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

ads_wz_txt;

三月底,聖主的詔令送達齊魯地區,水師副總管周法尚當即鬆了一口氣。

實際上週法尚雖然態度強硬,堅決不上岸,但張須陀逃離齊郡,的確讓他進退維谷,心存憂慮。水師上岸必然與齊王對抗,而不上岸則可能遭受聖主的懲處,然而周法尚既沒有把握趕走齊王,又沒有把握掌控齊魯局勢的發展,兩害相權取其輕,爲了確保東征的勝利,爲了確保水師能在預定時間內渡海遠征,周法尚寧願承受聖主的怒火,也不願一頭鑽進波詭雲譎的政治泥沼裡自尋死路。

聖主在詔令中的態度很明確,一切爲了東征,所以對隱藏在齊魯局勢背後的政治衝突視而不見,對目前齊魯地區各方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充耳不聞,甚至對當前齊魯局勢的日益惡化都熟視無睹,不予置評,更不要說指責某個軍政長官或者歸罪於某方勢力了。聖主的解決辦法很簡單,既然局勢惡化了,剿賊難度增加了,那就增兵戡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去尋根究底,把所有深層次的矛盾和危機統統掩蓋起來,壓制下去,等待東征勝利之後再予處置。

既然一切爲了東征,那麼周法尚對齊魯戡亂戰場採取保守策略就非常正確,不主動與齊王對抗以便最大程度的阻止齊魯局勢的進一步惡化,也是明智之舉。但是,聖主對齊魯局勢很關心,緊急從河北調兵進入齊魯戡亂更表明了他迫切需要齊魯局勢的穩定,所以水師暫時還不能撤離,最起碼在未來一個多月內還要繼續剿賊,還要在戡亂戰場上配合齊王楊喃以及即將到來的討捕大使崔弘升。

齊王楊喃和他的股肱部屬們也接到了這道詔令。韋福嗣和李子雄的擔心變成了現實,這次齊王“玩”大了,激怒了聖主,崔弘升的到來必將給齊王帶來一系列麻煩,會直接阻礙甚至破壞齊王未來幾個月的謀劃。

不過事情尚有挽救餘地,因爲崔弘升肯定不願與齊王發生正面衝突,他南下的步伐肯定非常慢,肯定要給齊王留出足夠的“騰挪”時間,只待齊王擊敗了反賊,穩定了齊魯局勢,他也就沒必要進入齊魯了。

崔弘升是什麼人?聖主的那點小手段,小伎倆,豈能瞞得了他?崔氏目前正深陷於新一輪皇統之爭而不可自拔,危機四伏,而齊王現在就如一頭憤怒的野公牛,徹底瘋了,逮誰撞誰,看到崔氏這個直接危害到他生死存亡的政治對手,焉能放過?聖主把崔弘升調到齊魯,說白了就是坐山觀虎鬥,就是激怒齊王,逼着齊王打擊崔弘升,而崔弘升無奈之下,也只有奮起反擊,把齊王“掀翻”在地。此事周法尚和張須陀都不敢做,避之唯恐不及,而崔弘升卻不得不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打也得打。

結果可想而知,崔弘升不到迫不得已,不會進入齊魯,而齊王爲了確保自身利益,必須想方設法阻止崔弘升渡河南下,爲此他必須以最快速度擊敗反賊,穩定齊魯局勢,於是聖主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一個敲山震虎,就把在齊魯“玩”得忘乎所以的齊王震懾住了。

李子雄聞訊,當即遣使約見李風雲,心情很急迫。

最近他與楊玄感取得了聯繫,主動詢問邊疆局勢,主要是西北疆的消息。楊玄感在回信中提供了一些高層機密,比如西疆形勢惡化,隴西局勢尤其緊張,西北軍最高統帥漁陽公元弘嗣因爲性格、手段和策略的原因,在過去的一年裡不但未能在派系林立的西北軍裡建立起足夠的威望,反而激化了西北疆紛繁複雜的矛盾,以致於西北軍內訌不斷,西北各方勢力衝突迭起,這直接危及到了中土在西北疆的利益,嚴重打擊了中土的國防和外交大戰略。

如今西突厥的射匱可汗已經擊敗西域的鐵勒人,建牙帳於龜茲北部的三彌山,把阿爾泰以南所有土地盡數收入囊中,西域大部分王國俯首稱臣,之前中土經略西域的所有成果基本喪失殆盡,而吐谷渾的步薩鉢可汗慕容伏允則乘機反攻西海,意圖收復故土,重建吐谷渾,若西北軍不能阻擋,則之前聖主西征的所有戰果將化爲烏有。

元弘嗣處境艱難,外有西突厥人和吐谷渾人的左右夾擊,內有隴右地方勢力之間的爭鬥和西北軍內部傾扎,可謂內憂外困,舉步維艱,以他的聲望和能力已經對付不了這種危局,必然顧此失彼,節節敗退,甚至有可能在內外兩個戰場上都一敗塗地。也就是說,元弘嗣現在焦頭爛額,根本就顧不上兵變的事情了,他能把自己那一攤子事情搞定就不錯了。

爲此楊玄感在書信中頗爲感嘆,本來元弘嗣具備發動兵變的最好條件,有兵力,距離西京又近在咫尺,若其據關隴而下,則東都乃至中原盡在掌控之中,可惜時運不濟,被西疆那個大牢籠活活困住了,動彈不得,如今只能自力更生,畢竟眼前這個機會千載難逢,錯過了也就沒有了,所以楊玄感還是決心殊死一搏,只是各種各樣的困難太多,數不勝數,而能夠給楊玄感幫助的人又太少,這讓楊玄感殫精竭慮之餘,不免心力交瘁,有一種孤立無援之感。好在李子雄復出了,進入了衛府,在東萊水師統領軍隊,並且也在積極謀劃兵變一事,這讓楊玄感看到了兵變成功的希望,於是他在書信中表達了與李子雄全面合作的意向。

合作的重點就是皇統繼承人的人選。現今的東都政局太複雜,即便是保守勢力也被聖主所發動的新一輪皇統之爭搞得四分五裂,而有資格角逐皇統繼承權的的幾位皇子皇孫,因爲各種各樣複雜的原因,誰都沒有衆望所歸的聲望,誰也沒有一呼百應的實力,以致於楊玄感在選擇新皇帝的人選時,茫然無措了

新皇帝的人選,是兵變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環,直接關係到了兵變的成敗。目前趙王楊杲和燕王楊偵都跟隨聖主東征,不在考慮之列。留守西京的代王楊侑是關隴本土貴族集團的扶植對象,而關隴本土貴族集團與河洛貴族集團雖然都是中土最大的保守勢力,但雙方一直以來都是針鋒相對的政敵。如果河洛貴族集團發動軍事政變,關隴本土貴族集團從保守派整體利益考慮,未必會落井下石,背後捅刀子,但合作的難度非常大,除非形勢明朗了,對河洛貴族集團有利了,且雙方在利益分配上達成了一致,否則關隴本土貴族集團絕無可能參與政變,所以代王楊侑暫時也不在考慮之列。留守東京的越王楊侗有崔氏的輔佐,有山東貴族集團的支持,而關隴人和山東人的矛盾與生俱來不可調和,所以越王楊侗也不在考慮之列。

最後就剩下了齊王楊喃。齊王楊喃在楊玄感、李子雄等人的心目中,一直是最好的皇統繼承人選,無論是身份、能力、資歷還是政治理念,都是最合適的新皇帝人選,但一直以來齊王楊喃的背後都是關隴本土貴族集團,若齊王上位,等於給關隴本土貴族集團做了“嫁衣”,這讓楊玄感等河洛人失去了將其推上皇位的動力,最後更是一不做二不休,於脆配合聖主和改革派將其“打翻”在地,連皇統繼承權都給剝奪了。

李子雄雖然與楊素、楊玄感關係密切,與弘農楊氏亦是政治盟友,但他畢竟還是隴西李氏,他的政治利益還是側重於關隴本土貴族集團,所以對楊玄感等河洛人配合聖主和改革派“摧毀”齊王楊喃之舉非常不滿,再加上他受齊王連累而“下臺”,自身利益損失太大,更加重了雙方之間的矛盾,加深了彼此間的隔閡,所以在軍事政變這件事上,李子雄雖然很積極,甚至到了水師之後就秘密謀劃,但始終沒有告之楊玄感等同盟者,原因就在如此,雙方之間的信任度已經不夠了。

還有一個更重要原因是,李子雄傾向於高舉齊王楊喃這杆大旗,並把政變所得的政治利益歸於齊王楊喃,但這顯然得不到以楊玄感爲首的河洛人的支持,而沒有楊玄感等人的堅決支持,李子雄一廂情願,剃頭挑子一頭熱,兵變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所以當齊王楊喃堅決拒絕之後,再加上李風雲的一番分析和推演,李子雄基本上也就放棄了兵變的想法。

然而,他放棄了,不代表楊玄感就放棄了,而楊玄感一旦發動軍事政變,做爲同盟者,李子雄於情於理於利益都要爲之響應,都要生死與共、榮辱與共,這就是李子雄獲悉楊玄感留鎮黎陽督辦東征糧草,李風雲的預言得到驗證之後,他主動聯繫楊玄感的原因所在。

結果他從楊玄感那裡得到了更多機密訊息,同時也進一步驗證了李風雲預言的準確性,現在他基本上相信了李風雲對未來幾個月中土局勢的推演,也就是說,再過兩個多月,僅僅兩個多月後,兵變就要爆發了,然而,他還沒有做好準備,楊玄感也沒有做好準備,齊王就更沒有絲毫準備了,所以他迫切要見到李風雲,具體商討未來對策。

韋福嗣彷彿預感到了什麼,第一時間告之李子雄,與李風雲的秘密會晤,必須兩個人一起,否則後果自負。

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起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九百八十一章 豈會騙你?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十八章 瓦亭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
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起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九百八十一章 豈會騙你?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十八章 瓦亭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