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

說實在的,往年要是匈奴南下,那趙國基本上就是靠北方五郡的邊軍也差不多就能夠抵擋住了,很少會調動中央軍。

不過上一次匈奴南下的時候,也就只有一個萬人隊,規模和現在這次五萬匈奴騎兵南下顯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也正是因爲如此,一開始趙丹調動南北軍的一萬騎兵北上的時候,趙國的大臣們心中還有不少人覺得趙丹根本就是小題大做。

區區兩三萬匈奴人,竟然還要調動南北軍這樣的精銳?

不過由於在長平之戰後趙丹的威望已經有三四層樓那麼高了,所以倒也沒有人敢公然跳出來質疑,只不過是在心中暗自吐槽趙丹小題大做罷了。

可是當匈奴居然有五萬騎兵南下的消息傳來之後,那些先前質疑趙丹的人立刻就被光速打臉了。

既然匈奴已經是傾巢而出,那麼派一萬南北軍騎兵北上這件事情就不是什麼小題大做,而是必須的事情了。

於是那些原本還在吐槽趙丹的人,此刻心中對於趙丹又佩服得五體投地,直呼大王英明,人類的變臉之快可以說莫過於此了。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趙丹對於匈奴那種下意識的重視,的確是在這件事情上起到了防患於未然的作用。

當然了,就算是五萬匈奴,在座的趙國大臣們也並不算太當回事。

像匈奴這樣過慣了遊牧生活的民族,是不可能在中原定居的。他們頂多就是攻破幾座城,搶點糧食牲畜和人口,然後就會撤退了。

再說了,就像剛剛趙勝所說的那樣,趙國即便是要攻擊秦國的河東郡,那也不可能馬上就出兵。

如果馬上出兵的話,那麼秦國大軍直接回師救援,大家再來一次像長平之戰那樣的河東之戰?

那可太傻了。

看看當年“圍魏救趙”的時候,田忌和孫臏是怎麼做的吧。

魏國和趙國在邯鄲城打得你死我活,田忌和孫臏慢吞吞的帶着齊國大軍一步步的挪啊,挪了幾個月就是挪不到魏國境內。

爲啥?

還不是爲了等到魏國和趙國打個兩敗俱傷,然後齊國好撿便宜麼。

結果等到龐涓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付出了大量傷亡把邯鄲攻下來,把趙國打殘了,這個時候的齊軍就是一日百里,直奔大梁而去了。

接着龐涓就帶着已經是疲兵的魏國主力倉促回撤,然後在桂陵被以逸待勞的齊國軍隊一戰擊破,戰國時代第一個霸主魏國從此走向了衰落的不歸路。

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先前趙國在邯鄲的死扛極大的消耗了魏軍主力,那麼鬼才軍師孫臏能不能搞得過他的同門師兄弟魏國大將龐涓,其實還真不好說。

從事後的角度來說,在“圍魏救趙”這件事情之中齊國是唯一的獲益者,魏國和趙國都遭受了極其慘重的損失。

孫臏一戰算計了齊國的兩大鄰居,讓齊國在稱霸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確實不愧是鬼才之名。

作爲當年的受害者之一,趙國對於這一戰可是一直念念不忘。

當時的趙國國君便是趙武靈王的爺爺趙成侯,所以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強大起來之後,趙國在大將廉頗的率領下開啓了吃飯睡覺打齊國的輝煌歷史,可以說是一報還一報了。

俗話說得好,作爲一個好的國家領導人,以史爲鏡那是必須的。

由於圍魏救趙的特殊性,因此這一次甚至都不用趙丹來以史爲鏡,趙成侯的曾孫趙勝都會以史爲鏡了。

怎麼個以史爲鏡?

那當然就是等秦國和楚國打得你死我活之後,趙國再來一個“圍秦救楚”,美滋滋的在河東郡等待被迫回援的秦軍主力,然後再一仗把秦軍幹倒啦!

如此一來的話,就完美的重演了當年圍魏救趙的故事了,只不過這一次唯一的受益者是趙國,而秦國只會和楚國一起兩敗俱傷!

要不然怎麼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呢?因爲聰明的勝利者總是會——以史爲鏡嘛!

當然了,會以史爲鏡的還不只是趙勝一個人。

趙成侯的另外一個曾孫,如今的趙國司寇平陽君趙豹同樣也是不甘示弱,開口對樓昌就是一頓猛噴。

“大夫,何如此畏懼那匈奴也!匈奴者不過區區遊牧,何足懼哉!今趁秦楚交戰之機伐河東,乃是上上之良策也,復晉國故土,揚大趙雄威便在此時!”

雖然說在三家分晉的時候,趙國因爲早早就把老巢搬到北邊晉陽的緣故沒有撈到河東地的一分一毫,但是作爲從晉國分出來的諸侯,趙國同樣也是從河東地發家的,對於這塊地方也是有着一種特殊的感情在裡面,尤其像趙勝和趙豹這樣的趙國公子更是如此。

也不僅僅是趙勝趙豹,虞信一看這種情形,哪裡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於是虞信也馬上開口了。

“以吾之見,李卿所言甚是!若能從秦國手中奪得河東郡,則秦趙並立之勢不復矣,趙將獨霸於世也!”

說着虞信轉過身來,朝着趙丹行了一禮,言辭懇切:“大王,切莫放過如此良機啊!”

樓昌目瞪口呆的看着這一切,完全無法理解。

明明樓昌可是公族派這邊的啊,虞信噴樓昌也就算了,怎麼公族派的趙勝和趙豹噴起樓昌這個自己人來還比虞信噴得更兇呢?

···

坐在王位之上的趙丹看着這一切,心中也是有着感慨。

不管什麼布衣派也好,公族派也罷,首先你得是趙國派!

在大是大非上,不應該去考慮什麼派系之爭,而應該站在趙國的角度,爲了趙國的利益去考慮,這纔是真正的趙國好臣子!

在趙丹看來,這件事上趙勝趙豹李伯虞信四個人可以說都做到了這一點,都盡到了臣子的本色。

至於樓昌嘛···

經過了這件事情,樓昌在趙丹心中的地位已經是跌到了谷底,底得不能再底的那一種。

趙丹敲了敲桌案,緩緩開口了。

“既然諸卿都已經同意了,那麼寡人宣佈,從今天開始便將‘圍秦救楚’列入國家機密,一應事項將皆需保密,諸卿不得將此事泄露於他人,否則寡人必嚴懲不貸,明白了嗎?”

衆大臣紛紛俯身,恭敬道:“唯。”

但氣氛熱烈的趙國君臣們並沒有發現的是,今天被當成反派來批鬥的上大夫樓昌神情顯得有些陰鷙,俯身的時候雙眼烏溜溜的轉着,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十三章 鄭朱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二章 會議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五百九十章 秋風送爽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八十章 馮亭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
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十三章 鄭朱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二章 會議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五百九十章 秋風送爽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八十章 馮亭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