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

公元前260年10月10日,長平。【.aiyousheng】

武安君白起渾身帶甲,頭着黑冠,面色嚴肅,昂然立於戰車之上,身後的黑色大旗迎風招展,獵獵飄揚。

在這位不世戰神的身邊,數十個秦軍方陣一字沿着丹河排開十餘里,一眼望去似一片無盡的黑色汪洋,真可謂精兵如雨,猛將如雲。

在丹河的對岸,一道綿長如長城般橫貫整個丹河北岸的壘壁高高矗立,壘壁之後亦是無數趙軍旗幟飄揚。

前陣子秦軍發動的那場短暫攻勢中被投石機毀壞的壘壁早已經被趙軍所修復,大糧山上趙國大將軍廉頗的帥旗無比醒目,泫氏城中趙國副帥樂乘更是等待多時。

在前幾天的那場對於如今的雙方來說只能算是“小規模”的試探性進攻之後,無論是秦軍也好趙軍也罷,上至主帥下至士卒,所有人都知道持續了將近半年的和平時光已經結束了,真正的大決戰即將到來。

而在這場大戰之後還能夠繼續佔據這片土地的人,就是真正的贏家!

這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超級大賭局,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幾乎都已經將所有的手段都給發揮到了極致,把所有的籌碼都給擺上了賭桌。

現在,就是賭局的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時刻了。

雙方的底牌將會一一掀開,等到所有人的底牌都全部出完之後,便是真正決定勝負之時!

而在這一片最爲整座大陸所關注的長平戰場上,秦國赫赫有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戰神武安君白起,決定爲率先爲秦國打出這一張宣告着賭局正式進入最後時刻的王牌!

這是一個晴朗的秋日,萬里無雲,碧空如洗。光狼城之外的武安君白起,看着遠方大糧山之上的那座趙軍帥帳面前飄揚着的帥旗,語氣平靜卻又堅定的發下了一道命令。

“全軍出擊。”

在白起的身邊,是整整一百輛馬拉戰車,每一輛戰車之上都擺放着一面齊人高的大鼓,整整兩百名秦軍赤膊力士站在大鼓之旁,在得到了命令之中奮力的揮動着手中的鼓槌,重重的朝着巨大的鼓面砸了過去。

“咚,咚咚,咚咚咚!”

激昂的鼓聲轟然作響,在每一名秦軍士兵的耳邊不停迴盪着。

這是出擊的命令!

在鼓聲想起的下一刻,原本一直肅然不動的這些黑色方陣,終於動了。

成千上萬名秦軍士兵手持武器,如一道道黑色的潮水般自光狼城之前的秦壘壁後蜂擁而出,朝着北面的丹河而去。

無數張或年輕或蒼老,或稚嫩或堅毅的臉龐彙集在一起,猶如一道黑色的滔天巨浪,直撲趙軍壘壁。

在這片巨浪之中,你還能夠聽到無數的浪花呼嘯之聲,這是這些秦軍士兵們在齊聲頌唱着屬於老秦人的歌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無數張嘴巴同時開合,齊聲高唱,匯聚起來的聲浪猶如海嘯山崩,竟壓過了那無處不在的擊鼓之聲,響徹整個天地,似要令這天地也爲之變色,令這山河也爲之傾覆!

這便是自商鞅變法以來名震天下的大秦鐵軍,這便是秦國積四世之君王,百年勵精圖治所積攢出來的當世第一強軍!

在這慷慨激昂的歌聲之中,整整九個秦軍方陣開始從左中右三個不同的地段強渡丹河,朝着丹河北河的趙壘壁發動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強攻!

如此撼天動地的聲勢,丹河對岸的趙軍當然不可能沒有任何反應。

在大糧山顛的趙軍帥帳之中,同樣是渾身着甲的趙軍主帥、趙國上將軍廉頗在一羣趙國將軍和親衛的簇擁下,靜靜的注視着面前的這一切。

足足過了好幾分鐘,廉頗那雖然已經蒼老卻仍然氣概十足的臉龐突然微微一動,在嘴角扯出了一絲不屑的笑容。

“戰便戰之,唱個甚歌···”

老將軍頓了一頓,狠狠的朝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然後將剛纔沒有說完的那句話補充完整。

“···有個鳥用!”

廉頗並沒有下山,因爲對於廉頗來說,大糧山這座長平戰場的最高點纔是最佳的指揮所,只要站在這裡,整個長平一線秦軍所有的調動都會統統暴露在廉頗的眼皮子底下,根本無所遁形!

在這漫天的鼓聲和歌聲中,廉頗喚來了一名傳令官。

“且去泫氏城中傳本將軍之令,秦軍主力已出,命樂乘全力應敵!”

就在廉頗的眼皮子底下,趙壘壁防線的背後,同樣也已經集結了數以萬計的趙國大軍。

這是一個戰亂頻仍的年代,幾乎每一名趙國的成年男子都曾經有過參軍服役的經歷,趙壘壁防線之後的許多趙軍老兵更是經歷過多次戰鬥,打敗過齊國、燕國、魏國乃至秦國。

但這一次,他們所要面對的乃是史上最強的秦軍,而這支秦軍的主帥,更是從無敗績的武安君白起!

大戰終於爆發了。

就在雙方的陣地之上,無數投石機開始被推到陣前,在成百上千名力士的幫助上弦,入筐,然後一塊塊上百斤重的巨石在響亮無比的呼嘯聲中騰空而起,朝着目標而去。

數以百計的巨石落入正在渡河的秦軍方陣之中,直接在秦軍原本整齊無比的方陣中砸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補丁”,幾乎每一塊巨石下來都會有至少兩位數的秦軍或死或傷。

而秦軍這邊的投石機也沒有閒着,一塊塊巨石瘋狂的砸在趙軍的壘壁上,連續的轟隆巨響聲中許多處趙軍的壘壁都開始出現了崩塌的現象,同樣也奪走了不少趙軍的性命。

等到秦軍方陣度過了丹河之後,長弓和強弩開始取代了投石機,成爲了戰場上新的主角。

在趙壘壁之後,幾十名趙軍百將高聲呼喊着讓自家的弓弩手調整方位,然後聲嘶力竭的吼道:“射!”

“嗖嗖嗖!”

無數箭矢自趙軍的壘壁之後騰空而起,猶如一片片飛蝗般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美妙的拋物線,整齊無比的落入了秦軍的一個個方陣之中。

“噗噗噗!”箭矢落地,隨後便是無數的中箭之聲以及慘叫聲。

待到慘叫聲過去之後,這片被箭矢覆蓋的土地上到處是插在地上那密密麻麻的箭矢,中間是數以百計的秦軍士兵屍體,更有不少秦軍士兵直接被射中了眼珠等要害部位,貫腦而亡!

天下七雄,唯秦軍以輕便故不穿頭盔,這讓他們在面對趙軍遠程火力的時候,付出了比其他國家都要更爲慘烈的代價。

在趙軍兇猛的遠程火力攻擊下,第一波秦軍甚至都還沒有靠近到趙壘壁五十步以內,就已經付出了數以千計的傷亡。

但秦軍也並不是就沒有任何還手之力了,雖然說秦軍的弓弩對於躲在壘壁之後的趙軍造成的威脅相對小一些,但是秦軍的投石機同樣也在這段時間內瘋狂的轟擊着趙軍的陣地。

在一番你來我往的遠程攻擊之後,第一名揮舞着兵刃的秦軍士兵終於衝到了趙壘壁之下。

真正刺刀見紅的戰鬥,開始了!【本章節首發.愛.有.聲.,請記住網址(.aiyousheng)】

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八十章 馮亭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
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八十章 馮亭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