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豈會騙你?

二月初十,崔鈺、崔九秘密拜會李風雲。

隨着飛狐留守軍撤出關外,崔弘升的個人危機也隨之解除,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現在安東利益就擺在桌面上,各方勢力垂涎三尺,一哄而上,如何讓博陵崔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等冀北幽燕豪門世家從中搶奪到更多利益,已成爲當務之急,而崔弘升做爲博陵崔氏的家主,理當衝在最前面,竭盡所能。

恰在這時,李風雲通過崔鈺向他傳遞了一個訊息,期盼他能參加第三次東征,雙方再度合作,共謀利益。

崔弘升無意參加第三次東征。形勢明擺着,中樞至今沒有做出第三次東征之決策,而未來即便做出了這一決策,卻已錯過最佳戰機,攻克平壤滅亡高句麗已不可能,最好結果也就是逼迫高句麗俯首稱臣,跪地投降。這對中土來說沒有意義,軍事上政治上都沒有太大價值,也無法幫助聖主和中樞挽回因東征連番失利而丟掉的臉面,不過聊勝於無而已,所以崔弘升不想參加第三次東征,不想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做無謂冒險。

但是,李風雲對第三次東征卻非常樂觀,甚至做出大膽預測,高句麗必亡,第三次東征必定以徹底摧毀高句麗而告終。這引起了崔弘升的興趣。李風雲是個創造奇蹟的人,看看安東這步棋就知道,李風雲不但膽子大,謀略高,運氣也是驚人得好,而運氣恰恰是實力的一部分。

崔弘升心動了,讓他心動的不是可以酣暢淋漓地報薩水大敗之仇,也不是因爲滅亡高句麗所帶來的政治利益,而是李風雲對南北大戰的悲觀預測。

李風雲預測,南北大戰不但要在明年爆發,而且還是東、西兩部突厥夾擊中土。如果這一預測變成現實,中土的勝算就不大,而更嚴重的是,河北乃至整個山東因爲三年的東征已經付出了慘重代價,如果明年又爆發南北戰爭,山東雪上加霜,根本沒有喘息時間,結果可想而知,忍無可忍的山東人極有可能掀起叛亂大潮,山東在內外敵人的夾擊下烽煙四起,生靈塗炭,這對山東豪門世家來說利益損失之大就無法估量了。

於公於私,博陵崔氏都需要南北大戰的勝利,都需要中土的穩定和統一,所以崔弘升權衡再三,毅然上奏聖主,主動請纓參加第三次東征,決心搶在南北大戰爆發前,竭盡全力贏取聖主的信任,不惜代價抓住軍權,爲明年南北大戰做好準備。

崔弘升主動請纓,願爲東征選鋒一往無前,以實際行動支持聖主。

此舉影響甚大,尤其對河北、幽燕豪門世家的立場和態度必將起到一個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聖主因此非常高興,當即應允,詔令左武衛將軍崔弘升立即趕赴遼東大本營,與右武衛大將軍李景、左御衛將軍薛世雄等共同做好第三次東征的前期準備,只待命令下達,即率選鋒軍強渡遼水,直殺平壤。

李風雲如願以償達到了目的,接下來就是雙方之間的深入合作了,而合作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了此仗勝負,崔弘升當然高度重視,遂派崔鈺、崔九再赴安州,與李風雲具體商討。

李風雲不再隱瞞,把自己取間道奔襲平壤之計如實告知崔氏。

崔鈺和崔九十分驚訝,這個攻敵之策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

之前李風雲說服崔弘升參加第三次東征的理由是,他將率十萬漢虜大軍遠征高句麗,並充當攻擊選鋒,爲崔弘升掃清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這個理由崔弘升基本相信,因爲崔鈺、崔九曾親赴赤峰總營親眼看到了李風雲的真正實力,而飛狐這邊也還有數萬人馬,所以李風雲的確有能力湊足十萬大軍,但關鍵是,李風雲要信守承諾,願意傾力遠征,願意帶着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

現在遼東大本營的遠征軍也不過十餘萬人,加上齊王的親衛軍,聖主的禁衛軍,總兵力也只有十五萬多人,這種狀況下,如果李風雲帶着是十萬大軍加入東征戰場,並且衝在最前面,一路過關斬將,攻城拔寨,的確可以起到決定性作用。

但這怎麼可能?安東不要了?就靠裴世矩一個人唱空城計?抑或,李風雲有意避敵鋒芒,把安東拱手相讓,跑到高句麗的廢墟上稱王稱霸?

“計是好計。”崔家十二娘子黛眉緊皺,沉思良久,問道,“既然取間道奔襲,必然隱藏行跡,軍隊就要少而精,否則不要說隱藏形跡了,就連糧草都解決不了。既然軍隊少而精,請問,你率多少軍隊遠征?還是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

“當然。”李風雲不假思索地說道,“沒有十萬大軍,某如何搬空平壤城?”

“你還敢騙兒?”崔鈺厲聲喝叱道,“你率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誰來鎮戍安東?安東不要了?”

“安東穩如泰山。”李風雲說道,“聞喜公留鎮安東,誰敢捋其虎鬚?再說還有剛剛從飛狐出關的數萬大軍,他們駐防於平地松林和松山一線,向西可阻御磧東南牙旗的突厥人,向北可兼顧東胡諸種,萬無一失。另外,此次遠征,某還要帶上步利設阿史那咄爾的突厥控弦,一部分奚族、契丹和霫族諸部控弦,把可能威脅到安東穩定的內部風險將到最低。”

剛剛出關的飛狐大軍不參加東征,要留守安東?崔鈺和崔九四目相顧,眼裡不約而同地掠過一絲陰影。

崔鈺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厲聲喝叱道,“白髮,如果飛狐軍隊留守安東,你哪來的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

“某豈會騙你?”李風雲毫不猶豫地駁斥道,“中土第一次東征,號稱百萬大軍,焉能有假?”

崔鈺和崔九勃然大怒。疏忽了,還是給李風雲騙了,十萬大軍與十萬精兵根本就是兩回事,只是當初雙方沒有說清,如今各執一詞,卻難分對錯。

崔鈺怒極而笑,質問道,“那你能否告訴兒,你十萬大軍到了平壤城下,不但糧草已絕,將士更是疲憊,如何攻城?又能攻幾天?”

李風雲笑了,搖搖手,好整以暇地說道,“這是機密,恕某不能透露。”

崔鈺氣極,剛想張嘴怒叱,卻被李風雲伸手相阻,“有一點你說的很對,某的十萬大軍長途跋涉後,疲憊不堪,糧草也可能斷絕,若無必勝手段,攻打平壤純屬找死,所以請你相信某,某雖然膽大包天行險一搏,但也不會無視十萬兄弟的生死,某還是有些把握的,退一步說,即便某不能一鼓而下攻克平壤,亦會與平壤打個兩敗俱傷,足以爲黃臺公拿下東征頭功鋪平道路。”

李風雲言辭真切,崔鈺也冷靜下來,仔細一想也確實如此。李風雲每每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看上去都是殊死一搏,不成功則成仁,但實際上如果認真推敲其中的關鍵,還是能夠發現一些隱藏在死局絕境背後的戰機,只是這些戰機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就連發現都困難,更不要說抓住了,而李風雲的優點就在於他不但能夠敏銳地發現戰機,還能及時捕捉到稍縱即逝的戰機,這就是天賦,無與倫比的天賦,不服不行。

崔鈺要做出決斷,但這個決斷關係到父親崔弘升的切身利益,更關乎到博陵崔氏的未來,不能不慎重。

崔九看到崔鈺沉思不語,於是詢問李風雲,“你打算何時出征?是否等到中樞做出決策,聖主下達詔令之後?”

李風雲搖頭,鄭重回道,“十天內,某將北上赤峰,率軍遠征。如果一切順利,四月底,也就是兩個多月後,某將殺到平壤城下,打高句麗一個措手不及。”

崔鈺吃驚了,脫口而出,“這麼快?都不等聖主詔令?”

崔九卻是恍然。李風雲這頭狼太可怕,估計早就盯上奄奄一息的高句麗了。不管有沒有聖主詔令,李風雲今年的目標都是高句麗,都要拿高句麗來餵飽自己,如此說來,李風雲肯定早有佈局,有勝算,崔氏這次只要默契配合,應該能在東征戰場上滿載而歸。

“四月底?”崔九遲疑少許,說道,“中樞至今沒有做出決策,所以四月底之前,東征大軍恐怕難以渡過遼水。”

“的確有些困難。”李風雲說道,“雖然安東以十萬大軍加入第三次東征,有力幫助聖主和中樞解決了東征兵力不足問題,已經不需要再從國內徵調軍隊了,但糧草輜重的調集和運輸依舊需要時間,正常情況下,東征大軍四月底之前,的確不具備強渡遼水的條件。”

崔九當即問道,“計將何出?”

“就目前形勢而言,聖主雖然想滅亡高句麗,雪洗前恥,但現實情況不允許,所以第三次東征的目標估計也就是以武力逼迫高句麗投降而已,這樣可以勉強扳回一點顏面,不至於讓聖主灰頭灰臉地返回東都。由此推及,第三次東征不論在中樞層面還是在軍方內部,都會受到各種干擾和掣肘,真正想奮勇殺敵滅亡高句麗者寥寥無幾,這種不利情況下,如果黃臺公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率先渡過遼水……”

崔九心領神會。

崔鈺卻質問道,“我家大人率先渡河,豈不有孤身深入之危?”

李風雲看了她一眼,笑道,“孤軍深入的不是你家大人,而是某。”

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三百七十章 要不得的固執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三百零八章 打土豪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五百六十三章 許國公到了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七百零八章 同牀異夢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一十六章 與杜伏威結拜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兩百零一章 你認識蒲山公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四百五十六章 到了洛口倉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
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三百七十章 要不得的固執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三百零八章 打土豪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五百六十三章 許國公到了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七百零八章 同牀異夢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一十六章 與杜伏威結拜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兩百零一章 你認識蒲山公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四百五十六章 到了洛口倉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