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

四月十七,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右武衛大將軍李景,率軍東渡遼水,於黃昏時分抵達遼東城下,與右候衛大將軍郭榮、左御衛大將軍薛世雄會合。

聽說崔弘升風風火火殺奔鴨綠水而去,宇文述神色陰沉,十分不高興,亦很無奈。

崔弘升的出發點是好的,無可指責,應該大加褒賞,但崔弘升出身豪門,諳熟政事,明明知道現在軍方和中樞衝突嚴重,統帥部的攻擊之策亦與聖主意願相悖,這種局面下軍方理所當然要謹慎保守一些,甚至要做出一些妥協退讓,以便緩和與聖主、中樞之間的矛盾,然而崔弘升卻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妥協,反而更激進,甚至以孤軍深入來逼迫統帥部不得不堅持既定決策,以第三次東征的失利來脅迫和挾持宇文述跟着他的步伐走,這就大有玄機了,就讓宇文述倍感惱火了。

李景的態度截然相反,對崔弘升風馳電摯直殺鴨綠水之舉讚不絕口。兵貴神速,尤其打高句麗這個搖搖欲墜奄奄一息的蠻夷叛虜,更要行雷霆一擊,殺他個落花流水,打他個肝膽俱裂狼奔豕突。

“蒲城公、舞陰公,扶余那邊傳來了好消息。”李景興致勃勃地說道,“前日,安東副大都護李平原和副都護李渾來書,李平原已於本月初六率軍離開扶余城,東進晦發川,奔襲粟末靺鞨諸部而去。昨日,齊王來書,齊王於本月初七抵達扶余城,並證實李平原已率馬軍團東進,向高句麗展開了攻擊。”

此言一出,郭榮和薛世雄驚喜不已,籠罩在心頭的陰霾頓時散去了幾分。

僥天之倖,安東不但信守承諾,如約展開了攻擊,而且還主動攻打晦發川,攻打高句麗的忠實盟友粟末靺鞨。這對統帥部來說是個好消息,並且還是意外之喜。

“靺鞨人遊擊作戰,來去如風,對我大軍側翼構成了嚴重威脅,尤其前兩次東征期間頻繁攻擊我大軍糧道,更是嚴重危及到了我大軍安全。”薛世雄手撫長髯,高興說道,“此次安東軍攻打晦發川,可以有效打擊和牽制靺鞨諸虜,有力掩護我大軍側翼和糧道安全,有助於我大軍以更快速度渡過鴨綠水,以更強大力量攻打平壤。”

薛世雄積極主戰,李景亦是氣勢如虹,而崔弘升更是付諸行動,一往無前,從本心來說,這是宇文述和郭榮兩位東征統帥所願意看到的求之不得的事,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屁股決定腦袋,位置越高,羈絆也就越多,宇文述和郭榮不得不把政治放在第一位,不得不維護和尊重聖主和中樞的威權,不得不竭力尋求政治利益和軍事利益之間的平衡,以最大程度緩解中樞和軍方、聖主和統帥部之間的矛盾,所以此刻薛世雄、李景和崔弘升三位大將軍不管不顧一門心思攻打平壤,積極爭取贏得東征最大戰果的態度,讓宇文述和郭榮進退兩難,頭痛不已。

如今前有聖主和中樞以沉默施壓,後有薛世雄、李景和崔弘升以武力相逼,宇文述和郭榮夾在中間難以取捨,然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宇文述和郭榮必須做出選擇,要麼選擇政治利益,敦促聖主御駕親征,大軍在聖主到來之前不可渡過鴨綠水,要麼選擇軍事利益,繼續阻止聖主御駕親征,大軍搶在聖主到來之前渡過鴨綠水甚至殺到平壤城下,以積極的戰局迫使聖主和中樞不得不放棄對軍權的攫取,只能任由統帥部指揮大軍贏得東征的最後勝利。

從宇文述和郭榮的位置和所承擔的責任來說,兩人肯定以政治利益至上,而理由也很充分,一個是齊王和安東軍是東征巨大隱患,一旦不確定變數演化爲現實危機,事態就嚴重了,另一個就是水師渡海需要恰當時機,而水師不來,大軍側翼沒有掩護,不能形成水陸夾攻,對大軍就非常不利,所以大軍的攻擊速度要控制在安全範圍內,不能冒進,不能行險一搏。

然而,第一個理由隨着齊王、李平原和李渾先後來書已不再成立,安東軍已於四月初六發動了攻擊,並且是攻打晦發川的靺鞨人,而不是敷衍了事做做樣子,如此一來,宇文述和郭榮就被動了,就難以阻擋薛世雄、李景和崔弘升的攻擊要求了。

李景對宇文述不抱指望,他把希望寄託在郭榮身上,因此當他和薛世雄一唱一和之後,看到郭榮猶豫不決,於是果斷加大遊說力度。

“舞陰公對安東軍竟有如何信心?”李景斜瞥了薛世雄一眼,佯作質疑道,“你就不怕安東軍虛張聲勢?退一步說,即便安東軍傾力出擊,但安東軍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一盤散沙,一旦被靺鞨人擊敗,你的期望豈不全部落空,白高興一場?”

“某對安東軍還是有些信心。”薛世雄不緊不慢地說道,“去年底,某率軍巡視邊塞,曾兵進弱洛水車連川,與安東各路聯軍對峙月餘,對他們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在某看來,如果安東軍傾盡全力攻打晦發川,靺鞨人即便抵擋住了也是死傷慘重,而靺鞨諸部各爲其利各自爲戰,亦是一盤散沙,又豈會爲了高句麗而犧牲自己?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安東軍此次攻打晦發川,有驚無險,勝算很大。”

“勝算很大?”李景嗤之以鼻,“某的看法與舞陰公恰恰相反,某認爲安東軍虛張聲勢的可能更大。因爲各種原因,我們送到扶余城的糧草輜重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持安東軍攻打晦發川的靺鞨人。”

“滑公差矣。”薛世雄搖手道,“恰恰因爲我們送到扶余城的糧草輜重非常有限,才迫使安東軍不得不設法自救,而對安東軍來說,緩解糧草危機的最好辦法就是燒殺擄掠。在扶余城周圍,能夠劫掠的對象只有晦發川的靺鞨人,所以某可以肯定地說,安東軍攻打晦發川真實可信,並且一定會取得勝利,否則這一仗尚未打完,李平原帳下的東胡諸種就會一鬨而散,安東軍就會因爲糧草短缺而一潰千里。”

“有道理,如此說來,安東軍此刻可能正在晦發水兩岸燒殺擄掠。”李景一邊頻頻點頭,一邊看看沉默不語的宇文述和郭榮,然後與薛世雄交換了一下眼神,繼續說道,“只是晦發川的擄掠所得終究有限,而安東有十萬大軍,李平原若想自救,僅靠攻打靺鞨人肯定不行,尚需另謀他策。不知舞陰公對安東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有何猜測?”

薛世雄笑了,“滑公既有所估猜,何不先說來聽聽?”

“某對安東軍一無所知,而舞陰公卻與安東軍正面對峙過,對其頗爲熟悉,當然舞陰公的推測更爲可信。”李景一推了之,“還是請舞陰公推演一番。”

薛世雄略作遲疑,轉目望向宇文述和郭榮。宇文述伸手相請,郭榮亦是拱手禮請。

“實際上形勢已明朗化,諸公對安東軍的下一步動作應該都有相同估猜。”薛世雄笑道,“安東軍這一動,很明顯就是衝着鴨綠水而去。晦發川是安東軍攻打鴨綠水的必經之路,恰好安東軍又缺少糧草,於是果斷進攻,出敵不意攻敵不備,既可以重創靺鞨人,斬斷一條高句麗的臂膀,又能迅速渡過鴨綠水,殺進高句麗腹地,直接威脅平壤安全。”

薛世雄走到地圖前,手指地圖上的晦發川,然後移動到鴨綠水西岸的國內城,接着越過鴨綠水,東南而下越過薩水,直至浿水東岸的平壤城。

“這條攻擊線路程遠,但好在偏僻,可以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薛世雄感嘆道,“安東軍在糧草不繼的不利情況下,敢於取間道長途奔襲平壤,當真是行險一搏,一旦攻擊受阻,糧草斷絕,則必定全軍覆沒。”

“這倒未必。”李景適時插言道,“只要我們以最快速度殺到鴨綠水,甚至渡過鴨綠水,與安東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則必定可以給安東軍以有力支援,如此兩路大軍互相配合,齊頭並進,高句麗根本無力阻止,平壤必可一鼓而下,東征必可一戰而勝。”

話說到這份上,代表軍方立場的薛世雄和李景已公開表明態度了,宇文述和郭榮亦再難保持沉默,不得不做出抉擇。

“如果安東軍止步於晦發川呢?”宇文述質疑道。

“晦發川的擄掠所得杯水車薪,根本解決不了安東軍的糧草危機。”李景答道,“糧草危機就是套在安東軍脖子上的絞索,退會死,不進也會死,唯有攻擊前進,以戰養戰,才能勉強維持,才能以戰績贏得我們的信任和尊重,才能獲得我們的糧草支援。”

宇文述遲疑稍許,又問道,“安東軍搶在我們前面渡過鴨綠水的可能有多大?難道他們不怕我們隔岸觀火,任由他們與高句麗殊死相搏,以坐收漁翁之利?”

李景冷笑,語氣森寒地問道,“許公,請問,第三次東征,我們的目標到底是高句麗還是安東?如果我們的目標是高句麗,我大軍一往無前直殺平壤,安東軍又豈會害怕我們隔岸觀火?”

宇文述一言不發。

關鍵時刻,郭榮毅然做出選擇,“明日,某與舞陰公率軍東進,直殺烏骨城,兵臨鴨綠水。”

宇文述眉頭緊皺,當即問道,“遼東城呢?”

“圍而不攻。”郭榮說道。

“烏骨城呢?”宇文述追問。

“圍而不攻。”郭榮不假思索地回道,“大軍主力雲集鴨綠水西岸,只待時機成熟,立即渡河,直殺平壤。”

宇文述臉色難看,“聖主那邊……”

“許公,請給衛府爭取足夠時間。”郭榮躬身爲禮,“薩水河裡,還有二十萬英魂正在翹首以待,等待我們的到來,等待我們的血祭。”

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敵蹤現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一千三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四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最高機密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不管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知死活的封德彝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兩百二十六章 暗流激涌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聯盟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
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敵蹤現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一千三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四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最高機密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不管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知死活的封德彝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兩百二十六章 暗流激涌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聯盟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