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

“尊敬的聖王殿下,我是布朗,便是喬治介紹來的那名英國機械師。這次,便由我來幫您組建一家機器廠。”一名濃密黑鬍子,各自高瘦的快四十餘歲洋人,主動向馮雲山打招呼。

據布朗自己介紹,他是英愛爾蘭人,機械師,曾經在英國管理過兩家大型機械廠,並且,他還在1851年發明了遊標卡尺,精度達到0.025毫米。只不過,沒人理解和重視他的發明。

“什麼?遊標卡尺是你發明的?”馮雲山用不大熟練的英語驚訝地問道,他平常的日用語打招呼還行,說到遊標卡尺,便很生疏了。

“正是!怎麼,聖王殿下也知道遊標卡尺?”布朗好奇地問道。

“不是,只是覺得奇怪!本王目前十分需要這些計量標準,因此聽見尺子之類的便很敏感。”馮雲山隨意解釋着。其實,在他心中,無疑是震撼的。

這個時代,能發明遊標卡尺的人,真的是這個方面的專家。並且,這個布朗還管理過大型機械廠,正是南洋公司要組建機器廠需要的專業人才。

於是,馮雲山直接跨過伍崇曜,任命布朗爲南洋公司第一機器廠廠長,並且牽頭聖國的計量單位標準化工作。

終於,馮雲山從布朗那邊,得到了一米的標準長度。

作爲機械方面的專家,布朗對這些標準非常瞭解,1795年4月法國政府頒佈採用公制(米制)的命令,但直到1799年才完成,測量,將一米的標準值確定了下來,英美等國也開始採用法制米的標準。他隨身便帶着一根鋼尺,便是一米長。

並且,除了長度外,還有重量的,布朗隨身帶了一枚英鎊金幣,他說這便是一磅重量。

馮雲山這纔想到,原來,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還沒出現公斤的重量標準,英美國家都還是採用磅的重量單位。不過,這個磅,馮雲山可不喜歡使用,他還是想用原來的公斤制來得習慣。

但布朗根本就沒有公斤的標準,馮雲山忽然想起來,這個公斤的標準,要等到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之後纔會制訂。這樣一來,這個沒出現的標準,便要自己來進行制訂了?

馮雲山想了下,便讓布朗製作一個溼木盒,要求長寬高全部是十分之一米,這樣的出來的木盒容積便是千分之一平分米,再倒入較低溫度的井水,所得的重量,便定義爲一公斤。

布朗大驚,不禁佩服地讚道:“聖王,您制訂的這個公斤,與這個米制的標準完全貼合起來,布朗感覺比磅強多了,以後,必將大行其道!”

馮雲山不由高看這個布朗一眼,果然是能發明遊標卡尺的機械專家,眼光獨到。

很快,聖王王府頒佈聖王令,正式宣佈在整個聖國範圍,施行度量衡標準制。所有正式交易,標準,都採用聖王王府頒佈的度量衡標準,但也只是強力推行而已,馮雲山決定以一年爲期限,一年內並不對使用舊制的標準進行處罰,但一年後,再有使用舊制的,一經發現,將視情形進行處罰。

一是長度標準,以布朗帶過來的米尺作爲標準長度,推行米制標準。所有長度度量都以米來實現,從小到大,一次有千分之一米的毫米,百分之一米的釐米,十分之一米的分米,米,千米的公里。平時民間說的一尺,則是三分之一米;而一步,則爲1.5米;一里路,則不是一千的三百步合計450米,而是加上50米,合計500米。

二是重量標準。以公斤爲基本單位,長寬高全部是十分之一米的容器內冷水的重量爲一公斤,也叫一千克,所有重量度都以公斤來實現,實際可使用市斤,而2市斤,便是1公斤。從小到大,一次有毫克、克、千克即公斤、千千克即噸等重量單位進行覈定。

而民間說的斤、兩、錢、釐等,一次對應500克、50克、5克等去計算衡量,不再是以前的一斤600克之類的。

而且,以後類似糧食的重量便不再以容量來計算,而是以重量。比如一石糧食,大致有60公斤上下不等,根據實際稱重來計算。

三是時間標準。

馮雲山在聖王令中規定,一天的12個時辰中,每個時辰分爲2個小時,一共分爲24小時。而每小時,又分爲60分鐘,沒分鐘又分爲60秒。一刻鐘便是15分鐘,900秒。

四是溫度標準。

王府規定,水結冰一半,半冰半水的那個溫度,爲0度。而水在海平面燒開汽化的溫度,爲100度,進行等分,可以測量出人體的大致溫度爲37度上下。

建立這四種度量標準後,馮雲山放下心來。推行後世的國際單位制,主要還是爲了統一標準,方便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最近,馮雲山想要在聖國興建近代工業,大到工廠、小到作坊的各類機器製造、紡織、軍工等產業。但他突然發現,不要說聖國,連滿清都沒有與近代世界承接合適的度量標準,只有粗略的諸如裡、步、丈、尺、寸等長度單位,有傳統的斤、兩等重量單位,還有鬥、升等容積單位,但都是無法與洋人那邊的度量進行方便的換算。

於是,馮雲山想到了度量衡的標準統一。只有建立起統一的度量衡標準,纔有可能發展精細的工業體系,才能批量地培養人才,纔有統一的標準件可以運用在整個工業中去。

美國在十九世紀末突然發展起來,成爲經濟強國的原因之一,便是率先建立了標準化體系,所有制造業都採用統一的標準,機器設備維修就有統一的標準零件可以更換,非常方便。

而這標準的零件,之所以能達到要求,便是通過標準的度量衡來實現。

零件的型號尺寸大小、重量等性能指標,在標準度量的核算下,符合要求,便很容易地規範了零件質量。

於是,在這幾天的《南方日報》中,開闢了專欄,進行度量衡的標準化推行和說明,號召聖國的各類工匠和民間百姓採用聖國新的聖制標準:米,公斤,分秒,度。

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1165章 布拉格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觀瀾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354章 鑄幣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320章 出兵琉球867章 兩個總統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503章 蘇州攻略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144章 義軍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後一天,求支持!)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四章 宿命之地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632 章 賊吃賊第691 章 問策(二)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397 章 天父下凡了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819章 淡美蘭海戰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1049章 亂戰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748章 英軍大敗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第1195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144章 義軍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後一天,求支持!)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第584章 北逃熱河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948章 俄軍大敗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
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1165章 布拉格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觀瀾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354章 鑄幣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320章 出兵琉球867章 兩個總統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503章 蘇州攻略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144章 義軍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後一天,求支持!)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四章 宿命之地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632 章 賊吃賊第691 章 問策(二)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397 章 天父下凡了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819章 淡美蘭海戰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1049章 亂戰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748章 英軍大敗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第1195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144章 義軍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後一天,求支持!)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第584章 北逃熱河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948章 俄軍大敗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