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

林利通面無表情地用日語對高杉晉作說道:“幕府徵夷大將軍德川家茂早派來幕府特使,是大老井伊直弼的兒子井伊孫二郎,懇求我中華帝國和九州藩出兵。他代表幕府開出的條件是,重新修訂《日中友好通商條約》中的內容之外,將其中‘允許中華帝國的錢幣可在日本國內自由流通’的內容,改爲‘日本取消自己原本流通的丁銀、豆板銀等貨幣,全部採用中華帝國的聖元作爲流通貨幣,’幕府不但願意成爲中華帝國的藩屬國,還願意將日本的經濟命脈交給帝國掌管。”

“要是幾天前,你們反幕勢力開出這樣的條件,林大人或許會考慮一二,畢竟那時幕府開出的條件也就這樣,只是比你們多處一項,將四國島割讓給中華帝國。可就在昨天,幕府的特使井伊孫二郎第三次送來國書,他們幕府的最新條件是:日本除了將九州、四國、北海道、千島羣島、樺太島(庫頁島)的南半部分等島嶼領土全部割讓給中華帝國,還以傳統的關東關西中的關卡爲界,具體就是近江藩的琵琶湖一帶,以箱根關、小佛關、碓冰關三個交通要道的關卡爲界劃定將整個本州島劃爲關東關西兩部分,其中關西部分獨立出來,與九州藩成立一個聯合藩國,由九州藩的藩主出任藩國藩主。幕府只要求保留關東部分領土獨立,繼承日本國大統。”林利通面帶笑容,此刻的他已經完全將自己看成中華帝國的子民了,原本他的家鄉就是在薩摩藩,早已成了九州藩的領土,而現在,九州藩包括這個日後的聯合藩國,都是中華帝國掌管,目前只是給幕府個顏面而已,實際上要不了多久肯定都會併入中華帝國,就算不直接併入,也是屬國,因此,此刻的他,已經從心底將自己和關東那邊的日本劃清了界線。

高杉晉作聽到林利通的話,內心的震撼已經無以復加了!他面色慘白,忘記了呼吸,只覺自己的胸腔都要爆裂開來。原本以爲自己屈辱賣國已經過分到了極點,可沒想到,這幕府的條件,簡直就是將日本完全出賣,近一半的領土,就這樣一筆割讓了。

看見高杉晉作的反應,林鴻年絲毫不覺奇怪。老實說,昨天那井伊孫二郎派人送來國書的時候,連他也不得不被井伊直弼的大手筆所震撼!將整個關西都割讓給中華帝國,整個日本的本州島國土直接折半。

但林鴻年仔細想想,對於井伊直弼卻沒絲毫的輕視或是認爲其愚蠢,反而有一絲敬佩其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想想看,整個日本混亂不堪,中華帝國只要將已經出征的軍隊步步推進,拼着死傷,便能將整個日本國土全部佔領。既然這樣,倒不如直接將原本幕府就不佔領的反幕勢力的這一塊區域,也就是關西地區,全部割讓給中華帝國,一次性餵飽,讓中華帝國要一段時間來消化,委屈求存地來保留幕府和他井伊直弼本人的統治能繼續下去。反正事實上他不管幕府還是他井伊直弼,本來就只能控制關東一部分的領土,這樣不但避免與中華帝國衝突,討好了中華帝國,還能讓中華帝國去幫助他消滅反幕勢力。

林利通那邊,頓了頓,便有些得意地繼續說道:“除此之外,幕府還準備以800萬兩黃金作爲支付僱請中華帝國軍隊的費用,其中300萬兩直接以黃金一次性支付,其餘500萬兩,用其境內的稅收等籌集,加上少量的利息,每年支付70萬兩,10年內還清。並且,這些只是出兵的軍費開支,帝國將士若有戰死,均由幕府進行高價撫卹。至於其他的,尊中華帝國爲宗主國,朝貢和允許開礦之類的都不用再提,還有,一旦中華帝國對外發生戰爭,日本國要承擔藩屬國的義務,出兵幫助中華帝國征戰。大概就是這麼多吧,其實還有很多小細節內容,太多一時間難以記清了。”

等林利通一口氣說完,高杉晉作慘白的面容已經變成了紫金色,他癱坐在地,口中喃喃地道:“不可能!這不可能!這德川家茂還沒成年不懂事,井伊直弼怎麼也這麼混賬,將大日本國和他井伊家的祖宗也都賣了!”說完,猛地躥了起來,卻因雙手被反綁搖搖晃晃,只得瘋狂地大喊道:“怎麼會這樣,一定是你們騙我的!怎麼會這樣?我大日本國怎麼可能淪落到這種地步?老師和我高杉晉作的理想都還沒實現呢......”

林鴻年眼神犀利起來:“放肆!爾不過是我中華帝國的藩屬國下一名叛兵,竟然跑到林某面前來咆哮。來人吶,將這瘋狗好好看押起來,等空下來,和前幾次的那些叛軍使者一道處決!”說完,又朝手下命令道:“將幕府那名叫井伊孫二郎的使者喚來,就說林某同意他們幕府的請求,會盡快稟報皇帝陛下,讓他耐心等候消息!”

半個時辰後,一名大腹便便、油頭粉面的身穿藍色羽織武士服的大胖子,在四名武士的護衛下,來到林鴻年面前,其中一名武士還抱着一名哇哇哭泣的六七歲的男童。

陳淇和林利通兩人作爲林鴻年的幕僚和跟班,早已經見過這個大胖子了,正是名叫井伊孫二郎的幕府使者,其另外一個身份,卻是幕府真正掌權之人,大老井伊直弼的嫡次子。

等井伊孫二郎恭恭敬敬地拜見完,林鴻年便問道:“孫二郎,這名男童是誰?爲何領他來此?”

林鴻年心中一動,彷彿想到了什麼,不由問道。

“回林大人,這便是已故明仁天皇的皇太子,睦仁親王殿下!”

井伊孫二郎的話石破天驚,饒是林鴻年已經有些心理準備,還是震驚當場!他啪地一聲將手中本拿着的案板拍在堂木板上,嗖地起身站了起來,走到男童跟前,轉了半圈,仔細打量起來。

“真的是明仁的兒子睦仁?是不是被稱之爲明治天皇的那個?”林鴻年有些激動了。

“林大人,下官絕不敢欺瞞您!”井伊孫二郎只差指天發誓地解釋了:“如今京都的那個小天皇,叛軍就稱呼他爲明治天皇。但他是假的,是可惡的叛軍找人假冒的,想矇混過關,扶持他當上天皇作爲傀儡利用,妄圖以此與中華帝國以及我幕府對抗。事實上,真正的明治,就是眼前的這個。”

“到底怎麼回事?”林鴻年好奇地問道。

井伊孫二郎以他那半生不熟的漢語便解釋了起來。

原來,大阪城中的幕府探哨在大阪城外查探敵情的時候,發現有幾名叛軍的下級武士在追捕一名貴族武士和一名男童,便上前將貴族武士和男童解救了下來。當時那名貴族武士已經傷勢十分嚴重,他擔心自己會死,便主動說起了自己的身份,乃是會津藩藩主鬆平容保的弟弟、桑名藩藩主鬆平定敬。他道出了男童的真正身份是日本國的皇太子睦仁,也就是本應該接任明仁天皇的明治天皇。

大阪城中的幕府探哨不敢怠慢,連忙稟報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經過深思熟慮,認爲這真正的明治天皇睦仁很難安排,對於幕府來說,天皇只是傀儡,不能接到江戶去,否則讓幕府將軍如何自處?當然最好是安置在遠離江戶城的京都城皇宮裡,變相地軟禁起來。但如今京都仍舊被叛軍佔領,而且就算沒有被叛軍佔領,保不準什麼時候又有人動心思,打着尊王的名義要求解除幕府的權利。再加上幕府已經準備將京都大阪這些關西之地全部割讓給中華帝國,肯定是不能安置了。因此,老謀深算的井伊直弼覺得這個真正的小天皇還真不大好安置,作爲一個傀儡,最好是能沒有威脅的存在着。

這時,井伊直弼忽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好的主意,便是將這小天皇交給中華帝國,由他們來看押軟禁。一來,可以表示幕府的誠意,將日本天皇都用來抵押了,而且讓天皇變得不再那麼神聖;二來,也將小天皇這個燙手的山芋推了出去,以後就算治下的謀反之人想打着清君側或者尊王之類的旗號都沒借口了,幕府可以獨掌關東地區的大權而沒絲毫威脅;三來,可以徹底打擊長州藩那幫反幕勢力,掀開他們的謀害明仁天皇、擁立假皇太子登基成新天皇的陰謀;最後,還可以坑中華帝國一把,讓日本百姓,特別是準備割讓給他的關西九州等地的百姓,因爲這個事情對中華帝國不滿。

當然,不利之處也有,將小天皇送給中華帝國,把不準以後他們會扶持小天皇,繼續往關東侵犯,但這不是他目前要考慮的事情,顧不得那麼多了。

於是,井伊直弼便讓人一邊救治鬆平定敬,一邊派人將睦仁送到長崎來交給在那裡出使的兒子井伊孫二郎。

.......PS:推薦玄幻小說《爐石之末日降臨》,寫得不錯。

PS:感謝書友20170607010303581、喜歡裝逼的宅男、一葉知秋三位大大的打賞!限免結束,漲收總共本來有四千,短短半天過去,現在已經掉成只有三千五了。不過反正這批讀者也幾乎沒人追訂,無所謂了。只不過,心疼,早知不三更了。最後這更,從晚上五點到碼字到現在,四個小時才三千字,手殘啊,吃飯去。

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417章 大殺四方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386章 樂極生悲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601章 紛紛出逃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第413章 洋人介入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756章 貪官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154章 招標(中)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769章征討朝鮮(四)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728 章 英法插手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780章 孝明天皇第170章 英軍來襲(強推,求支持!)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807章 坤甸要塞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東方人乾的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278章 破長沙城第1190章 縱兵三日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四十章 忠君殉國第339章 “借”濟州島878章 馬路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788章 廣州會館第261章 傅善祥讀報紙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1223章 朝官變動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55章 招標(下)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
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417章 大殺四方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386章 樂極生悲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601章 紛紛出逃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第413章 洋人介入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756章 貪官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154章 招標(中)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769章征討朝鮮(四)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728 章 英法插手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780章 孝明天皇第170章 英軍來襲(強推,求支持!)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807章 坤甸要塞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東方人乾的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278章 破長沙城第1190章 縱兵三日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四十章 忠君殉國第339章 “借”濟州島878章 馬路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788章 廣州會館第261章 傅善祥讀報紙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1223章 朝官變動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55章 招標(下)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