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

直隸省永平府灤州司家營。

直隸巡撫譚廷襄、永平府知府洪觀、灤州州長裴應庚這三級地方主官,今天一大早,便匆匆從灤州州城趕到司家營這處偏僻之地。

說起這永平府的灤州,可是歷史悠久之地。

灤州這裡曾是中國最早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孤竹國所在地,並記載了箕子東遷、夷齊讓國、老馬識途的故事,但自此以後,便沉寂了下來。而司家營更是城東南十餘里的一片荒蕪之地,雖有灤河經過,但所經之處皆爲一座座延綿數裡的荒涼山嶺,名爲研山,無法耕種,也不便通航,因此,一向是荒蠻之地。

不過,今年來,特別是中華帝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實施以來,灤州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是從直隸北京城通往盛京的鐵路,經過永平府府城盧龍縣城的時候,因爲灤河一段就數灤州這一段最爲狹窄,因此鐵路過灤河的鐵路橋便設立在灤州境內,自然而然地,鐵路便從灤州州城經過。而隨着內河通航工程在整個帝國範圍內廣泛第開展,灤河作爲直隸境內有數的大河,又直接流入海中,理所當然地得到修葺疏浚,不但成功通航,還建立了灤河船隊在中下游來回往返,運輸客商和貨物。

這樣一來,灤州這座古老的小縣城,一下便得到了飛速發展。但這還是其次,關鍵的是最近,直隸省工務廳礦產勘探所的幾名探礦隊員,不知爲何,轉悠到了這灤州縣,在隸屬司家營鄉的研山之上,發現了一處巨大的鐵礦,立刻上報,隨着工務部礦產司的官員到來複核,竟然得出這研山整整幾座山脈,方圓數裡都是一處巨大的鐵礦的結論,這下,灤州、永平府乃至整個直隸,都轟動了!

時任直隸巡撫周勝坤得知消息,立刻命令永平府和灤州全力勘探,組織人力進行興辦鐵礦。時過數月,而今,周勝坤已經調至聖京擔任內閣委員,而原來的直隸布政使兼北京知府譚廷襄纔剛剛接任直隸巡撫不久,便接到聖京傳來的諭旨,由內閣擬定、皇帝諭批的詔令,要求帝國各省大興廠礦,發展工商業。

譚廷襄是滿清歸順的大員,他對於教化百姓、勸農耕地很有心得,但對於文明開化以及發展經濟,卻很是生疏。正當譚廷襄頭疼着如何按照聖旨和內閣的要求,在直隸“殖產興業”的時候,有人稟報說前任巡撫曾經下令在灤州城南的司家營研山興辦巨型鐵礦的事情,譚廷襄大喜過望,連忙下令永平府和灤州立刻加大投入,辦理好司家營研山鐵礦的開採事宜。

沒多久,灤州州長通過永平府來報,司家營鐵礦已經籌辦得差不多了,準備正式投產,而今天,正式揭牌並且試產的日子。譚廷襄大喜過望,立刻表示要親自到場祝賀,當然,其用意,不言而喻。

說是研山的山脈,此刻經過前期的開礦準備,漫山的樹木都已經被砍伐一空,成了光禿禿地荒野,不復山脈模樣,反倒像是一處處丘陵。

譚廷襄等三人在一幫官吏的簇擁之下,來到準備開採的礦產的時候,已經是上午十點多了。

一眼望去,漫山的壯丁,足足有數千人,牛馬騾車足足有數十輛之多,都載滿了吃食和酒水,還有不少開工用的吉祥之物,餘下的,便是備用的鐵鏟之類的了。而這些,都在一個巨大的凹坑內。不但如此,還有數臺巨大的鐵質的機器,冒着弄弄的白汽,似乎是蒸汽機帶動的什麼機器,喘着巨大的聲音。

整個凹坑呈現黃褐色,譚廷襄最近勤補工礦知識,知道這是赤鐵礦的模樣,只是,如此巨大的凹坑,全是鐵礦?

譚廷襄激動了,連忙問道:“這,這都是鐵礦?”

旁邊的灤州州長裴應庚連忙上前解釋道:“回稟譚大人,的確如此!這處凹坑內的,竟然都是赤褐色的鐵礦!具體情況,下官已經向開採的工頭瞭解過,形勢十分的喜人,屬下是歡喜得幾夜沒閤眼啊。但又害怕不是實情,因此讓曠工們還是開採一些,見到實際的鐵礦,屬下才敢上報朝廷。”

“很好!做得很好!如今陛下和朝廷正鼓勵興辦實業,而我直隸如今已經落後,正當奮起直追,超趕南方諸省。你們灤州這個司家營鐵礦,發現和開採得很及時啊,一定要辦好!”譚廷襄朝裴應庚問道:“馬上得出第一批樣品,算算礦產的品位到底多少,實際情況如何?”

裴應庚回答道:“譚大人,屬下已經讓曠工們在這研山四周各處開挖,探測礦產。經過初步估計,這處研山鐵礦,幾乎遍佈整個司家營鄉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以這處研山這裡,因爲突出地表,最容易開採!

根據工務部的專家們勘探和屬下組織的開採曠工們開挖查看,司家營鐵礦的全部礦體是南北分佈,至少有十幾里長的礦脈,甚至更長,按照州城爲界限,可分爲兩個礦區,其中南區資源儲量爲2億噸以上,北區鐵礦資源儲量爲1.5億噸以上,目前大人腳下踩着的這處研山鐵礦屬於北礦區,鐵礦埋深最淺,鐵礦品位也是最高,有將近45%甚至62%,已經算是不低了,最關鍵的是,可以採用露天開採的方式。”

譚廷襄直接問道了問題的關鍵:“洪大人,裴大人,你們說說,這鐵礦每年能開採多少鐵礦出來,若是在這裡建設一處大鐵廠,應該能成吧?”

永平府知府洪觀立刻興奮起來了,激動地道:“大人,還真是可以!我們永平府境內有好幾處煤礦已經在開採,其中最大的便是灤州境內的開平煤礦,如今僱傭的煤礦工人達到四千人,去年年產煤炭十五萬噸,而且每年還以數萬噸的規模在增長。這就近的煤炭有了,如今又有鐵礦,石頭到處都是,建立鐵廠的三樣主要原材料已經齊備,完全可以建立一個巨大的鐵廠!

關鍵還是這鐵礦的產量能達到多少。可如今看來,這鐵礦蘊藏如此豐富,只要開採的人多,產量不會少了!”

譚廷襄一揮手:“先正式採礦吧!看看品位多少,評估出來。”

隨着巡撫大人的下令,整個礦場開始沸騰了。數千礦工在工頭的帶領下,高舉鐵鏟和鐵杵,開始挖掘起來。他們互相分工,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沒多久,那幾臺機器也轟隆隆地開動起來,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四周的鄉民聽到動靜,也紛紛趕來看熱鬧。

PS:感謝一葉知秋大大打賞!

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831章 港島迴歸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第498章 洪秀全癲狂了(謝諸神賞,繼續求大家訂閱)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第456章 清兵大敗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839章 歐洲局勢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806章 蘭芳大總制是漢奸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154章 重大消息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第280章 小鎮調研925章 激戰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695 章 施策第六十三章 抵達桂陽863章 西疆的治理第434章 俘虜佩裡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1079章 繳獲喜人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752章 電報總局807章 坤甸要塞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1245章 掌控奧斯曼帝國銀行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1140章 三個條件1242章 亞歷山大三世驚呆了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143章 可惜毛奇不在普魯士了第1094章 決定和談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1150章 錫克大君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590章 有漢奸也有滿奸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127章 城內善後事宜第1154章 重大消息915章 檳城襲擾第1122章 陛下被行刺
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831章 港島迴歸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第498章 洪秀全癲狂了(謝諸神賞,繼續求大家訂閱)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第456章 清兵大敗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839章 歐洲局勢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806章 蘭芳大總制是漢奸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154章 重大消息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第280章 小鎮調研925章 激戰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695 章 施策第六十三章 抵達桂陽863章 西疆的治理第434章 俘虜佩裡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1079章 繳獲喜人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752章 電報總局807章 坤甸要塞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1245章 掌控奧斯曼帝國銀行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1140章 三個條件1242章 亞歷山大三世驚呆了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143章 可惜毛奇不在普魯士了第1094章 決定和談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1150章 錫克大君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590章 有漢奸也有滿奸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127章 城內善後事宜第1154章 重大消息915章 檳城襲擾第1122章 陛下被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