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變故

九月初四,聯盟總管嶽高率軍趕至燕子原,並遵照李風雲的命令,佯裝長城鎮戍軍,向聯盟軍隊發動攻擊,蓄意在懷荒製造出混亂局面,以欺騙遊戈在燕子原邊緣的馬賊盜寇。

九月初四,李子雄日夜兼程,率軍趕至大寧、小寧一線,並與大寧城的武賁郎將趙十住秘密會晤,向其詳細告知最近幾日燕北局勢的諸多變化以及對未來走向的預測,以此來感謝趙十住的“配合”之情。

李子雄表現得很熱情,而趙十住則非常謹慎,兩人心裡都清楚,短暫合作就此結束,接下來李子雄與白髮賊攜手出塞,全力幫助齊王立足燕北,而趙十住留在燕北的日子也屈指可數了。

陰世師不可能容忍趙十住的掣肘,段達也擔心趙十住可能會阻礙陰世師完成使命,而從衛府鎮戍立場來說,同時把兩位武賁郎將放在燕北,既是資源上的浪費,也會影響到鎮戍安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爭權奪利無處不在,所以兩位武賁郎將肯定要走掉一個,而要走的人肯定是趙十住,而且趙十住肯定會出任幽州鎮戍軍的統帥。考慮到聯盟軍隊的攻擊目標是安州,安州與幽州毗鄰,因此雙方很快就會有第二次合作,而且還是深度的長期合作,李子雄當然有必要拉攏趙十住搞好關係。

李子雄的過度“熱情”在趙十住看來有些反常,一個即將征戰塞外朝不保夕的叛臣,不把精力放在生存上,不乘機向自己提出糧草武器方面的要求,卻喋喋不休地“糾纏”於北疆鎮戍和南北關係的未來走向,這明顯就是本末倒置,鹹吃蘿蔔淡操心,沒事找事

趙十住一笑置之,把李子雄的話當作了耳邊風。他現在關心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自己的仕途,他已經預感到幽燕局勢將隨着齊王的到來而日益複雜,此地充滿風險,不宜久留,再加上他與段達、陰世師之間均產生了隔閡和矛盾,遂有離開之念。既然打算離開幽燕,趙十住當然興趣缺缺,對李子雄那些語含雙關的暗示直接無視了。

接着李子雄就接到了李風雲的急件。李風雲請其加快行軍速度,儘早出塞會合,並明確告之選鋒軍將於初五日離開懷荒,向閃電河挺進。

李子雄有些意外,沒想到李風雲的北上速度如何之快,根本就不給他喘氣休息的時間。稍作考慮後,李子雄遂把這一消息告訴了韋福嗣和李善衡。

日前韋福嗣和李善衡帶着六百騎很快就追上了李子雄,雙方合兵一處,共赴塞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與李風雲商討和擬定未來幾個月的具體行動和相關部署。聽說李風雲明天就要離開懷荒,韋福嗣和李善衡着急了,毫不猶豫,當即決定快馬加鞭,連夜出塞。

九月初五,凌晨,燕子原。

李子雄、韋福嗣、李善衡終於搶在李風雲離開懷荒之前與其會合。三人一路狂奔,體力消耗太大,疲憊不堪,難以爲繼,但未來一個月的行動關係重大,諸多細節尚需探討,尤其之前雙方僅在上谷正式磋商了一次,之後都是密信往來,語焉不詳,所以出塞之後雙方必須坐下來開誠佈公地談一談,以確保收復安州之計能夠成功,爲此三人也顧不上休息了,拉着李風雲趕緊商談。

李風雲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他承擔的使命太大,裴世矩給他的壓力也太大,此次出征只能贏不能敗,敗了南北對峙局面對中土就更不利,對裴世矩緩解西北危機也不利,而諸多不利的結果就必然是推動和加快了南北戰爭的爆發,而南北戰爭過快爆發不但對中土不利,對齊王奪儲之志和李風雲稱霸野心都不利,所以無論公私,李風雲都必須收復安州打贏這一戰,都必須在戰場上用盡所有手段,聲東擊西,瞞天過海,兵貴神速,凡是能用的手段都使出來,無所不用其極。這種情形下,李風雲心情之急切之焦慮可想而知,恨不得脅生雙翅一夜間飛到安州,甚至都等不及與李子雄會合就要先行出發了。

李子雄知道李風雲對其滯留廣寧有些不滿,所以特意把廣寧危機後齊王、涿郡留守府和燕北本土勢力形成對峙之局簡要告之,坦言自己對形勢估計不足,不但未能幫助齊王以最快速度在燕北建立一定優勢,反而因爲攻陷廣寧劫掠庫藏激怒了留守府,惡化了留守軍團的防禦局面。

以李子雄的資歷和自尊,能隱晦表達歉意,那很了不起了,由此可見他對以收復安州之功來換取赦免抱有極大期望,他非常需要李風雲的信任和合作。

李風雲不以爲然,話說的更是大氣,一切都是爲了打贏南北戰爭,南北戰爭如果打輸了,後果可想而知,眼前這個聯盟也就分崩離析了,各奔東西,該打倒的還是站不起來,該流竄的流竄,所以大家目標一致,利益一致,而具體計策上的分歧和爭論也就根本不值一提。

“你如此着急北上,是否有緣由?是不是有了不利於我們的變數?”李善衡直言不諱地問道,“是不是影響到了我們的勝算?”

此戰對齊王來說同樣重要,打贏了,不但可以迅速立足燕北,還能迅速發展壯大,迅速逆轉政治上的被動局面,而打輸了就困難重重,步履維艱了,未來變數就大了,所以此刻對韋福嗣和李善衡來說,最希望聽到的是好消息,是李風雲的絕對勝算,這樣商談的重點就是東西夾擊幽燕,逐步控制幽燕,而不是困守燕北,被留守府所鉗制

李風雲無意隱瞞,實話實說,“勝算有所增加,但變數也更大了。”

“可否細述?何爲勝算?何爲變數?”韋福嗣試探問道。李風雲是裴世矩手裡的刀,此次攻打安州是裴世矩的佈局,內情複雜,且動用了大量秘密資源,李風雲當然有理由隱瞞,而韋福嗣的刨根問底就不適當了。

李風雲看了他一眼,遲疑了片刻,緩緩說道,“因爲燕北形勢突變,影響到了南北迴易,牙帳特遣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和俟利發史蜀胡悉趕赴磧東南牙旗,協助叱吉設阿史那咄捺處置危機。”

李子雄、韋福嗣、李善衡三人面面相覷,神情頓時凝重,憂形於色。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俟利發史蜀胡悉,都是大漠牙帳權勢顯赫之輩,中土軍政高層都知道,而李子雄和韋福嗣曾位列中樞核心,還與他們有過多次接觸,對他們瞭解更深。

如果說牙帳因南北迴易在燕北方向暫時出現問題於是派出大臣專門處置在情理之中,那麼同時派出兩位牙帳重臣就非同尋常了,顯然另有目的。聯想到中土二次東征無功而返,中土的京都爆發叛亂,西疆又陷入深重危機,內憂外患,正是乘火打劫,落井下石的好機會,偏偏此刻燕北局勢緊張,南北迴易受到影響,正好給了大漠牙帳“出手”的藉口,而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和俟利發史蜀胡悉都是頻繁往來中土的談判高手,不難估猜到突厥人的目標應該是藉機要挾中土擴大南北迴易。

如此一來,對手就不是磧東南牙旗的叱吉設阿史那咄捺一個人,還有相對熟悉中土的阿史那思摩和史蜀胡悉,那塞外局勢就完全不一樣了。李風雲和李子雄以叛逆身份出塞作戰,可能正中突厥人下懷,突厥人正愁沒有藉口兵臨長城,哪料中土人拱手送了一個,可想而知雙方相遇會有怎樣一番惡戰。

“事態遠比你們想像得嚴重。”李風雲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句話讓李子雄、韋福嗣和李善衡三人暗自驚慌,“據某得到的消息,突厥人已經預估中土要打東北,要挑起小規模的戰爭以配合西疆方向緩解危機,以形成聯合西突厥夾擊大漠之勢。史蜀胡悉此來,目標肯定是東北,但突厥人鞭長莫及,心有餘而力不足,無力阻御中土,再加上突厥人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還不想與中土反目成仇,於是必然退而求其次,將計就計,利用東北諸虜來拖住中土人,讓中土人重蹈東征失利之覆撤,陷入戰爭泥潭難以自拔。”

李子雄、韋福嗣、李善衡恍然大悟,怪不得剛纔李520小說勝算增加了,原來如此。

如果李風雲的消息是準確的,阿史那思摩和史蜀胡悉的目標是把中土人拖在東北戰場上,持續消耗中土,那磧東南牙旗的任務就不是與中土人直接作戰,也不是直接支援東北諸虜,而是暗中支持東北諸虜,同時公開向中土施壓,上下其手,佔盡便宜。如此則叱吉設阿史那咄捺面對中土叛軍的攻擊,面對中土人的牽制和消耗之策,必定反其道而行之,避而不戰,絕不上當,保存實力,以便在適當時機展開反攻,把中土人拖在東北戰場上進退兩難。

如果局勢如此變化,李風雲勝算增加,突襲安州把握更大,但後續變數就大了,搞得不好就陷入泥潭葬送了自己。

李520小說道,“所以現在我們要商討的是,如何有力牽制磧東南牙旗,給突厥人形成嚴重威脅,迫使突厥人顧此失彼,無力兼顧東北,從而給某和建昌公(李子雄)立足東北創造更好局面,贏得更多時間。”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與杜伏威結拜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樑德重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兩百二十一章 攻擊部署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七百零八章 同牀異夢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三十九章 謀劃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寸進尺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信不過的就是你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三百零六章 秦瓊要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點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願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與杜伏威結拜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樑德重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兩百二十一章 攻擊部署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七百零八章 同牀異夢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三十九章 謀劃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寸進尺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信不過的就是你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三百零六章 秦瓊要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點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