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

李風雲的表情變化,一絲不差地落入崔鈺和崔九的眼中,讓兩人對此行結果頗感樂觀。

出塞的風險雖然很大,但若想逼迫李風雲妥協,只能當面施以重壓,而崔九的份量顯然不夠,李風雲未必“買賬”,這就是崔鈺冒險出關和崔弘升默許縱容的原因所在。

坐定後,崔鈺迫不及待,急切詢問北征戰況,至於她最爲驚訝好奇的阿史那咄爾舉兵造反一事,在其看到突厥軍隊的大營後,已得到滿意答案,遂疑心盡去,亦無意再去探究真相了。

李風雲也不隱瞞,如實告知,北征已取得階段性勝利,但尚未達到預期目標,接下來聯盟大軍還要繼續征戰東北,以強悍武力鎮制和威懾東胡諸種,同時還要應對遼東鎮戍軍的威脅,如果遼東鎮戍軍乘火打劫,那東北戰局的變數就大了。

李風雲把形勢說得很嚴峻,似乎稍有不慎就會功虧一簣,前功盡棄,但在崔鈺、崔九和李思行看來,這場看似冒險而激進的北征,已經因爲一個意外變數而奇蹟般地取得了空前勝利,現在剩下的都是一些諸如招撫、穩定等善後工作,至於遼東鎮戍軍的威脅,事實上即便存在,也很快會消散,畢竟聖主和中樞已經設置了安東都尉府,已經決定用懷柔手段拿下安州和東北,突然變卦訴諸武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當前形勢很好,而聯盟實的實力因北征大捷而暴漲,已經可以挾安州和東北之歸屬來威脅中土了。

然而這對崔氏來說就不利了,目前局勢下,如果李風雲堅持既定策略,堅決拒絕飛狐留守軍團撤進安州,崔氏就陷入了極大困境,被架在大火上烤的後果非常嚴重。

崔鈺直言不諱,直奔主題,“既然東北局勢如此嚴峻,安州又面臨突厥人的反攻,你危機四伏,在用兵上亦是捉襟見肘,爲何不接受長城內的建議,立即把飛狐軍隊撤進安州以補充兵力上的不足?此舉亦能贏得長城內的好感,表達合作之誠意,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爲?”

崔鈺的“咄咄逼人”在李風雲的預料當中,他也不以爲意,笑着答覆道,“某沒有拒絕這個建議,某也希望儘快把飛狐大軍撤進安州,但你在北上途中也看到了,安州戰事結束不久,人心惶惶,局勢十分不穩,而北征尚未結束,東北一片混亂,此時此刻根本就不是飛狐大軍撤進安州的最佳時機。另外,飛狐大軍出關這一路上的安全誰來保證?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某如何下達撤退的命令?飛狐大軍又豈會冒着全軍覆沒的危險盲目出關?”

李風雲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崔鈺,又看看神情凝重的崔九,語含雙關地說道,“某沒有能力保障他們的安全,而他們也沒有能力保護自己,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崔鈺和崔九四目相顧,眼裡不約而同地掠過一絲喜色。李風雲妥協了,鬆口了,雖然他所說的困難都事實存在,看上去短期內似乎都無法解決,但李風雲既然把它們當作條件說出來了,就一定有解決辦法,只不過需要崔氏的配合,要價可能很高而已。

崔鈺略加沉吟,誠懇說道,“當初你我有約定,你出塞征伐,兒在長城內全力支援。兒遵從承諾,關鍵時刻雪中送炭,也算是然諾仗義,言出必踐。”

李風雲笑容滿面,躬身致謝,“之前黃臺公(崔弘升)秘赴古北口,建昌公(李子雄)實際上已代表聯盟做出讓步,某亦書告飛狐,迫不得已之下,擇機出關,畢竟某身在關外,對飛狐的控制力大爲減弱,某亦不敢奢望飛狐言聽計從,而事實上飛狐內部的確矛盾激烈,一盤散沙,一度都有分崩離析之危險。”

崔鈺點點頭,表示理解,然後鄭重其事地說道,“兒今私自出塞,以身犯險,親赴赤峰,就是想得到你的回報,拿到你兌現的承諾。”

崔九暗自苦笑,面露擔心之色。崔鈺鋒芒畢露,步步緊逼,無益於事,一旦把李風雲激怒了,雙方僵持不下,對談判沒有任何好處。

李風雲微笑點頭,“十二娘子雪中送炭之情,某當銘記於心,涌泉相報。事實上聯盟能取得今天的戰果,某能在塞外打下一片天地,十二娘子居功至偉,僅憑此功,某和聯盟就應該給予豐厚回報。至於飛狐大軍撤進安州,不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十二娘子即便不親赴塞外,某和聯盟也會盡心盡力辦好這件小事。”

崔鈺愣然,崔九也是驚訝不已。什麼意思啊?李風雲又要挖什麼坑?

崔鈺雖然怦然心動,對所謂的“豐厚回報”十分好奇,但她此行的首要目標尚未完成,所以毫不猶豫,“乘勝追擊”,“小事?既然在你而言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兒不是可以理解爲,在年底之前,飛狐軍隊一定能夠全部撤出關外?”

李風雲搖搖手,“你我雙方都要實事求是,強人所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某剛纔已經說了,飛狐大軍肯定要出關,但若想安全出關,首先就要解決問題的癥結。阻礙飛狐大軍出關的癥結在哪?就在於我們實力太弱。”

“迴歸中土對聖主和中樞來說,算是給我們的一種恩賜,他們掌握談判的主動權,所有事情他們說了算,結果可想而知,所以我們若想利用當前戰果贏得最大利益,就必須搶到談判的主動權,但辦法並不多,把突厥人引進這場談判算是辦法之一,讓飛狐大軍留守燕北以保持對北疆的威脅也是一個辦法,只是這些辦法還不夠,還不足以增加我們的實力,不足以幫助我們奪到談判的主動權。”

崔鈺黛眉緊皺,剛想據理力爭,便被李風雲舉手阻止,“十二娘子,實話實說,崔氏目前的危機,僅靠完成聖主這道詔令根本解決不了,甚至連緩解的可能都沒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毫無意義,若想解決問題,還得想個長久之計。”

崔九若有所思,欲言又止。

崔鈺卻是不上當,冷笑道,“兒現在頭痛,當然要醫頭,就算治標不治本又如何?只要可以緩解兒的頭痛,兒就醫頭,與你何干?你痛痛快快地告訴兒,年底前,飛狐大軍能否撤出關外。”

“當然可以,某可以做出承諾。”李風雲臉上帶笑,眼中卻露出嘲諷之色,“只是,請十二娘子仔細想想,某的承諾若想兌現,僅靠某的力量夠不夠?飛狐大軍撤出關外,的確需要某在安州給予接應和安置,但除此之外呢?飛狐豪帥們的想法呢?飛狐十幾萬軍民是否都願意出塞?齊王是否會置若罔聞?段達和陰世師是否會出爾反爾,找個藉口大開殺戒?聖主和中樞看到國內叛亂愈演愈烈,擔心養虎爲患,是否會背信棄義,背後下黑手?由此推及,飛狐大軍若想在年底前安全出關,受到的制約太多了,某的承諾實際上毫無作用。”

崔鈺啞口無言,一時間羞赧不已,面紅耳赤,怒目而視。

崔九適時出面打圓場,拱手請教,“白髮,你所說的長久之計,又是何計?”

李風雲衝着崔鈺微微躬身以表歉意,他不是有意拒絕崔氏的要求,而是事實不允許,崔鈺把這件事想得太簡單了。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實力,但實力的增長需要時間,而我們現在連與中土討價還價的實力都沒有,聖主和中樞只要卡住我們的脖子,斷絕支援,我們就完了。”李風雲苦笑道,“現實就是這樣殘酷,不論我們如何努力,竭盡全力,浴血奮戰,但面對中土這等龐然大物,依舊是一個草芥蟻螻。”

“既然不能靠實力解決問題,那就只能想其他辦法,比如……”李風雲看了看崔鈺、崔九和始終一言不發的李思行,一字一句地說道,“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

崔鈺疑惑不解,脫口問道,“投其所好?”

崔九卻是眼前一亮,驀然想到什麼,但又覺不可思議,只是李風雲向來兵行險着,做人所不敢做之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不敢做的。

崔九稍事躊躇,小心翼翼地問道,“第三次東征?”

李風雲微笑點頭,“第三次東征。”

崔鈺霍然醒悟,越想越是雀躍,目露興奮之色。

李思行初始有些懵懂。第三次東征是聖主和改革派所急需的,是軍方所積極支持的,是他們逆轉政治頹勢、重建中央威權、扳回天朝臉面的政治手段,但阻力太大了,不論是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各個方面都不具備繼續對外征伐的條件,而當前內憂外患的國內外形勢更是迫切需要國策由“窮兵黷武”轉爲“休養生息”,所以到目前爲止,聖主、中樞改革派和軍方高層雖然想盡了辦法,但依舊無法做出進行第三次東征的決策。

急人之所急,急聖主和中樞之所急,如果聯盟在迴歸談判中,主動或者被動承擔起第三次東征的重任,那等於幫助聖主和中樞解決了他們當前所面臨的最大的政治難題,聖主和中樞隨即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休養生息”上,一方面穩定國內局勢,一方面緩解兩京政治危機,同時還能驅虎吞狼,借刀殺人,驅使聯盟攻打高句麗,借高句麗的垂死掙扎來消耗聯盟實力,以最小代價贏得消滅高句麗的最大武功,可謂一舉多得。

而對聯盟來說,有了中土的大力支持,有了第三次東征的勝利,聯盟必將迎來又一次高速發展,而這完全符合李風雲的一貫原則,爲了壯大實力不惜一切代價。

李思行豁然頓悟,霎時明白了李風雲的良苦用心。

如果此計成功,飛狐大軍出關的安全問題就徹底解決,聖主和中樞,還有段達、陰世師等地方軍政大員,爲了確保第三次東征的勝利,不但不會對飛狐大軍暗中出手,反而會恭送出關。

“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李風雲望着崔鈺和崔九,言辭懇切地說道,“崔氏若能牢牢抓住這個機會,不但危機可解,或許還能再次輝煌。”

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一百八十二章 瓦崗困境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一百一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觀的救火員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735章 四大寇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十八章 瓦亭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八百四十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九百一十章 不需要理由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計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五十九章 陷阱
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一百八十二章 瓦崗困境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一百一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觀的救火員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735章 四大寇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十八章 瓦亭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八百四十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九百一十章 不需要理由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計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五十九章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