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

(今天白天都沒人打賞。可憐啊!只能感謝還在看書的大大們!)

很快,許大光將李見微帶來。他們原本就是熟人,同一屆考武舉的同年。

李見微見了馮雲山,絲毫不見畏懼,彬彬有禮,完全不似武舉出身,倒似有幾份讀書人的沉靜在。

馮雲山問了下清軍中各類火炮、鳥槍的性能情況,李見微回答得頭頭是道,看來對火器是比較瞭解。

不但如此,李見微竟然對洋人的一些先進火槍也比較瞭解:“聖王,滿清和聖軍都在使用的鳥槍、擡槍,大多是老式火繩槍,劣質鑄造槍管,炸膛率高,射程才百餘步,不到洋人說的百米,而且清兵勇們都不會瞄準,50步距離,百發而不得十中。”

“而洋人在鴉*片戰爭中使用最多的‘褐貝斯’滑膛槍,乃是一種成熟的燧發槍,聽說好多都是什麼東印度公司生產的,見微有幸使用過一種印度款‘褐貝斯’超輕短管滑膛槍p1812,又輕又斷,射程能達250步,也就是洋人說的200米,幸好80米以外就準度不大了。聽說這種火槍不但成本低廉,製造起來也很方便,洋人單這個什麼東印度公司每年便可製造數十萬上百萬支。鴉片戰爭後,英國人又將這種‘褐貝斯’燧發槍改成擊發式。”李見微瞟了一眼親衛身上揹着的鳥槍,憂心忡忡地說道,“虧我們還在爲些垃圾般的鳥槍能夠配齊一半而沾沾自喜。”

“而我聽聞西洋的法蘭西的火槍更爲精良,原來是裝備查爾維爾mle1777燧發滑膛槍,隨着他們的皇帝席捲歐洲,後來又研製了查爾維爾mle1842新式擊發滑膛槍,射速更是加快不少。性能比英人的‘褐貝斯’滑膛槍還要好。”

馮雲山驚呆了!他想不到,在廣州城裡的一名清軍武將子弟中,竟然還有這麼瞭解洋人新式火槍的。撿到寶了!

不由大喜,誇讚道:“想不到李兄弟對洋人的火器竟如此精通。而且李兄弟又願意加入我太平聖軍,勸說令尊棄暗投明,真是最好不過!”

“聖王有所不知,見微因母親身體有疾,經常找洋人傳教士看病,幾年下來,與那些洋人比較熟悉,甚至能說幾句簡短的洋文,對他們的火器有些瞭解。至於棄暗投明,原本就是我漢人該做的事情。見微還得替父親向聖王告罪一聲。”李見微解釋道。

“各位其主,何罪之有。何況令尊爲官清正廉明。”馮雲山又讚歎一聲,才說出自己的目的:“李兄弟,本王聽聞法蘭西的洋人又研製出一種叫米涅線膛槍的火槍,採用專門的圓頭柱殼鉛彈,比槍口小,容易塞入槍膛,子彈的底部使用軟木材料,能在發射時將使子彈和膛室之間的密封性好,大大增強了槍支的射速,射程和安全性。據說,射程能達到西洋人說的五百多米甚至七八百米。所以,本王想請你和譚旅帥一起跟隨英國合信牧師一道去趟歐洲,將這些先進的火槍情報打聽到,有機會買些樣品回來。”

李見微點點頭,示意自己明白聖王的意思了。

馮雲山見這個李見微聰明又機靈,而且確實不是滿清的奸細,又有家眷在廣州城內,便放下心來。當即提李見微爲細作營卒長,接替原來譚體元之位,負責跟譚體元一道至歐洲探知、購買新式武器。

譚李兩人剛出去,左宗棠又急匆匆地過來,說有事情稟報。

看來還真是什麼大事情很爲難,否則以左宗棠的決斷,馮雲山又還算放權給他,不會特意跑來請示。

“聖王,被俘虜的廣州城內裡洋貨十三行的買辦們,在最大的買辦伍崇曜的帶領下,要求見聖王。”左宗棠簡短地解釋事情來由。

“對了,差點將這個伍崇曜給忘了。這可是財神爺啊,不好好宰殺宰殺,怎麼對得起他們稱呼我長毛賊酋的名頭。”馮雲山哈哈一笑,拉着左宗棠一起,趕往廣州知府衙門,一干官紳買辦就被關押在衙門裡的牢房。

馮雲山端坐知府衙門大堂之上,幾名親衛押着一人進來。那人卻是身穿繡獬豸的道臺補服,雖然那身補服已經骯髒不堪,但仍舊架勢十足地走了進來。正是因召集城內各買辦富商,成立“西局”,捐助官府軍餉幫助剿滅天地會義軍立功的伍崇曜,被滿清加恩賞其道員級別。

未料,一到堂前,親衛們強行將他按着跪倒在地,剛剛凝聚的架勢瞬間全無。

馮雲山譏笑地道:“堂下何人啊?可是清妖的哪位道臺啊?”

伍崇曜默不作聲。

“什麼道臺,虛名身份罷了,不過是滿清哄小孩子的把戲!也虧有人信以爲真。”站在一旁的左宗棠配合着說道。

“哦,原來如此啊!那身衣裳很不錯,只不過有點破爛不堪啊!還有點太貴了。”馮雲山笑道,“聽說就是爲了這樣兩身衣服,從清妖嘉靖年間至如今,四十年你們伍家總共用於捐輸和打點的銀子超過一千六百萬兩。這麼說來,你這件衣服價值八百萬兩啊。真是寶貝啊。”

堂下跪着的伍崇曜不可置信地擡起頭:“你怎麼會知道得這麼清楚?”

“看來是真的了?兄弟們,將伍先生扶起來,看座。”馮雲山哈哈笑道,接着問道:“不知伍先生求見本王,有何要事啊?”

“聖王,伍某苦思兩天兩夜,決定投效太平聖軍。還望接納!”伍崇曜也不坐親衛遞過來的板凳,站了起來,向馮雲山行了一禮。

“嘿,聽伍先生的語氣,還是有點不願意啊?迫於現實?”馮雲山笑笑,“想必伍先生是個聰明人,應該知道如何選擇。”

“沒錯,聖王。伍某頗爲不喜貴軍的所作所爲,但現實如此,廣州乃聖王的天下,伍某隻能臣服。”伍崇曜坦誠說道,“不過,伍某有幾個條件,還望聖王答應。”

“伍先生,剛說你是個聰明人,怎麼一下子又變得不聰明瞭?”馮雲山冷笑着看着堂下的伍崇曜,“眼下你已爲魚肉,整個家族老少又全在本王手中,還有何資格與本王談條件?”

“若是伍某說,除了聖軍抄家搜去的財物,伍某還有鉅額錢財,早已轉移隱藏起來呢?另外,伍某行商的本領聖王想必也知曉。只要聖王答應伍某的條件,除了交出隱藏的鉅額錢財,從此以後,我伍崇曜全心全意爲聖王打理買辦事務。”伍崇曜一咬牙說道。

馮雲山絲毫沒有考慮,直接搖搖頭:“本王不喜歡有人跟我談條件。至於隱藏的錢財,總跑不出廣州城,遲早還是本王的。”

“……”

“伍先生,你知道本王很忙的。若是沒其他事,本王要回了。”沉默一會後,馮雲山站起身來,和左宗棠一道,準備離開。

“好吧,聖王,你贏了!我伍崇曜交出隱藏的錢財,任由聖王處置。只求聖王放家族婦孺一條生路。”伍崇曜直接求饒。

馮雲山和左宗棠相視一笑!

.................

《北宋崛起》美人恩重,兄弟情深,權謀與鐵血,最真摯的穿越沒有之一!

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東方人乾的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137章 成立南洋公司(下)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799章 南洋艦隊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107章 打了大勝仗都還沒反應過來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870章 燃燒彈第177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中)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八十一章 攻略韶州府(六)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1098章 三國和平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329章 滄州屠城815章 損失巨大858章 全殲1241章 俄國形勢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350章 楊秀清的算盤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第1292章 賜你姓馮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811章 坤甸海戰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1323章 瘋狂的橡膠股票808章 劉阿生之死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878章 馬路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六十三章 抵達桂陽第166章 陳開之死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四十章 忠君殉國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757章 茶葉事件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第567章 攻陷炮臺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第1122章 陛下被行刺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1225章 聖京城堵車了第156章 與法國的交易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756章 貪官918章 陷阱-伏擊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
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東方人乾的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137章 成立南洋公司(下)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799章 南洋艦隊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107章 打了大勝仗都還沒反應過來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870章 燃燒彈第177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中)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八十一章 攻略韶州府(六)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1098章 三國和平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329章 滄州屠城815章 損失巨大858章 全殲1241章 俄國形勢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350章 楊秀清的算盤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第1292章 賜你姓馮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811章 坤甸海戰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1323章 瘋狂的橡膠股票808章 劉阿生之死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878章 馬路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六十三章 抵達桂陽第166章 陳開之死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四十章 忠君殉國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757章 茶葉事件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第567章 攻陷炮臺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第1122章 陛下被行刺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1225章 聖京城堵車了第156章 與法國的交易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756章 貪官918章 陷阱-伏擊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