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

廣州西北方向幾十裡的南海與三水交界之處,便有一處很小的磷礦。

以此作爲試點,上個月,徐壽邀請合信,親自帶着石油化肥司的數十人,又從新成立的建設工程公司那邊抽調了千餘工人,在這個名叫小茅嶺的小山岡上,建造了第一家磷肥廠。

此處靠近佛山鎮,四周多是瓷器磚場和五金鐵器作坊,很多火窯等。沒怎麼費勁,很快便運來水泥,建造了一處窯爐,並搭建廠房和宿舍。

徐壽按照聖王馮雲山關於工廠的佈局理念,分生產區、生活區兩塊建設。

生產區又按照實際生產的方便,合理佈置了一番。

選取靠近磷礦和北江之間的地方,建造生產磷肥的窯爐。緊挨着窯爐的旁邊,靠近磷礦之處又建了一處粉碎場,稱之爲粗粉車間,還從南洋公司第一機器廠訂製了五臺專門用於破碎磷礦的機器,以蒸汽機帶動。

窯爐的位置較高,這樣,只要窯爐燒製好的磷肥料一出來,便通過一道滑槽,滑落到低處的地面,這裡是另一處粉碎場,這是精粉車間。

最後是包裝工場,放有幾臺大秤。最是簡單不過。

這磷肥廠的製造工藝最爲簡單不過。

雖然馮雲山沒到現場查看,但他根據後世經驗的工廠經驗,按照後世一般化工廠的思路設計了工藝流程。

除了從小茅嶺這處小磷礦開採,作爲原料磷礦的來源外,還特意在北江邊上建造了一處碼頭,用來進出貨物。馮雲山考慮到的是,萬一這處磷礦採光了,便可以從其他地方通過水路運到碼頭,然後一點點距離,便到了粉碎場。

粗大的磷礦從礦洞出來或者是一到貨,先是通過工人用獨輪車運到粗粉車間,交給粉碎機進行初步粉碎,變成拳頭大小的顆粒。同時,蛇紋石或是雲母也一同粉碎成拳頭大小,按照合信給出的配方比例,添加上一定量的焦炭,一起均勻地摻入窯爐之中。窯爐底部,已經鋪上了一層基礎的焦炭,煤炭的熱量不夠。

經過充分的焚燒後。稍事冷卻,便打開窯爐的艙門,將還有些發燙的燒得變輕的礦料混合物從窯爐直接經過滑槽,滑落到精粉車間的粉碎機裡,經過再次粉碎成細微的顆粒,再進行冷卻,便送至於包裝車間進行包裝。

徐壽統一訂製了標準,每個麻袋都統一裝重爲50公斤,正好方便農人搬運。

這個月初,小茅嶺磷肥廠便正式開始投產,每五六天可以生產一窯磷肥,大概有4萬來斤。這樣的每月產量在一百噸左右,一年也就一千二百噸,產量規模相對後世來說,小得可憐,不過,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簡直是龐然大物。

徐壽便是其中之一。作爲這個磷肥廠的實際籌建負責人,雖然是依靠馮雲山的設計,還有合信的配方和技術指導,但實際工廠的建設、優化,都是他帶領一幫工人一手建成的。對於這個成功生產磷肥的工廠,他是最爲喜悅和自豪的了!

磷肥一生產出來,便被運送到周邊的水田和旱地裡投用,效果怎麼樣,徐壽心中並沒底。不過,按照聖王的說法,這個磷肥的效果可比人畜糞便的農家肥,效果好上太多。

不過,具體施肥用量,由於馮雲山根本就沒怎麼實際種地過,他也不清楚應該放多少,只得讓徐壽一併試驗出來。於是,在緊挨着磷肥廠旁邊的幾畝地裡,便成了磷肥廠的試驗田。

一畝放二公斤,五公斤,十公斤,二十公斤,然後再每過一段時間,觀察長勢的不同,最終看作物的產量,來確定到底應該施用多少磷肥。

……

馮雲山接到徐壽的稟報,得知南海的聖國第一磷肥廠已經穩定地量產。徐壽並沒有回廣州城,而是將石油化肥司的幾名主事和幾十名執事全部帶到廣西梧州府的岑溪縣境內。原來是他們石油化肥司接報,在這個岑溪縣境的北流江畔的南渡鎮後邊的山裡,發現了一處巨大的磷礦。

並且,可喜的是,下游十餘里的曇容鎮還有好幾處磷礦,看來,這個岑溪在後世肯定是個磷礦大縣,只不過,馮雲山哪會知道那麼多,他只記得,糊南的瀏陽有個巨大的磷礦,還有貴州的開陽縣也到處是磷礦,其餘的四川和芸南磷礦最多,不過,他不記得具體在哪裡。

徐壽準備帶着石油化肥司的近百人,建設第二個磷肥廠。並且,藉此讓石油化肥司的所有主事和執事,全部知曉如何建造磷肥廠。

馮雲山笑了:這個徐壽,心思還不是一般的大!是個幹實事的人!

很明顯,徐壽準備將他石油化肥司的近百人全部培養出來,他準備幹番大的。因爲這磷礦實在是太多,四處都有,而其他的焦炭、雲母石等也是常見,加上這水泥窯也很簡單,因此,基本上很容易建造這種磷肥廠。

特別是馮雲山曾經告訴過他,未來五到十年,準備在每個州府都興建一座這樣的磷肥廠,用來滿足本州的農作物用肥料。

看來,這徐壽牢牢地記住了自己的話,已經開始籌備在每個州府建造磷肥廠的事情了:將石油化肥司的人培養出來,將來一旦有條件,每各州府,派名主事和幾名執事去籌建磷肥廠,這樣一來,不就四面開花,可以迅速地完成在整個聖國四處建好磷肥廠了。

徐壽這樣的安排,正是符合馮雲山的心思!

對於徐壽,這名後世歷史上著名的晚清化學家,近代化學的啓蒙者,馮雲山可是期望很高。

歷史上,整個徐壽,不但是對幾何、力學、礦產、汽機、醫學、光學、電學都有研究,而且,還對實際應用很有建樹。他在曾國藩的支持下,主持蒸汽輪船的設計研製,製造出近代海軍的第一艘蒸汽動力船一一“黃鵠“號,而且,他開設翻譯館培養一批近代學者,可謂科技第一人。

如今在自己手下,雖然自己並不是這方面的專才,但超前的眼光在這裡,稍加指點他一下,便能比歷史上取得的成就更大。

建個磷肥廠只是第一步,目前來看,他完成的很好。

下一步,便是石油開採與冶煉了。這方面,本身這個徐壽便是在化學方面學得最精通,學過化學的馮雲山可知道,歷史上的那些鈉、鈣、鎳、鋅、鎂等中文譯名,可全是徐壽發明的,一直用到後世。再加上自己的指點,馮雲山有信心將石油工業提前幾十年。

而且,這個牛人,不僅限於化學,他還能自制硝化棉炸藥和汞爆藥(即雷汞),牽頭組建近代第一個軍工企業-----安慶內軍械所,因此,馮雲山只擔心他忙不過來。

不過,現在馮雲山卻還來不及安排這些。

就在剛纔,在長洲島任職黃埔軍校西洋學教員以及長洲造船廠主事的華蘅芳,派人報來一個讓他驚喜無比的消息:長洲島上的長洲造船廠,已經成功仿製出風帆戰艦式樣的護衛艦和飛剪船式樣的快速帆船。而且,目前正在製造五級西洋軍艦大小的巡洋艦。

聽到這個消息,馮雲山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當即表示要去長洲島看看聖國第一艘自行製造的軍艦。

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164章 刺殺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922章 各打算盤888章 天皇駕崩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784章 移民政策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943章 轟動英國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812章 請求停戰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1026章 下議院竟似要與愛爾蘭妥協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231章 叛亂頭目,全部處決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1172章 有演員天賦的威廉王子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526章 羅張氏的決定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185章 對於武器,買買買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909章 條件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第1165章 布拉格第683章 盛京形勢1241章 俄國形勢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456章 清兵大敗第1225章 聖京城堵車了992章 戰雲密佈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951章 各取所需780章 孝明天皇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第137章 成立南洋公司(下)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776章 日本風雲(四)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1043章 馬德拉斯登陸第228章 吳如孝歸來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762章 謀略朝鮮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859章 進軍浩罕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859章 進軍浩罕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
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164章 刺殺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922章 各打算盤888章 天皇駕崩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784章 移民政策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943章 轟動英國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812章 請求停戰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1026章 下議院竟似要與愛爾蘭妥協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231章 叛亂頭目,全部處決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1172章 有演員天賦的威廉王子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526章 羅張氏的決定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185章 對於武器,買買買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909章 條件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第1165章 布拉格第683章 盛京形勢1241章 俄國形勢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456章 清兵大敗第1225章 聖京城堵車了992章 戰雲密佈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951章 各取所需780章 孝明天皇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第137章 成立南洋公司(下)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776章 日本風雲(四)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1043章 馬德拉斯登陸第228章 吳如孝歸來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762章 謀略朝鮮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859章 進軍浩罕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859章 進軍浩罕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