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

說來也是荒唐,率部逃回上嗨城中的平胡大都督李咸池,說是嘉定告急,讓大頭領劉麗川率兵前去救援。

劉麗川不願離開上嗨,便命自己的親信,護理副元帥陳芝伯統領二千義軍前往嘉定支援。而陳芝伯本是和參謀徐渭仁兩人一道總理財務,他一離開上嗨,徐渭仁又不大理事,於是,李咸池便主動要求兼管財務。

劉麗川不願答應,又不願得罪這義軍中的二號人物,便不予理會,其實也就是默許了。

而參謀徐渭仁每天醉心於書畫金石收藏,無心理事,財政大權便被李咸池慢慢抓在手中。

……

與此同時,在上嗨城外不足三裡的楊涇濱對岸,英國領事館中。

上嗨道臺吳健彰正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與三名洋人在商討着什麼。

“尊敬的包令爵士,阿禮國領事,賜德齡提督,還有這位威妥瑪副領事,我吳健彰如今以上嗨道臺的身份正式向貴國請求出兵,幫助平息上嗨的叛亂。”吳健彰看起來衰老了很多,被暴民抓捕扣留了兩天,讓他至今驚魂未定。而且,雖說有部分財產藏匿起來,但還是有大半被那幫亂黨擄掠走,更是讓他痛恨不已。

“吳大人,作爲老朋友,對於您的遭遇,我和包令爵士等也很同情。很遺憾,儘管我們都很想幫您,但是卻不能那麼做。因爲這違反了我大英對華堅守的中立原則。”阿禮國微笑着答道。

“阿禮國領事說的很對!我們無法違背大英的中立原則。不過,吳大人,有一點您可以放心,關於您的個人安危,我們予以保護。我們大英有兩艘軍艦在港口,大英駐華艦隊司令賜德齡提督還帶領了一千名大英士兵來到上海,絕對不會讓那些叛軍傷到你。”馬上就要上任新的駐華公使、港島總督之位的包令,心情不錯,也是一臉笑容安慰着吳健彰。

“包令爵士,阿禮國領事。您們不能這樣,放任這幫暴民胡來,這不但是對上嗨百姓的摧殘,而且對貴國在上嗨的利益也是一種損害。”吳健彰急了,竭力試圖說服洋人:“一旦這幫暴民在上嗨站穩腳跟,開始徵收關稅,隨意加稅,貴國以及其他諸國都會遭受重大損失。而且,最重要的是,原本我們商談好的,將2年的海關關稅抵押借貸之事,將無法兌現。”

見包令和阿禮國被自己說的有些意動了,吳健彰跟着加把火道:“只要貴國出兵幫助本官平息叛亂,本官願意說服朝廷,將海關關稅再行優惠。”

阿禮國剛想說話,包令搶先一步道:“吳大人,您讓我們很爲難啊。我們再考慮一番,這麼大的事情,必須要向倫敦方面彙報才行。”

吳健彰無奈,被兩名洋兵領了下去。房間裡就剩下幾名洋人。

阿禮國疑惑地問道:“爵士,剛纔吳健彰說的有些道理啊,等這幫流民和水手們站穩了上嗨城,恐怕對我大英在華利益不利啊!若是吳健彰真的呢能夠說服他們的皇帝,降低我大英商品關稅的話,我認爲賜德齡提督有必要出兵予以幫助。”

包令解釋道:“阿禮國先生,你太心急了!中國有句古話,叫心急遲不了熱豆腐!要沉住氣。吳健彰只是個小小的道臺,能答應我們什麼好條件?還是等他們更高級別的官員來求我們,到時豈不是更能爲我大英爭取更多的利益?”

“更何況,如今克里米亞戰場,我們已經與俄國佬開戰,兵力都抽調到那裡,大英在整個遠東地區的兵力都緊張。”包令有些擔憂地道:“如今佔領上嗨的這幫流民不足爲懼。他們也只是暫時佔據上海城而已。我擔心的是,他們最終那是投向哪邊,是北邊的叛軍還是南方的叛軍。”

旁邊稍顯年輕的新任上嗨副領事威妥瑪,好奇地問道:“爵士,這兩邊有什麼區別嗎?”

“都不好應付!”包令皺皺眉頭:“文翰爵士曾經去過金陵城,那個什麼天王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若是上嗨被他們佔領,肯定一切都得按照他的規則來。而南邊的那個聖王,我曾經與他們打過交道,看似和善,實則精明無比,其人注重實際,與清官府完全不同。如今不好說,只能看清廷給出什麼籌碼,走一步看一步了。”

…….

天京城內天王府中,真神殿。

東王楊秀清有事前來稟報天王:“二兄,臣弟最近事情太多,今日稍有閒暇,特來看望二兄。順便有事要稟報二兄知曉。”

“清胞,朕不是說過了。朕要鑽研教義,這些閒雜瑣事,便交由清胞你打理便可,朕皆無不準。”洪秀全“情真一切”地皺眉頭說道。

楊秀清也不解釋,只是笑道:“前些日子,臣弟聽副總典買辦段可元派人來報,說是松江府的上嗨城有些天地會黨要鬧起來,反抗清妖。昨天,段可元派人送來確切消息,上萬會黨已經舉兵,佔領了上嗨城,攻向松江府其他州縣。段可元請示是否招納他們?幫助天國佔領蘇南一帶。”

“會黨?還是天地會黨?”洪秀全眉頭皺得更深了:“這些人都是些流民匪徒,軍紀敗壞,好吃懶做甚至賭錢抽大煙,朕甚是不喜,如何能讓其加入聖教,成爲我天國兄弟?”

楊秀清立即會意:“二兄說的是!這些人,惡習難改,不能成大事。只是小弟聽說那上嗨城與洋人通商,關稅豐厚,所以想着若是他們來投,就勉強答應下來。卻是小弟想岔了。”

洪秀全明白了楊秀清的意思,只不過,他只管用度開支,不管來源如何。

“清胞你看着辦吧。不過,對於這些會黨,朕還是那個意思,得讓他們革除惡習,信仰天國聖教才行。”洪秀全說完,忽地想起什麼似地,蹦出一句:“羅大綱那賊子,還有那蘇三娘,便是一個教訓!說不定,南王就是受此二人的蠱惑,纔會獨自呆廣州,不願迴天京來。”

看來,南王馮雲山在洪秀全心中,還是有很大地位的。雖然爲了自己的地位,洪秀全可以拋棄馮雲山,但他固執地認爲,馮雲山還是如同以前一樣,對他忠心。只是受了身邊的人,特別是像羅大綱等天地會人的挑唆,纔會選擇背叛天國,背叛他洪秀全。

說到這裡,洪秀全又問道:“清胞,前些日子,不是派了曾釗揚他們三人去南邊,可有南王的消息傳回來?

“稟二兄,黃維江曾釗揚他們還沒消息傳回來。可能是信使在路上或者其他什麼事情耽擱了一下。”

“他們回來,有南王的什麼消息,早點跟朕說一聲。”說完,便低下頭,繼續閉目養神,冥思他的教義去了。

楊秀清搖搖頭,出了真神殿,才重重地嘆了口氣。

他的話沒有說全。

前陣子,身在上嗨城中的段可元,私下與上嗨小刀會中的參謀徐渭仁接觸了一下,得知大頭領劉麗川有意向投靠太平天國。但又還在猶豫不決,據那徐渭仁說,劉麗川似乎有希望天國封他一個王爺的意思。

而此時,王爺的封賞必須要天王洪秀全答應才行。於是,楊秀清來試探下天王的意思,答案已經很明白了。

楊秀清只得暗道可惜。

他原本是想說動天王封那會黨首領爲侯爺,將他們招納過來,然後再尋個妥當的地方安置到一邊,他甚至想好了,等佔領了上嗨,也打造一批海上的水師,將這批會黨送至遼東去,順便讓那秦日綱乖乖地不再生什麼鬼心思。

如今天王這態度,自己唯有算了。還是讓這批會黨自生自滅吧,正好還可以吸引點清妖過去,減輕天京的壓力。

楊秀清搖搖頭,將上嗨的事情放到一邊,忙自己的去了。

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第164章 刺殺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943章 轟動英國第584章 北逃熱河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296章 進攻南昌第1226章 公交馬車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678章 洪災來臨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891章 出兵東洋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1170章 不歡而散的密晤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384章 佔據荊州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471章 奉議土州的鎮長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658章 封爵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1323章 瘋狂的橡膠股票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1176章 橋頭堡-奧倫堡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三十五章 江華王氏兄弟(下)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902章 應對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770章征討朝鮮(五)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917章 分頭出擊的英國遠征軍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292章 兵工廠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909章 條件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1060章 對印政策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176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上)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
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第164章 刺殺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943章 轟動英國第584章 北逃熱河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296章 進攻南昌第1226章 公交馬車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678章 洪災來臨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891章 出兵東洋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1170章 不歡而散的密晤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384章 佔據荊州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471章 奉議土州的鎮長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658章 封爵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1323章 瘋狂的橡膠股票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1176章 橋頭堡-奧倫堡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三十五章 江華王氏兄弟(下)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902章 應對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770章征討朝鮮(五)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917章 分頭出擊的英國遠征軍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292章 兵工廠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909章 條件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1060章 對印政策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176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上)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