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

就在王齕和王陵因爲之前那隻已經消失的趙國騎兵而感到憂心忡忡的時候,李牧已經率領着自己麾下的兩萬騎兵大軍正式進入關中盆地之中。

此刻在李牧的面前是一座城池,這座城市並不如何的高大,青黑色的城牆經過了上百年的風吹雨打而顯得有些斑駁,看上去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

這座城池的名字,叫做櫟陽。

說起這座櫟陽城,那可是大有來頭。

秦獻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3年的時候,秦國遷都到了這座櫟陽城之中。

也正是在這座櫟陽城之中,秦獻公的兒子秦孝公啓用了一個名叫商鞅的人,開始了一場大名鼎鼎的名叫商鞅變法的運動,最終讓秦國從一個被魏國壓得擡不起頭來的弱雞國,一躍而成爲戰國七雄之中的西天霸。

雖然說在變法之後不久商鞅就主持修建了咸陽城,秦國的都城也在公元前350年從櫟陽遷都到咸陽,但對於如今的秦國來說,櫟陽城仍舊是一個有着十分重要意義的城市。

從地理的位置來說,如果展開關中地圖的話就可以發現,櫟陽城正好位於如今的秦國首都咸陽城與秦趙雙方戰場最前線王城兩者的正中間。

如果趙國騎兵能夠出其不意的佔領這座城市的話,那麼咸陽城和王城前線的聯繫就被徹底的切斷了。

但是當李牧看見那緊閉的櫟陽城大門,以及城牆之上無處不在的秦軍士兵之時,他的心中就非常的清楚,想要千里突襲一舉拿下櫟陽城的計劃已經是泡湯了。

這該死的長城烽火臺啊。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年紀大約在四十歲左右的趙國將軍策馬來到了李牧的身邊,對着李牧說道:“將軍,剛抓了幾個俘虜,根據審問出來的情報,這座溧陽城之中應當只有五千守軍,是否要製作攻城器械,準備攻城?”

要知道此時此刻李牧麾下可是足足有兩萬人之多,這個數量雖然還沒有達到孫子兵法之中十則圍之的標準,但是事實上在實際的戰爭之中,這個數量比已經足夠了。

出現在李牧身邊的這名趙國將軍名字叫做許歷,曾經在十幾年前的閼與之戰中立下過大功。這十幾年下來因功累積晉升,如今也成爲了趙國的將軍之一。

這一次許歷是作爲李牧的副手,輔助李牧一起執行這一次對秦國關中的突襲任務。

雖然說李牧的年紀比許歷要輕了很多,但是許歷並沒有因此就有什麼意見,更沒有什麼倚老賣老的行爲,一路上是盡職盡責的做好了副手的責任,讓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所以李牧對於這位比自己年長的副手,其實也是很敬重的。

這人和人之間其實就是那麼回事,你敬我幾次,我就敬你一丈。

但是敬重卻並不一定代表着認同。

所以李牧在猶豫了一會之後就輕輕的搖了搖頭,對着許歷說道:許歷將軍,這櫟陽城攻不得呀。”

看着面前那明顯有些疑惑的許歷,李牧耐心的對着許歷解釋道:“許歷將軍,如今我們可是率領着兩萬騎兵,這些騎兵都是寶貝,遠遠非步兵可以相提並論,怎麼能夠讓他們憑空折損在這裡呢?”

“哈?”許歷的嘴巴張得有點大。

對於李牧的話,許歷顯然有些不太理解。

不過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畢竟在這個時代步兵纔是公認的兵中之王,騎兵不過僅僅是一種輔助兵種罷了。

因此在許歷看來,李牧居然把騎兵看的比步兵還要重要,這簡直是一件非常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李牧想了想,決定不在這個地方繼續糾纏下去,而是直接轉移了一個話題,道:“如果以將軍之見,若是我們直接在這裡擺開陣勢圍攻這座櫟陽城,那麼需要多少天能夠攻下來?”

許歷想了想,然後開口回答道:“最多不過半個月的時間,這座櫟陽城一定就會成爲我軍囊中之物。”

許歷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信心滿滿。

李牧對着許歷笑了笑,說道:“將軍所言,的確不虛,但是吾要提醒將軍的是,如今我們可沒有半個月的時間了。”

許歷一聽李牧這句話,就有些愣住了,忍不住開口問道:“將軍此言何意?”

李牧道:“將軍應當知道,吾事前已經派出了幾支騎兵部隊,前去救食於敵。”

許歷點頭。

救食於敵,說白了就是搶糧食。

李牧所部這人吃馬嚼的,每天的所耗費的糧食可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所以即便是在出發之間就已經嚴格的規劃了每個人的口糧,但是到了今天李牧所部的口糧基本上也已經所剩無幾了。

於是就得搶。

這種方法在戰國時代可以說是司空見慣,在孫子兵法等各類兵書之中也有提及,用來作爲削弱敵人的一種辦法。

李牧繼續說道:“就在半個時辰之前,我們的一支騎兵發現並且伏擊了秦軍的一支運糧隊,搶到了三千石糧食和一些物資。”

“三千石!”許歷喜形於色。

雖然這數量並不算多,但是也很可觀了。

李牧道:“這支運糧隊之中有一名傳令兵,從這名傳令兵身上搜出來的情報來看,如今在邯鄲方面的戰情十分的危急,如果我們不能夠早一些在這邊做出一些成績的話,那麼邯鄲方面很有可能會支持不住。”

“什麼?”許歷一聽李牧這句話之後整個人就是一驚,然後就有些發愁:“可是吾等現在遠在關中,根本無法回援啊。”

李牧朝着許歷眨了眨眼睛,笑道:“許歷將軍,其實並不需要回援,吾等只需要早日結束在關中處的戰鬥,那麼魏齊兩國便不足爲患矣。”

許歷對着李牧催促道:“將軍若是有何計謀,便快快道來吧。”

李牧伸手指着面前高大的櫟陽城城頭說道:“將軍,根據事先的情報,這座櫟陽城之中防禦設備完善,雖然守軍不多但都是精銳,如果要強行攻下這裡一定會浪費很多時間,因此攻城不如不攻。如今吾等麾下的這支騎兵,所擅長的乃是野戰,故此想辦法誘使秦軍出城野戰纔是上策。”

許歷贊同的點了點頭,道:“可是這秦人看上去似乎並不願出城。”

李牧笑了笑,突然伸手一指面前的某個方向,對着許歷說道:“將軍請看那裡。”

許歷轉頭一看,發現在李牧所指方向大約兩三裡之外,有一隊數百人正在緩緩朝着兩人所在的方向靠近。

許歷仔細的看了一下,發現這些人都穿着尋常百姓的衣服,立刻明白了這些人的身份。

他們應該是附近村落的秦國百姓。

而在這些秦國百姓背後,還有着幾十名趙國的騎兵在押送着他們。

許歷有些疑惑的看了李牧一眼,說道:“將軍莫非是想要以這些秦國的民衆作爲人質?”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許歷覺得李牧就真的是很傻很天真了。

李牧搖了搖頭,對着許歷說道:“將軍,請隨我來。”

李牧說完這句話之後一拉馬繮直接朝着面前這幾百名秦國的民衆而去,許歷搖了搖頭,不知道李牧的葫蘆裡到底賣着什麼藥,也只好撥馬跟了上去。

兩人很快的來到了這些秦國百姓的面前。

這些秦國的百姓停下了腳步,用驚恐的眼神注視者李牧和許歷。

許歷打量了一下面前這些秦國百姓,發現其中大部分都是婦孺老幼,成年男子的比例非常低,不到十分之一。

對於秦國這樣的一個常年窮兵黷武的國家來說,青壯年的大量死亡其實是必然的事情。

事實上不僅僅是秦國,整個天下諸侯大抵都是如此。

由於幾百年來不斷的爭霸戰亂,很多人都是在戰爭之中死去,能夠平安活到老然後在子孫的圍繞下安然離世的,可以用千里挑一甚至萬里挑一來形容。

李牧十分平靜的注視着面前的這支秦國百姓隊伍,緩緩的開口說道:“可有亭長,里長?”

無人應答。

李牧搖了搖頭,將手中的長劍拔了出來:“可有亭長、里長?”

這一次,秦國的百姓們之中開始出現了騷動,不少人都將目光投向了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

當李牧的眼神也看向這名老人的時候,這名老者心知避無可避,硬着頭皮站了出來,對着李牧說道:“吾便是亭長,不知官人有何吩咐?”

這名老亭長顯然有些害怕,馬上又開口對着李牧說道:“此處皆是婦孺,還請將軍高擡貴手。”

李牧溫和的笑了笑,突然開口對着這位老亭長說道:“亭長,汝可知本將軍這一次南下到底帶來了多少兵馬?”

這老庭長聞言有些驚慌的擡頭,打量了一下四周。

老人家的眼神並不算太好,但是就算眼神不太好,他也能看到李牧身邊的這來來回回,正在忙於安營紮寨的無數趙軍士兵以及讓人眼花繚亂的戰馬。

當數量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想要憑藉肉眼去分辨出這到底有多少人,這對於老者乃至對於在場所有的秦國民衆來說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任務。

老亭長看了半晌,有些艱難的搖了搖頭,對着李牧說道:“回將軍,不知。”

李牧哈哈一笑,正色對着面前的老庭長說道:“老庭長,吾有一言希望汝能轉告於那櫟陽城之中的守軍將領,若是汝答應爲本將軍將此話待到,本將軍便放汝等離去,如何?”

老者一聽李牧這話,自然是忙不迭的答應了下來。

李牧咳嗽了一聲,正色道:“如今吾已經率領着兩萬騎兵進入關中,這櫟陽不過旦夕可下,但本將軍並非那殘暴嗜殺之徒,若是櫟陽城願降,那麼本將軍可保證櫟陽城中不死一人!”

老者立刻道:“請將軍放心,若是能夠進入到櫟陽城之中,一定將此言轉告。”

李牧點了點頭,深深的看了面前的這位老者一眼,揮手對着原本看管這羣秦國民衆的趙國騎兵說道:“讓他們自行前往櫟陽城罷!”

這幾百名秦國民衆,一開始還有些不肯相信自己真的獲得了自由,走路的時候是一步三回頭,唯恐趙隊做出什麼不利於他們的舉動。

足足走出了一里地之外,確定了趙國騎兵完全沒有任何要追趕的意圖之後,這羣秦國百姓才大步的邁開了腳步,狂喊着朝櫟陽城的城門奔了過去。

許歷有些不解,對着李牧說道:“將軍爲何要將我軍之底細告知於秦人?”

李牧轉過頭來,笑嘻嘻的對着許歷笑道:“將軍以爲,若是這羣秦國婦孺能夠進入櫟陽城之中的話,櫟陽城的城守會相信他們的話嗎?”

許歷想了想,有些不太肯定的說道:“或許吧。”

李牧笑道:“其實說實話,吾還真希望那城守能夠相信。吾已經傳令下去,所有出擊在外的騎兵都會將櫟陽城外數十里所有村莊之中的秦國居民給全數趕到櫟陽城之中,增加櫟陽城的負擔,同時讓櫟陽城之中的守軍明白,他們已經完全被趙國大軍包圍了。”

許歷似乎有些明白了:“所以將軍的意思是,想要讓櫟陽城之中的秦國人變得恐慌?”

李牧點頭道:“不錯,只要櫟陽城之中得到了這份情報,無論如何他們都一定會想辦法將這一份情報送至咸陽。若是秦王稷得知我軍只有兩萬人,爲了安定關中民心,便一定會調集部隊和我軍一戰。到那個時候,便是吾等用武之地了!”

許歷恍然,拍手道:“將軍此計,妙啊!但是——若是那秦王稷封鎖消息,命令櫟陽城守軍死守,又該如何?”

李牧嘴角微微一扯,露出了一絲笑容:“櫟陽城乃是處於秦軍糧道正中央,只要秦王稷不想讓他的前線大軍斷糧,那麼在知道這情報之後就一定會想辦法證實我軍數量,等到證實完畢之後,一定會命令秦軍出擊!”

許歷還是有些不放心:“可若是咸陽和王城方面兩處夾攻,該當如何是好?”

李牧哈哈大笑,道:“許歷將軍,吾等麾下可是兩萬騎兵!這天下還能夠有將兩萬騎兵包圍起來的部隊嗎?”

頓了一頓之後,李牧又笑道:“當然了,爲了讓秦王稷早日下定決心出擊,不如便請將軍帶着五千騎兵,去咸陽郊外縱馬一番?”

如果您發現章節內容錯誤請舉報,我們會第一時間修復。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大書包新域名http://.dashubao

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七章 趙括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六章 微操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六章 微操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八十章 馮亭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三十章 白起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六章 微操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三十章 白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
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七章 趙括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六章 微操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六章 微操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八十章 馮亭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三十章 白起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六章 微操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三十章 白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