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劇辛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就在楚國人攻克宛城的好消息傳回邯鄲的第二天,趙丹在龍臺正殿接見了從燕國歸來的龐煖。

龐煖的臉上帶着幾分疲憊之色,很顯然這一路風塵僕僕對於這位已經年過六十的老人來說是一次相當不輕鬆的旅程。

事實上龐煖在離開燕國下都武陽城之後,幾乎是一路馬不停蹄的趕回了邯鄲。

一見到趙丹,龐煖就立刻迫不及待的對着趙丹說道:“大王,臣觀那燕王根本無心與我趙國和平相處,或不日便即出兵攻伐我趙國,大王須得警惕燕人!”

趙丹聽了龐煖的彙報之後並沒有多少波動,只是笑了一笑,道:“此事寡人已知之,龐卿不必焦急。對了,這位是——”趙丹將目光投向了龐煖的身後。

而且龐煖並不是自己回來的,在龐煖的身邊還跟隨着一名同樣頗有氣度、年紀看上去和龐煖相差不多的老者。

這名老者在見到趙丹後便恭恭敬敬的行禮:“劇辛見過大王。”

雖然在見到劇辛進殿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當劇辛自報名號的時候,一絲笑容還是不由自主的從趙丹的嘴角浮現了出來,同時有關劇辛的資料也開始在趙丹的腦海中出現。

劇辛,趙國人,諸子百家之中的兵家學者,著有《劇子》一書,趙武靈王時期曾在趙國爲官,後因沙丘宮變出走燕國,被一代明君燕昭王重用,和昌國君樂毅等人一起輔佐燕昭王,開創了那二十多年前強絕一時的燕國盛世。

燕昭王之子燕惠王即位之後,樂毅兵權被奪,劇辛因爲替樂毅說話而同樣遭到猜忌,不得不辭官隱居於燕國至今。

這麼一個人才,現在總算是回到趙國來了!

雖然說趙丹交給了龐煖這個任務,但其實趙丹心中對於龐煖能否勸說劇辛重新出山幫助趙國也沒有什麼底。

畢竟從這份履歷來看,劇辛辭官之後寧可在燕國隱居也不迴歸祖國趙國,就說明劇辛這個人對燕國是很有感情的。

在趙丹的記憶之中,這劇辛還要被燕國國君們晾上好些年,然後在七十多歲的時候出山幫助燕王喜,率燕國大軍征討趙國,然後再被臨危受命的龐煖率趙軍擊敗,劇辛本人也死於老友龐煖之手···

當然了,既然劇辛已經出現在了趙國的龍臺之中,那麼他和龐煖之間老友相殘的可能性應該是沒有了。

畢竟趙丹是派龐煖去召劇辛回趙國來當官的,如果劇辛不願意的話,那麼他就不會出現在趙丹的面前了。

於是趙丹微笑道:“劇子不必多禮,寡人得劇子之助,乃寡人之福,趙國之福也!”

雖然說從歷史戰績來看,這位劇辛比起龐煖來顯然是要差上一些的,但是這並不妨礙劇辛的確也是一名大才的事實,所以劇辛願意迴歸趙國爲官,趙丹還是很高興的。

反正趙國現在也不缺能夠打仗的人,廉頗,樂乘,龐煖這三個基本上每一個都能都獨當一面,再加上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個角落的李牧,以及磨練磨練說不定也能夠練出來的趙括,二三十年內都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趙丹之所以把劇辛招回來,主要還是看重了劇辛的另外兩個身份——兵家學者,以及曾經的趙國重臣!

學者代表着什麼?當然就代表着知識!

知識可是個好東西啊,也是趙丹對於劇辛所最看重的一方面。

趙丹的某些規劃,可就要落在這位劇辛身上了。

於是趙丹立刻就笑吟吟的開口了:“寡人曾聞,劇子多年來隱居燕國潛心著書,不知可否使寡人一觀?”

趙丹這就是想要看看劇辛所寫的那本《劇子》了。

《劇子》這本書,在後世已經失傳了,只存在於傳說之中,事實上像《劇子》這樣早已失傳的書,在後世的華夏一點也不少見。

這主要還是因爲古代的這些作者大家們一個個都把自己的理論著作當成絕世秘籍,寧願帶到墳墓裡也不輕易傳給外人,導致隨着時間的過去這些理論和著作也就慢慢的散佚最終消失了。

這絕對是華夏文化的損失。

但是雖然作者們都很重視自己的理論和知識,可是在趙丹這樣的君王面前,他們卻是不會藏私的。

戰國時候諸子百家的百花齊放,本質上來說就是大家各自提出自己的治國思想,並希望得到君王們的採用,著書一方面是爲了讓自己的思想流傳,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能夠在得到君王賞識的時候獻書給君王。

畢竟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你不在國君面前把自己的才藝和知識展示出來,誰知道你到底是真牛還是吹牛?

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兵聖”孫武,就是在吳國重臣伍子胥的引薦下獻《孫子兵法》十三篇給吳王闔閭,由此得到了闔閭的重用成爲了吳國軍隊的主帥,這纔有了之後孫武率吳軍以少勝多大破楚軍攻佔郢都,險些滅亡楚國的輝煌功績。

所以趙丹的這個要求一提出來,劇辛便躬身道:“大王有命,臣自無不從。”

片刻之後,幾名侍衛就搬着一大堆竹簡,從殿外來到了趙丹的面前,將這些竹簡放到了趙丹面前。

雖然這時候已經有了帛書,但是帛書是一種非常珍惜而昂貴的書寫材料,即便是趙丹這樣的趙國君王也只會在書寫密信以及機密情報的時候用得上,平時的奏摺和文件基本上還是以竹簡爲主。

連趙丹這樣的身份都消耗不起,劇辛這樣的在野之人就更不可能用帛書來當寫作材料了。

劇辛指着這上百斤竹簡對着趙丹道:“大王,此便是臣近些年隱居之時所著之書了。”

趙丹點了點頭,從最上方拿起了一份竹簡,開始閱讀起這本《劇子》。

看了一會之後,趙丹就發現劇辛的這本《劇子》之中其實也並不只是單純的講述軍事,其中還蘊含了不少內政、治國乃至做人的道理。

不過這倒也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很多東西都是可以觸類旁通的,比如說“商場如戰場”,又比如說“治大國如烹小鮮”,而且《孫子兵法》在後世可是許多大商人們的案頭必備讀物的呢。

總的來說趙丹看了一會之後感想就四個字——不明覺厲。

但是這本《劇子》趙丹也沒有看太久,畢竟這幾十上百斤的竹簡得看到什麼時候去了,總不能一直把人晾在這裡吧。

趙丹很快就合上了手中的竹簡,笑着對劇辛道:“劇子所言,果真字字珠璣,發人深省,令寡人猶如撥雲見日,有茅塞頓開之感!”

這就是要給劇辛戴高帽了,特麼纔看了點開頭就能懂這書寫啥了?不科學!

不過···反正戴戴高帽也不要錢,張張嘴就能夠收攏人心的事情,無本萬利,何樂而不爲呢。

劇辛聽了也是露出了激動的神情,趕忙再次行禮,恭敬道:“劇辛何德何能,大王謬讚也。”

作爲曾經也是在燕國政壇上指點江山的人,像趙丹剛纔那樣的高帽子話,劇辛其實早就聽多了。

但是同樣的話,從趙丹的嘴裡說出來,那還真就和從別人的嘴裡說出來不一樣!

趙丹是誰?那可是如今天下第二強國的國君,是整個天下唯一一個能和秦王稷掰手腕,甚至有可能把秦王稷從那該死的天下第一寶座拉下來的王者!

到了趙丹這個地位,那說出來的話,所代表的東西可就太多了。

任何一個士人,只要能夠得到趙丹的一個“好”字,那這個士人絕對瞬間就名揚天下。

所以趙丹的這句話出來,即便是以劇辛這種見過大風大浪的人,那都是心花怒放,瞬間就有種飄飄然的感覺。

也別怪人家劇辛不爭氣,就算放到後世,那都不是飄飄然的事情了,那真是直接就飄上天了好吧!

趙丹看着劇辛的這種反應,心裡就知道也差不多是時候了。

氣氛也烘托得差不多了,是時候討論一下給劇辛什麼官職了。

就在趙丹準備開口的時候,趙國的宦者令繆賢突然急匆匆的出現在了龍臺殿之中,低聲告訴了趙丹一個壞消息。

燕國,出兵了!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五章 外交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十一章 田單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
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五章 外交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十一章 田單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