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

上谷郡的形勢很不好,核心問題就一個,賊勢太強,剿殺無力,導致一系列嚴重後果,郡府在軍政財各個方面均陷入困境,官員們焦頭爛額,窮於應付,十分被動,一籌莫展,以致於局勢迅速惡化,有一發不可收拾之趨勢。

這一惡劣局面地方官府當然要承擔主觀責任,但客觀上地方官府也的確困難重重,東都那邊叛亂剛定、自顧不暇,根本指望不上,本土這裡的豪門世家權勢太大,地方官府飽受掣肘,難有作爲,而涿郡留守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幽燕邊陲和遼西遼東,再加上還要確保聖主和行宮的安全,對上谷也是有心無力,難以兼顧,僅靠地方官府一家之力確實解決不了嘯聚山林的叛軍。

白髮賊的叛軍攻佔了以靈丘、蔚城和飛狐三座城池爲中心的方圓數百里山區,而這片山區恰好位於太行、恆山和桑乾水的交匯處,地勢非常險要,易守難攻。另外靈丘屬於代恆的雁門郡,蔚城屬於幽燕的涿郡,飛狐則屬於河北的上谷郡,三家奉旨剿賊,卻沒有一個統一指揮,各幹各的,各自爲戰,各剿各的賊,可想而知結果如何了。

白髮賊佔山爲王,對代北尚無形成任何威脅,代北鎮戍軍當然沒有剿賊動力,純粹是敷衍了事走過場,既不出工也不出力,應付一下,對上面有個交待就行了。雁門郡的首府雁門城距離靈丘四百餘里,一路上崇山峻嶺,荒無人煙,都是鳥不拉屎的窮山惡水之地,進山剿賊難度太大,倒不如守株待兔,只待叛賊下山劫掠,挖個坑就把他們埋了,所以雁門郡的剿賊是光打雷不下雨,聲勢造得大,但實際行動沒有。

燕北那邊內憂外患,形勢非常緊張,而陰世師又立足未穩,需要優先處理的事太多,根本顧不上剿賊,另外他與李子雄有約定,雙方有默契,在叛軍出塞作戰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他也不會剿賊,倒不是怕得罪李子雄,而是擔心激怒齊王,給自己帶來更多麻煩。

如此一來,上谷郡的麻煩就大了,它剿賊的條件最差,它境內的鷹揚衛都去遼東了,境內的鄉團宗團也去遼東了,境內的糧草等戰爭物資也送去遼東了,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當然它也不是一窮二白,它境內還有地方勢力,“壓榨盤剝”一下還是能勉強對付當前危局,但是這些地方勢力不聽官府的,都聽豪門的,現在冀北幽燕兩地豪門與白髮賊達成了秘密約定,大家以燕北南北迴易斷絕爲藉口,紛紛趕赴幽州安樂郡,有限的人力和物資在短短時間內全部離開了上谷,名義上去古北口邊市進行南北迴易,實際上是在等待攫利的大好機會,因此此刻官府就算“壓榨盤剝”也榨不出人力剝不出物資了。

然而上谷郡又不能不剿賊。上谷與涿郡比鄰,上谷的一舉一動都在聖主和行宮的眼皮底下,你不剿賊豈不公然抗旨?就算罪名小一些那也是不作爲啊。另外上谷郡是下等郡,面積較小,現在叛軍佔據了飛狐,拿下了蒲陰陘,境內的太行山區都在叛軍控制中,山區邊緣的城鎮都在叛軍的直接威脅下,平民百姓的生命財產沒有安全保障,於是紛紛逃離家園,形成了難民潮,而難民潮又會引發一系列新問題新危機,於是形勢愈發惡化。這對官府來說罪責就大了,不能保一方平安,要你官府幹什麼?

聖主一怒之下,把上谷太守虞荷及郡府數名主要官員就地罷免。

虞荷出自江左虞氏,是聖主的親信,也是改革派。聖主對自己的親信痛下殺手,固然有殺一儆百、殺雞儆猴的意思,但同時也說明上谷危機之嚴重,而導致上谷危機的核心問題就是剿賊不力,這個問題不解決,不把盤駐在飛狐的叛軍徹底剿殺,不要說上谷危機化解不了,很快這一危機還會擴散到博陵、雁門、幽燕、代北乃至整個北疆地區,那問題就嚴重了,直接威脅到了長城鎮戍安全,影響到了國祚安危

聖主因此焦慮不安,愁眉不展。

這天深夜,涿郡留守段達急奏,古北口於九月二十四夜,一連三次急報,最終證實,李子雄、韓世諤和楊恭道於九月二十三攻佔奚族的燕山蟠龍堡。雙方建立聯繫後,據李子雄信使所述,周仲和來淵於九月二十二攻佔奚族西南重鎮白檀城,白髮賊則帶着主力大軍於九月十八攻陷了奚族北方重鎮鬼方城,同時還攻佔了松山要隘,斷絕了遠征契丹的奚族主力大軍的退路。如果李子雄信使所述真實可信,那麼李子雄和白髮賊就在安州戰場上取得了較大優勢,接下來他們只要搶在奚族主力大軍撤回奚王府之前,攻陷奚王府所在的方城,則大局已定,勝券在握,安州基本可以收復。

段達隨即對安州未來形勢做出分析和推斷。突厥人爲了確保自己對東胡諸種的控制,確保自己在東北的利益,必定出兵支援奚族,幫助奚族奪回安州,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安州戰事頻繁,李子雄和白髮賊立足未穩,應對吃力,雖然長城內會給予支援,但畢竟塞外作戰,正好冬天又到了,大雪紛飛,既沒有天時地利亦沒有“人和”相助,困難重重,負面較大,因此段達建議,是否考慮在燕北方向給予適當支援,只要有效牽制一下磧東南牙旗的突厥人,必然可以緩解李子雄和白髮賊所承受的重壓,確保他們可以立足安州,贏得喘息之機,如此未來他們才能橫掃東胡諸種,沉重打擊突厥人的有力別部,以達到遏制和削弱突厥人的目的。

至於支援一事,段達也提出了一個建議,李子雄和白髮賊若想得到長城內的有力支援,就必須拿出實際行動來贏得朝廷的最基本信任,而實際行動就是在最短時間內,把留在飛狐的叛軍全部撤往安州,以幽燕的穩定和北疆的安全來換取長城內的全力支持。

段達認爲,李子雄和白髮賊沒有理由拒絕這一建議,除非他們居心叵測、別有圖謀,當然,如果他們別有圖謀,那他們就是心腹大患,沒有絲毫價值,朝廷就不能給他們以任何支持。這是原則性問題,不容妥協,不能退讓。考慮到南北大戰越來越近,必要時候,當機立斷,乾脆直接兵進安州,與突厥人正面交鋒,由涿郡留守府來完成牽制和削弱突厥人的任務。

聖主看完這份奏章,沒有任何喜色,臉色陰沉,心情極度惡劣。

前來呈送奏章的內史侍郎虞世基看到聖主臉色陰鬱,眼神無奈而失望,當即意識到段達做了一件錯事。

段達這一對策的確可行,畢竟有李子雄和白髮賊衝在前面,中土拿下安州的阻力已無限減少,段達漁翁得利,功勞唾手可得。然而壞就壞在這裡,段達明擺着要搶功勞,他的私心還是重了,胸懷也不夠大,氣魄也不夠,才智亦有欠缺,不知道是因爲被李子雄和白髮賊聯手欺騙了,惱羞成怒,還是因爲做爲聖主的絕對親信,推翻前太子楊勇的首席功臣,不但遲遲進入不了核心決策層,甚至就連中樞最高決策層都進不去,心裡失落着急,控制不住,看到功勞就想搶,已經飢不擇食了。

然而,就這件事而言,恰恰證明聖主睿智,段達的確沒有進入中樞最高決策層的資格,他的智慧、胸襟和德操都不夠,不堪大用,做個封疆大吏都勉勉強強,更不要入主中樞了,實際上他的能力也只配做個禁衛軍統帥。

目前中土內憂外患,內憂嚴重,外患更嚴重,就算聖主第三次東征成行,並取得勝利,也是治標不治本,救急不救命,既解決不了國內政治上的兩京對峙之局,緩解不了改革和保守的激烈矛盾,也解決不了東、西兩部突厥對中土所形成的夾擊之勢,延緩不了南北大戰的爆發,相反國內政治危機越嚴重,南北大戰爆發得就越快。

國內政治危機的核心問題就是改革和保守之爭,就是對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現在改革進行到了一定時候,對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已經嚴重影響甚至損害到了貴族統治集團的既得利益,主要是以豪門世家爲代表的掌握最多權力和財富的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所以這個矛盾不可調和,不可解決,已經到了激烈對撞和爆發的時刻

。爲什麼動用人力物力財力較少的西征成功了,而傾盡國力的東征卻失敗了?原因就是西征之時,改革和保守的矛盾還沒有激化,雙方還能合作,而到東征之際,改革和保守的矛盾徹底激化,雙方反目成仇,大打出手了。

既然國內政治危機在國內解決不了,怎麼辦?當然就是發動對外戰爭,轉嫁矛盾,然後以對外戰爭的勝利建下武功,以武功來加強皇權,加強中央權威,然後以絕對實力擊敗政治對手,以強權來繼續推進改革,一勞永逸的解決改革和保守這對核心矛盾,化解國內政治危機。

所以聖主需要南北戰爭的勝利,需要開疆拓土的武功,但就目前國內外大勢而言,中土沒有贏得南北戰爭的絕對把握,聖主需要更多時間進行戰爭準備,包括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方方面面的準備。

從這一目的出發,聖主需要贏得東征的最後勝利以挽救中央權威,需要委曲求全的與西突厥建立聯盟,需要忍氣吞聲的與大漠突厥人維持穩定關係,但中土是東、西兩部突厥的共同敵人,而東、西兩部突厥則是同根同源的親兄弟,關鍵時刻,東、西兩部突厥聯手夾擊中土很正常,中土必須做好防備,必須想方設法離間東、西兩部突厥,必須竭盡全力利用一切手段遏制和削弱東、西兩部突厥。

此刻,李子雄和白髮賊的收復安州之計,可謂神來之筆,恰好幫助聖主解決了遏制和削弱大漠突厥的難題,同時給聖主發動第三次東征和取得東征的最後勝利創造了最好條件,所以聖主接到齊王急奏後,態度非常明確,一切以中土利益至上,不論李子雄和白髮賊是什麼身份,也不論他們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更不要擔心因此而造成的可能存在的未來隱患,只要他們收復了安州,混亂了東北,牽制了突厥人,給中土贏得南北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更多優勢,那就支持,無條件支持,傾盡全力支持。

中樞核心決策層也是這個態度,機會難得,戰機更是稍縱即逝,只要李子雄和白髮賊的所作所爲有利於中土,那就堅決支持,切莫猶豫不決瞻前顧後,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該抓住的機會一定不能錯過。

結果段達卻在緊要關頭出了個“妖蛾子”,要有條件支持李子雄和白髮賊,要求他們把盤駐在飛狐的叛軍全部撤進安州,名義上是穩定幽燕局勢,實際上就是挖了一個搶功勞的大坑。

段達判斷李子雄和白髮賊肯定會答應他的條件,實則不然,從李子雄和白髮賊的立場來說,雙方沒有信任,他們爲了生存就必須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竭盡所能影響甚至控制長城內外局勢的發展,因此他們留在飛狐的叛軍就成了一顆上佳的“棋子”,這顆“棋子”運用好了,對中土官方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和制約,雙方即便沒有信任,也能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展開合作。反之,李子雄和白髮賊根本就沒有任何手段威脅和制約中土官方,任憑中土官方以援助來捏住他們的脖子,任由中土官方宰割,雙方是主人和奴隸的關係,還有什麼合作?

這一點段達不可能看不到,所以他故意挖坑,就等着李子雄和白髮賊跳下去。

聖主憤怒就在如此,段達不能高屋建瓴、高瞻遠矚看到全局也就算了,竟然不能完全領會他的意圖,對他的命令陽奉陰違,甚至把個人私利置於中土利益至上,這就不是志大才疏,而是德操有問題了。

虞世基暗自嘆息。段達你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咎由自取啊,這本來是你升遷的大好機會,結果你親手把它葬送了。

本書來自/book/htl

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五百四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一十五章 風已起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十二章 突變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762章 上當了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一百九十五章 你安排一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兩百三十八章 打破默契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野望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十三章 挾持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804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須陀走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
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五百四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一十五章 風已起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十二章 突變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762章 上當了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一百九十五章 你安排一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兩百三十八章 打破默契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野望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十三章 挾持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804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須陀走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