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

老鉅子很快就見到了趙丹。

趙丹就坐在宮城裡的後花園中的一棵樹下,靜靜的捧着一本書讀着。

腹康顫顫巍巍的走了上去,對着趙丹恭恭敬敬的拜了下來。

“腹康見過大王。”

雖然腹康的頭髮都還沒有花白,但是任誰看到腹康走路時候的樣子,都會覺得這個老頭子應該離死不遠了。

不過在這個三十歲就能夠稱老子,五十歲就能算喜喪的年代,已經差不多六十歲的腹康這麼走路好像又還真的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趙丹放下了手中的書籍,十分平靜的注視着腹康:“腹康,汝可知道是誰出賣了汝?”

腹康輕輕的嘆了一聲,道:“想來應該是墨士一脈。”

趙丹的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情,道:“寡人還以爲汝只會說出幾個人的名字。”

腹康搖了搖頭,道:“墨士一脈入仕數十年,一直被秦國法家打壓,如何不對秦國深存怨念?吾爲墨家鉅子,數十年不得令墨家在秦國發展壯大,又如何不被墨士一脈所怪?有此兩條原因,墨士一族出賣墨家,並不令吾感到一樣。”

趙丹笑了起來。

“來人啊,看座。”

看的並不是椅子,而是一張席子,畢竟趙丹可沒有偷窺老人家胯下風景的習慣。

不過如此一來,兩人一個坐着椅子一個在席子上跪坐,單以高度來說倒是讓趙丹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幾分居高臨下的俯視味道。

趙丹注視着腹康,饒有興致的說道:“腹康,汝爲墨家鉅子,不知對那兼愛非攻之道的瞭解如何?”

一說到這裡,腹康下意識的就挺直了身體,道:“仁人之所以爲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爲事者也。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故此須兼愛、非攻、尚同、節用之策,方可令天下大治也。”

腹康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整個人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因爲這番話並不是腹康所說,而是來自於墨家的老祖宗墨子的言行。

趙丹看着腹康,隨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腹康啊腹康,汝墨家也算是入秦多年了,難道就一點改變都沒有嗎?也難怪被法家壓制得如此喘不過氣來了。”

腹康一張老臉漲的通紅,但是卻完全說不出任何反駁的話語。

趙丹說的完全都是事實,這讓腹康怎麼去反駁?

趙丹深深的看了腹康一眼,道:“所謂的兼愛、非攻之策,其實也不是不可行。但是啊,寡人覺得這裡其實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墨子將這個世界之人想得太過美好了一些。”

“舉個例子,寡人的趙國和秦國雖然同出一脈,但是爲何做不到兼愛?原因很簡單,若是寡人去愛秦國,秦國卻不愛寡人,那麼寡人向秦國所付出的愛,豈不是反而變成了寡人的傷痛?”

“這人哪,總是自私的,打了幾百年的仗了,輕輕鬆鬆說一句兼愛非攻就讓大家放棄,怎麼可能做得到?”

腹康終於忍不住了,開口道:“今天下之君子,忠實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此聖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爲也。大王爲天下有名之英主,難道便不欲效仿聖王之法乎?”

趙丹笑了起來。

“腹康啊腹康,寡人不知道汝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個詞,那就是‘與時俱進’。三皇五帝那些聖王們的時代啊,那根本就是一片洪荒,那時候的人一生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爲了存活下去而奮鬥,動物和敵人對聖王們的威脅是等同的,聖王們甚至要拿着石斧石箭去和猛獸們拼命搏鬥獵食。”

“可現在呢?現在青銅器都快要被淘汰了,寡人的具裝甲騎兵早就已經憑藉着新式鋼材所制的盔甲橫行天下,千年前高高在上的周天子現在對寡人來說根本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螻蟻,更不要提周朝開國之前還要再追溯幾千年的聖王們了。”

“想要再回到那個時代,讓汝腹康拿着石斧石箭,腰上披着毛皮,露出毛茸茸的胸口去密林子裡和野獸們搏殺,那可能嗎?聖王的時代啊,回不去了!所以啊,我們就讓他過去吧。”

腹康被趙丹的這一番話說得心神大震,但仍舊沒有放棄爭辯:“大王此言差矣,雖然如今之人和當時之人的確大不相同,但不同者無非身體器物,並非思想精神也。墨家亦不欲迴歸茹毛飲血的時代,但是若是人人都甘心追隨聖王,那麼兼愛非攻之事必然得成也!”

趙丹再一次的笑了起來。

“腹康啊腹康,汝未免也太過理想化了。汝也不想想,如今之天下充滿了戰亂,每一個子民,甚至連寡人這個國君都時常生出朝不保夕的感覺。在這樣的情況下寡人每天想着的就是如何讓寡人的趙國變得更加的強大,讓敵人變得更加的弱小,什麼聖王不聖王的,寡人又哪裡有心思去敬拜他們呢?”

“是啊,古人們將聖王們說得是多麼的動聽啊,但是有時候寡人經常在想,聖王們的表現是不是未必就和那些古代傳說相符呢?”

“寡人這個人啊,經常喜歡揣測一些毫無依據的事情。堯對舜的考驗,是不是一位首領對挑戰者的鎮壓呢?舜是不是在反抗這些鎮壓之後成功的奪取了權力,強搶了堯的兩個女兒爲妻,然後囚禁了堯並且逼迫堯讓位呢?”

“大禹這個人啊,是不是因爲在治水之中立了大功,所以得到了天下部族的擁護,並且憑藉着這種擁護得到了壓倒性的力量,最終因此成功的逼宮讓舜也不得不禪位呢?”

“仔細想想,如果大禹真的是一個聖人,一個衷心擁護禪讓制的聖王,那麼他怎麼會教出啓這樣結束了禪讓制的繼承人呢?如果是寡人的話,寡人最希望教出來的繼承人,肯定是要和寡人一模一樣的,不是嗎?”

“如果大禹和啓這對父子是同樣的性格,那麼一切都就容易解釋了。大禹用自己的死來設了一個局,將伯益騙到了夏都城,然後大禹的兒子啓手起刀落殺了伯益,沒有了伯益這個強大的挑戰者之後偉大的夏朝家天下就此建立。”

趙丹一口氣說了一大堆的話,隨後對着已經完全呆滯住的腹康說道:“汝看看,這一切雖然荒謬無比,但是仔細一想又好像有點合情合理的樣子,不是嗎?堯舜禹他們的確是我們諸夏的聖王,這一點無可辯駁,但是他們所採取的手段,真的就像那些傳說之中記載的那般盡是光明全無黑暗和齷蹉嗎?”

“寡人今天之所以告訴汝這些,只不過是因爲寡人覺得汝等這些墨家還有救,還能爲諸夏、爲這個世界作出一些偉大的貢獻。所以啊,寡人決定再給汝墨家一次機會。”

趙丹說着將手中的紙質書籍拋到了腹康的面前,道:“時代變了,諸子百家在不停的進化着,儒家和法家之所以能夠發展到現在這種模樣,不就是因爲他們在不停的改變着自己嗎?汝墨家不願意改變,寡人可以幫汝等一把。”

“從今往後,寡人給汝的這本書若是能夠被墨家奉爲圭臬,那麼墨家就能夠被寡人所接納,也將會在未來的諸子百家之中有一個位置。如若不然……”

趙丹在說到這裡的時候,刻意的停頓了一下。

“好了。何去何從,墨家有三天時間思考,自行選擇吧。”

說完了這番話之後,趙丹就起身離開了。

感覺三觀遭到了極大衝擊的腹康有些顫抖的伸出了手,翻閱起來面前的這本書籍。

書名《墨經正義》。

共六篇,分別是《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

這裡包含了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在邏輯史上被稱爲後期墨家邏輯或墨辯邏輯,其中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特別是天文學、幾何光學和靜力學。

這本書明顯的被改過了,前半部那些闡述兼愛非攻尚同之類思想理論的篇幅統統本刪掉了,一字未提。

不知爲何,當將面前這本薄薄的小冊子看完之後,腹康好像整個人都失去了力氣,一下子變得蒼老了許多。

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三十章 白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四章 借糧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態的韓王然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十六章 兒子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
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三十章 白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四章 借糧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態的韓王然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十六章 兒子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