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章 俄國形勢

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宮。

作爲整個克里姆林宮羣的主要宮殿,大克里姆林宮一向是沙皇私人宮室,而莫斯科其實在彼得大帝遷都到聖彼得堡之前,莫斯科一直都是沙俄的首都。但遷都之後,隨着聖彼得堡的逐漸發展和因爲靠海口,地理位置越來越重要,莫斯科的地位嚴重下降,慢慢變成陪都。

但如今,莫斯科又迎來了一個轉機,迎來一個重新成爲俄羅斯帝國首都的機會,那便是前任沙皇的三皇子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在其父皇過世之後,得到俄羅斯帝國近衛軍的幫助,從叔父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封鎖的聖彼得堡逃了出來,趕到莫斯科後毅然登基稱帝,成爲俄羅斯帝國的第十三位皇帝,自號亞歷山大三世。

亞歷山德羅維奇到現在只有19歲,但經歷了富貴而無憂無慮的皇子生活,又經過最近半年多的巨大變故,他的心性已經頗爲成熟了,感觸良多。目前最大的隱患,便是聖彼得堡的他的叔父,原本是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卻在聖彼得堡,由東正教牧首親自加冕,登基爲新一代沙皇,而且,時間就在他剛剛抵達莫斯科的第三天,比他更早稱帝。

這樣一來,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便搶佔了先機,在部分俄羅斯帝國官員和軍隊眼中,成爲了正統。畢竟,他在正統的首都聖彼得堡登基,那裡有整個俄羅斯帝國的絕大部分貴族和中央官員,不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都表態並臣服了他,而且,最關鍵的是還有東正教牧首的加冕。要知道,整個俄羅斯帝國絕大部分的民衆都是東正教教徒,而沙皇登基,按照傳統,是必須由東正教牧首加冕。

因此,亞歷山德羅維奇雖然隨後立刻也登基稱帝,自封爲亞歷山大三世,但一沒在聖彼得堡,得不得俄羅斯帝國絕大多數的官員和貴族的認可,二是沒有牧首的加冕,自然十分沒有底氣。幸好,他最後直接宣佈,即日起,將俄羅斯帝國的首都重新遷回莫斯科,將克里姆林宮定爲自己的皇宮,並且,因爲莫斯科曾經是俄羅斯東正教的活動中心,克里姆林宮裡還有一個聖母昇天教堂,在18世紀以前,都是歷代沙皇和大公接受牧首加冕禮的地方,因此,雖然牧首沒在莫斯科,但還有大主教,比牧首差了一級,但總比沒有好。

再往後,隨着俄羅斯帝國的內亂加劇,波蘭、立陶宛、芬蘭、車臣等高加索地區甚至哈爾科夫等地紛紛開始出現叛亂,甚至一些地方駐軍也自行洗劫農莊後解散回鄉,俄羅斯帝國變成了兩個沙皇爭奪皇位的。

而這個時候,原本被認爲是正統沙皇的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被各地的地方貴族和軍隊認爲是治理俄羅斯帝國不利,被迫承擔沙俄內亂的全部責任,被軍隊所嫌棄。而這時,這幫軍隊紛紛改變方向,改爲支持莫斯科的亞歷山德羅維奇作爲新沙皇。獲得支持的亞歷山德羅維奇,直接任命曾出任過高加索駐軍總司令、現近衛軍副元帥(駐莫斯科)亞歷山大*伊凡諾維奇*巴里亞京斯基爲俄羅斯帝國元帥,率領莫斯科四周的俄羅斯軍隊,準備向西方的聖彼得堡進攻。

而這個時候,接連不斷地從東方烏拉爾山脈逃竄過來的沙俄當地駐軍,以及源源不斷的哥薩克騎兵紛紛闖入東歐大平原,進入莫斯科周圍一帶駐紮。這些俄羅斯軍隊爲數衆多,足足有二三十萬之巨,他們的將領得知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變故之後,趕到莫斯利紛紛表示效忠亞歷山德羅維奇,亞歷山德羅維奇自然大喜。

他想着有那麼多的軍隊效忠,興奮之餘,更加堅定自己能擊敗在聖彼得堡的那個搶了他皇位的叔父。一時間,倒沒有在意這些軍隊是爲何從烏拉爾山脈以東逃回東歐平原,雖然知道這些哥薩克內衛軍隊和一些近衛軍是被東方帝國的西征大軍給擊敗,逃竄回來的,但心裡覺得是因爲父皇的遇刺,導致前線將士軍心不穩才戰事失利的。

而新任的俄羅斯陸軍元帥伊凡諾維奇*巴里亞京斯基直接告訴亞歷山德羅維奇,說是以他多年的征戰經驗,那些東方人絕不敢攻過烏拉爾山脈,畢竟這裡戰線太長,他們缺少補給,而且天氣寒冷,那些東方軍隊根本就不耐嚴寒。何況,他會重新組織一批軍隊前去好好守衛烏拉爾山脈的幾座堡壘,尤其是奧倫堡和葉卡捷琳堡,會牢牢地將東方敵軍阻擋在烏拉爾山脈以外。

等他們組織好軍隊,先將聖彼得堡攻克下來,便能徹底穩固住亞歷山德羅維奇的沙皇地位,再回頭率領哥薩克軍隊出兵烏拉爾山脈以東,收復西伯利亞和哈薩克汗國。

只有19歲的沙皇亞歷山德羅維奇自然對陸軍元帥伊凡諾維奇*巴里亞京斯基言聽計從。

的確,也是形勢喜人!莫斯科大軍在元帥伊凡諾維奇*巴里亞京斯基的指揮下,發動將近20萬大軍向聖彼得堡方向發起進攻,而後面,還組織有將近15萬大軍的內衛軍隊,準備隨後支援。

而這個時候的聖彼得堡以及周邊地區,軍隊雖然有將25萬之多,但之前被派了6萬前往波蘭鎮壓波蘭的叛軍,又派了8萬前往芬蘭大公國和立陶宛鎮壓芬蘭和立陶宛的叛亂,導致聖彼得堡只有區區10萬兵力。

莫斯科軍隊的瘋狂進攻,一個月不到,便一路攻佔特維爾、博洛戈耶、雷克希諾、諾夫哥羅德等城鎮,瘋狂推進四百餘公里,距離聖彼得堡不到200公里。幸虧最寒冷的天氣來臨,惡劣的天氣,即便是本土的俄羅斯大軍也極難安全地在野外行軍作戰,莫斯科方面的20萬大軍在損失五千多名軍人之後,不得不在諾夫哥羅德等地停留下來,等渡過嚴寒的冬季再進攻聖彼得堡。

但就在這個最爲寒冷的兩三個月裡,身在莫斯科的年輕沙皇亞歷山德羅維奇,收到一個驚人的消息,他的那位叔父,聖彼得堡的僞沙皇,因爲他莫斯科軍隊的大軍壓境之下,竟然同叛亂的波蘭和芬蘭進行了和解!

原本聖彼得堡的平叛大軍逼近波蘭,將波蘭的叛軍差點徹底擊敗,但就因爲他莫斯科軍隊進攻聖彼得堡,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竟然放棄沙皇一貫的尊嚴不要,不但悍然與波蘭叛軍和解,更與之結盟,承認波蘭獨立並擁有波蘭和一半立陶宛領土的擁有權,唯一的條件便是幫助聖彼得堡抵制來自莫斯科的他的軍隊的進攻。

不但如此,聖彼得堡的那幫貪生怕死的貴族還慫恿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主動答應已經叛亂的芬蘭也同樣進行和解。聖彼得堡方面撤回進攻芬蘭叛軍的8萬俄軍,承認芬蘭叛亂的民族軍成立芬蘭共和國,成爲俄羅斯帝國有百分之百的自治權的附庸國,只是名義上的宗主國而不行使任何外交和內政管理,條件便是由芬蘭提供超過3萬名士兵幫助聖彼得堡方面抵擋來自莫斯科的進攻。

PS:感謝大橘爲重233打賞!

第166章 陳開之死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第402 章 應對之策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734 章 緬甸戰略第678章 洪災來臨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815章 損失巨大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九十一章 永州土改試點(四)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734 章 緬甸戰略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1043章 馬德拉斯登陸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846章 拆上海城牆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十章 天父的警示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181章 差點酒後亂性(求支持,求訂閱打賞)第1073章 秦日綱又出現了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1098章 三國和平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209章 攻佔高雷瓊(下)第117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五)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1251章 出鐵水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1218章 戲弄第592章 談判(上)第106章 破南寧(下)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第1271章 馮雲山現在的目標第647章 天王歸天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878章 馬路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774章 日本風雲(二)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1191章 自污就是要讓陛下知道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808章 劉阿生之死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第1053章 決戰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爾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1263章 鋼鐵新政
第166章 陳開之死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第402 章 應對之策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734 章 緬甸戰略第678章 洪災來臨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815章 損失巨大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九十一章 永州土改試點(四)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734 章 緬甸戰略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1043章 馬德拉斯登陸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846章 拆上海城牆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十章 天父的警示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181章 差點酒後亂性(求支持,求訂閱打賞)第1073章 秦日綱又出現了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1098章 三國和平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209章 攻佔高雷瓊(下)第117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五)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1251章 出鐵水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1218章 戲弄第592章 談判(上)第106章 破南寧(下)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第1271章 馮雲山現在的目標第647章 天王歸天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878章 馬路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774章 日本風雲(二)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1191章 自污就是要讓陛下知道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808章 劉阿生之死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第1053章 決戰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爾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1263章 鋼鐵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