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很快的,幾名趙國大臣就都盡數的來到了龍臺之中。

當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幾名趙國大臣的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在趙國的這些大臣們看來,這齊軍能夠擊敗楚軍,那麼燕國的軍隊應該也不是難事。

畢竟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看,楚軍的戰鬥力都應該比燕軍要更加的強大才是。

但其實吧,在戰場上什麼過往戰績都是浮雲,只有真刀真槍打出來的結果,那才能夠代表一切!

趙丹臉色臭臭的對着面前的幾名趙國大臣們問道:“諸卿,以汝等之見,眼下該如何爲之?”

廉頗大將軍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出列對着趙丹奏道:“大王,臣願意領兵出征燕國,只需要大王給臣十萬兵馬,臣必定能夠獲勝而歸!”

廉頗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整個人可以說是信心滿滿。

事實上不僅僅是廉頗自己,在座包括趙丹在內的所有人對於這位趙國軍方如今的頭號大將那都是信心十足的。

別的不說,單單說一件事實,那就是廉頗可是眼下所有尚且建在並能夠領兵出征的將軍之中,唯一一名保持不敗戰績的人!

常勝將軍啊!

就連赫赫有名的秦國武安君白起,因爲長平之戰的緣故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而且也正是因爲長平之戰的緣故,除了老秦人還倔強的認爲白起纔是真正的天下第一之外,其餘山東六國如今可都是公認廉頗爲天下第一大將!

有這位天下無敵的第一大將出手,那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但是趙丹想了想,卻出人意料的拒絕了廉頗的要求。

“大將軍能夠有此爲國征戰之熱情,寡人很欣慰。但是以寡人來看,這區區燕國不過是一弱雞罷了,殺雞焉用宰牛刀?

而且大將軍纔剛剛出徵完河東,若是寡人命令大將軍繼續領兵攻伐燕國,豈不是讓天下人以爲寡人的趙國除了大將軍之外已經沒有任何一名能夠領兵之人了?

所以寡人覺得啊,這一次大將軍還是好好的在邯鄲城中休息,就不必出征了罷。”

趙丹的這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廉頗雖然有心反駁,但是一時間竟然也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最後只能夠悶悶的坐了下來。

趙丹看到廉頗這鬱悶的神情,心中多少也有些不太好意思,畢竟像這種有仗就嗷嗷叫的想上戰場,而且上戰場又總能打勝仗的將領,那可都是寶貝啊。

但不管怎麼說,趙丹這一次的確都不想讓廉頗出征了。

畢竟趙國可不是隻有廉頗一名大將,像龐煖啊、樂乘啊、劇辛啊這些,那一個個都是史書留名的大將。

這些大將的能力或許確實不比廉頗強,但是也肯定弱不了太多。

作爲君主,趙丹肯定是要考慮一下這種平衡之道的。

要是什麼仗都讓廉頗去打,什麼功勞都讓廉頗得了,那其他人怎麼想?

萬一龐煖樂乘這些傢伙因爲沒有表現機會而投奔他國,那豈不是更加的糟糕?

如果是對上秦國這種強敵的話,那麼趙丹肯定也不會想這麼多,直接就讓廉頗上了。

畢竟秦國嘛能不能打贏都是兩說,肯定要派上廉頗這個最強的、最有把握的大將上去。

可是眼下對陣的只不過是燕國這樣的弱雞,再不給其他人表現機會的話,那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廉頗似乎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別看老將軍雖然明顯對於趙丹的決定不太服氣,但是卻並沒有當衆發怒。

要知道廉頗這個傢伙的性格,只要認定的事情可不管你什麼大王的面子不面子,那是一定會當衆說出來的。

看到廉頗不再說話,趙丹咳嗽一聲繼續開口說道:“寡人已經決定了,這一次便以龐煖作爲主將,再由樂乘率領兩萬中央軍北上支援龐煖!”

趙丹的這個決定一做出來,趙國的幾名大臣倒也沒有什麼異議。

畢竟除去廉頗之外,龐煖和樂乘就是如今趙國之中最出色的兩名大將了。

平原君趙勝想了想,然後對着趙丹說道:“大王,如今龐煖手中的邊軍不過五萬人,加上樂乘的兩萬中央軍一共也就七萬,是否太少了一些?”

趙丹不以爲意的揮了揮手,道:“那燕國人的戰鬥力寡人是知道的,以寡人來看,七萬精兵已經足夠對付那榮蚠的二十萬兵馬了!”

頓了一頓之後,趙丹又繼續說道:“而且如今河東郡之中還在進行土地丈量和封賞,中央軍大部分的立功將士都還在河東郡之中尚未歸營,寡人一下子哪裡來的這麼多兵馬?”

趙丹的這句話提醒了趙國的衆位大臣們。

雖然說如今趙國的中央軍的確是全職軍人,平日裡都應該是在軍營吃住,但是這一次卻是特殊情況,大部分的中央軍士兵都留在了河東郡之中,眼巴巴的領着土地呢。

事實上,因爲驚蟄之後就要開始春耕的緣故,趙丹還特地給這些中央軍士兵們放了半個月的假,允許他們半個月之後纔回歸邯鄲大營。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這一時間趙國邯鄲城之中所剩下來的中央軍士兵其實並不多,也就三萬多人左右。

之所以剩下這三萬多人,也不是趙丹特地留下來的,這三萬多人大部分是沒有在河東一戰之中立功的人,所以沒有田地可分,也有少部分是立功了但卻並不接受河東郡土地作爲獎賞的。

從這三萬多人裡抽調出兩萬人去支援北邊的龐煖,這已經是趙丹所能夠做到的最大限度了。

畢竟邯鄲可是趙國首都,怎麼也得留點精銳來保衛一下吧?

但即便如此,趙國的大臣們顯然還是對於這敵我將近三比一的數量比感到有些擔心。

趙丹聞言又是一笑,道:“諸卿難道忘了,齊國現在還有十萬兵馬呢!寡人等會就去信臨淄,讓齊王建傳令給匡樑,命匡樑率領那十萬齊軍和龐煖組成聯軍。如此一來聯軍的數量就達到了十七萬人,與燕國的軍隊相差無幾,諸卿應該就不必擔憂了吧?”

虞信有些擔心的說道:“大王,可是這兩國聯軍的話相互的溝通和指揮多有不便,若是被榮蚠抓住這一點,臣恐怕此次作戰會遭遇失利啊。”

趙丹笑了一笑,道:“虞卿多慮了。寡人已經命令那韓非率領着參謀處北上了。如果寡人所料不錯的話,有了龐煖和樂乘兩大將軍的指揮,再加上參謀處的從旁幫助,此戰我趙國勝算至少八成。諸卿不必多慮,便依此辦理!”

雖然在場的趙國重臣們都不知道趙丹如此信心滿滿的原因何在,但是仍舊一個個恭聲領命:“唯!”

事實上,趙丹還有一步暗棋沒有說出來。

這步暗棋不是別人,正是曾經的燕國重臣,如今就在邯鄲之中的燕國昌國君樂間。

要知道樂毅、樂間兩父子在燕國紮根數十年,樂氏一族在燕國之中可以說是人脈十分的深厚。

正是因爲這人脈如此深厚,因此在燕國的軍中找幾個內應想來應當是不算太難的。

有龐煖和樂乘這等歷史上曾經擊敗過燕國的大將壓陣,又有數萬精銳的趙國士兵,再加上樂氏一族的背後策應,趙丹覺得這一場戰要是能輸的話,那纔是真的有鬼了呢!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十六章 兒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三十章 白起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
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十六章 兒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三十章 白起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