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

()在趙丹說出決定之後,大殿之中一時間羣情洶涌。

趙國羣臣在虞信和樓昌兩位大臣的率領下紛紛跳了出來,表達了對趙丹打算親征一事的反對。

就連剛剛被趙丹削了一頓的趙豹也顧不得什麼臉皮不臉皮的,同樣也是旗幟鮮明的表達了反對之意。

這可是戰爭啊!

要知道現在戰國時代的戰爭,可和春秋時代不同了。

春秋時代的戰爭,說起來其實是非常有意思的,也就是所謂的“君子之戰”。

通常來說,春秋時代的戰爭都爆發在國境線上。

因爲國境線又被稱爲“疆”,所以戰場也可以被稱爲“疆場”。

由於國境線在“野”,所以在國境線上爆發的戰爭又被稱爲“野戰”。

雖然名爲野戰,但是這個野戰可一點都不野蠻,反而處處透着文明的意味。

這是講文明,講禮儀,遵守規則的戰爭。

怎麼個講文明禮儀守規則呢?

最有名的一條就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在春秋的時候作爲宣戰使節是一件很輕鬆的差事,使節們會大搖大擺的走進敵軍的軍營,然後恭恭敬敬的朝着敵軍的主帥遞交戰書,接着被客客氣氣的送出來,搞得好像是去好朋友家旅遊一樣。

最爲有名的一個講禮儀之人,莫過於在某個版本之中被認爲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

宋襄公在泓之戰中說過:“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

不重傷,說的就是在戰鬥的時候如果敵人有人負傷了,那麼就不要讓他重複受傷。

不禽二毛,說的就是不能擒拿白頭髮的敵軍士兵。

不以阻隘,就是不在險隘的地方狙擊埋伏敵人。

不鼓不成列,就是在敵人沒有完成列隊之前,不應該擂鼓發動進攻。

宋襄公完美的遵守了這些禮儀,並沒有趁着楚軍渡河的時候半渡而擊之。

然後宋襄公的宋國軍隊就被過了河整理好陣型的楚國大軍一**平了。

吃了這場大敗仗的宋國從此和稱霸再扯不上任何關係,喪失了成爲春秋戰國時代一流強國的最佳、也是唯一一次機會。

也不僅僅是宋襄公,其他守規則的君子們,大抵也差不多是這樣的下場。

正所謂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於是後來大家打着打着覺得吧,這打仗還是別那麼君子了,還是卑鄙一點,小人一點可能比較好。

當大家都從君子變成小人之後,戰國時代就到來了,野蠻而殘酷的兼併戰爭就到來了。

戰國時代的戰爭,那可就沒有這麼多廢話和條條框框了,怎麼能贏怎麼來,從這個時候開始,戰爭就變成了典型的“小人之戰”。

事前宣戰?不存在的。我們要的是不宣而戰的突然性和隱蔽性。

不斬來使?不存在的。你作爲使者到我的地盤就得小心一點,不然我不爽了分分鐘砍你的頭,然後再把你的頭送回去,也算是禮送使者啦。

至於什麼不重傷不禽二毛不以阻隘之類的東西,你要是在這個時代跟領兵的將軍們去講,那麼將軍們應該會給你一個關愛智障兒童的眼神。

尤其是在白起橫空出世之後,整個戰國時代的戰爭完全被白起推高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各國的軍事家和將軍們都意識到了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的重要性,戰爭也由此變得更加的殘酷和血腥。

也正是因此,越是靠近戰國後期的戰爭,它的規模就越大,參戰雙方陣亡的人數也是破紀錄的不停上升。

而且這種危險也並不僅僅限於前線衝殺的士卒,就連率兵出征的主將們也同樣有着戰死沙場的危險。

比如說過去的二三十年裡,戰死沙場的主帥就有伊闕之戰中的魏國名將公孫喜,閼與之戰中的秦國主帥胡陽,即墨反擊戰中的燕軍主帥騎劫等等,不少還都曾經是名動天下的人物。

這趙丹如今要是親自出徵,萬一有個好歹的話···

要知道現在趙丹的孩子們可都沒有成年呢,到時候豈不是就變成了國危主少?

整個就是一亡國劇情啊。

所以這一刻,無論是什麼公族派也好布衣派也罷,趙國的大臣們在這一刻取得了一個無比整齊的統一意見,那就是絕對不能夠讓大王涉險,去搞什麼親征!

然而面對這如潮的反對聲,趙丹的面色沒有絲毫的改變,看上去仍然十分的堅定。

自從接到來自長平之戰的急報之後,趙丹就非常明白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什麼。

既然趙軍的防線已經被撕開一個口子,那麼以白起之能,全面突破趙軍的防線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甚至說不定此時此刻已經有大批的秦軍從長平關開進北上黨了。

失敗的兆頭已經出現,廉頗需要援軍,趙國的四十五萬兒郎需要援軍!

刻不容緩!

而且不僅僅是援軍,前線的趙軍更需要信心,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訊息讓趙軍的士兵們重振士氣。

作爲國君的趙丹親征,就是趙丹所能夠想到的最好激勵士氣的方式。

無論如何,趙丹都不可能允許長平方向出現像歷史上那樣的大敗。

一旦四十五萬兒郎盡數覆沒於長平,那麼趙丹再如何擁有穿越者的智慧,那也無法改變這該死的天下大勢了。

沒了籌碼,你就算知道對手下一張牌是什麼又有什麼用?

輸光了的你根本連上賭桌的資格都沒有了!

趙丹必須要保住這四十五萬趙國兒郎,保住這趙丹手中最爲重要的籌碼。

哪怕有可能會爲此賠進去更多,那也再所不惜。

想着想着,趙丹的目光漸漸的轉冷,眼前這羣趙國大臣不停的勸阻之聲在趙丹耳中突然好像麻雀的聒噪一般無比的刺耳。

趙丹深吸了一口氣,舉起了右手,重重的朝着面前的桌案拍了下去。

“砰!”

一聲大響響徹整座大殿,瞬間將所有的聲音都壓制了下去。

剛剛還嘰嘰喳喳的大臣們驚恐的閉上了嘴巴,大殿之中安靜得落針可聞。

趙丹緩緩開口,語氣森然。

“長平之戰,乃國運之戰也。若趙勝,則霸業可期。若趙敗,則趙國將滅,寡人亦是身死無地!值此國家危難之時,汝等不思如何爲國效力,反而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簡直愚不可及!此,便是汝等臣子之道乎!”

趙丹的聲音猶如雷霆一半在大殿之中來回激盪,重重的敲擊着每一名大臣的心房。

“今寡人之國處危難之地,寡人既爲國君,焉有安坐宮中,坐視我趙國男兒浴血犧牲之理!此事,寡人已定之。今召汝等,乃是爲了告知汝等此令,並非是要徵求汝等意見!”

趙丹目光凜冽,朝着殿中諸大臣臉上一個個的看了過去。

所有人的頭顱都不約而同的低了下去,沒有任何一位大臣敢和趙丹的目光對視。

大殿之中寂靜無聲。

趙丹哼了一聲,站了起來:“都閉嘴了?那寡人可要繼續說了。”

“寡人親征期間,凡軍國大事由趙豹、虞信、樓昌三人議而決之。待平原君歸邯鄲之後,則事皆以平原君之意而決!若寡人身死於上黨,則令公子恆繼位,王后可攝政!”

“凡寡人親征期間,邯鄲、中牟、晉陽、靈壽四城皆行宵禁之令。違令者,斬!聚衆叛亂者,斬!隱瞞戶口不欲爲國效力者,斬!有私通敵國嫌疑者,斬!凡司寇、監察衛所屬,若察覺以上之人,則自大夫以下皆可先斬後奏,大夫以上盡數收押,待寡人班師歸來再行議定其罪!”

趙丹一口氣發佈了一連串殺氣騰騰的命令,隨後微微提高了聲音:“寡人之命,汝等可明白?”

趙丹話音剛落,殿中的大臣瞬間齊齊躬身,聲音恭謹無比:“諾!”

“很好。”趙丹點了點頭:“既如此,散會!”

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封推感言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
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封推感言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