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

武昌城內。湖廣總督署衙內,坐在太師椅上的曾國藩,看着前來拜訪自己的糊北巡撫青麟,心急地來回走動,不由嘆了口氣。

前日,他便接到消息,南方的粵賊,在佔據漢陽城大半個月後,終於開始有所動作,渡江準備前往武昌府地面而來。

但如今他湘軍基本練成,有一萬一千的湘軍將士,加上最近幾月又在武昌城內,以糊北團練的名義招募兵勇一萬人,倒也不怕粵賊來攻城。

相反的他還有些興奮,立即派出全部的湘軍水師,共四千人,準備等粵賊渡江到半路時,再行截殺。

可沒想到,粵賊只是頻做準備,卻未真正離開長江北岸渡江。曾國藩命手下的四名水師營官楊載福、鄒壽璋、褚汝航、夏鑾四人輪流值守,派人日夜監視北岸動靜,隨時準備阻擊。

可昨日,忽聽城外放在長江下游華容鎮的探子來報,下游有打着粵賊軍旗的上千只大小戰船,從黃州府逆流而上,看情形,是來攻打武昌。

上千只戰船?曾國藩有些不信。可沒多久,設在長江下游三十餘里的另一個哨所,江邊的青山鎮上的探子也來報,說是江面上已經有一兩千艘戰船來襲。

什麼?曾國藩這才動容,知道探子所言不虛了。他連忙下令水師趁着下游的賊兵未到武昌城外之前,先行試探性地攻打對岸漢陽城外長江邊的賊兵船隻。

楊載福、鄒壽璋、褚汝航、夏鑾四人各率千名湘軍水師,擺成扇形攻擊陣型,想對岸進擊,剛出發沒多遠,還未到長江的江心,便聽到北岸響起了炮聲,幾十發炮子如隕石般飛速砸來,不斷落在戰船四周,炮子巨大無比,竟然是二三十斤的鐵彈,其中有兩粒砸中兩艘木帆戰船,這小型的戰船當場便散了架。

四人均一臉陰沉,看這火炮威力,賊兵早就準備好等待自己送上們來呢。苦練的水師和打造的船隻不易,爲首的楊載福當場下令,往回撤。

衆戰船正在調轉方向,對岸的火炮又是一輪響聲,這次,卻是五艘戰船中彈被擊毀。楊載福和褚汝航心在滴血,這五艘戰船卻是他們兩人所帶,當下也顧不得陣型,連忙後撤。

曾國藩一聽,面沉如水,卻沒有責怪他們,只是嘆了口氣,讓四人率領着水師將戰船都退守沙湖內。讓其緊守沙湖通往長江的兩處水門,配合守城。

剛處理完水師之事,就聽說糊北巡撫青麟來訪。曾國藩知其來意。果然,一進門,青麟便着急地道:“滌生兄,如今粵賊大肆來犯,聽說有兵數萬,戰船數千,怎麼辦,這武昌城,還能守住嗎?”

“墨卿兄,如今國事至此,守住不守住又有何區別?唯盡爲臣子的本份而已!”曾國藩嘆道。

聞言,青麟一臉蒼白,張張嘴想說什麼,卻又沒出聲,半響纔跟着嘆道:“滌生兄,國事何以纔沒兩年,便已糜爛至此?聽說,粵賊兵勢浩大,上個月的浙茳、蘇南大敗,都是朝廷官兵不戰而敗。蘇州城被攻破,便是兩江總督怡良提前逃走,而江蘇按察使吳其泰、蘇州知府平翰等官員獻城所致,如今吳其泰聽說頗受粵賊器重,仍舊以打理蘇州政事……”

“墨卿兄,你到底想說什麼?管他怡良還是吳其泰,曾某不會投降粵賊,更不會棄城而走。”曾國藩斬釘截鐵地說道。

匆匆將青麟打發掉,曾國藩面色陰鬱。從對方的口氣中聽來,竟然是來探自己口風的,想必不是存有棄城逃跑的心思,便是投降粵賊的想法。

曾國藩真的是爲大清朝廷捏一把汗了!連堂堂一省的巡撫大員,在賊兵還沒攻打省城,便已存在這樣的心思,那底下守城的官兵如何能拼死一戰?

看來,大清江山是真的氣數已盡了!

自己真的要爲大清盡忠嗎?曾國藩心中也不停地捫心自問。繼而,曾國藩有些苦笑:這還用想嗎?

……

與此同時,武昌東校場旁邊的一幢宅院內,湘軍的第一營營官羅澤南坐在主座,其下,劉蓉、王錱、李續宜、羅信南、蔣益澧、劉騰鴻、楊昌濬、鍾近衡等一干湘軍將領及佐官赫然在座。

羅澤南見在座的都是自己的羅門子弟,心知必有事情與自己相干,見人差不多都到了,便站了起來,對王錱道:“璞山,你將我等叫來,神神秘秘的所爲何事?”

原來,這些人,卻是他的弟子王錱召集過來的,說有事商議。

“先生,弟子本不該行此舉動,但因關係到師母和師弟,纔不得不召集大家,商議此事。當然,最終還是先生拿主意,無論如何,我等都願追隨先生左右。”王鑫說的甚是神秘,更讓羅澤南摸不着頭腦了,不過,自己這幫學生待己甚恭,想必不會是壞事,便靜靜地看着。

只見王鑫掏出一份家書來,遞給旁邊的劉蓉,讓其傳閱下去。

劉蓉接過一看,卻越看越是臉色不太自然,將書信傳給下首的李續宜,便默然不語。

李續宜也是一臉不自然,但臉上卻隱隱有擔憂之色。隨後依次看過的羅信南、蔣益澧、劉騰鴻、楊昌濬、鍾近衡等人均是一臉奇怪的表情,看着羅澤南。

倒讓羅澤南坐不住了,伸手要書信:“究竟是什麼?讓你們如此不淡定了。拿來我看看……”話未說完,便閉上了嘴巴。因爲他已經看見書信,竟然是自己的妻子羅張氏寫來的。

信卻不是專門寫給自己。信一共五頁,前三頁是寫給王鑫、劉蓉和羅信南、蔣益澧四人,最後兩頁纔是給自己,而且,後面還夾着兩頁紙附後。

羅澤南看完信,臉色爲之一變!這封信,把他給難住了!

羅張氏寫信來,告訴他,如今在聖國治下,生活諸般如意。信中,羅張氏拉家常般跟王鑫、劉蓉和羅信南、蔣益澧四名熟悉的羅山弟子,說起了自從他們跟隨曾國藩從離開長沙後,湘鄉老家的變化。

羅張氏以自己一家的情況,說起了在聖國,也就是自己等人口中的粵賊治下的生活變化。尤其是看到自己唯一的兒子,差點又夭折,竟然是被粵賊的什麼鄉公所官員所救,羅澤南心裡很不是滋味!

而看到家鄉的鄉鄰都分了田地,自己家的私田也都沒被強行收繳,而且,這粵賊的鄉公所,竟然還免費地出人出牛幫助自家和四周的鄉鄰耕種田地,幫忙雙搶,收谷插秧。羅澤南又是高興又是震驚:這粵賊什麼怎麼會跟長毛賊差別這麼大,會這麼好?

不但如此,這鄉公所竟然還賒欠一種所謂的聖肥,據羅張氏所說,竟然讓自家的七畝水田,單單早稻一季便收糧33石,平均每畝田產的稻穀,足足有4石7鬥。

偏偏稅收比大清朝廷實際上的要低很多,加上增產那麼多的糧食,羅張氏和兒子兩人,便是吃兩三年也夠了。

關鍵的是書信的最後一頁,羅張氏寫着:“澤南吾夫,妾真心勸吾夫辭官歸鄉,退隱山林,長相廝守,豈不妙哉?若汝仍助紂爲虐,幫扶滿清,則你我情分至此而絕,汝可在附後的休書上簽字寄回,再無相干。”

羅澤南苦:羅張氏這,果然是勸降來了。雖說是讓自己辭官不做,回鄉歸隱,但他明白,自己已經卷入這個世道,如何能脫得身?

而夾雜着的,是一份羅張氏請人寫的休書和粵賊的一份告示:《聖王王府告滿清官紳書》。

“今奉聖王諭命,告清紳民知之。

凡我義軍到處,爾等勿用猜疑。

我爲救民而起,並非貪功自私。

拔爾等於水火,補爾等之瘡痍。

爾等前此受虐,甚於苦海沉迷。

只因異族專制,故此棄爾如遺。

須知今日滿奴,並非我漢家兒。

縱有沖天義憤,報復竟無所施。

我今爲此不忍,赫然首舉義旗。

第一爲民除害,與衆戮力驅馳。

所有漢奸民賊,不許殘息久支。

賊昔食我之肉,我今寢賊之皮。

有人急於大義,宜速執鞭來歸。

共圖光復事業,漢家中興立期。

建立中華聖國,同胞無所差池。

士農工商爾衆,必定同逐胡酋。

軍行素有紀律,一體相待不欺。

願清治下紳民,人人敬聽我詞。

盼爾率衆來投,往不咎親兄弟!”

落款是聖王王府於黃帝紀元四千五百五十二年七月底。

看到這,羅澤南臉色大變!

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第1148章 亞丁港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五章 圍困全州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1165章 布拉格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302章 福健的形勢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861章 阿里瑪圖堡958章 孟買完了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756章 貪官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854章 宣戰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856章 援兵趕到第440章 聖王遇刺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784章 移民政策第1221章 馮李對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976章 休斯頓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854章 宣戰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478章 石達開的消息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1165章 布拉格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
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第1148章 亞丁港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五章 圍困全州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1165章 布拉格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302章 福健的形勢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861章 阿里瑪圖堡958章 孟買完了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756章 貪官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854章 宣戰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856章 援兵趕到第440章 聖王遇刺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784章 移民政策第1221章 馮李對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976章 休斯頓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854章 宣戰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478章 石達開的消息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1165章 布拉格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