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

ads_wz_txt;

杜伏威和輔公祏抵達卞城,拜見李風雲,代表王薄和孟讓送了一份禮物,這份禮物正是李風雲所需要的齊魯軍事地形圖,這讓李風雲高興不已,連聲道謝。但當他聽完杜、輔二人轉述的孟讓的口信後,他就高興不起來了。

張須陀南下巨平,做出任由長白山義軍殺回齊郡之態勢,擺明了就是挖了一個陷阱,而且還是兩個陷阱,南北線都是陷阱。王薄和孟讓無奈之下,拿出了兵分兩路的對策,一路由王薄統率主力從博城方向殺回齊郡,一路則由孟讓統率,直殺巨平、樑父一線,竭盡全力阻擾張須陀的部隊北上博城圍殺王薄,以犧牲自己來幫助長白山主力突圍而去。不過孟讓也不是全無生機,他同樣有突圍的可能,假若徐州義軍能及時北上接應,他的突圍把握就更大了。

李風雲實際上不願意長白山義軍進入蒙山。徐州義軍初來乍到,尚未立足,而長白山義軍佔據了齊人之便利,他們的到來極有可能“喧賓奪主”,以致蒙山局勢變得非常複雜,繼而影響到徐州義軍的發展壯大。但魯郡形勢瞬息萬變,徐州義軍在擊敗魯郡官軍後,贏得了短暫的喘息時間,目前的確有餘力北上接應孟讓,而另一方面長白山義軍也兵分兩路了,孟讓所率是一支偏師,人數有限,實力有限,即便到了蒙山依舊佔有齊人便利,也無法撼動徐州義軍的絕對地位,如此徐州義軍倒可以利用孟讓及其麾下軍隊的齊人身份,更快的穩定蒙山,更迅速的發展壯大。

李風雲仔細權衡利弊後,當即決定北上接應。

李風雲急書呂明星、郭明,因爲汶水一線的戰局有了新的變化,他決定率軍渡河北上巨平、樑父一線,在接應孟讓及其所部突圍南下的同時,與孟讓對巨平、樑父一線的官軍形成夾擊之勢,從而給王薄及其所部從博城方向突圍創造更好的機會,幫助長白山義軍主力重新殺回齊郡。爲此,他命令呂明星和郭明,馬上越過防山要隘,再一次向曲阜發動攻擊,再一次威脅瑕丘,趁着段文操及魯郡官軍慘敗之後士氣低迷之際,大肆擄掠,迫使段文操不得不向移師巨平的張須陀求援,從而達到遲滯或者拖延張須陀率部北上博城追殺長白山義軍主力的時間。爲確保這一攻擊目的能夠實現,李風雲決定即刻調撥三個團給呂明星和郭明,以五個團上千人的兵力猛攻曲阜、瑕丘一線。

李風雲又急書顓臾將軍府,向長史韓曜詳細說明自己的決策,並請他馬上調一個團的兵力鎮戍卞城,並請他密切注意琅琊郡首府臨沂和費城方向的動靜,一旦琅琊鷹揚府出動,則傾盡全力死守南武城防線。

李風雲命令司馬陳瑞坐鎮卞城,自己率三個團的兵力連夜渡過泗水,進入樑父縣境,向樑父城方向急行而去。

孟讓率部沿着汶水河南下,直殺陽關。

陽關位於亭亭山和徂來山之間,汶水河東岸,其西南方向二十里外便是巨平城,其東南方向二十五里外便是樑父城。也就是說,孟讓只要突破了陽關,向西南而去可直殺魯郡大平原,向東南而去則可挺進蒙山。

張須陀重兵駐防陽關,巨平和樑父兩城則在兩翼予以策應,確保把長白山義軍阻御在陽關以北。

孟讓所部佯作主力,與抵達之日起,向陽關發動了猛烈攻擊。

張須陀坐鎮陽關,指揮帳下臨邑和臨濟兩個鄉團堅守關隘。

齊郡下轄十個縣,每縣諸鄉里的宗團鄉團皆整合爲一個大鄉團,每鄉團八百到一千人不等,設團主一人,佐史四到五人,均直接聽命於張須陀。此次南下巨平,張須陀帶了四個鄉團,其餘六個鄉團則由郡尉賈務本統率,還有楊潛所領的四團鷹揚衛,皆秘密藏匿於泰山腳下,準備伏擊由博城方向突圍的賊軍。但因爲徐州賊突然佔據蒙山並大肆擄掠魯郡,導致魯郡局勢劇變,長白山諸賊因此極有可能傾力南下,與徐州賊會師蒙山,由此也使得張須陀本來很有把握的殲敵之計變得不確定了。

就在這時,張須陀接到了魯郡太守段文操的急件。

魯郡諸鷹揚在卞城受挫,不慎中伏,大敗而歸,損失慘重。今徐州賊銜尾追殺,已攻至曲阜,兵鋒直指魯郡首府瑕丘。目前段文操手上兵力有限,士氣又極度低迷,只能據城堅守,任由徐州賊擄掠鄉鎮。爲此段文操向張須陀求援,請他救援曲阜。曲阜是孔聖人的故里,中土儒學聖殿,士子儒生雲集,若曲阜失陷,遭到賊人的洗劫甚至被賊人一把火燒了,不要說段文操負不起這個責任,張須陀也難辭其咎。張須陀距離曲阜不過一百餘里,卻見死不救,任由曲阜化作廢墟,此事若被皇帝和中樞得知,他就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

張須陀又驚又怒。吃驚的是徐州賊竟如此強悍,先是讓徐州的董純、樑德重灰頭灰臉,現在又讓衛府老將段文操栽了一個大跟頭,若再不予重視,恐怕自己也要“馬失前蹄”了。憤怒的是,段文操爲一己之私利,一意孤行,剛愎自用,結果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北面阻擋不住齊州賊,南面抵禦不了徐州賊,把魯郡局勢乃至整個齊魯局勢都推向了危機之中。

是否即刻救援曲阜?

兵曹書佐秦瓊當即提出了警告,這極有可能是徐州賊的圍魏救趙之計,齊軍一旦分兵救援曲阜,陽關就有可能陷入徐州賊和齊州賊的前後夾擊。

“秦兵司何以認定齊州賊與徐州賊已經取得了聯繫,並互通聲氣、互爲支援?”

臨邑團主賈閏甫對秦瓊之言提出了質疑。賈閏甫是齊郡郡尉賈務本之子,二十出頭,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言辭之間充滿了咄咄逼人的氣勢。賈務本父子是河東人,出自普通官宦之家,一直攀附於河東三大豪門之一的薛氏。賈閏甫本在右翊衛大將軍薛世雄身邊做衛士,參加過西征吐谷渾之役和征服西域伊吾之戰,後因受傷回家調養,適逢齊郡叛賊爲患,張須陀組軍戡亂,賈閏甫義不容辭,與父親一起效力於張須陀帳下。

秦瓊搖了搖頭,“某沒有憑據,只是猜測而已。從常理來推測,王薄、孟讓在我們的圍追堵截下,必然尋找突圍的機會,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尋到一個安全的落腳之處,蒙山顯然是他們的最佳選擇,爲此他們必然會派出斥候前往蒙山一帶打探軍情。恰在此時,徐州賊攻佔了蒙山,並沿着泗水河而下攻打魯郡,動靜鬧得很大。如此大的動靜,王薄、孟讓的斥候豈能不知?既然知道了,又豈能放過此等天賜良機?”

秦瓊走到了地圖前,指着地圖上的陪尾山和卞城說道,“徐州賊就在這裡,在泗水的源頭處,而齊州賊在汶水的上游,兩地相距不過兩百餘里,所以我們不能不做最壞的假設。從近期徐州賊一連串的舉動來看,其策應齊州賊的目的很明顯。試想,一支剛剛從通濟渠兩岸歷盡艱險殺出徐州,千里迢迢逃進蒙山的叛軍,最急需的是休整,是喘口氣,是在蒙山站住腳,而不是像現在我們看到的,急不可耐的下山燒殺擄掠,如此猶嫌不足,還火燒泗水城,還攻打曲阜,還威脅魯郡首府瑕丘,似乎不把魯郡搞得天翻地覆就誓不罷休。這顯然不正常,這隻有兩種解釋,要麼徐州賊帥瘋狂了,要麼他另有目的,但這位徐州賊帥是從衛府名將董將軍的圍追堵截中殺出來的,他不可能瘋狂,所以,唯一的解釋是,他另有目的,而這個目的,十有八九便是幫助齊州賊突圍南下,與其會師蒙山。”

賈閏甫一時語塞,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張須陀沉默不語。他認同秦瓊的分析和推斷,但段文操已經敗了,且因爲事出突然,再加上其他一些重要因素,段文操至今沒有徵調魯郡的宗團鄉團組建地方軍,以至於現在手上無兵可用,只能向張須陀求助。

張須陀陷入兩難之境。如果分兵救援,墜入賊人陷阱,讓齊州賊和徐州賊會師蒙山,將來齊魯局勢惡化,自己難逃罪責;反之,如果見死不救,不但得罪了段文振、段文操兄弟,也得罪了齊魯貴族集團,四面樹敵,將來自己在齊魯必定寸步難行,處處受制。當然,更不能心存僥倖,否認秦瓊的推斷,正如秦瓊所說,必須做最壞的打算,這一點無可置疑。

張須陀權衡良久,還是難以決斷,遂問計於秦瓊,“如果你的推斷是正確的,如何應對?”

“明公南下巨平、樑父一線,本意是設置兩個陷阱,不論齊州賊從哪個方向突圍,我們都能置其於死地,但段使君突然敗於卞城,徐州賊有了騰挪餘地,導致局勢再變。如今我們陷入被動,若想逆轉危局,唯有放棄一個陷阱,否則極有可能功虧一簣。”

秦瓊說得很直白,毫不避諱。張須陀暗歎,前功盡棄,沒辦法,手上沒兵,想打都打不了,只能做出取捨。

張須陀遂即作出決斷,既然不能一戰而定,一舉全殲叛賊,那就從長遠利益考慮,先與段文操兄弟、與齊魯貴族集團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以免激化矛盾擴大沖突。只要自己能在齊魯地區待下去,能得到部分齊魯貴族的支持,能繼續帶兵戡亂平叛,那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張須陀命令,臨濟、章丘兩個鄉團以及段文操留在巨平和樑父的兩旅鷹揚衛,即刻隨自己南下救援曲阜,而陽關禦敵重任則全權委託於兵曹書佐秦瓊及歷城、臨邑兩個鄉團。

雖然張須陀沒有明確表示放棄堅守巨平、樑父一線,但其意思很明顯,在局勢向最爲惡劣方向發展時,任由齊州賊突圍南下。

段文操絕對不願意看到齊州賊和徐州賊會師蒙山,如果張須陀直接下令,事後段文操必然以惡意來揣測張須陀的真正用意。爲避免雙方發生衝突,張須陀只好把秦瓊放在陽關,事後則把責任全部推給秦瓊。是秦瓊和兩個鄉團守不住陽關,與我張須陀沒有關係。如此一來段文操抓不到張須陀的把柄,即便氣得咬牙切齒,也只有打落牙齒和血吞。

君子顧其本,齊郡的利益就是張須陀的利益,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張須陀寧願齊州賊南下蒙山,也不願意他們再次殺回齊郡。雖然張須陀要因此承擔責任,但段文操的責任更大,如果不是段文操敗於卞城,何至於局勢惡化至此?

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四百六十章 劍指中樞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兩百三十章 段文振遺策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線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四百一十五章 風已起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利就有弊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
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四百六十章 劍指中樞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兩百三十章 段文振遺策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線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四百一十五章 風已起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利就有弊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