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

ads_wz_txt;

“在殲敵之策上,某與郡丞不謀而合。”段文操撫須說道,“魯郡賊勢猖獗,四方皆受強賊擄掠,若四面圍剿,則因兵力不足,首尾難顧,隨時會陷入腹背受敵之窘境,故某設計,以結盟之策將諸賊集結一處,以形成決戰之態勢。”

段文操隨即把自己請出任城大俠徐師仁,授權其實施結盟之策以集結諸賊之事,詳細告之。

“今郡丞揮軍南下,諸賊望風而逃,正好有助於徐師仁實施此策。”段文操最後說道,“據某得到的消息,濟北賊韓進洛、甄寶車已赴汶陽,與蒙山賊會盟。東平賊帥仁泰和霍小漢正在奔赴汶陽途中。濟陰賊孟海公尚無消息,不過其獨木難支,一旦看到形勢對諸賊有利,必匆忙趕去會盟。只是……”

段文操面露猶疑之色,欲言又止。

張須陀卻是心知肚明,微微一笑,說道,“使君好計策。只是某揮軍而來,氣勢洶洶,反而破壞了使君之計。使君爲了把魯西北諸賊集結一處,須示敵以弱,而齊軍馳援而來,變成了示敵以強。諸賊即便結盟了,亦不敢主動攻擊,而若某等主動攻擊,則諸賊必然奔逃蒙山,如此便難以剿殺諸賊了。”

段文操連連頷首,“水師渡海在即,譙公對齊魯局勢異常關注,某等若不能在最短時間內剿殺諸賊,必會影響到水師遠征,影響到東征大業,罪莫大焉。”

何止是罪莫大焉,等着掉腦袋吧。

張須陀意定神閒,胸有成竹,“使君既然在賊人內部設有內奸,當能獲悉諸賊機密,若把握好時機,必能剿殺叛賊。”

段文操不動聲色,試探道,“時間短促,不知郡丞可有剿賊之計?”

張須陀看了他一眼,沉吟片刻,說道,“魯郡戰局,關鍵在示敵以弱,誘使諸賊發動攻擊,而齊郡戰局亦是如此,關鍵也是示敵以弱。某率軍入魯後,齊郡的戍守力量已經空虛,奔逃四方的齊州諸賊必然會抓住這個機會重新殺回濟水兩岸。齊郡告急,某便要回援。某一走,使君失去援軍,只能據城堅守,如此便能示敵以弱,誘敵攻擊。”

段文操聞言,恍然大悟,怪不得張須陀接到自己的求援書信後,傾盡全力南下支援,原來這是他的殲敵之策,是給齊郡和魯郡兩地的叛賊設下了兩個陷阱。張須陀進入魯郡,魯西北諸賊都往蒙山方向逃竄,會師一處,而魯東北諸賊則重新殺回齊郡,這便使得張須陀陷入進退維谷、首尾難顧之窘境,齊軍不得不來回奔波,被兩地叛賊牽着鼻子跑,疲於奔命。這一局勢看上去是張須陀被動了,實際上殺機就隱藏在被動之中。張須陀只要準確把握好時機,便能如幽靈一般先後出現在兩個戰場上,給措手不及的賊軍以致命一擊。

“只待賊人攻擊,與某僵持之時,郡丞突然殺出,與某裡應外合、內外夾攻,置敵於死地。”段文操笑道,“然後郡丞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由泰山方向殺回齊郡,出敵不意、攻敵不備,殺他個落花流水。”

“使君好計策,某願唯使君馬首是瞻。”張須陀表現得很恭謹,很低調,對段文操更是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充分表露了其極力拉攏齊魯貴族,願意與齊魯人密切合作的意圖。

剿殺齊魯諸賊,僅靠張須陀這個關隴人肯定不行,必須贏得齊魯貴族集團的支持。這個計策是好計,但實施起來的難度很大,假若齊魯貴族官僚暗中勾結賊人,向叛賊通風報信,這個計策必然以失敗而告終,甚至會被賊人所利用,給官軍以重擊,那麻煩就大了。

段文操滿意而回,與牛進達具體商議後,遂拿出一個攻擊之策。

由張須陀率齊軍直殺汶陽,然後沿汶水東進,向巨平、樑父一線展開攻擊,大張旗鼓地猛攻叛軍。

由牛進達率魯軍主力直殺泗水,攻擊蒙山,斷絕叛軍逃亡回山之路,做出與齊軍南北夾擊,將叛軍包圍於泗水北岸之態勢。

先示敵以強,逼迫魯西北諸賊合兵一處,攜手共抗。諸賊結盟,實力強大了,那麼只待張須陀撤走,諸賊氣焰囂張,必然向魯軍展開凌厲反攻,如此便給了官軍圍殲諸賊的戰機。

張須陀同意了段文操的攻擊之策,率軍直殺汶陽。

牛進達則率魯軍主力趕赴曲阜,會合戍守曲阜的兩團鷹揚衛,猛攻防山要隘,直殺泗水。

任城和鄒山兩個方向的魯軍,則分別阻御來自濟陰孟海公和蒙山韓曜兩支叛軍的攻擊。

段文操再一次向崔德本求援,但他蓄意隱瞞了張須陀已經抵達魯郡的消息,並極力誇大魯郡當前形勢之惡劣,懇請崔德本火速支援。他需要的不僅僅是彭城的援軍,還有崔德本和崔氏對齊魯人的支持,還有山東豪門世家對齊魯剿賊的態度,而最後一點尤其重要,假若以崔氏爲首的山東豪門無意積極剿賊,那麼齊魯人就不能做出有損山東人利益的事情,他段文操更不能與關隴人張須陀攜手剿賊了。

面對氣勢洶洶的張須陀和實力強橫的齊軍,李風雲下令撤退,汶水兩岸主力團旅全線後撤,向汶陽和巨平一線集結。

徐師仁會同帥仁泰和霍小漢抵達汶陽。

李風雲早已準備好會盟事宜。在任城大俠徐師仁的倡議下,李風雲、韓進洛、甄寶車、帥仁泰和霍小漢五位豪帥坐到了一起,共商結盟大計。

實力決定一切。李風雲在實力上擁有絕對優勢,不論是軍隊數量還是戰鬥力,蒼頭軍都超越了其他四支軍隊,這使得他完全掌控了這次會盟的話語權。因爲形勢極度惡劣,韓進洛等四位豪帥不得不放低姿態,遏制慾望。此刻生存至上,若想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順利進入蒙山,唯有向李風雲低頭。

李風雲比他們想像的年輕,也他們想像的成熟穩重,尤其在會盟中所表現出來的才智、胸襟和氣魄,都遠遠超出了他們之前的預料,所以諸位豪帥的心氣在不知不覺中便落了下風,雖不至於自慚形穢,亦談不上心悅誠服,但忌憚和畏懼卻有增無減,而這種瞻前顧後、患得患失的心理又進一步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使得他們在會盟中束手束腳,完全被李風雲所左右。

事實上李風雲所拿出來的會盟方案,最大程度地盡到了盟主之責。各路義軍依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各路豪帥依舊擁有自己的軍隊,只是在軍事行動上,必須遵從經過議定後一致同意的策略,而在戰利品的分配上,則是見者有份,完全平均。如此一來,吃虧的便是實力最強者,這顯而易見。

李風雲願意做“吃虧者”,這贏得了諸位豪帥的好感和一定程度的信任。在這個關鍵時刻,爲顧全大局而捨棄私利者,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到,而能做到者,其胸襟都非同常人,然諾仗義,當然值得信任。

李風雲不僅在未來利益分配上願意“吃虧”,在當前危局下還願意無償給各路義軍提供一部分武器輜重。爲了照拂小弟們,他願意自掏腰包,這又是“吃虧”。雖然這掏出來的部分,都是此次下山攻擊所得的戰利品,但他既然願意掏出來,那足見其誠意,亦是對兄弟們的厚愛。

然而,吃虧之後往往就是佔便宜,而先前佔便宜的人,這時候就要“吃虧”了。

各路義軍都是攜家帶口而來,看上去浩浩蕩蕩的成千上萬,但實際上能打仗的青壯十分有限。韓進洛和甄寶車的主力軍隊都只有一千多人。帥仁泰和霍小漢的手下大部分是來自鉅野澤的漁民,而這些漁民當初爲逃徭役,很多都逃到了湖上逃過了一劫,所以青壯相對要多一些,但人數也沒有超過兩千。四支義軍都號稱自己有數萬人馬,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事,舉旗之後的豪帥們都願意做,畢竟要壯大聲勢嘛,但一旦真刀真槍的打仗了,也就原形畢露,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

現在結盟了,要與官軍真刀真槍的打仗了,大家都要把主力軍隊拉出來,至於那些跟隨軍隊四處征戰的親眷族人和被裹挾而來的農夫平民們,因爲都是老弱婦孺,就必須要安置了,如果繼續跟在軍隊後面,不僅拖後腿,人身安全也沒有保障。

如何安置?當然安置於蒙山,躲在崇山峻嶺裡,那是最安全的。他們安全了,軍中將士也就可以安心打仗了。只是,幾萬老弱婦孺上了蒙山,吃什麼喝什麼?

李風雲還要繼續“吃虧”。做了盟主,做了老大,理所當然要照顧好小弟們的親眷族人,所以幾萬老弱婦孺的生存問題,李風雲要全包了。

李風雲卻一點也不覺得吃虧,拍着胸脯保證,我是老大,照顧你們和你們的家人,乃是天經地義的事。只要他們上了蒙山,吃喝拉撒睡我就全包了,出了問題,唯我是問。

奇怪的是,老大拍着胸脯保證了,小弟們卻大眼瞪小眼,一個都不敢接腔。

李風雲的“前戲”準備得很充分,演得很逼真,甚至贏得了幾位豪帥們的初期信任,但隨着這齣戲的“高潮”來臨,李風雲的真面目也就暴露了。從正常角度來看,把幾萬老弱婦孺送上蒙山,合情合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此事,幾萬人上蒙山實際上就是做人質。李風雲手上有了人質,還怕控制不了各路義軍?還怕幾位豪帥和他們的忠誠部下們與自己對着幹?更嚴重的是,各路義軍的普通將士們,上了蒙山的老弱婦孺們,他們想不到這些齷齪的東西,他們只會感謝蒙山義軍,感謝李風雲,於是人心就被李風雲搶走了,久而久之,他們心裡只有李風雲,而沒有其他豪帥。豪帥們失去了自己手下的忠誠和擁戴,還有什麼實力?還能與李風雲抗衡,與李風雲平起平坐嗎?

這個陷阱好大啊,但豪帥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李風雲沒有請他們來會盟,會盟後李風雲也沒有恃強凌弱欺負他們,相反,李風雲對他們很熱情,很豪爽,處處都願意吃虧,甚至拍着胸脯保證他們親眷族人的安全和生活,表現得就像一個樂善好施的活菩薩,從頭至尾、自始至終沒有表露出一絲一毫要吞併他們的跡象,但最終,李風雲不留痕跡地就吃掉了他們。

此人心機太可怕,手段太高明,根本玩不過他。

四位豪帥急思對策,徐師仁也是暗自驚駭,他萬萬沒想到李風雲竟有此“神來之筆”,談笑間便吃掉了四支義軍。此子到底是什麼來頭?

李風雲對四位豪帥的遲疑不以爲然,大度地一揮手,“決定權在你們。不上山也罷,上山也罷,都由你們自己選擇,而某之前所做的承諾,絕對兌現。”

還有這樣的好事?四位豪帥和徐師仁面面相覷,難以置信。

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一百章 但是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三百零八章 打土豪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兩百四十五章 爲什麼要越獄?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幫他一把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四百八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八百六十一章 雙刃刀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
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一百章 但是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三百零八章 打土豪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兩百四十五章 爲什麼要越獄?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幫他一把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四百八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八百六十一章 雙刃刀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