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

在聽到了這個聲音之後,在場的三人紛紛望向了聲音傳來的方向。x

卻見一名年紀將近五十,衣着端莊華貴,相貌和齊王建頗爲相似、透出一股成熟雍容氣度的婦人站在那裡,正是齊王建的生母、如今的齊國太后君王后來了。

在場三人不敢怠慢,紛紛朝着君王后見禮。

君王后在齊王建的右側坐了下來,開口朝着蘇代問道:“不知使者到來,所爲何事?”

蘇代看見君王后出現,心中暗叫不妙,立刻便想起了在出使之前趙丹對自己說過的一番話。

“此番前往齊國,以大夫之能,想來說服齊王建並無問題。但是寡人擔心的其實是那君王后,齊王建素來孝順,若君王后命齊王建不得背秦而結盟趙國,此事恐生波瀾。”

沒想到事情還真給趙丹說中了,眼看齊王建已經被說服,但君王后卻在此時出現。

但事已至此,開弓沒有回頭箭,蘇代不敢怠慢,便將自己方纔的那份說辭再度拿出來對着君王后說了一次。

君王后聽完思考片刻,一雙鳳目轉到了齊王建的身上:“不知大王以爲使者之言如何?”

齊王建猶豫了一下,好像一個被母親逼問的心虛道:“寡人以爲,使者之言不無道理。”

如果是在之前齊王建說出這句話,那麼蘇代早就已經大喜過望了。

但現在蘇代心中卻並沒有多少喜悅之情,因爲蘇代非常的清楚,如今的話事人可已經不再是齊王建了。

君王后又看向了對面的後勝:“後卿,汝以爲使者之言如何?”

後勝猶豫片刻,最後還是說道:“臣、臣以爲使者之言,或可用之。”

雖然說後勝其實已經感受到了這位自家老姐的怒火,但是在老姐的怒火和拿錢辦事的原則之中糾結了好一會之後,後勝還是決定堅守自己的原則。

聽完了自己兒子和弟弟的話之後,君王后的眉頭皺了起來。

她並沒有去看好像做錯事情被抓住的小孩一樣的齊王建,而是狠狠地瞪了後勝一眼,然後將目光轉向了蘇代,道:“以使者之見,齊國是非要連趙不可?”

蘇代當然能夠聽出君王后話語之中的不滿,但是蘇代並不是齊國的臣子,因此也並沒有任何的猶豫或者懼怕,而是直接就很從容的說道:“以外臣之見,五國伐秦,乃是趙齊雙贏之舉。”

君王后重重的哼了一聲,道:“果真?如今趙國雖強,卻有秦國牽制,若是五國伐秦之後趙獨強於天下,又有何國能抗衡於趙也?”

君王后這一番話一說出來,齊王建和後勝兩名君臣的身體就是同時一震,臉上都露出了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唯一一個霸主級強國的話,其他國家的日子是會變得好過,還是會變得更加難過呢?

後世的美帝以及過去二十多年之中的秦國都可以證明會變得更加的難過。

這其實是很容易就能想象得出來的,打個比方,比如說一個班級裡就一個能打的熊孩子,那麼這個熊孩子絕對是是想揍誰就揍誰,因爲根本沒人打得過他啊。

歷史上的秦國在五國伐齊導致齊國衰落之後就是想揍誰就揍誰,如果不是閼與之戰中趙奢爲趙國續了一命,長平之戰中趙國再次完成反殺,局勢纔會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如果閼與和長平這兩次大戰秦國都獲勝了,那麼估計現在大秦雄師已經差不多要推平整個華夏世界了。

因爲秦國在獲得獨霸地位之後的所作所爲,自然就不可避免的讓其他人產生了這樣的聯想:“如果趙國也獲得秦國的獨霸地位,那麼趙國會不會也像秦國一樣呢?”

至少在君王后看來,這是很有可能的。

因此君王后纔會在聽到宮人稟報趙國使者到來的消息之後就急匆匆的趕到此處,並且不惜用打斷齊王建說話這種十分失禮並且可能會讓母子之間產生不愉快的做法來強行奪走整個談話的主動權。

對於君王后的尖銳問題,蘇代看上去似乎早有腹稿,開口答道:“趙國承晉國正統,吾王立志捍衛天子威嚴,更是爲三晉之盟而喊出‘平天下紛爭’之口號。此番伐秦,爲的乃是擊垮秦國這狼子野心的侵略者爾,請太后明鑑。”

君王后臉上的皺紋微微一動,露出了一絲嘲諷的表情:“使者莫非以爲老婦真的已然年老昏聵不成?”

蘇代正色道:“臣雖在趙國,卻亦是久聞太后之賢名,何敢小覷於太后?但臣雖不才,卻有一言想問太后。以太后之見,莫非是恐趙勝秦之後復攻齊國乎?”

君王后點頭道:“然也。”

蘇代笑了一下,說道:“則臣請問太后,若此戰繼續下去,秦齊兩國可能贏三晉與楚國之四國合縱乎?”

直到這個問題拋出來,君王后的臉色才第一次產生了變化。

在這個時代,不管你使者和說客們如何舌燦蓮花也好,最終的決戰那都必定是發生在戰場上的。

從如今戰場的角度來說,秦齊連橫真的能夠打贏趙韓魏楚四國合縱嗎?顯然是很難的。

一個趙國就能夠和秦國一換一,剩下韓魏楚三國和齊國打,這讓齊國怎麼玩?

所以君王后在沉默了好一會之後,還是隻能說道:“恐難言勝也。”

蘇代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那太后已知秦國敗局已定,又爲何還要和秦國站在同一陣營?”

這一次,蘇代終於徹底的把君王后問住了。

不僅僅是君王后,就連一邊的齊王建和後勝也是無話可說。

在這個世界上,失敗代表着什麼,這三位齊國的核心領導層可是再清楚不過了。

因爲他們三人所治下的齊國,就曾經在二十多年前經歷過一次刻骨銘心、永遠作爲反面教材被載入史冊的失敗!

這三個人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希望看到齊國再經歷哪怕是一次失敗了。

也正是到了這個時候,君王后才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無論齊國或者其他國家願意或者不願意接受,趙國的崛起似乎都已經是無可阻擋的事實了。

而齊國的選擇似乎只有兩種,一種是立刻和趙國開戰然後被擊敗,另外一種是等到趙國擊敗了秦國之後再來對付齊國!

說實在的,這兩種選擇看上去都糟糕透頂。

然而蘇代的話並沒有結束,這位趙國使者仍然在繼續着自己的慷慨陳詞。

“太后之慮,臣知矣。但是臣有一言欲要言與太后,那便是在此亂世之中,盟約之言輕如鴻毛,昔日之盟約或便是今日之仇敵。當此亂世之際,唯有強者方可自保也!”

蘇代的話一字一句擲地有聲,好像一柄柄大錘般重重的敲在其他三人的心上,讓其他三人的臉色變了又變。

蘇代說完之後朝着君王后行了一禮,隨後落座。

該說的都已經說完了,接下來,就只需要等待齊國人的決定了。rw

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九章 趙勝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上架感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十章 邯鄲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二章 會議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
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九章 趙勝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上架感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十章 邯鄲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二章 會議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