悟。南關自被秦人擊破後,始終未加修繕,亦無守備。這次秦人從南關而入,順理成章。只不過這一次秦人沒有直驅啓封,而是包圍了圃田。只用一天時間,秦軍又拿住了魏的命脈:圃田那可是魏王的心頭肉!

一人道:“前者啓封之危,賴段子幹大夫不戰而解。此圃田之危,或亦賴大夫。”

另一人道:“魏之外交,不亦皆賴須賈大夫耶?”

另一人道:“然也。惟須賈大夫赴韓求援,與秦和議乃託於段子幹大夫也。”

又一人道:“魏既與秦和,聞信陵君與穰侯親主盟也,誓結兄弟,奈何復侵魏郊?”

一人道:“秦者,虎狼也,何信義之有?”

一人道:“若不能和,或和而復背,豈必戰乎?”這人的話又讓衆人靜下來。如果剛剛簽定了和約,轉臉就殺過來,那和議還有什麼意義?難道必須在戰場上擊敗秦軍,纔是問題的解決之道嗎?

囿中廂房中的問題,同樣也困擾着魏國宮庭。

王宮的一個小殿內,信陵君、芒卯、魏齊,還有須賈大夫都徹夜未眠。魏王和龍陽君也在這裡呆了半夜,實在擋不住困,回後宮休息了。

自從得到暴鳶的示警,長城和啓封均向大梁派出使者報告此事。隨後長城方面如流星般發出告急軍使,秦人整軍南來……秦人至城外三十里紮營……!魏王叫來魏齊和芒卯,一面讓芒卯準備作戰,一面大罵魏齊辦的什麼外交!

由於華陽城外的民軍已經解散,啓封所駐紮的只有萬餘武卒。芒卯一面準備大梁守禦,一面建議速召華陽武卒至囿中,同時徵召大梁鄉軍,速到囿中集結。

信陵君歸來後,即被魏王召到宮中,一定要他主持大事。隨即,長城方面又發來連串緊急軍情:秦人從南關透入……秦人從南關北上圃田……圃田城和倉城城門全部關閉,守長城之卒棄守城關,退入圃田城中……長城之外的秦人已經攻入長城……

魏王大急,道:“秦人前入啓封,已入魏心腹;今入圃田,此絕魏之命也。”

芒卯道:“前者秦過長城,未嘗不欲入圃田也。幸賴信陵君屯軍於城外,聲威遠鎮,秦人乃遠赴啓封。”明着是讚揚信陵君,其實是暗讚自己護國有功。

然後,魏王就問了和囿中民軍同樣的話:“秦既與魏和,不數日而侵魏,奈何?”

全程主持和議的段子乾麪如死灰,道:“臣與秦所議,皆無所隱。臣願親入秦營,以大義責穰侯!”

信陵君請求,請來須賈大夫同議,以判斷穰侯的意圖:堅持了一個月,費了如許周折才訂的盟,如此輕易的譭棄,怎麼着也說不過去。

須賈大夫趕到後,也分析道:“穰侯若我欺,欲散華陽軍,而意實在圃田,奈何虛費經月以相持耶?許五城以和,隨即毀之,所得不亦多乎?”

段子幹見須賈也向着自己說話,不住點頭道:“然也,然也!”魏齊也在一旁,含蓄地點着頭,表示同意。

芒卯道:“秦人先擊韓而後入魏,寧韓之事與盟不妥!”

須賈大夫道:“韓之事,臣乃主之。王意既許韓以五城,韓亦來援,不可毀諾,以絕同盟之道。仍以五城與之。時秦已退,臣等皆以所贈爲重,可稍減。數往返,乃減爲三城。秦軍之退也,魏依約入啓封,讓華陽於韓。奈何韓躡秦軍,終爲秦所伏殺,亦一疑也。”

龍陽君道:“既魏與秦盟,實而不虛,可命段子即赴秦營,面見穰侯,探其底細!若有所疑,可盡釋之;若意在欺詐,傾國一戰,又何懼焉!”

段子幹得命回去準備。

復有晉鄙大夫遣使來報,啓封武卒已盡回大梁。芒卯請求親出迎之,以慰大夫及衆軍野戰之勞。魏王同意了,然後說自己已經睏倦,要先回後宮就寢,一應重任,盡付於諸卿!只叮嚀一句道:“圃田乃魏之根本,不可壞也!”於是魏王、龍陽君、芒卯皆離開了。約一時後,芒卯返回,把與晉鄙商議的結果報告給在座各位:啓封武卒於大梁城下鄉邑之中宿營一夜,次日早餐皆,乃赴囿中;囿中守禦之事,暫由囿中守總管,待晉鄙大夫率軍至囿中後,即命晉鄙大夫爲將軍,總領囿中一切軍隊;城西各鄉,離囿中最近,理當先發囿中;其餘各鄉民軍暫居各地,視情形再決定是否開往囿中。於座中人,皆無異議。

芒卯之職未解,理論上還是總領大梁守禦的將軍,“閫之外,將軍主之”,又素有“智囊”之稱。所以大家都問他,對大梁守禦有何計策。

芒卯道:“如公所言,秦若不我欺,但有所惑,去之可也;若我欺也,戰之可也。若必戰之,大梁城高糧足,可無憂也。所憂者,惟在圃田。以臣所計,秦所以持久於啓封也,蓋由韓暗助之。今秦盡墨韓軍,韓其助乎?久疲之軍,攻之不克,掠之無取,內無糧秣,外無強援,孤軍深入,必不能久。但令圃田堅守數日,秦必去也!若不我欺,但有所疑,自不待言,遣一使釋之,其必歸矣!”

信陵君道:“秦與盟時,未見其異,奈何猝然反覆,兵戎相見?”

魏齊恨恨地道:“段子甚賁,誤我大事!”

芒卯道:“韓欲獲其利,反被其害,貪惏無厭,自取其咎!”

信陵君還對韓軍的事有些茫然,現在雖然緊張,但也沒有什麼緊急的事需要處理,但如果解散回家休息,又似不合時宜,便找話問道:“孤久在外,少聞朝事。暴鳶之災,其因何在?願諸卿教我!”

須賈大夫起而應道:“前者,韓太子召臣,面許以兵救樑,命臣奏王,以備糧秣及所贈之城。臣以奏王同時,請方先生告公子。六七日前,暴鳶將軍訪臣,言韓整軍已備,即出鄭趨大梁,命臣備糧秣於道。臣應喏之間,韓軍已至華陽城下。暴鳶將軍深責臣,臣對以使命未達,王命未下故也。臣乃先入華陽,告以韓軍援樑之意。再赴大梁,奏王以韓軍既出,道華陽而擊秦。王將備糧秣及所贈之城。三返,而定爲三城。”

魏齊道:“本欲不與,惟王曰,魏與韓,盟也,所約不可毀。乃獻城。”

第273章 練兵第177章 點軍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113章 計糧第133章 呂太公第165章 破臉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5章 計議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82章 爭武卒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48章 真心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158章 女閭第182章 爭武卒第59章 拜將第47章 龍陽君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69章 賜婚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69章 賜婚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9章 列陣(二)第228章 戰臨第9章 有刺客第229章 初戰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57章 樑尉公子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33章 出城第4章 信陵君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130章 烤肉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22章 善後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366章 寧治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128章 階父第48章 真心第35章 計議第243章 伐兵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88章 武卒第15章 升帳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19章 夜襲第25章 仲嶽第369章 賜婚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26章 謀定第294章 陰謀第120章 俠士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171章 信用第45章 回朝第42章 失機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30章 司勝第43章 等待第202章 倉城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38章 席次第145章 曾季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78章 驚訊第237章 圖秦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81章 換防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85章 見陳公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363章 韓警第130章 烤肉第131章 麻太公第213章 贈劍第130章 烤肉第129章 草舍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302章 報喪第34章 又見屍身第51章 棄民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297章 會魏齊第42章 失機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43章 伐兵第98章 敵乎友乎第333章 積竹柲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366章 寧治第131章 麻太公
第273章 練兵第177章 點軍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113章 計糧第133章 呂太公第165章 破臉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5章 計議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82章 爭武卒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48章 真心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158章 女閭第182章 爭武卒第59章 拜將第47章 龍陽君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69章 賜婚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69章 賜婚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9章 列陣(二)第228章 戰臨第9章 有刺客第229章 初戰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57章 樑尉公子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33章 出城第4章 信陵君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130章 烤肉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22章 善後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366章 寧治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128章 階父第48章 真心第35章 計議第243章 伐兵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88章 武卒第15章 升帳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19章 夜襲第25章 仲嶽第369章 賜婚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26章 謀定第294章 陰謀第120章 俠士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171章 信用第45章 回朝第42章 失機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30章 司勝第43章 等待第202章 倉城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38章 席次第145章 曾季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78章 驚訊第237章 圖秦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81章 換防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85章 見陳公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363章 韓警第130章 烤肉第131章 麻太公第213章 贈劍第130章 烤肉第129章 草舍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302章 報喪第34章 又見屍身第51章 棄民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297章 會魏齊第42章 失機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43章 伐兵第98章 敵乎友乎第333章 積竹柲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366章 寧治第131章 麻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