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

龐煖和劇辛這兩人,可是如今趙丹心中負責這一戰的絕佳人選。

槍桿子裡出政權,這是開國偉人對我們的告誡。所以趙丹如果想要安心的坐穩王位,那麼軍隊之中就必須要有真正的自己人,而並非廉頗樂乘這樣的前朝老將。

這個“自己人”長期來說,人選應該是李牧。從短期來看,龐煖則是最佳人選。因爲龐煖在趙國內部沒有任何的根基,這就能夠保證龐煖對趙丹的忠誠,因爲龐煖只有效忠趙丹獲得趙丹的支持,才能夠在趙國站穩腳跟。

有人就要問了,這田單不是還在嗎,田單也不是廉頗一夥的,怎麼不用田單呢?

田單這個人吧,才能是絕對有的,而且這種以少對多的仗也是當年田單的拿手好戲,但是田單的問題就在於,這位都平君實在是太過“身在趙國心在齊”了一點。

就說幾年前吧,當時的田單剛剛出任趙國相邦,然後就被趙威後任命爲主帥,率軍攻擊燕國。

結果田單是怎麼打的呢?當時的田單手中明明有兵力和實力上的優勢,但卻偏偏就不進攻燕國,反而和燕國人玩了一出被當時田單政敵們諷刺爲“曠日持久”的靜坐對峙戰爭。

爲啥?還不是因爲田單害怕趙國吞了燕國之後,齊國就大禍臨頭了。

但是田單的聰明也在這裡,因爲田單在這場戰爭之中也打下了幾座無關痛癢的小城,然後也成功的拖垮了燕國,迫使燕王迎娶趙國公主爲後,幾乎可以說是圓滿的達成了趙國事先設定的目標,讓趙勝和藺相如這些政敵們都挑不出毛病。

有了這麼一個前科,再加上前陣子趙丹又親自和田單談過,對田單忠於齊國之心知曉得清清楚楚,所以趙丹是根本不可能啓用田單的。

沒了田單,樂毅死了,廉頗又坐鎮長平不能分身,所以趙丹想來想去,也就只有龐煖是最靠譜的選擇了。

之前趙丹之所以派龐煖去出使燕國,一個是因爲龐煖確實本身也是縱橫家,另外一個也是一種預防措施,先讓龐煖去了解一下燕國,萬一燕國真的進攻趙國了就可以讓龐煖掛帥了。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趙丹的這個預防好像還真的起作用了。

再加上劇辛本身也是在燕國呆了很長時間的大臣,雖然說已經下臺很久了,但是對於燕國的瞭解肯定還是要比其他人要多很多的。

如此一來的話,龐煖掛帥,劇辛爲輔,不說能不能打贏吧,至少趙丹覺得守上一陣子應該是沒問題的。

要知道現在秦國的東南兩郡方向,楚國人可是根本沒有受到任何阻攔的,想打哪裡就打哪裡,而趙丹卻有五萬軍隊能夠拖延燕國人的攻擊,這麼一想的話其實趙國的情況似乎也還是比秦國要好上一些啊。

當然了,這些只不過是趙丹自己的想法,至於怎麼打還是得看看龐煖和劇辛怎麼說。

龐煖和劇辛對視了一眼,隨後龐煖率先開口了。

只見龐煖對着趙丹正色道:“大王勿憂,以臣之見,燕軍雖數倍於我軍,但大王若使臣領軍,則臣必勝利而歸!”

龐煖的這句話一說出來,不僅是趙丹,就連大殿之中的其他幾名趙國大臣們都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五萬對二十萬,你龐煖是哪來的自信說自己能夠必勝的?

龐煖顯然早就已經知道自己這一番話說出來之後趙國君臣們必定是這番表情,於是接下來便是一番解釋。

“臣所以言必勝者,其在有三。此刻正乃秋收之際,燕軍士卒遠征在外必定思鄉而不能專心爲戰,此爲其一;燕軍倉促進攻,我軍早有準備,以有備對無備,此爲其二;燕國興不義之師犯我趙國,我趙國軍民必奮起抵抗,令燕人不得寸進,此爲其三。有此三者,則此戰我趙國必勝也!”

必須要承認的是,龐煖的這番話慷慨激昂擲地有聲,滿滿的大道理和抵抗侵略者既視感,確實是頗有煽動力,無愧於縱橫家的身份。

但是趙丹咂了咂嘴,卻也聽出了幾分味道——這老小子,其實也就是先吹吹牛皮,好讓寡人任命他當主帥,接下來的具體戰鬥吧...其實龐煖現在也沒個譜。

這讓趙丹瞬間有些疑慮,特麼的,這龐煖老頭怎麼感覺好像沒有歷史上那麼靠譜呢?是不是應該把正在給廉頗當二把手的樂乘調回來算了,反正樂乘那傢伙怎麼也是樂毅的族弟,而且也是暴打過燕國的···

就在趙丹沉吟的時候,龐煖身邊的劇辛也開口了。

“大王,臣居燕國至今數十年,榮蚠、慄腹等人臣亦曾謀面。以臣之見,此二人這,不過誇口之徒,燕軍以此二人爲帥,則必敗於我趙軍之手矣!”

聽到劇辛這麼一說,趙丹原本緊皺的眉頭,總算是多少舒展開來一些。

畢竟劇辛也是曾經燕昭王一朝燕國的核心人物之一,雖然說現在已經是時過境遷,但是還是有一定的人脈和影響力的,對於燕國的情況自然也是非常的瞭解。

畢竟劇辛這些年來名爲隱居,但是實際上也就是在武陽城裡的府邸裡住着,而不是和陶淵明那樣跑到山疙瘩裡面去天天在籬笆下采什麼菊花,所以該聽到的也沒少聽到,該懂的也沒少懂。

既然劇辛都說了榮蚠和慄腹這兩個傢伙比較草包,那麼想來應該確實是強不到哪裡去的。

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既然這兩個領兵的主帥都比較的草包,那麼想來這一戰雖然打起來不容掉以輕心,但是應該也還算樂觀吧。

所以趙丹在一番思考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開口道:“既如此,則傳寡人令,以龐煖爲將,總督北方五郡邊兵,一應事宜均可權宜行事,劇辛爲副將輔佐龐煖,你二人務必通力合作,務使燕人不得犯我趙國疆土!”

龐煖,劇辛兩人聞言同時大喜過望,躬身朝着趙丹心裡,異口同聲道:“臣必不負大王之重託!”

趙丹點了點頭,又轉頭對着一旁的趙豹道:“平陽君,再傳寡人令於全國,傅豹、王榮、蘇射者,食君之祿而不能忠君之事,逆賊也!若有人持此三賊首級獻於寡人,賞金一萬,爵位三級!但有人於隨傅豹等人行逆賊之事,盡誅之!宦者令繆賢可協助此事。”

很顯然,武垣令傅豹的投降讓趙丹是真的冒火了,必須要殺一儆百!

趙豹、繆賢聞言同樣領命:“諾。”

對於身爲大司寇的趙豹來說,殺人這種事情還真就屬於他的分內之事,畢竟在古代司法系統一年砍的人頭,怕是比現代十年槍斃的人數還多不少。

趙丹頓了一頓,又將目光轉向了虞信:“今平原君出使魏國未歸,但國中事務不可無人主持,寡人命虞卿爲守相,暫行相邦職責,直至平原君歸國爲止。”

守相這個職位,就相當於後世的看守內閣總理,屬於臨時職位。趙丹之所以這時候任命虞信爲守相,一來是爲了讓虞信借這個機會練練手,二來也是在趙勝在外藺相如病重的情況下,如今壓在趙丹身上的趙國政務實在是太過繁重了一些···

虞信聞言自然也是大喜,朝着趙丹躬身行禮,欣然領命。

雖然說守相雖然只不過是個臨時的,但是權力可是和真正的相邦一般無二的!身爲臣子,誰不想要把這個相邦的位置拿來坐上一坐?

只要幹得好了,不說取代趙勝吧,起碼也能夠往上挪挪位置不是?畢竟藺相如現在病重,可是有不少人覬覦藺相如那個內史的位置呢。

在吩咐完諸大臣之後,趙丹又將目光移到了樓昌的身上。

樓昌的心此刻也忍不住有些激動了起來,要知道如今殿中的諸人除了樓昌之外其他人都已經通通有了任務,難道說自己也要被委以重任了嗎?

作爲御史的樓昌,他的地位就相當於專屬於趙丹的辦公廳主任,本該是趙丹最爲親近的跑腿之人,但是這些日子以來趙丹對樓昌漸漸疏遠,反倒是宦者令繆賢卻開始得勢,這不得不讓樓昌心中產生不妙的想法。

然而趙丹只是冷淡的看了樓昌一眼,然後就站了起來。

“散會!”

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八百四十四章 陽翟攻城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十一章 田單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
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八百四十四章 陽翟攻城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十一章 田單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