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

ads_wz_txt;

崔家十二娘子風風火火,匆匆拜別了父親,急速南下,唯恐大河封凍,耽誤了行程。

崔九不知道崔弘升與十二娘子的談話內容,但崔弘升既然暗示自己,十二娘子是崔氏的佈局之一,並且把十二娘子的安全託付給了自己,那麼自己理所當然盡忠盡職,唯十二娘子馬首是瞻。事關崔弘升的命運,崔氏的未來,崔九不敢大意,放下全部雜念,盡心盡力輔佐十二娘子。

過了大河,十二娘子找到崔九,請他就近尋一處徐氏碼頭,傳出訊息,崔氏要見徐世勣。

訊息傳出不久,崔家的船隊就進入了通濟渠,而徐世勣也接到了訊息,但他摸不清崔氏的意圖,擔心崔氏是衝着瓦崗兄弟來的,乾脆避而不見,拖一時是一時。恰在這時徐十三突然出現,送來了李風雲的消息。徐世勣於是寫了份長信,經過瓦崗兄弟商討之後,遂派了個心腹執事,由十幾名武技精湛的死士護衛,火速送至通濟渠上的崔家船隊。

崔九看到徐氏如此“鄭重其事”地送來一份密信,估計事關重大,當即親自把信送到了十二娘子手上。

十二娘子對徐世勣的誇張之舉很不屑,不就是一份信嘛,用得着這麼“劍拔弩張”?待她打開信,看到都是有關白髮刑徒和徐州賊的消息,頓時吃了一驚,神情也驟然凝重,遂仔仔細細讀了一遍。讀完之後,她有一種匪夷所思的感覺,這個白髮刑徒到底是什麼人?他和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他對東征的預測,爲何和家中大人一樣悲觀?對中土未來局勢的推測,爲何與家中大人所言如出一轍?

十二娘子迫使自己冷靜下來,思索一番後,又把這份密信看了兩遍。崔九站在一旁,目露疑惑之色,不知道徐世勣送來的這封信上到底寫了什麼機密,讓十二娘子惶惶不安,心神不寧。

白髮賊之所以請徐世勣聯繫崔氏,試圖得到幫助,正是基於他對東征的悲觀預測。他似乎知道兒家中大人要去東征戰場,似乎預測到東征一旦失利,崔氏必會首當其衝慘遭重創,所以他纔拿出了這個匪夷所思的舉措。一個叛賊,和山東第一豪門,會產生交集,說出來誰相信?

十二娘子站了起來,把信遞給了崔九,然後走到窗邊,舉目望向堤岸。堤上柳枝搖曳,柳葉落盡,一片蕭瑟。一羣黑衣人站在呼嘯的寒風中,黑氅飛舞,隱約看到藏於其中的橫刀弓矢。十二娘子黛眉輕蹙,眼中掠過一絲鄙夷。徐大郎的膽子越來越小了,這麼點小事,卻如臨大敵一般,竟讓家中傭奴帶着兵器一路飛奔而來,難道我崔氏當真淪落了,這河南地面上還有人敢捋我崔氏之虎鬚?但就在這時,一個白髮狂舞的彪悍身影突然涌入她的腦海,浮現在她的眼前,讓她不可遏止地憤怒起來,惡賊,這世上,只有你敢捋我崔氏之虎鬚,欺辱我崔氏子弟,好,如今你送上門來,兒豈肯放過你?兒一定要殺了你,千刀萬剮以泄心頭之恨。

崔九看完信,神色陰晴不定,不知是懷疑信上內容的真實性,還是被信中的內容所震驚。他低頭思考了片刻,旋即展開書信又看了一遍,然後便把書信放到了案几上,負手於後,繞着案几緩緩踱步。

十二娘子嬌軀輕轉,“九叔……”

崔九舉手輕搖,“匪夷所思,匪夷所思……一個窮兇極惡的賊,一個千年世家……匪夷所思……”崔九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屈辱,他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自古以來崔家就像天一樣高不可攀,崔家俯視衆生,生殺予奪,而草芥蟻螻匍匐在地,連擡頭仰望的資格都沒有,但如今,一個惡賊,一個刑徒,一個連草芥蟻螻都不如的死囚,竟敢打崔家的主意,竟敢褻瀆崔家的榮耀,是可忍孰不可忍。

“九叔,刑徒所言,與大人的憂慮,頗有相近之處。假若未來的局勢當真如大人所預測,那麼,我們理所當然要利用刑徒。”

崔九濃眉緊鎖,撫須沉吟,稍遲,他低聲說道,“就如明公在河北所爲?”

十二娘子微微頷首。

河北叛亂迭起,尤其渤海、平原和清河三大郡,更是河北賊集中猖獗之地,如果河北官府和諸鷹揚齊心協力、全力剿賊,就如張須陀在齊郡戡亂一樣,河北賊勢怎會越來越大?東征在即,皇帝下旨把崔弘升調離河北,與河北戡亂不力有直接關係。

崔弘升過去是冀州刺史。過去冀州所轄地區就是渤海、平原、清河和信都四郡一帶。皇帝爲集權中央,把州、郡、縣三級行政區劃,改爲郡、縣兩級行政區劃,廢除了州一級行政區劃,以便於中央對地方的直接控制。崔弘升旋即改任信都郡太守,但他在整個冀州地區的影響力非常大,其他郡守根本無力抗衡。

從中央的這一改革措施中不難看出,諸如像崔弘升這類既得利益的貴族官僚,其權力和財富因爲改革而受損,其對改革的態度可想而知。

雖然山東貴族集團爲了重新崛起,不得不支持皇帝改革,不得不幫助皇帝打擊以關隴貴族集團爲主的保守力量,但一旦山東人掌握了朝政,同樣會成爲阻礙改革的保守力量。對此皇帝和改革派心知肚明,改革真正的阻力,就是豪門世家,就是貴族集團,所以,在山東貴族集團有意識地利用“改革”來打擊關隴人的同時,皇帝也在利用“改革”蓄意挑起山東人和關隴人之間的鬥爭,讓貴族們自相殘殺,而皇帝和改革派們則坐山觀虎鬥,漁翁得利。

貴族們對皇帝和改革派們的險惡用心當然一清二楚,於是將計就計,該鬥爭的時候一定鬥爭,毫不手軟,殺得血肉橫飛,而該默契的時候,絕對默契,雙方聯手抗衡皇帝和改革派,阻礙改革進程。比如在戡亂剿賊這件事上,山東人和關隴人就有默契,都有意識地不作爲,甚至推波助瀾,以混亂局勢,阻礙東征。東征失利了,對皇帝和改革派來說,當然是一記悶棍,尤其對正在進行的改革來說是一個重創,而對反對改革的貴族們來說,東征失利是件好事,可以對改革發動強有力的反攻。

河北叛亂屢剿不平,崔弘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同理,齊魯叛亂屢剿不平,與關隴人和齊魯人之間的“默契”也有着直接關係。但皇帝和改革派急於東征,爲了確保東征的勝利,大河南北的叛亂一定要剿滅,爲此,皇帝和改革派們不得不想辦法。

在河北,皇帝把崔弘升調走了,那在齊魯呢?皇帝又會想什麼辦法以加快戡亂剿賊的速度?

崔弘升離開河北了,並不代表崔氏在冀州的影響力就消除了。清河崔氏是冀州地區的第一豪門,冀州地方勢力的核心力量,可以預見,河北的戡亂剿賊肯定是步履維艱。齊魯地區的形勢相對複雜,即便有關隴人和齊魯人的默契,但東萊屯駐有中土水師,其兩大統帥一個是來自江淮的來護兒,一個是來自江左的周法尚,都是皇帝的親信,也是支持皇帝改革的軍方大佬,有他們的干涉,齊魯的戡亂剿賊勢必會雷厲風行。

然而,十二娘子從崔氏的自身利益出發,打算到齊魯去“插上一槓子”,進一步混亂齊魯局勢,這便需要藉助崔氏安置在齊魯和徐州兩地的力量。

崔九卻有些猶豫,因爲從當前中土大勢來看,東征不可阻止,而東征一旦開始,百萬雄師水陸夾擊,高句麗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所以他必須考慮到東征勝利之後,一旦皇帝和中央爲了加快改革進程,向崔氏“大打出手”,崔氏如何應對?但是,如果東征大敗,崔弘升做爲東征大軍的統帥之一,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崔氏又如何拯救自己的家主?又如何抵禦因此而刮來的風暴?

崔九把自己的疑慮說了出來。

白髮刑徒越是厲害,就越是不可控制,就如一把雙刃劍,崔氏拿在手上,可以傷人,也會被劍所傷,風險非常大。

“東征勝利了,長期來看,對我崔氏不利。”十二娘子說道,“但東征若是失敗了,崔氏更是首當其衝。大人並沒有自救之策,只能預先佈局,以最大程度地維護崔氏利益。大人在河北已有佈局,對河南亦有安排,而齊魯局勢過於複雜,若想掌控這一地區局勢,唯有藉助徐州力量。”十二娘子指了指案几上的書信,“此趟南下,即便沒有徐大郎的這封信,兒也要去彭城。”

崔九沉吟良久,問道,“徐家那個孽子,是否可靠?”

十二娘子笑了起來,“徐大郎雖然年少頑劣,但爲人仗義,行事謹慎,尚可一用。”

“事關重大,切莫大意。”崔九囑咐道,“在我們和白髮賊之間,不能有絲毫的痕跡。”

“善!”十二娘子點頭道,“到了宋城後,便棄船乘車,日夜兼程趕赴彭城。”

崔九亦點頭,“叫徐家孽子馬上來見,不可延誤。”

十二娘子看到崔九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忍不住嫣然一笑,“九叔莫非要想殺了他?”

“正有此意。”崔九冷笑,“只是尚有用途,且留他一顆頭顱。”

第766章 “脅迫”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五百八十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兩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三百章 轉嫁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十二章 突變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三百零八章 打土豪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801章 錯亂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
第766章 “脅迫”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五百八十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兩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三百章 轉嫁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十二章 突變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三百零八章 打土豪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801章 錯亂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