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

>

韋福嗣的“曖昧”態度給了齊王無限遐想,一夜輾轉難眠。

假設能否變爲現實,西京的態度至關重要,而若想影響到西京的態度,楊玄感能否以最快速度攻陷東都又至關重要,而若想讓楊玄感攻陷東都,白髮李風雲是否傾力支持又至關重要,而若想讓白髮李風雲傾盡全力,則取決於李風雲背後那股龐大勢力在這場風暴中所要採取的立場。

第二天清晨,天剛矇矇亮,一宿未眠的齊王就派人把李百藥、李安期父子召進了行營,把禮部尚書楊玄感、左御衛將軍李子雄在黎陽舉兵謀反,並揮軍攻打東都一事詳細告知,然後請李百藥父子就這一重大事件對東都政局的影響和未來局勢的走向進行分析和推演。

李百藥父子在震驚之餘對李風雲的精準預測欽佩不已,同時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齊王緊急召見背後所蘊藏的危機。

齊王對皇統的慾望太強烈了,當預測變成現實,當奪取皇統的機會來臨之後,他控制不住了,對利用這場風暴牟利以求生存的既定決策動搖了,轉而試圖利用這場風暴來奪取皇統,雖然是豪賭,是行險一搏,但相比到北疆那等茹毛飲血的蠻荒之地,與兇狠的北虜人進行血腥廝殺,在中外兩股敵對勢力的前後夾攻下艱難掙扎,在無窮無盡的痛苦折磨中博取那可能存在的一點希望,實在是過於虛無縹緲,過於遙遙無期,過於殘酷了,倒不如痛痛快快酣暢淋漓的豪賭一次,贏了就苦盡甘來,輸了大不了賠上項上人頭。

李百藥父子倍感棘手。

雖然李風雲對此早已預料,當李百藥主動提出答應齊王之邀,登上齊王這條隨時可能傾覆的“大船”時,李風雲便囑託其關鍵時刻一定要予以勸阻,但實際上這個難度太大了,畢竟齊王的身邊都是關隴人,而且還都是位高權重的軍政大佬,李百藥這個山東大儒即便贏得了他們的歡迎,那也僅僅是出於拉攏山東人的目的,而不會將其拉進他們的核心圈子,畢竟兩者之間根本就沒有絲毫信任可言,都是互相利用的關係,一旦沒有利用價值了,也就是反目成仇之刻。

好在齊王的頭腦還算清醒,知道自己不論是去北疆求生還是去東都豪賭,都需要贏得山東人的支持,歷史早已證明,不論是分裂鼎足時期,還是大一統時期,若想王霸天下,都離不開山東人的支持,所以關鍵時刻,他故意撇開了關隴人,隱瞞了韋福嗣,獨自召見李百藥父子,就是希望能與山東人建立信任,繼而贏得他們的支持,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想通過李百藥父子探查到李風雲背後那股龐大勢力對這場風暴的態度和看法,只要有一線機會,他都不會放過,他都一定要殺進東都,除非走投無路,否則他根本不會去北疆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受苦受難,更不想在隨時都會爆發的南北戰爭中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他是尊貴的嫡皇子,是唯一的合法的皇統繼承人,是中土未來的皇帝,怎能像個邊疆戍卒一樣浴血沙場馬革裹屍?想當年他的父親,他的幾個叔父,率百萬大軍南下江左,最後個個功勳彪炳,但何曾在前線放過一箭,殺過一個敵人?爲何到了他這一輩,本應該享受祖上蔭澤的一代人,卻淪落到要去大漠上做一個九死一生的邊疆戍卒?

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齊王這個“皇三代”想不通,正因爲想不通,所以他才憤怒,才覺得冤屈,纔不惜代價要豪賭一次。

李百藥父子沉思不語,看上去似乎在“消化”這個驚人的消息,在做分析和推演,實際上都在想着如何勸阻齊王不要去拿自己的可能還有一絲希望的政治前途乃至生命去做這樣一次毫無勝算的賭博。

李百藥稍加考慮後,決定直言相諫,繞來繞去沒意思,自己在齊王這邊本身就處於弱勢,沒有話語權,這一次齊王召見他們也不過試探,而不是徵求意見,所以於脆實話實說,鬧翻了正好拍屁股走人,求之不得了,免得最後大敗於東都白白做了陪葬。

“大王可還記得尉遲炯之亂?”李百藥問道。

齊王眉頭微皺,沒有說話。

尉遲炯據河北而反,擁兵數十萬,實力強悍,還有巴蜀王謙、荊襄司馬消難南北呼應,結果短短兩個多月就失敗了。失敗的原因衆說紛紜,但實質上就是關隴人和山東人的矛盾隨着關隴人滅亡了山東高齊統一了黃河流域後達到了爆發的“頂點”,一部分激進的山東人圖謀復國,而一部分激進的關隴權貴試圖以武力摧毀陰謀篡國的時爲大丞相的先帝及以其爲核心的政治集團,於是一拍即合,聯手舉兵,但統一是大勢所趨,再加上漢虜之間數百年的“仇恨”,漢姓取代虜姓爲中土之王乃中土漢姓貴族的共同利益訴求,所以以山東五大豪門爲首的貴族集團,和以關隴本土漢姓世家爲首的貴族集團,果斷聯手,摧毀了這次兵變,幫助先帝奪取了國祚,就此奠定了中土統一的基石。之後順利平定江左,完成統一大業,固然有各種各樣有利的歷史條件,但先帝以漢姓君主雄霸半壁江山,同樣贏得了江左漢姓貴族尤其是祖籍在山東的權貴們的認同,所以當江左窮途末路之後,首先接受中土統一的便是這些貴族,然後衣冠南渡的江左豪門們也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而這亦是統一大業順利完成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所在。

“漢王楊諒之亂,大王應該記憶猶新。”李百藥看到齊王目露猶疑之色,當即毫不猶豫的追加了一句。

齊王的臉色變了,有些冷肅,眼中也掠過一絲陰戾。

漢王楊諒之亂也是一樣,初期聲勢浩大,但轉眼就失敗了,原因很多,不過其根本原因還是關隴人和山東人的矛盾不可調和,關隴人對山東人的遏制和打擊太厲害了,結果“觸底反彈”,一部分激進山東人試圖利用皇統更迭期間的政局不穩,挑起關隴人的內訌,從中漁利,而一部分太子餘黨死灰復燃,利用漢王楊諒的野心成功發起了一場軍事政變,雙方聯手無堅不摧,但關隴人和江左人的聯手之力亦是非同小可,一旦陷入僵持中土則有分裂之危,對關隴、山東和江左三大政治集團都沒有好處,關鍵時刻江左人和以五大豪門爲首的山東貴族集團聯手向關隴人“發難”,關隴人迫不得已,不得不做出妥協和讓步,於是山東人“漁翁得利”,以對聖主的支持艱難扭轉了一些政治上的頹勢。

李百藥既不分析當前局勢也不推演未來局勢的走向,而是突然提到了尉遲炯之亂和漢王楊諒之亂,其目的很明顯,就是提醒齊王,類似於這種牽涉到三大政治集團利益的軍事政變,若想成功,首先必須贏得至少其中兩大政治集團的支持,反之,若僅僅得到一個政治集團的支持,必敗無疑。

從已經失敗的兩次軍事政變的經驗教訓丨來看,山東人的選擇至關重要,山東人支持誰,誰就是最後的贏家。那麼這次楊玄感的軍事政變中,關隴人肯定是他的支持者,而江左人則是他的反對者,如此一來山東人的態度就至關重要了,但山東人是否支持楊玄感?

“楊玄感殺死遊元,等於自掘墳墓。”李百藥根本無懼齊王的不滿,第三句直指要害。

楊玄感殺死遊元,斷絕了結盟山東之路,雖不至於與山東人反目成仇,但最起碼與河北人反目成仇了,而河北貴族集團是山東貴族集團的核心力量,山東五大超級豪門中的三個在河北,山東大量的一等世家也在河北,山東儒林的領袖和大量知名士子也在河北,所以河北人在山東政治集團中的話語權很重。楊玄感與河北人反目成仇,那麼諸如齊魯、代晉、幽燕等地的貴族集團都不會支持他了,因爲這場兵變根本沒有勝算,而河南貴族集團看到楊玄感大勢已去,就算有心支持他,此刻也不得不考慮兵變一旦失敗他們必須爲此付出的慘重代價,因此也只能跟着“大部隊”走,公開與楊玄感劃清界限,以免被其所累。

“楊玄感必敗,而且同樣是轉瞬即敗。”李百藥正色告誡道,“白髮之所以趕赴東都戰場,是想幫助楊玄感攻陷東都,讓他在東都戰場上堅持更長時間,以便給聯盟軍隊轉戰河北贏得更多時間,但白髮擔心自己被楊玄感敗亡所拖累,想方設法隱藏自己,此次進京始終高舉着韓相國的大旗原因就在如此。”

齊王面無表情,稍稍遲疑了一下,說道,“東都既然是死局,楊玄感爲何還要攻打東都?”

“這正是大王不能進京的原因所在。”李百藥的神情愈發凝重,語氣愈發低沉,“楊玄感主動陷入死局,肯定不是爲了求死,而是爲了求生。”

“求生?”齊王思索着,若有所悟,“難道他的目標是……”

“中原是四戰之地,是東進西出、北上南下的旋轉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可能是楊玄感的目標所在,但問題是,他若想給自己贏得充足的求生時間,就必須摧毀東都。”李百藥繼續說道,“東都毀了,西京就必然要奪回京師地位,如此西京就代替楊玄感站到了與聖主對抗的最前線,而聖主急切間當然騰不出手來追殺楊玄感。”

齊王低頭沉思。

李百藥喟然長嘆,“這場風暴的真正目標是東都,楊玄感和西京聯手摧毀東都,摧枯拉朽,無人可擋,大王若不慎進入東都,則必然被這場風暴席捲而去。東都毀了,聖主一敗塗地,西京凱旋高奏,風暴結束。”

東都是聖主堅持中央集權政治理念和堅持以激進方式推進大一統改革的象徵,摧毀了東都,實際上也就重創了聖主和改革派,重創了改革,接下來不要說堅持改革了,就連朝政都難以掌控。

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點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利就有弊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九百章 到位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九百七十七章 鼠目寸光第一百八十一章 烏雲壓頂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兩百二十七章 齊王憤怒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五百四十四章 自作孽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
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點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利就有弊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九百章 到位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九百七十七章 鼠目寸光第一百八十一章 烏雲壓頂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兩百二十七章 齊王憤怒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五百四十四章 自作孽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