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 章 緬甸戰略

馮雲山索性讓劉勝邦取來一張世界堪輿圖,這副地圖還是他自己根據後世的記憶畫出來的,雖然有些比例和位置不一定準確,但八玖不離十,比滿清出的地圖要強上太多。

看了看臨近的朝鮮和日本,馮雲山笑了。如今,趁着英法聯軍和俄羅斯還在克里米亞打仗,他一方面要加強沿海海岸幾個大型通商口岸的海防,另一方面,準備派出海軍鍛鍊一番,出海攻略一下朝鮮和日本,權當訓練,不先練好兵,將來萬一英國人的軍艦打過來,如何迎戰?而且,若是在此之前能將朝鮮和日本佔據下來,也多了幾個海外基地。這樣的話,無論是補給,還是戰兵兵源,以及出兵防守都極爲有利。

看着地圖,西邊新疆、北邊的蒙古和東北的滿洲等地,都已經有安排,而東海面的朝鮮和日本,馮雲山也要提前佈置一番。

他對左宗棠道:“左愛卿,朝鮮之事,也無需過多的擔心。就先按你的方略進行,朝鮮李朝承平日久,武備鬆弛,又依附滿清爲屬國,李朝依靠文人治軍,實行兵將分離制度,無定將、無定卒,輪流服役的預備役,而非常備軍,根本就無甚戰力,真要攻佔,發兩個步兵師便可一舉而下。不過,還是讓秦日綱先行進入,討虜軍再進入圍剿,順便接管朝鮮,讓其迴歸中華。左愛卿,便由你總參謀部自行安排,交朕過目便可。”

馮雲山根據自己對這個時代的朝鮮的大致瞭解,知道這個時候,應該是後世廟號哲宗的李昪,朝鮮李氏王朝第25代君主,也是倒數第二代君主。此人在歷史上沒有多少名氣,只知道是個一位傀儡國王,爲人優柔寡斷,耽於酒色,身多疾病,所以早早去世。他在位的這段時間,整個朝鮮朝政,都是由外戚安東金氏把持。

因此,只要將這權臣安東金氏掌控,便掌控了整個朝鮮。

而範汝增又稟報說,如今朝鮮國內實際當權的是安東金家家族,一手遮天,族長名金左根,和他的堂弟金汶根兩人一起把持朝政,國王成了傀儡。朝鮮如今全國人口有一千四五百萬左右,兵力說是有十餘萬,但都只是鎮壓一下赤手空拳的農民起義,已經很長時間未打仗過了,完全沒有訓練。而朝鮮國內稅收嚴重,一遇到災荒,就屢屢發生農民起義和反叛事件,國內形勢堪憂。就算佔領,也是一種負擔。

對於範汝增的這種擔心,馮雲山倒沒在意。馮雲山佔領朝鮮,完全是順帶的,並沒奢望那地方能提供多少資源,也就幾個人參而已,其他的什麼比得上中華?但要儘快征服滿洲,沒有徵服朝鮮來得快。只要征服朝鮮,再以朝鮮兵爲先鋒,利用其適應東北的環境,就算是冬季,也能作戰,逼其衝在前面與滿洲人廝殺,討虜軍在後面督戰便可。而且,不久要出征曰本,也可以利用朝鮮兵出戰,相信以朝鮮百姓的德性,很樂意充當幫手,攻打曰本。

再一個,馮雲山純粹是不想在後世再出現宇宙無敵的那個棒子民族,吹噓連孔子和端午節都是他們的之類的事情,反正順帶的事情,直接將朝鮮變爲二個省,一了百了。

想到這,馮雲山斬釘截鐵地道:“朝鮮必須要儘快攻佔下來!最好是殺一批人立威,逼服其他人。在將士們進入朝鮮之後,可派人聯絡這個權臣的金家,看他們是否有歸降的意願。”

左宗棠連忙應了下來。

至於日本,馮雲山是想先派水師襲擾一番,若能逼其簽訂歸順條約,就對其實行壓榨政策,若是對方強硬不肯投降,那時朝鮮想必已經攻下,便派步兵和朝鮮軍隊前往曰本本土,總之不讓曰本有崛起的機會。

馮雲山又看向地圖,中華的南面,還有個呂宋以及蘇祿,如今都已經被西班牙佔領。戰時還不能動,不過,自己與西班牙倒是可以合作。這個早前的歐洲強國如今沒落,先是被英國欺壓,往後還要被美國戰敗,而且歷史上對方與中華干係不大,連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都沒有他們,倒是可以拉攏的對象。

最後,馮雲山將視線投降西南邊。東南亞諸國已經佔領了安南,其餘的地方也在加緊擴大影響,而最大的兩個國家,便是印度和緬甸。

芸南與緬甸邊境那邊,似乎很長時間沒消息了。半年前,馮雲山接到率領原本的甲二師、乙十二師共21000人的李開芳的稟報,說已經從佔領的騰越與緬甸交界的密支那進入緬甸境內,追擊率領三千清兵和五千民壯的芸南提督文祥。

李開芳當時是按照當初馮雲山給他的命令,讓滿清原芸南提督文祥率兵進入緬甸之後近半年,深入緬甸境內,他才準備妥當,率領兩支部隊進入緬甸,主要目的,便是順勢將緬甸的伊洛瓦底江流域控制住,這裡條河流的中部,可是有個叫仁安羌的地方,盛產石油。

當初馮雲山在收復昆明時便籌劃着,能搶先佔領緬甸的石油產區仁安羌。如今進入緬甸,不知道進軍到哪一步了。主要還是山高路遠,消息不便,都出兵半年了,還沒有消息傳回來,想必是半路碰到什麼事情。

好在當初馮雲山登基的時候,發佈過聖旨給李開芳。當時馮雲山在接到特務司的稟報,說是緬甸已經與英國交戰過兩次,被英國殖民者將緬甸南部的下緬甸一半多地區全部佔領。並且,經過第二次緬甸戰爭之後,緬甸國內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緬甸貢榜王朝的君主在第二次英緬戰爭之後,緬甸王爺孟桐和弟弟加囊親王一起推翻了原本的國王蒲甘王,孟桐成爲緬甸新國王。

孟桐生性仁慈,對英國殖民者抱有幻想。他希望通過和平談判使英國侵略者自動歸還被侵佔的緬甸南部地區。他指定在緬甸的蘇格蘭商人和英國官員爲自己的顧問,希望能讓英國人同情緬甸,交還南部地區,並且,在克里米亞戰爭發生後,英國由於要抽調兵力前往歐洲,宣佈停戰,孟桐還真就答應停戰。同時,英國戰力的下緬甸地區鬧糧荒,駐守在下緬甸的英軍要靠從印度跨海運糧來供應。加囊王建議敏東利用這個機會收復南部的失地。可是,敏東竟然拒不出兵,反而主動向英軍供應糧食,聲稱緬甸不能在朋友的背後放暗箭。他的弟弟,加囊親王只能暗地着急,讓緬甸零星軍隊與英國人周旋。

馮雲山從特務司那邊瞭解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不由對這個緬甸國王孟桐欲哭無淚,這傻x,不過,他的弟弟加囊王似乎可以利用一番。

馮雲山不由改變了對緬甸的思路。於是,在他稱帝后回到聖京,便發了聖旨給李開芳,要求他進入緬甸後,暫時只是追擊清軍,並利用這個機會,偷偷地聯絡下緬甸的這位加囊王爺。最好是能支持對方奪下王位,發動緬甸一國之力與侵佔緬甸的英軍對抗。並且,馮雲山提示李開芳,可以派出數千或是上萬的討虜軍將士假扮緬甸士兵,趁英軍不備偷襲他們。反正惹怒英軍,也是緬甸的貢榜王朝承擔英國人的怒火,只是儘量不要讓英國人知曉此事。

如今這麼久都沒消息,馮雲山不知道李開芳他們到底怎麼樣了,有沒有實行自己的計劃。

不過,馮雲山對於李開芳率領的二萬一千名討虜軍一點都不擔心。四年前英國第二次攻佔緬甸,出動的兵力也就一萬多人,當然很快就擊敗了緬甸,但隨着後來克里米亞戰爭的爆發,起碼超過一半以上的兵力被抽走。

因此,馮雲山有理由相信,同樣是洋槍裝備的討虜軍,戰力不會比英軍差太多,特別是這英軍還只是從印度殖民地調來的很多印度和孟加拉士兵組成的混合兵種。

畢竟,此次李開芳率領的討虜軍中,甲二師做到洋槍配備八千杆,乙十二師也配備了洋槍二千杆。加上準備了那麼長時間,後勤補給都籌備了很久。

馮雲山現在覺得,相對於直接佔領緬甸,可能以另外一種方式,通過援助緬甸趕走英國人,讓緬甸依靠中華帝國,而且有事情緬甸在前頭,這樣的模式會更好。

自然,討虜軍若是直接攻打緬甸,以李開芳的這二萬將士,一萬杆洋槍,就算有些傷亡,也能一戰而下。但必定會導致對其垂涎已久的英國人的不滿。

英國印度殖民者已經發動了兩次侵略緬甸的戰爭,佔領了整個下緬甸一帶,不久的將來,可是還要將整個緬甸全部佔領。因此,緬甸對於英國人來說,早已經是到嘴裡的肥肉,只需等英國將別的地方消化一下,再將這口肥肉咬下去便行了。這個時候中華帝國出來爭奪這肥肉,必定會遭受其重點打擊。

若是討虜軍與緬甸宣戰,說不定便會讓抵擋不住的緬甸絕望之下,徹底投降英國。像那位孟桐國王一樣,還真很有可能。倒還不如不要對付緬甸,轉而支持緬甸,讓其出面與英國人作戰,繼而將英國人佔領的下緬甸也佔領。

馮雲山其實最看重的還是那仁安羌的石油。至於下緬甸,如果能由討虜軍佔領,修建幾處軍事城堡和炮臺,派兵駐守,那自然最好不過。

想到這,馮雲山讓範汝增抓緊打探緬甸方面的消息,同時,讓左宗棠通過總參謀部下令,讓駐守在芸南騰衝一帶的討虜軍保持警戒。

ps:感謝十年灬壹夢大大的打賞!

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888章 天皇駕崩第503章 蘇州攻略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757章 茶葉事件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661章 浩大的工程第1319章 經濟危機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1265章 未雨綢繆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902章 應對第1230章 富國強兵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981章 被黑出翔的林肯總統(各位書友娶妻要慎重啊)第552章 咸豐罵天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第1256章 人口紅利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548章 再咬回去(咬月票)第210章 村鄉(鎮)縣府制度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780章 孝明天皇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780章 孝明天皇第1199章 苛刻的條件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739章 起義爆發(上)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1341中華帝國的商業貿易(感謝燈泡老大)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377章 佩裡的打算第688 章 參觀聖京織造局的觸動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九十五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四)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643章 投不投降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1179章 佔領奧倫堡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270章 太平軍的北伐與西征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177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中)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爾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第456章 清兵大敗859章 進軍浩罕857章 阿古柏之死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292章 兵工廠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
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888章 天皇駕崩第503章 蘇州攻略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757章 茶葉事件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661章 浩大的工程第1319章 經濟危機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1265章 未雨綢繆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902章 應對第1230章 富國強兵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981章 被黑出翔的林肯總統(各位書友娶妻要慎重啊)第552章 咸豐罵天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第1256章 人口紅利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548章 再咬回去(咬月票)第210章 村鄉(鎮)縣府制度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780章 孝明天皇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780章 孝明天皇第1199章 苛刻的條件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739章 起義爆發(上)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1341中華帝國的商業貿易(感謝燈泡老大)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377章 佩裡的打算第688 章 參觀聖京織造局的觸動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九十五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四)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643章 投不投降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1179章 佔領奧倫堡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270章 太平軍的北伐與西征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177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中)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爾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第456章 清兵大敗859章 進軍浩罕857章 阿古柏之死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292章 兵工廠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