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

楊玄感預料到衛府軍可能要放棄南郭,但沒有想到放棄得如此之快,他更沒有想到衛府軍會在放棄南郭的同時摧毀黃道橋。黃道橋一斷,他的軍隊被通濟渠阻擋在太陽門廣場,短時間內無法趕到對岸,這使得李風雲輕而易舉地贏得了搶佔南郭的先機,而以聯盟軍隊的暴戾和貪婪,可以想像他們的洗劫將對東都造成多大的傷害,而所有的罪名都是楊玄感的,所有受到傷害的東都人都會唾罵楊玄感,這不僅會嚴重損毀楊玄感的聲名,也會給楊玄感帶來一系列無法預料的麻煩。

李風雲早就做足了攻打南郭的準備,如今南郭沒有衛戍軍,不過是一座空城,更是囊中之物了。一個多時辰後,聯盟軍隊轟開了城門,一窩蜂地衝進了南郭,首選洗劫目標就是位於南郭的豐都大市場和大同大市場。

就在楊玄感鬱憤不已,李風雲歡天喜地的時候,右驍衛將軍李渾率帳下主力渡過澧水,準備突襲叛軍,但楊玄挺的警惕性非常高,馬上就發現了李渾的蹤跡,雙方當即展開廝殺。

楊玄挺的位置很危險,皇城、回洛倉和金墉城裡都有衛府軍,而其後方的邙山和金谷也有衛府軍,前後都是敵人,他晚上豈敢閤眼?結果李渾的偷襲沒有成功,而楊玄挺擔心腹背受敵亦不敢戀戰,連夜退守平城。

消息傳到楊玄感那裡,楊玄感更鬱悶了,黃昏前剛剛合圍東都,不料一轉眼,包圍圈就給衛府軍突破了,皇城與金谷之間的通道又暢通了,東都和河內之間又能互爲聲援,而東都若不能陷入四面包圍,則必然影響到西京大軍增援東都的速度。

楊玄感稍加考慮後,請來胡師耽,讓其火速趕赴函谷關,與楊積善一起想方設法“策反”鄭元壽的部下。唯有儘可能削弱東都衛戍力量,才能把西京大軍更快地“誘進”東都戰場。

楊玄感又急令楊玄挺,天亮後再攻金墉城、回洛倉,並給他兵力上的支援,同時急告王仲伯,繼續攻擊臨平亭,牢牢牽制李公挺,讓其無法從金谷方向威脅楊玄挺的“身後”。

楊玄感又請來李密,讓其趕赴南郭,竭盡全力說服李風雲和韓相國,要嚴明軍紀儘量約束義軍將士,劫掠豐都市和大同市可以,洗劫鉅商富賈也可以,但不要殺人,更不要傷害無辜平民,以免激起民憤,引發暴亂,以致於局勢失控,一發不可收拾。

六月十八,李子雄、陳瑞、韓曜等人帶着最後一批聯盟軍隊撤離黎陽,北上而去。

臨行前,陳瑞再一次提醒清河義軍首領張金稱,我們走了,你們也趕緊走吧,差不多就行了,免得被衛府軍圍住,竹籃打水一場空。

又通過秘密渠道急告崔弘升,黎陽空城一座,正是明公建功之良機。

同日,元務本接到了楊玄感的回覆。楊玄感給了他兩個選擇,其一,死守黎陽,但李子雄走了,聯盟軍隊也走了,以元務本的單薄力量,在數路衛府軍的圍攻下,根本堅守不下去,所以,第二個選擇就是,藉助李子雄之計,投降齊王楊喃,把黎陽和黎陽倉拱手讓給齊王,而齊王一旦控制了黎陽,也就擁有了主動權,進退無憂了,進可以殺進東都搶奪皇統,退可以趁火打劫伺機攫利。如此一來各路抵達黎陽平叛的軍隊統帥們,只要是忠誠於聖主的,都會極力阻止齊王進京,以避免這場風暴演變成皇統大戰,所以在東都形勢沒有進一步惡化之前,或者聖主在沒有歸來之前,他們都會謹慎行事,小心翼翼地把齊王“困”在黎陽,不到迫不得已絕無可能把齊王單獨留在黎陽,把他們的“後背”交給一個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困獸”手上。

如果各路平叛大軍都被齊王“牽制”在黎陽,豈不等於元務本堅守住了黎陽?

元務本心領神會,當即擬寫一份書信,遣使渡河趕赴白馬交給李善衡。

李善衡和董純的原本謀劃是借控制黎陽的機會控制聯盟,一石二鳥,但聯盟不可能把命運交給齊王,任其宰割,再加上還有一個老奸巨滑的李子雄,結果兩者一合計,當機立斷,“逃之夭夭”,連黎陽倉都顧不上劫掠了,如此一來李善衡和董純的謀劃就落空了,畢竟崔弘升距離黎陽更近,而李子雄爲爭取逃亡時間,必定要以黎陽爲“餌”,先把黎陽“扔”給崔弘升,讓崔弘升和齊王“兩虎相爭”。

齊王本來就不願進入黎陽,以免被一羣居心叵測的大佬們“包圍”了,那是羊入狼羣,稍有不慎就會落得個身陷囹圄的悲慘下場,所以當前局勢下他就更不願進入黎陽了,而李善衡和董純因爲擔心與崔弘升產生正面衝突,也必然猶豫不決,這就給了元務本機會。

六月十八,清晨,李善衡出白馬城,率軍抵達白馬津口,準備渡河攻打黎陽,但他擔心崔弘升搶先一步攻佔黎陽,是以躊躇不決,先派出斥候渡河打探黎陽軍情,同時等待董純前來會合商量。就在這時,元務本的書信到了。

看完元務本的書信,李善衡喜出望外。元務本獻城投降是假,利用齊王“變相”地爲楊玄感堅守黎陽,幫助楊玄感牽制各路增援衛府軍是真,但他並不在意被楊玄感所利用,相反,他很“樂意”給楊玄感持續惡化東都局勢贏得更多時間,東都越混亂,形勢越險惡,對齊王攫利就越有利,北上發展之策的成功率就越大。

至於此事的真假,李善衡根本就不懷疑,亦不擔心這是黎陽方面的陰謀,更不害怕元務本會乘着自己渡河之際半渡而擊之。

之前他已經從李安期那裡得到了聯盟的明確回覆,聯盟拒不接受齊王的合作方案,看穿了齊王有吞併聯盟之心,而不合作等於翻臉,聯盟實力不濟,遂果斷撤離。這在李善衡的預料當中,他在拿出這個計策之前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聯盟上當中計了,那就乘機吞併一部分,壯大自己的同時削弱聯盟,這樣到了北疆後就能牢牢控制聯盟,不讓李風雲坐大以致於尾大不掉,釀成大患,反之,聯盟只有“逃之夭夭”,被迫放棄劫掠黎陽倉,而聯盟北上轉戰後若沒有充足糧食做支撐,立足還是可以,但若想迅速發展起來那就千難萬難了,這同樣可以達到削弱聯盟實力並遏制李風雲壯大的目的。

出乎李善衡預料的是李子雄的反應,他以爲李子雄會默契配合“齊王”,會與齊王聯手操控黎陽局勢,哪料到元務本竟然在書信中告訴他,李子雄逃離黎陽了,與聯盟軍隊一起北上了。

李善衡忍不住暗自腹謗。人老成精,李子雄果然老奸巨滑,不但把形勢看得清清楚楚,連人的心理也摸得通通透透,更重要的他能審時度勢忍辱負重,關鍵時刻毅然拋棄了貴族的自尊和矜傲,把自己放在“賊”的位置上去考慮生存,去尋找渺茫的希望。這太厲害了,一般貴族做不到,這不是能否放下貴族身段的問題,而是需要逾越自己的心理底線,顛覆自己的人生觀,重建自己的價值理念。你承認自己是個“賊”還不行,還需要用“賊”的視角去審視和解讀這個世界,做一個真正的“賊”,然後才能融入到“賊”的世界,爲其他“賊”所接受。李子雄做到了,到聯盟大軍裡做他的“賊”大佬去了。

李善衡自嘆弗如。雖然他並沒有斬殺李子雄的計劃,但李子雄必死的念頭卻很清晰,而且越來越強烈,原因無他,關鍵時刻,齊王爲證明自身之“清白”,爲表達自己對聖主的“忠誠”,只有拿出李子雄的人頭。對此李子雄顯然一清二楚,所以在聯盟決定逃離黎陽不再與其合作,李子雄獨木難支後,他的出路只有兩個,要麼投降齊王,把自己的性命交給齊王,然後寄希望於聖主留他一條性命,但這個希望太渺茫了;要麼與聯盟一起逃離黎陽,就此做“賊”到底,一條道走到黑,雖然生存同樣艱難,但如果李風雲對未來中土形勢的預測是正確的,那麼即便齊王未能北上發展,聯盟也同樣有機會在河北發展壯大,一旦中土崩裂便可逐鹿爭霸,相比起來,這條路不但生存有望,還有可能在身後留下清白之名,蔭澤子孫。

李子雄逃離黎陽,就剩下元務本形單影孤,根本守不住黎陽,而黎陽過早失陷對東都戰場上的楊玄感十分不利,所以元務本情急之下做出這種選擇也很正常,反正死路一條了不賭白不賭,或許就賭對了。

李善衡一邊急報齊王和董純,一邊指揮大軍急速渡河。爲確保自己能搶在崔弘升的前面拿下黎陽,李善衡身先士卒,第一批渡河北上。

十八日午時,李善衡兵臨黎陽城下,元務本遣使談判。城池我可以給你,但前提是你必須保證我的性命。

李善衡嗤之以鼻,回覆元務本,要麼你馬上棄城而走,去東都尋找楊玄感也好,北上追趕李子雄也罷,我都視而不見,給你一條生路,要麼你就等死吧,因爲無論是他還是齊王,都無法保證元務本的性命,所以他認定這是元務本的拖延之策,拖一天是一天,而更居心叵測的是,此刻河北賊正在黎陽倉大肆劫掠,如果他既不打黎陽城,又不去剿河北賊,豈不落人口實?但他屠刀一舉,放着背叛聖主的賊不打,卻去殺搶劫糧食的賊,這不是本末倒置嗎?不但拱手送給政敵“攻擊”自己的把柄,還與河北人結下了血海深仇,如此蠢事豈能去於?

李善衡嚴厲警告元務本,天黑之前若其不獻城投降,他將連夜攻打黎陽城。

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五百六十三章 許國公到了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761章 驚天巨箭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
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五百六十三章 許國公到了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761章 驚天巨箭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