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很快的,幾名趙國大臣就都盡數的來到了龍臺之中。

當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幾名趙國大臣的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在趙國的這些大臣們看來,這齊軍能夠擊敗楚軍,那麼燕國的軍隊應該也不是難事。

畢竟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看,楚軍的戰鬥力都應該比燕軍要更加的強大才是。

但其實吧,在戰場上什麼過往戰績都是浮雲,只有真刀真槍打出來的結果,那才能夠代表一切!

趙丹臉色臭臭的對着面前的幾名趙國大臣們問道:“諸卿,以汝等之見,眼下該如何爲之?”

廉頗大將軍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出列對着趙丹奏道:“大王,臣願意領兵出征燕國,只需要大王給臣十萬兵馬,臣必定能夠獲勝而歸!”

廉頗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整個人可以說是信心滿滿。

事實上不僅僅是廉頗自己,在座包括趙丹在內的所有人對於這位趙國軍方如今的頭號大將那都是信心十足的。

別的不說,單單說一件事實,那就是廉頗可是眼下所有尚且建在並能夠領兵出征的將軍之中,唯一一名保持不敗戰績的人!

常勝將軍啊!

就連赫赫有名的秦國武安君白起,因爲長平之戰的緣故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而且也正是因爲長平之戰的緣故,除了老秦人還倔強的認爲白起纔是真正的天下第一之外,其餘山東六國如今可都是公認廉頗爲天下第一大將!

有這位天下無敵的第一大將出手,那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但是趙丹想了想,卻出人意料的拒絕了廉頗的要求。

“大將軍能夠有此爲國征戰之熱情,寡人很欣慰。但是以寡人來看,這區區燕國不過是一弱雞罷了,殺雞焉用宰牛刀?

而且大將軍纔剛剛出徵完河東,若是寡人命令大將軍繼續領兵攻伐燕國,豈不是讓天下人以爲寡人的趙國除了大將軍之外已經沒有任何一名能夠領兵之人了?

所以寡人覺得啊,這一次大將軍還是好好的在邯鄲城中休息,就不必出征了罷。”

趙丹的這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廉頗雖然有心反駁,但是一時間竟然也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最後只能夠悶悶的坐了下來。

趙丹看到廉頗這鬱悶的神情,心中多少也有些不太好意思,畢竟像這種有仗就嗷嗷叫的想上戰場,而且上戰場又總能打勝仗的將領,那可都是寶貝啊。

但不管怎麼說,趙丹這一次的確都不想讓廉頗出征了。

畢竟趙國可不是隻有廉頗一名大將,像龐煖啊、樂乘啊、劇辛啊這些,那一個個都是史書留名的大將。

這些大將的能力或許確實不比廉頗強,但是也肯定弱不了太多。

作爲君主,趙丹肯定是要考慮一下這種平衡之道的。

要是什麼仗都讓廉頗去打,什麼功勞都讓廉頗得了,那其他人怎麼想?

萬一龐煖樂乘這些傢伙因爲沒有表現機會而投奔他國,那豈不是更加的糟糕?

如果是對上秦國這種強敵的話,那麼趙丹肯定也不會想這麼多,直接就讓廉頗上了。

畢竟秦國嘛能不能打贏都是兩說,肯定要派上廉頗這個最強的、最有把握的大將上去。

可是眼下對陣的只不過是燕國這樣的弱雞,再不給其他人表現機會的話,那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廉頗似乎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別看老將軍雖然明顯對於趙丹的決定不太服氣,但是卻並沒有當衆發怒。

要知道廉頗這個傢伙的性格,只要認定的事情可不管你什麼大王的面子不面子,那是一定會當衆說出來的。

看到廉頗不再說話,趙丹咳嗽一聲繼續開口說道:“寡人已經決定了,這一次便以龐煖作爲主將,再由樂乘率領兩萬中央軍北上支援龐煖!”

趙丹的這個決定一做出來,趙國的幾名大臣倒也沒有什麼異議。

畢竟除去廉頗之外,龐煖和樂乘就是如今趙國之中最出色的兩名大將了。

平原君趙勝想了想,然後對着趙丹說道:“大王,如今龐煖手中的邊軍不過五萬人,加上樂乘的兩萬中央軍一共也就七萬,是否太少了一些?”

趙丹不以爲意的揮了揮手,道:“那燕國人的戰鬥力寡人是知道的,以寡人來看,七萬精兵已經足夠對付那榮蚠的二十萬兵馬了!”

頓了一頓之後,趙丹又繼續說道:“而且如今河東郡之中還在進行土地丈量和封賞,中央軍大部分的立功將士都還在河東郡之中尚未歸營,寡人一下子哪裡來的這麼多兵馬?”

趙丹的這句話提醒了趙國的衆位大臣們。

雖然說如今趙國的中央軍的確是全職軍人,平日裡都應該是在軍營吃住,但是這一次卻是特殊情況,大部分的中央軍士兵都留在了河東郡之中,眼巴巴的領着土地呢。

事實上,因爲驚蟄之後就要開始春耕的緣故,趙丹還特地給這些中央軍士兵們放了半個月的假,允許他們半個月之後纔回歸邯鄲大營。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這一時間趙國邯鄲城之中所剩下來的中央軍士兵其實並不多,也就三萬多人左右。

之所以剩下這三萬多人,也不是趙丹特地留下來的,這三萬多人大部分是沒有在河東一戰之中立功的人,所以沒有田地可分,也有少部分是立功了但卻並不接受河東郡土地作爲獎賞的。

從這三萬多人裡抽調出兩萬人去支援北邊的龐煖,這已經是趙丹所能夠做到的最大限度了。

畢竟邯鄲可是趙國首都,怎麼也得留點精銳來保衛一下吧?

但即便如此,趙國的大臣們顯然還是對於這敵我將近三比一的數量比感到有些擔心。

趙丹聞言又是一笑,道:“諸卿難道忘了,齊國現在還有十萬兵馬呢!寡人等會就去信臨淄,讓齊王建傳令給匡樑,命匡樑率領那十萬齊軍和龐煖組成聯軍。如此一來聯軍的數量就達到了十七萬人,與燕國的軍隊相差無幾,諸卿應該就不必擔憂了吧?”

虞信有些擔心的說道:“大王,可是這兩國聯軍的話相互的溝通和指揮多有不便,若是被榮蚠抓住這一點,臣恐怕此次作戰會遭遇失利啊。”

趙丹笑了一笑,道:“虞卿多慮了。寡人已經命令那韓非率領着參謀處北上了。如果寡人所料不錯的話,有了龐煖和樂乘兩大將軍的指揮,再加上參謀處的從旁幫助,此戰我趙國勝算至少八成。諸卿不必多慮,便依此辦理!”

雖然在場的趙國重臣們都不知道趙丹如此信心滿滿的原因何在,但是仍舊一個個恭聲領命:“唯!”

事實上,趙丹還有一步暗棋沒有說出來。

這步暗棋不是別人,正是曾經的燕國重臣,如今就在邯鄲之中的燕國昌國君樂間。

要知道樂毅、樂間兩父子在燕國紮根數十年,樂氏一族在燕國之中可以說是人脈十分的深厚。

正是因爲這人脈如此深厚,因此在燕國的軍中找幾個內應想來應當是不算太難的。

有龐煖和樂乘這等歷史上曾經擊敗過燕國的大將壓陣,又有數萬精銳的趙國士兵,再加上樂氏一族的背後策應,趙丹覺得這一場戰要是能輸的話,那纔是真的有鬼了呢!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十七章 馬具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十六章 兒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十一章 田單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
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十七章 馬具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十六章 兒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十一章 田單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