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

ads_wz_txt;

徐世勣在瓦亭找到了翟讓及一幫兄弟。

大河南北的地方豪帥紛紛舉旗造反,尤其是濟陰孟海公造反,深深震動了翟讓及瓦崗兄弟。孟海公雖然不知道翟讓等人就躲在濟陰城,但他在舉旗之後,還是通過濟陰房獻伯、濟陽王要漢王伯當兄弟以及外黃的王當仁,向翟讓兄弟和單雄信兄弟發出了邀請,請他們共襄義舉,合力反隋。

同道兄弟都造反了,局勢正在急劇變化,你還繼續縮着腦袋躲在黑暗裡等待時機,那就不對了,說好聽一些叫謹慎,說得難聽一些就是膽小如鼠,你沒有氣魄和膽量你就不配做老大。

翟讓坐不住了,焦慮不安。

徐世勣的到來讓翟讓欣喜萬分。他急需外面的訊息,而徐世勣去彭城的目的他一清二楚,他相信徐世勣匆匆而來,肯定帶來了十萬火急的重要消息。

“大旱?”翟讓頗感意外,不過當他的視線落在崗下,看到深褐色的乾涸湖底時,又不覺得意外了。俗話說人要倒黴喝涼水都塞牙,這國運也是一樣,一旦遭遇劫難,就一個接一個,甚至還有詭異的週期性,相隔多少年來就來幾場天災人禍,讓君主和臣民們膽戰心驚。

去年大河下游是水災,而大河中游則是砥柱倒塌,堵塞了河道,致使水位上升,河水倒流,不但阻絕了水道,還禍及京畿。大河砥柱自古以來就矗立於河道中央,任由風吹雨打波濤衝擊,它都屹立不倒,哪料去年卻因爲連綿暴雨就坍塌了,這本身就是個不祥之兆。自此各種謠言讖語滿天飛,目標直指東征。東征還是開始了,中土動員了全部國力支持這場聲勢浩大的遠征,但是,假如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土再遭旱災,大河南北再遇劫難,那麼在官府根本沒有精力賑災的情況下,可以預見到,叛亂者將如驚濤駭浪一般席捲山東。沒有活路了,造反就成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而在危難當中,誰不抓救命稻草?

只是,今年真的會爆發旱災嗎?假如沒有旱災,自己卻又造反了,那麼等東征勝利,遠征軍歸來,翟氏和兄弟們豈不都要灰飛煙滅?

徐世勣無法給予答案。

李風雲的預知能力,白髮阿兄的神秘力量,徐世勣永遠藏在心裡,絕不會說出來。倒不是崔氏下了封口令,也不是因爲此事荒誕不經,而是基本常識。從崔氏立場來說,像李風雲這種奇人異士可遇而不可求,遇到了就是崔氏之福,而這種福氣只能是崔氏獨享。如果分享的人多了,傳出去了,大家都來爭,都來搶,那就不是福氣,而是禍害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便是這個道理。

徐世勣分享了崔氏的“福氣”,而崔氏也默許了他的分享,某種意義上這等於提高了徐世勣在崔氏豪門中的份量和地位,他應該知足了。在中土世界,崔氏是超級大豪門,是豪門中的豪門,能夠有幸攀附上崔氏,併成爲崔氏附屬中的重要角色者,鳳毛麟角,而一旦成了這鳳毛麟角中的一個,那麼從中所得到的利益難以估量。

徐世勣是親眼目睹了李風雲的神秘力量,所以他深信不疑,但翟讓沒有,其實就算徐世勣把真相說出來了,翟讓還是不會信。眼見爲實,耳聽爲虛,翟讓又不是垂髫幼兒,豈能隨便騙騙就上當了?

徐世勣只能狐假虎威,把崔氏擺出來。崔氏的實力深不可測,崔氏預測今年有旱災,崔氏授權徐氏到江左買糧,以便災難發生後賑濟災民,拯救無辜。

這件事是可信的,中土大豪門財力雄厚,又要名聲,常常在大災之時傾力賑濟,把“樂善好施、濟貧幫困”之道義傳播四海。但這並不能證明崔氏的預測是準確的,假如它不準確怎麼辦?崔氏買的糧食可以囤積起來,而瓦崗兄弟造反了就沒有回頭路了。

徐世勣早已想好對策,拿出了一個深思熟慮的建議。

先不要公開舉旗,也不要公開的燒殺擄掠、攻城拔寨,而是像過去一樣,劫掠通濟渠,只不過不再小打小鬧了,而是大規模的劫掠,凡糧草武器、金銀絹帛,只要是有助於隊伍發展壯大的東西,統統劫掠。若要大規模劫掠通濟渠,就必須建設軍隊,就必須把隊伍拉起來,這是必備條件,否則你如何大規模劫掠?又如何把劫掠的東西運回來?

軍隊如何建設?瓦崗兄弟都有自己的人手,多的上百,少的好幾十,多爲地方鄉團宗團的核心力量。現在把它們組織起來,成立軍隊,統一指揮,聯手作戰,如此便形成了戰鬥力。瓦崗兄弟擁有了一支具備戰鬥力的軍隊,便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劫掠,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自己。

如果形勢發展對瓦崗兄弟不利,則化整爲零,繼續蟄伏,等待時機。

如果中土局勢越來越惡劣,形勢發展對瓦崗兄弟有利,則擇機舉旗,利用劫掠而來的大量糧食和武器,募民爲兵,迅速擴軍,高舉反隋大旗,圖王霸大業。

這一建議非常符合翟讓瞻前顧後、患得患失的心理,不舉旗,不做出頭鳥,但又能迅速發展壯大實力,既能自保,又不會錯失良機,可謂一舉多得。

經過翟讓、翟寬、單雄信、單雄忠、王儒信、王當仁、周文舉、李公逸、王要漢、王伯當等衆多瓦崗兄弟的商議,最終完善了徐世勣的建議,擬製了一個詳細的實施方案,而當務之急便是建設軍隊。

“白髮阿兄的軍隊叫蒼頭軍。”徐世勣說道,“我們的軍隊起自瓦亭,不若就叫瓦崗軍。”

瓦亭這個名字太小了,沒有氣勢,而瓦崗的名字雖然不夠氣魄,但很有嘯聚山林、佔山爲王的匪氣,當即贏得了兄弟們的一致首肯。

徐世勣卻是想起了李風雲,當日,正是李風雲站在這裡,指着這片沼澤說,這裡就是瓦崗,將來,你和瓦崗,都將名垂青史。

俺相信阿兄,俺一定要成就大業,青史留名。

李風雲此刻正在橫渡泗水河。

在他的身邊,除了寸步不離的徐十三外,又多了一位俊逸的年輕人。

年輕人叫蕭逸,出自蘭陵蕭氏。天下蕭氏出蘭陵,而蕭氏自成爲江左齊、樑兩朝的皇族之後,更是進入了鼎盛之期。崔氏與蕭氏互爲聯姻,往來密切。十二娘子考慮到未來局勢存在着諸多不確定性,崔氏在關鍵時刻非常需要李風雲預知未來的神秘能力,而李風雲又表現出了與崔氏合作的誠意,遂決定給予李風雲更多的幫助。於是十二娘子臨時起意,把跟在身邊混吃混喝的蕭逸做爲秘使放在了蒙山,以隨時與李風雲保持聯繫,同時也讓李風雲在適當時候可以得到蘭陵蕭氏的一些助力。

蕭逸常住江都,是個典型的紈絝,不學無術也就罷了,還結交一些下三濫,做些荒淫無恥的事情。十二娘子是蕭逸的姨表姐,有一次到江都正好碰到他一邊喝花酒一邊豪賭,大爲憤怒,當即派人把蕭逸的一些下三濫朋友打得缺胳膊斷腿,最後一起扔大牢裡了。江都的貴族子弟惹不起十二娘子,於是便把仇恨記在了蕭逸頭上,僅僅過了一夜,蕭逸便被人打得鼻青臉腫,無處藏身,情急之下,跟着十二娘子跑了,反正有表姐養着,混吃混喝吧。

哪料到好日子還沒過幾天,卻被十二娘子扔到大山裡了,人生地不熟也就罷了,還整天與一幫窮兇極惡的叛賊混在一起,這根本就不是人過的日子。三十六計走爲上,蕭逸半夜逃跑,不料卻被巡值的風雲衛抓到,天黑看不清,掄起拳頭就是一頓暴打。蕭逸被打得奄奄一息,從此絕了逃跑的念頭,期盼着十二娘子來“救”他。

李風雲沒想到十二娘子也會“忽悠”人,竟把這麼個紈絝扔在自己身邊做秘使,這哪是做秘使?這根本就是個祖宗,不但要管吃管住,還要保障他的安全,一不小心死了,拿什麼向崔家交待?李風雲有苦難言,於是便把蕭逸交給了徐十三。

徐十三當然不願意,俺正經事多了,哪有時間陪一位紈絝吃喝玩樂?

李風雲心裡有氣,對十二娘子腹謗不止,你敢忽悠我,好,我就奉陪到底。他交代徐十三,這個人你肯定要保護,但只要他活着就行,剩下的事你看着辦,你千萬不要把他當作崔家的秘使,更不要把他當作世家紈絝,你就當他是江都的一個小混混,“操練”他,“錘鍊”他,直到把他打造成一個合格的義軍悍卒,你的任務就完成了,而且你的好運氣也來了,你後半輩子的輝煌就全靠這位江都蕭郎了。

李風雲“忽悠”徐十三,徐十三竟然相信了。徐十三對李風雲已經崇拜到了極致,從一個一無所有的賊,到拉起軍隊,打下地盤,不過短短几個月,仿若做夢一般,如今更與山東第一豪門崔氏秘密往來,可以想像,有了崔氏的幫助,義軍前景當然很好。李風雲點石成金,化腐朽爲神奇,本事太大了,徐十三敬若神明,對其言聽計從。

一夜過後,蕭逸的噩夢就不是可怕,而是恐怖了。徐十三成了惡魔,日夜不停地“折磨”他,讓他生不如死。痛苦不堪之餘,蕭逸賭咒發誓要殺了徐十三,要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徐十三置若罔聞,依舊不知疲倦不辭辛苦地“操練”蕭逸。

蕭逸在噩夢中艱難煎熬,突然有一天就走出了大山,出現在了一條水流湍急的河邊。

“師傅,這是什麼地方?”蕭逸在徐十三的“操練”下,不但世家子弟的丰姿蕩然無存,就連說話口氣都變得謙恭有禮,尤其對徐十三,更是一口一個“師傅”,唯恐怠慢了晚上又要被所謂的“魔鬼訓練”折磨得痛不欲生。

“魯郡。”徐十三言簡意賅。

“這條河呢?”

ωwш_ ttкan_ ¢O

“泗水。”

蕭逸看看正在渡河的義軍將士,追問道,“渡河去哪?”

“陽關。”

“陽關在哪?”蕭逸好奇地問道,“爲甚要打陽關?”

徐十三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厲聲叫道,“閉上你的嘴!”

“爲甚要閉嘴?”蕭逸也瞪大了眼睛,做白癡狀,不依不饒地問道。

徐十三幾乎崩潰了,這到底是誰折磨誰?蘭陵蕭氏怎會養出此等奇葩?

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幫他一把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樑德重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
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幫他一把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樑德重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