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

ads_wz_txt;

旋即,韋福嗣否決了這個想法,他不相信山東人,更沒有理由相信河北人

假如李風雲的預測是準確的,今年東都有兵變,那麼這場兵變若想成功,就必須贏得河北人的支持,必須依靠河北人阻御聖主返回東都,給兵變者控制東都、結盟西京、建立新皇帝贏得足夠時間,但李風雲的推演是,兵變失敗。

由此推斷,兵變者之所以敢於發動兵變,是因爲得到了河北人的承諾,但河北人背信棄義,出賣了兵變者,讓關隴人自相殘殺,自己則漁翁得利。

再由此推斷,如果兵變者是山東人的目標,那齊王也是山東人的目標,這顯然是一盤“大棋”,山東人爲了重新崛起,爲了壓倒關隴人掌控朝政,當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在這盤“棋”中,李風雲只是一個“棋子”,最終肯定要被山東人犧牲掉。李風雲當然不甘心做一個犧牲品,於是匆匆而來,謀求齊王的合作,而雙方若想進一步合作,韋福嗣這個“中間人”必須留下來,如果韋福嗣走了,李風雲根本無法贏得齊王的信任,合作也就自然中止了。

“給某一個相信你的理由。”韋福嗣稍加沉吟後,撫須說道。

李風雲無意隱瞞,把自己試圖聯合三路義軍共擊張須陀受挫一事詳細告之。侯城一戰沒有錯誤,目的達到了,崔弘升復出,主掌河北戡亂,而河北豪帥們爲配合崔弘升和河北豪門的政治需要,肯定要“收斂”一陣,而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渡河南下,這樣既幫助了王薄和齊魯義軍,又把東都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齊魯,非常符合河北人的利益。

然而,出乎李風雲的預料,東都政局的變化讓河北人的態度發生了轉變,河北豪門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要確保二次東征的勝利,爲此他們不但不能惡化齊魯局勢,不能阻礙水師渡海遠征,還要預防齊王發生兵變,預防李風雲慫恿和幫助齊王舉兵謀反,於是河北人想了個一石二鳥之計,要求李風雲主動攻擊齊王,置齊王於死地。齊王敗走,李風雲這個出頭鳥當真是“風光無限”,好日子也就屈指可數了。

“你拒絕了?”韋福嗣不動聲色地問道。

“這是一個坑,一個河北人設下的陷阱,就算某拒絕了,亦不能保證齊王不會墜入陷阱。”

韋福嗣若有所悟,“你擔心齊王……”

“衝動是魔鬼。”李風雲說道,“若東都的兵變者決心把齊王拖下水,承諾給他皇帝寶座,齊王是否有能力抵擋這份誘惑?”

韋福嗣想了一下,搖搖頭,“不能。”

李風雲臉色微凜,沉默不語。

“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韋福嗣繼續說道,“錯過了這個機會,齊王是否還有奪取皇統的機會?是否還有與聖主抗衡的機會?甚至,是否還有活下去的機會?”

李風雲無言以對。對於齊王來說,東都政局如此發展下去,他的政敵們爲了徹底剷除他這個潛在的最大隱患,必然要聯手置其於死地,他活在這個世上的時間的確不多了。

“兵變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李風雲正色警告道。

“既然兵變必然失敗,那些人爲何還要發動兵變?”韋福嗣質問道。

李風雲啞然無語。的確,楊玄感之所以會發動兵變,是因爲他和一幫志同道合者謀劃了很多年,他認爲今年是發動兵變的最好機會,把握非常大,否則他還會隱忍下去,他不會衝動,不會拿本政治集團的生死、拿幾萬乃至幾十萬人的性命作賭注。

李風雲從韋福嗣的臉上看到了讓他擔心的東西,稍稍思索了片刻,鄭重說道,“兵變失敗的原因很多,比如發動的時間不對,策略上的重大失誤,盟友關鍵時刻的背叛,政敵們不惜代價的攻擊,對東都形勢過於樂觀做出了錯誤的估計,等等如此大事,不僅謀劃要好,還要運氣好,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在某看來,兵變者的劣勢過於明顯,難逃失敗之厄運。”

韋福嗣微微皺眉,問道,“劣勢在哪?”

“不具備大旗一舉、應者雲集的號召力。”李風雲答道,“簡單地說,如果東都的大小勢力從兵變者的身上看不到希望,或者看到的希望很小,他們必然猶豫不決,搖擺不定,那麼後果可想而知。”

李風雲話裡有話,而韋福嗣心知肚明,撫須說道,“若加上齊王這杆大旗,劣勢能否轉爲優勢?”

李風雲冷笑,“齊王居外,已成衆矢之的,吸引了東都的注意力,正好有助於兵變者發動兵變。而某所擔心的,正是害怕兵變者高舉齊王這杆大旗,把齊王捲進這場風暴,架‘齊王,脅迫齊王,如此一來,齊王身陷絕境,謀反是死,不謀反也是死,最終不得不上賊船。皇統繼承的原則已經改變了,你們失去了齊王,但還有代王楊侑,所以形勢一旦有變,你們必然拋棄齊王,扶植代王,你們只要擊敗了兵變者,擊殺了齊王,就等於幫助代王楊侑建下了功勳,幫助代王楊侑在新一輪的皇統之爭中搶佔了先機。”

“但是,齊王怎麼想?聖主怎麼想?齊王謀反,是獨自一人謀反嗎?他就不會把你們拉下水,讓你們給他陪葬?聖主會放過打擊你們的機會,任由你們如願以償的扶植代王楊侑,繼續阻礙他的改革?”

李風雲面露嘲諷之色,嗤之以鼻,“在這場席捲中土的大風暴即將來臨之際,你敢賭嗎?你關隴本土豪門世家敢賭嗎?你離開了齊王,齊王謀反了,你就沒有責任了?你和韋氏就能置身事外了?就能以犧牲齊王楊喃來成全代王楊侑了?”

這次輪到韋福嗣無語了。面對李風雲咄咄逼人的質問,事情已經很明朗,假如東都爆發兵變,兵變者高舉齊王大旗,陰謀把齊王推上皇帝寶座,繼而達到挑起內戰、分裂中土之目的,那麼齊王就被人“綁架”了,沒有任何選擇餘地了。而齊王謀反,支持齊王的以韋氏爲首的關隴本土貴族集團就被齊王“綁架”了,也沒有選擇了,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了,再加上他們本來就是朝堂上的保守勢力,是聖主和改革派的政敵,聖主和改革派豈會錯過如此“痛宰”之良機?就算他們沒有造反,是清白的,聖主和改革派也會假設他們造反,抹黑他們,打擊他們。

沉思良久,韋福嗣問道,“你肯定,這次兵變的背後有山東人的影子?”

“河北人佈局,讓某攻打齊王,擊敗齊王,擺明了就是要把齊王這個隱患先行剷除。齊王的號召力難以估量,一旦給兵變者利用了,局勢極有可能失控,但河北人不允許局勢失控,否則他們無法讓關隴人自相殘殺,無法沉重打擊關隴人,無法從這場風暴中牟取最大利益。由此推斷,這次兵變的背後肯定有山東人的黑影。”

“河北人爲了擊敗齊王,不惜犧牲某和某的聯盟。”李風雲繼續說道,“他們對未來局勢的推演相當樂觀,他們不但要踩着齊王和關隴人的屍體掌控朝政,還要踩着我聯盟大軍的屍體牟取利益,所以你我必須合作,你也必須留下來幫助齊王度過難關,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韋福嗣再一次陷入沉思。現在他無法做出回答,更不能給李風雲以任何承諾,他必須聯繫西京,等待西京拿出決策,然後依照西京的決策,與齊王楊喃商討具體對策。

“如何合作?計將何出?”韋福嗣問道。

“去年我們見面之初,某曾說過,東征會失敗,會有二次東征,但二次東征功虧一簣,原因是東都爆發了兵變,接下來有第三次東征,但這三次東征導致的結果卻與發動東征的初衷已大相徑庭,中土的國防和外加大戰略遭到了沉重打擊,長城防線岌岌可危,北疆鎮戍危機四伏,突厥人的號角已在陰山腳下吹響,南北戰爭不可阻止的爆發了。”

李風雲望着韋福嗣,坦誠說道,“某說過,齊王的機會不在東都,而在北疆,在南北戰爭,如果齊王抓住了南北戰爭的機會,在戰爭中大放異彩,建下赫赫功勳,則聲望有了,實力有了,地盤有了,就如當年的漢王楊諒,手握北疆重兵,坐擁北方疆域,足以抗衡東都,唯有如此,齊王方有奪取皇統的一線希望。所以,當務之急是發展,是壯大,是把勢力拓展到河南、齊魯和徐州三地。”

“如今河南有韋保巒,徐州有董純,魯郡有李珉,菏、泗一線盡在齊王的掌控之中,但齊郡有張須陀,東萊有來護兒和周法尚,他們在魯東北,與江都的王世充、滎陽的楊慶,正好對齊王構成了包圍,限制了齊王的發展,而齊王若想進一步發展,就必須突圍這一包圍,而突破點就在齊郡,就在魯東北。”

韋福嗣明白了。李風雲的目標還是齊郡,還是張須陀。本來這一計策的實施李風雲寄希望於河北義軍,然後李風雲就有了地盤,有了持續發展的可能,而齊王也享受了他的成果。現在河北人變卦了,李風雲的計策無法實施了,隨即把主意打到了齊王頭上,讓齊王以戡亂剿賊爲藉口,強行進入齊魯,北上齊郡,正面牽制張須陀和周法尚等人,繼而給李風雲擊敗張須陀贏得機會。

此計利用了齊王,實際上讓齊王給李風雲了“打頭陣”,正常情況下,齊王當然不予理睬,但假如二次東征期間東都爆發兵變,兵變者硬是把齊王拖下了水,置其於死地,那麼此刻齊王爲防患於未然,強行進入齊魯戡亂就是神來之筆了。

東萊有來護兒,有周法尚,都是聖主的絕對親信,齊王進入齊郡,進入東萊,等於把自己置於聖主的監控之下,那麼很顯然,聖主就更有把握控制齊王了,甚至有可能命令齊王和他的兩萬大軍跟隨水師渡海遠征,而來護兒和周法尚也會把齊王“盯緊”了,那麼當東都爆發兵變,兵變者高舉齊王“大旗”,想把齊王拖下水的難度就太大了,畢竟齊王是無辜的,來護兒和周法尚當然不敢蓄意挑起父子相殘,更不敢與以韋氏爲首的關隴本土貴族正面交鋒,如此一來,齊王的迴旋餘地就大了,進可以高舉平叛大旗直殺東都,退可以固守齊魯,乘着東都政局混亂之際,加強和鞏固自己對齊魯的控制。

韋福嗣面露笑容,頻頻頷首,對此策頗爲滿意,“善某即刻返回彭城。

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九百七十七章 鼠目寸光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一百八十一章 烏雲壓頂第五百三十六章 險惡之局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80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七章 自曝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六百一十四章 恨入骨髓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八章 黃雀在後
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九百七十七章 鼠目寸光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一百八十一章 烏雲壓頂第五百三十六章 險惡之局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80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七章 自曝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六百一十四章 恨入骨髓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八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