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

九月初二,涿郡副留守、武賁郎將陰世師會同懷荒鎮將、武牙郎將破六韓摩訶,自清晨開始,指揮大軍猛攻廣寧城,經過一番激戰,於午時後攻陷城池,順利收復廣寧。(’)

同日下午,聯盟第四軍總管海東青率軍撤離廣寧,並在豹騎軍總管韓世諤的接應下,急速趕到雞鳴津,與先期趕至津口的李子雄會合,然後火速渡河,連夜北上。

同日下午,齊王率軍抵達下落城外。黃昏前,剛剛收復廣寧城的陰世師、破六韓摩訶飛馬而來,恭敬拜見。

昨天齊王與陰世師達成了妥協。齊王幫助陰世師剿殺叛賊,驅趕叛軍出塞,以迅速穩定燕北局勢,而陰世師則“投桃報李”,承諾在齊王巡邊期間,給予齊王全方位的配合,確保齊王完成此次巡邊之目標

告辭齊王后,陰世師情緒很低沉,壓力很大,對未來很惶恐,歸究起原因,就是做了他不想做的事。他本來不想與齊王有過多交集,不想捲進皇統之爭,力圖與齊王保持安全“距離”,奈何天不遂人願,燕北局勢太複雜,最終身不由己,還是與齊王產生了交集,拉近了距離,而雙方此次合作的結果一旦不利於北疆局勢和南北關係的穩定,則後果就嚴重了。

好在合作初始一切順利,齊王信守承諾沒有搶攻廣寧,李子雄也信守承諾及時撤出了廣寧,而破六韓摩訶也信守承諾給予了陰世師全力支持,看上去外來勢力和本土勢力都很尊重和維護涿郡留守府的權威,但陰世師心裡有算,這一切都是基於利益交換,如果自己不是被他們打“趴”下了,不得不出賣留守府的利益,現在根本就沒有“一團和氣”的局面。

收復廣寧不過是“蠅頭小利”,不過是保留陰世師的顏面,對穩定燕北局勢並無任何作用,若想迅速穩定燕北局勢,還得實施借刀殺人計,驅虎吞狼,驅趕李風雲和李子雄出塞攻打突厥人。爲此必須敦促齊王火速北上長城,給二李以支援和接應,但齊王匆忙而來,糧草武器嚴重不足,陰世師必須兌現承諾,給齊王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武器,否則雙方必然反目。【請到

只是李子雄剛剛劫掠了廣寧庫藏,陰世師拿不出糧草武器,雖然可以向段達求援,從幽州緊急調撥,但運輸需要時間。目下燕北局勢瞬息萬變,稍有耽擱可能形勢就變了,齊王和二李就有可能變卦食言,所以陰世師焦慮不安,不得不說服破六韓摩訶,請他先以懷荒鎮的軍需儲備救個急,先給齊王補充糧草武器,先把齊王“請”到邊鎮,先把叛軍驅趕出塞,先把大局穩下來,然後等到幽州的糧草武器運到燕北後,他必定以最快速度送至懷荒,確保邊鎮軍需供給。

破六韓摩訶初始有些猶豫,畢竟叛軍出塞事關重大,邊鎮隨時可能爆發戰事,而懷荒儲備有限,齊王兩萬大軍一旦投入戰場,消耗太大,懷荒那點儲備根本滿足不了,關鍵時刻,如果陰世師在齊王和他的背後故意捅上一刀,找個理由推諉拖延糧草武器的運送,乘機藉助突厥人的“刀”來打擊齊王和他,事態就惡化了,他所承擔的風險就太大了。

不過邵靜安勸他不要想得太多。當前燕北局勢中,齊王纔是核心人物,齊王北上的使命是巡邊,是穩定南北關係,所以段達和陰世師膽子再大也不敢與齊王正面對抗,不敢公然違背聖主和中樞的意願。反過來說,破六韓摩訶在當前燕北局勢中雖然不能說無關緊要,但也談不上至關重要,影響力已經十分有限,已經淪爲“配角”了,而“配角”要有“配角”的覺悟,在積極自保的同時,也要果斷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切莫謹慎過頭,優柔寡斷甚至兩面三刀,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成了衆矢之的。

對於幽燕豪門世家來說,因爲有漢王楊諒的慘痛教訓,再加上齊王深陷政治危機難以自拔,而南北戰爭的陰雲又籠罩在長城之上,所以他們的選擇必定是站在聖主一邊,與涿郡留守府合作,絕無可能支持齊王。這一點邵靜安已經明確告訴了破六韓摩訶,擊碎了破六韓摩訶不切實際的幻想,明哲保身沒有前途,必須與陰師默契合作,寧願在燕北形成三方對峙之局,也不能任由齊王坐大,危及到燕北本土利益。既然做出了決斷,就要不折不扣地執行,不要患得患失三心二意,這對大家都沒有好處,更無助於掌控局勢的發展。

破六韓摩訶接受了邵靜安的勸說,同意了陰世師的提議,於是兩人一起趕到下落城外拜見齊王。

陰世師詳細介紹了當前戰局。李子雄洗劫了廣寧庫藏後,已經由雞鳴津渡過了於延水,直奔長城而去。而今天行署也接到了從大寧城傳來的緊急軍情,武賁郎將趙十住稟報,叛賊的選鋒軍已經殺到野狐嶺隘口,距離懷荒鎮也就一牆之隔了,而叛軍的後續人馬還在源源不斷北上長城一線,給長城鎮戍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

然後陰世師說到了一個重要的關鍵點,長城鎮戍軍看到叛軍呼嘯而至,兵臨長城,危及邊塞安全,果斷點燃了烽火。

烽火點燃,燕北長城鎮戍軍立即進入戰備狀態,而這一狀態影響到的不僅是長城防線,還有塞外局勢。不明真相的塞外諸虜看到長城烽火點燃,必然緊張,高度戒備,集結人馬臨陣以待,更有膽大妄爲、居心叵測者甚至趁亂偷襲、乘火打劫,這又會進一步加劇長城南北的緊張氣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衝突,致使長城防線陷於腹背受敵之窘境。

當然,陰世師說長城烽火點燃肯定不是爲了誇大長城的緊張局勢,而是語含雙關,暗示驅趕叛軍出塞作戰的難度增大了,在塞外諸種部落高度戒備有所準備的情況下,叛軍出塞攻擊失去了突然性,必然會遭到塞外諸種部落大軍的強力阻擊,如此形勢就對齊王不利了,畢竟叛軍出塞作戰若能有所收穫,若能全師而回,對齊王立足燕北發展壯大十分有利,反之齊王殫精竭慮所做的謀劃剛剛開始就遭遇重挫,前景一片黯淡。

wωω ▪тt kǎn ▪C〇

齊王心知肚明,知道陰世師的目的不過是敦促自己緊隨叛軍之後,火速北上長城,雖然他對陰世師的這種小伎倆不屑一顧,但臉上還是表露出了關切之意,然後不動聲色地問了一句,“北虜陳兵以待,白髮賊還會出塞尋死?”

陰世師心領神會。白髮賊是否出塞,與北虜是否陳兵以待沒有關係,關鍵就在齊王,只要齊王命令白髮賊出塞,誘之以利,白髮賊當然會出塞作戰,殊死一搏。現在齊王的態度很明顯,你兌現承諾,給我糧草武器,我馬上北上長城,馬上“迫使”白髮賊出塞作戰,只是如今廣寧庫藏都給李子雄洗劫了,你拿什麼兌現承諾?

“大王如果窮追不捨,步步緊逼,白髮賊無路可逃,唯有出塞,死裡求生。”陰世師直言不諱,直接把話挑明瞭,然後擡手指向站在身邊的破六韓摩訶,“破六韓鎮將馬上率軍北上追賊,爲大王前行開道,掃清阻礙,確保大王巡邊之安全。”

齊王聞言,當即擡頭望向了破六韓摩訶,淡漠的眼神中掠過一絲冰冷寒意。陰世師態度強硬,這番話清晰表露出他已經贏得了破六韓摩訶的支持,燕北本土勢力與留守府密切合作,換句話說,燕北本土勢力雖然不敢公然得罪齊王,但也絕對不會支持齊王,最多也就是敬而遠之,堅決不上齊王這條隨時都會傾覆的“破船”。

齊王稍加沉吟,又問道,“他是懷荒鎮將,並不負責長城鎮戍,又如何保證孤在燕北巡邊之安全?”

“大王有所不知。”陰世師急忙回道,“臣來燕北之前,段留守已經做出決定,武賁郎將趙十住即刻返回薊城,全權負責聖主和行宮之安全。”

言下之意,武賁郎將趙十住馬上就要離開燕北,而自己又要留在廣寧居中調度,如此長城防線及懷荒邊鎮的衛戍就由破六韓摩訶全權負責,並扈從齊王巡邊,保證齊王巡邊之安全。由此不難推斷出,只要陰世師下命令,破六韓摩訶肯定會調用長城防線及懷荒邊鎮的軍需儲備,以滿足齊王對糧草武器的迫切需求。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短期內破六韓摩訶算是“卡”住了齊王的要害,如果齊王急於控制燕北,暗中下手誅殺破六韓摩訶,則齊王必須考慮糧草武器可能陷入斷絕困境所帶來的巨大風險。

齊王怒火中燒,一股強烈殺意從心底涌出。他是王,有王的自尊,現在虎落平陽被犬欺,隨便一個阿貓阿狗都敢威脅他,都敢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要挾他,豈有此理!老虎不發威,你當孤是病貓啊?

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九百四十三章 突厥人來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三百章 轉嫁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九章 劫獄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十八章 瓦亭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要決戰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五百三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觀的救火員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煙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五百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四百八十五章 喜形於色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
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九百四十三章 突厥人來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三百章 轉嫁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九章 劫獄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十八章 瓦亭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要決戰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五百三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觀的救火員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煙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五百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四百八十五章 喜形於色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