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

李風雲面對質疑,很平靜,也沒有說什麼,直接請總管米庸當着?將的面,把松山要隘的具體情況做了一番詳細說明。

松山位於塞外蠻荒之地,鬼方之名就是由此而來。鮮卑拓跋氏入住中原建立魏國(北魏)後,其故地索頭水兩岸大片土地隨即納入中土版圖,這就是安州,但安州並不包括鬼方,也沒有松山。鬼方和松山當時都是奚族的棲息地。中土統一大戰爆發後,第一個滅亡的就是山東北齊,而邊陲安州隨即成爲北齊舊臣負隅頑抗的根據地,因爲自身實力嚴重不足,他們與東胡諸種結盟,就此引狼入室。奚族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一個進入安州,並以各種手段霸佔了安州,而中土人、突厥人和契丹人都晚了一步,最終列強各不相讓,只能接受事實。此後奚族竭盡全力經營安州,在邊境四方修建要隘,松山要隘就是在那個時期建成,距今大約二十年左右。

松山要隘的主要防禦對象就是契丹、霫族等弱洛水兩岸的東胡諸種。東胡諸種都想發展壯大,都想南下搶地盤,安州對於東胡諸種意義重大,不像突厥人和中土人,這兩大強者關注安州的目的主要是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安州就是他們手中的棋子,而且還是並不重要的棋子,再加上兩大強者互爲牽制,所以他們對奚族的威脅有限,遠遠沒有東胡諸種對奚族的威脅大。正因爲如此,奚族的對外策略很務實,遠交近攻,對中土和大漠俯首稱臣,對契丹等東胡諸種則是針鋒相對,該出手的時候決不手軟。基於這一策略,松山要隘當然穩如磐石,固若金湯。

爲了讓衆將對松山要隘有個直觀認識,米庸當着衆將的面,畫了一張松山要隘的草圖,把要隘的主要建築及其周邊地形地貌做了一番簡要說明。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米庸搖頭苦嘆,“松山要隘對奚族的重要性,就像虎牢關對東都、潼關對西京的重要性一樣,易守難攻,而就目前形勢來說,阿會正很快就會撤回來,快的話四五天,慢的話也就五六天,所以眼前現實很殘酷,如果我們未能在三四天內攻克松山要隘,接下來的戰鬥就難打了,阿會正回來後必定瘋狂反撲,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反擊,如此一來,我們不但損失巨大,鬼方一戰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米庸說完之後,衆將神色凝重,一言不發,氣氛很沉悶。

李風雲看了看李子雄,問道,“建昌公以爲如何?”

李子雄權衡良久,鄭重問道,“你確實沒有拿下松山要隘的把握?”

顯然李子雄希望李風雲有“後手”,期待李風雲再創奇蹟,畢竟拿下松山要隘把奚族五部大軍主力阻擋在安州之外,與在鬼方城下與阿會正決一死戰,聯盟所付出的代價完全是兩回事。前者代價小,聯盟有足夠實力橫掃安州,反之,聯盟就算打贏了決戰也是損失慘重甚至奄奄一息,到那時不要說橫掃安州了,就連生存都困難,最終只能白白便宜了別人。如果便宜了中土倒還聊可自慰,如果便宜了突厥人或者契丹人,那當真是懊悔莫及,哭都找不到地方。

“我沒有把握。”李520小說道,“我只有三到四天的攻擊時間,這個時間太短,風險太大,一旦我沒有拿下來,後果就嚴重了。”

李子雄不死心,追問道,“你也沒有把握拿下鬼方城?”

“沒有。”李道,“同樣的原因。雖然我們在兵力上擁有絕對優勢,但攻城需要時間,不可能一鼓而下,一蹴而就。”

李子雄頓時嚴肅起來,繼續追問道,“如此說來,你有把握擊敗阿會正,打贏這場生死決戰?”

“沒有。”李520小說道,“據某所知,奚族五部大軍的主力至少有三萬人以上,其中馬步軍各佔一半,而戰時全民皆兵,其兵力至少超過五萬人。鬼方一戰,奚族投入戰場的軍隊應該在三萬到四萬之間,其中控弦至少有兩萬以上。”

“我們的馬軍剛剛組建,虛張聲勢可以,生死決戰不行,而且還兵分三路,一部在平地松林,一部隨建昌公南下古北口,雖說主力)留在了鬼方戰場上,但相比奚族控弦,這點人馬太少,還不夠塞人家牙縫。我們的步軍自出塞至今完好無損,只是明天建昌公就要帶着豹騎軍和羽騎軍南下,而鍾信的第一軍此刻正在平地松林阻截突厥人,那麼留在鬼方戰場上的將士只剩下兩萬六千餘人,加上四千餘騎士,這是我們參加鬼方決戰的全部人馬。由此可見,在這場生死決戰中,我們在兵力上不但沒有任何優勢,反而因爲馬軍的嚴重不足,完全處於劣勢,如果在鬼方城下空曠的原野上與奚族五部大軍展開正面廝殺,面對奚族兩萬餘控弦的猛烈衝擊,我們必敗無疑。”

李子雄聽出些名堂了。李風雲既然拿出了收復安州之策,當然各種困難都有考慮,尤其北上之前,李風雲並不知道奚王阿會正帶着奚族五部大軍攻打契丹,如果奚族五部大軍都在安州境內,收復安州就更困難,現在奚族五部大軍主力都在託紇臣水一線,安州內部空虛,這對李520小說可謂是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豈容錯過?既然一定要把這個天賜良機發揮到極致,李風雲肯定有所準備,絕無可能到了鬼方城下還一籌莫展,還要走一步看一步,那豈不是笑話?

李子雄斷定李風雲有致勝之策。他認識李風雲有一段時間了,隨着瞭解越多,越感覺李風雲心機深沉,難以看透。米庸和斛律霸的平地松林馬賊聯軍應該是李風雲爲收復安州準備的最大“後手”,但從目前狀況來看,李風雲的這個“後手”顯然沒有達到他的要求,他對米庸和斛律霸兩位兄弟非常失望,對他們充滿了戒備

。這從李風雲對米庸和斛律霸的安排上就能看得出來。斛律霸留在了平地松林,米庸則帶着帳下控弦跟隨李子雄南下古北口,這兩個對鬼方及其周邊地區最熟悉的將領,卻遠離鬼方,不能參加鬼方大戰,仔細一想就不能不讓人以最大惡意去揣測李風雲的真實意圖。李風雲不會懷疑自己的兩個兄弟,但絕對不信任平地松林的馬賊,所以他找個藉口讓米庸和斛律霸帶着這些馬賊遠離鬼方,目的就是要確保決戰的勝利,不讓任何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影響到這場生死決戰。

“既然劣勢如此明顯,你還要決一死戰?”李子雄故意試探道。

“自芒碭山舉旗以來,我每時每刻都處在生死一線之間,危如累卵,何曾佔過優勢?”李風雲笑了起來,“對我來說,人生只有一條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所以我能以弱勝強,我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李子雄也笑了,“既然你有這樣的決心,某就不勸了。某明日率軍南下,臨行前,某有一個囑託。”

李風雲伸手做了個“請說”之勢。

“如果你和阿會正打了個兩敗俱傷,請你務必堅持到底。”李子雄揶揄道,“與其便宜了突厥人或者契丹人,倒不如便宜老夫。”

“如你所願。”李520小說道,“我若與阿會正打個兩敗俱傷,必定以最快速度告訴你,到那時你一定要說服段達,請其暗中出兵幫助你收復安州,以拯救我於生死之間。”

衆將看到李子雄不再堅持己見,也不據理力爭,情緒也突然好轉,與李風雲談笑風生,頓時有所醒悟,估猜李風雲是成竹在胸,只是不便透露機密,所以正話反說。大家追隨李風雲這麼久,親身經歷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奇蹟,對李風雲的信心當然不會因爲眼前這點困難就動搖了。

這時韓世諤提出來一個疑問,如果選鋒軍明天就開始南下,豈不正好與北上支援的奚王府援軍迎頭相撞?如此選鋒軍豈不承擔了“打援”重任?這會不會影響到選鋒軍南下行程,耽誤抵達古北口的時間?

韓世諤有心保存實力,尤其現在鬼方一戰對聯盟明顯不利,李風雲與阿會正極有可能兩敗俱傷,如果形勢發展到那一步,涿郡留守段達必然果斷出手搶奪安州,當然段達在沒有徵得聖主和中樞同意之前,肯定不敢擅自出兵,只能藉助李子雄之手收復安州。一旦安州收復,韓世諤就能立下大功,就有重返東都之機會,所以韓世諤現在也顧不上許多了,事關切身利益,就算把無恥擺在臉上也無所謂了。

“如果新義公願意承擔打援重任,我們當然感激不盡。”李風雲調侃道。

衆將鬨堂大笑。草根將領無一例外都目露鄙夷之色,恨不得當場啐他一臉唾沫。

米庸主動站起來解釋,在鬼方和奚王府所在的方城之間有兩條路,各自沿着索頭水兩岸齊頭並進,其中索頭水西岸是大道,東岸是小道,不出意外的話,奚王府援軍肯定走大道,“我們走小道,避開奚王府援軍,確保南下行程不受影響。”

九月十八,凌晨,軍議結束,李風雲率衆將送別李子雄等南下選鋒軍將領。

“我們何時何地再見?”李子雄實在想不出來李風雲有何致勝之策,心有不甘,臨行前再度出言試探。

“月底,我們方城再見。”

=手機用戶請訪問.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一千三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三百零八章 打土豪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願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兩百零一章 你認識蒲山公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兩難之處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六百零一章 宇文述的妥協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信不過的就是你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一千三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三百零八章 打土豪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願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兩百零一章 你認識蒲山公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兩難之處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六百零一章 宇文述的妥協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信不過的就是你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