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

李風雲所給的上策和中策都是構建長城內外的三方呼應之勢,能否成功,關鍵都在齊王。

上策中的齊王是主動爲之,中策中的齊王則是被動而爲,但不論主動還是被動,這兩策的目的都是積極建立以齊王爲核心的新勢力。

齊王發展壯大了,才能在南北大戰中建功立業,才能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然後纔有資格和實力爭奪皇統,才能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殺出一條血路。

從齊王的立場來說,能否成功暫且不論,轟轟烈烈地大幹一場,總有一線希望,總比不作爲,束手就擒,任由宰割要好。而對聯盟來說,齊王成功了,雞犬升天,聯盟亦能大獲其利,這是一條成功捷徑,理所當然爲之努力。

下策則是李風雲給飛狐留守軍團預留的退路。

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肯定充滿風險,而齊王要走的路因爲有漢王楊諒這個前車之鑑,困難重重,一旦齊王自己放棄,拱手向聖主投降,李風雲的上中兩策也就失去了執行基礎,那麼飛狐留守軍團爲了自救,只有出關,否則就是分崩離析,一鬨而散,甚至全軍覆沒。

飛狐留守豪帥們面對新形勢,面對生死存亡,不得不擱置矛盾,坐到一起共同商量。

以郝孝德、劉黑闥爲首的河北籍豪帥,其堅決南下河北的立場,在冀北、幽燕豪門世家的聯合施壓下,在衛府剿賊大軍雲集博陵、上谷磨刀霍霍的不利局勢下,已經產生了動搖。與其分裂飛狐、孤軍南下、冒着全軍覆沒之危鋌而走險,倒不如抱成一團,殊死一搏,於是河北籍豪帥選擇了中策。

中策是主動攻擊燕北,聯盟掌控局勢的主動權,可進可退,危險性最小,不像上策,主動權在齊王手上,如果齊王不願意配合聯盟攻打燕北,不願意實際控制燕北,聯盟剃頭挑子一頭熱,雙方反覆交流溝通,時間就浪費了,無濟於事,對聯盟非常不利。

甄寶車、陳瑞、韓曜等聯盟高層也選擇了中策。

聯盟高層因爲早就知道李風雲要在長城內外構建三方呼應之勢,所以態度很明確,堅守飛狐,只是因爲郝孝德、劉黑闥等河北籍豪帥對李風雲出塞征伐持悲觀態度,不願困守死地,非要南下河北,導致雙方矛盾激烈,衝突加劇。如今李風雲出塞征伐戰果累累,又贏得了官方暗中支持,有效改善了飛狐留守軍團的處境,險惡局面大爲改觀,現在雖不能說進退無憂,但最起碼有了一條退路,只要飛狐抱成一團,內部不亂,不分裂,安全出關保存實力還是不成問題。既然有了退路,聯盟高層當然積極擁護李風雲,堅決執行李風雲的決策,利用當前有利形勢竭盡全力構建長城內外三方呼應之勢。

虞柔、裴爽、李珉等貴族卻改變了立場,選擇了下策。

虞柔的父親是內史侍郎虞世基,裴爽的父親是御史大夫裴蘊,李珉的父親是李子雄,還有其他一些貴族子弟的父親都在中樞或者中央府署任職,他們雖然被官方宣佈爲叛逆,不敢擅自與家族聯繫,但家族如果要聯繫他們,還是有各種渠道。近期他們的家族就通過各種秘密渠道,與他們暗中聯繫,目的只有一個,請他們發揮自己在飛狐叛軍的影響力,想方設法說服各路豪帥,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把飛狐叛軍全部撤進安州。

赦免需要功勞,而這就是功勞,所以虞柔等貴族很果斷、很堅決地放棄了齊王,而他們的理由是,齊王懦弱,優柔寡斷,志大才疏,一旦聖主誘之以利,齊王必定上當中計,而安州局勢看似不好,強敵環伺,但考慮到安州乃至東北在南北對峙大局裡的重要作用,聖主和中樞必定全力以赴,支持聯盟征戰塞外,未來南北戰爭爆發,中土打贏了這場戰爭,論功行賞,聯盟居功至偉,則所獲利益之大,難以想像。

這些貴族子弟突然改變立場,不論甄寶車等聯盟高層,還有河北籍豪帥,都能理解。這些人家世顯赫,關鍵時刻胳膊肘向外,利用聯盟之力牟取個人私利,乃在情理之中,只是讓他們吃驚的是,以王薄、郭方預和左氏兄弟爲首的齊魯籍豪帥,竟然也選擇了下策,強烈要求出關,而且還是儘快出關,以免夜長夢多。

郝孝德疑惑不解,不知道齊魯豪帥們爲何強烈要求出關,忍不住質問王薄,“你知道我們出關的後果嗎?兩路大軍會合,加上隨軍人員,大約二十萬,這麼多人到了塞外,既要打仗,又要吃喝,勢必完全依賴於長城內的支援,這等於把自己的性命交給官方,任其宰割。正因爲如此,大總管纔要我們堅守飛狐,要我們控制燕北,以便反制官方。如此淺顯道理,難道你不知道?視而不見?”

王薄微微一笑,問道,“大約兩百年前,羣雄爭霸年代,由遼西馮氏所建的燕國,你知道嗎?”

郝孝德愣了一下,遲疑着點點頭,若有所思。

大堂上的衆人聽到王薄答非所問,竟然說起兩百年前遼西馮氏所建的燕國,均感覺扯得太遠,與此刻所議之事風馬牛不相及,但王薄學識不凡,文武兼備,心思慎密,不可能無的放矢,亂說一氣,應該有他的緣由,於是有一些人用心思考,諸如陳瑞、韓曜、虞柔這些飽讀詩書之士,立即反應過來,馬上知道王薄用意何在,而出身卑微的草莽之徒,甚至不知道遼西馮氏所建的燕國,當然無從揣測。

王薄站起來,走到懸掛大堂一側的地圖前,擡手指向地圖上的漁陽郡,然後迅速上移,越過北平郡,長城外的安州,託紇臣水的上游,遼西,遼東,一直劃到遼水,“這就是當年由遼西馮氏所建燕國的疆域。馮氏燕國承繼於慕容氏燕國,如果追溯到慕容氏燕國,其疆域東南擴張到河北,東北則拓展至鴨綠水。也就是說,鴨綠水以西,都是中土的疆域,就像安州一樣,都是被塞外諸虜搶奪而去。”

王薄的大手越過地圖上的遼水,停在了遼東半島的位置上。

堂上衆人,恍然大悟,氣氛驟然熱烈。

甄寶車、陳瑞、韓曜等聯盟高層面面相覷,心中的堅持頓時搖擺;虞柔、裴爽、李珉等貴族相視而笑,對出關大爲樂觀;郝孝德、劉黑闥、徐師仁等有識豪雄神情專注,沉思不語;韓壽、霍小漢、裴長子等草莽之徒,則是歡呼雀躍,立場瞬間改變。

兄弟們舉旗造反圖個什麼?逐鹿稱霸那是少數人的宏圖大業,大部分人就圖個安身立命,若能搏個榮華富貴、蔭澤子孫就心滿意足了,然而就目前中土一統、天下太平、國力昌盛的現狀來說,除非出現奇蹟,否則舉旗造反的後果都是滅亡,試想以漢王楊諒、越國公楊玄感那等強大實力舉兵謀反都失敗了,一羣七拼八湊的烏合之衆還能翻了天?

郝孝德、劉黑闥等河北籍豪帥當初之所以渡河南下齊魯,王薄、郭方預、左氏兄弟等齊魯籍豪帥之所以加入聯盟追隨李風雲,而這些人最後之所以接受李風雲的決策,毅然北上,千里轉戰,說白了就是爲了生存,爲了謀個出路,爲了心中那僅存的一線希望。

如今希望有了,求人不如求己。李風雲出塞打下了安州,擊敗了奚族,現在又乘勝北上橫掃弱洛水,攻打契丹等東胡諸種,而之前中土東征又重創了高句麗,昔日的遠東霸主奄奄一息,未來南北大戰爆發,中土全部力量都放在代晉和幽燕,根本顧及不到遼西、遼東,所有這些都是聯盟的優勢,聯盟只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優勢,必然可以打下一塊大大疆土,據東北疆而稱霸。

割據稱霸一旦變成現實,兄弟們生存無憂有了,榮華富貴也有了,如果運氣好,王霸大業長久不衰,子孫尚能享受祖輩蔭澤。

反之,若霸業失敗,遼東半島距離齊魯太近,走海路只有兩百餘里,只要準備充分,不論是河北籍豪帥還是齊魯籍豪帥,都有極大可能返回故土,臥薪嚐膽,等待時機捲土重來。

王薄所表達的意思,所謀求的利益,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來,但實際上大堂上所有人都清楚,且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可謂深諳人心,皆大歡喜。

只是,在李風雲的密件中,飛狐留守軍團出關,聯盟立足東北謀求王霸之業,是下策,是迫不得已而爲之,這與大堂上衆人對當前形勢的理解和對未來走向的判斷,有較大出入,所以王薄雖然積極要求出關,但在解釋其理由的時候,很含蓄,不敢做“出頭鳥”,以免給自己和齊魯兄弟們帶來不可預料的麻煩。

飛狐留守軍團四大勢力中,有兩大勢力選擇了下策,強烈要求出關,而王薄所“描繪”的王霸大業,因爲聯盟具備了一定優勢,有成功希望,又嚴重影響了一些豪帥的立場,導致議事方向迅速產生變化,不再兩兩對峙,而是有一邊倒的趨勢。

經過商議,聯盟高層做出決策,立即派人趕赴懷荒,如果齊王態度模糊、立場搖擺,聯盟攻打燕北的風險無限擴大,則果斷出關;同時派人日夜兼程趕赴安州,當面徵求李風雲的意見。

李風雲雖然已經給出了下策,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允許飛狐留守軍團撤進安州,但現在飛狐形勢還沒有惡化到極致,而李風雲明顯傾向於堅守飛狐,所以有必要進行溝通解釋,以確保出關安全和聯盟的整體利益。

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寸進尺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九百六十五章 師徒相見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百一十五章 風已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四百八十六章 沒有信任的合作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兩百二十七章 齊王憤怒了第八百三十章 “打臉”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低估的秘密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
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寸進尺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九百六十五章 師徒相見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百一十五章 風已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四百八十六章 沒有信任的合作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兩百二十七章 齊王憤怒了第八百三十章 “打臉”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低估的秘密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