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

美利堅合衆國。

弗吉尼亞州東部,朴茨茅斯。

一輛急駛而過的馬車上,四名華人坐在馬車內。只見這幾名華人,均是滿臉興奮之色。

“吳大哥,前幾個月才得知聖王登基稱帝,成爲中華帝國的皇帝。沒想到這才幾個月時間,帝國就攻下天京,連洪秀全都自盡了!這下好了,滿清和太平天國都被擊敗,只要再將滿清的殘餘勢力掃除,便能中華一統,安享太平了。”其中一名三十來歲的書生打扮華人朝中間一名相同年紀的人說道。

“是啊!想不到天王竟然……哎,這樣也好,這纔是他的歸宿。有了聖王,不,如今應該叫陛下,有了陛下,這天下必然可以太平!不過,如今卻還不太平,我等來這美利堅之前,陛下就曾親口對我交代過,我們到這美利堅的弗吉尼亞來,目的有三個。一是在里士滿建立聖國的領事館,如今這個已經建好;二是帶領這一批討虜軍將士、一批機器廠紡織廠等廠礦工人、一批男童在這美利堅學習,如今也快要完成;三是想辦法同那些大型造船廠接觸,看能否購買大型兵艦,這點卻是一直沒能完成任務,幸好這次有了這個絕好的機會,一定要辦妥了。”這名被稱呼爲吳大哥的人說道。

這幾名華人,正是二年前從廣州跟隨前美國駐華專員馬沙利來到美國的聖王王府外務部副部長吳如孝一行,那名三十來歲的書生,名叫盧子越,原本是廣州十三行排行第二的廣利行的老闆盧觀恆的孫子,後來在南洋公司當通事翻譯。當初吳如孝早年參加太平天國之前,原本也是廣利行中的夥計,和盧子越原先就相熟,因此,這次要來美國,便將盧子越和他弟弟盧子閩也一起帶了過來,充爲翻譯和幫手。

吳如孝他們當初跟隨馬沙利,一路輾轉,走走停停,從廣州經港島、馬尼拉、新加坡和馬六甲、印度孟買、開普敦抵達倫敦,休整一個多月後,等馬沙利等人交易完成之後再次啓程,橫跨遼闊的大西洋抵達波士頓,再一路輾轉,終於抵達弗吉尼亞州的首府里士滿。

這一路之上,吳如孝他們可謂是開了眼界了。他做夢也沒想到,這個世界竟然如此之大,茫茫大海,真的漫無邊際,無數個日日夜夜地航行,最後才終於抵達目的地。最後到達,竟然花了快一年之久。就算是路上馬沙利等人因爲要做生意,走走停停,也是實在過於遙遠。到這時,吳如孝他們再也不自以爲是天朝上國之人,看不起洋人這等蠻夷了,忽然覺得自己就猶如井底之蛙一般,沒見過世面。不過,這也只是一時間的想法,慢慢地,經歷過無數地地方和日日夜夜的航行之後,吳如孝和一路上率領的衆多聖國派出之人,已經深深地領會到聖王爲何要將他們派出來。而吳如孝更是暗暗下定決心,要將聖王的任務完成。

吳如孝跟隨馬沙利走的時候,帶了三批人。

第一批是由五十二名討虜軍水師將士組成,一半是排長連長之類的基層將士,倒不是馮雲山特意要培養軍官,而是這些人勉強念過點書,在南洋公司中跟隨盧子越他們這些通事學習洋文,勉強能聽得懂洋人的話。也許是聖王當初跟那美國佬有過交代,一到美國後,馬沙利便領他們進入了位於馬里蘭州首府的安納波利斯軍校,這是美國海軍軍官學校,在贊助了一筆不菲的美元之後,這五十二名討虜軍水師將士都進入軍校學習。

而第二批是機器廠和紡織廠的工人,一共一百二十名,都是由南洋公司選送而來,不過,這批工人可就沒那麼好的條件了,只有幾個人懂洋文,甚至還些個連字都不認識。到了美國後,通過馬沙利的關係,直接將他們安排在紐約的幾處大型工廠內學習機器操作和製造工藝。

第三批直接便是150名兒童,都是與滿清戰亂後留下來的孤兒,被聖國收養着,這次被吳如孝他們帶了出來,由盧子越他們教會了他們的英文之後,一到美國,經過一番教導之後,便將其分爲15組,每組10分,打散開來送入美國東部諸州的當地學校讀書。

而吳如孝他們,在完成這三批人的安排之後,便立即着手籌建領事館之事來。好在有馬沙利的幫助,加上可能是當初聖王與承包帝國鐵路工程的大約翰打過招呼,約翰家族以他們的影響力,讓吳如孝幾乎沒得到什麼阻攔,便直接在里士滿興建了中華會館,並且,弗吉尼亞州議會同意聖國在里士滿設立領事館,於是中華會館成爲美國國土上的第一個華夏領事館。

但吳如孝他們想收購大型造船廠,特別是朴茨茅斯造船廠和諾福克海軍造船廠,都是在距離里士滿不遠的諾福克處,十分有利於他們的管理,但可惜的是,因爲這兩家造船廠都是爲美國海軍制造軍艦,儘管馬沙利和大約翰等人周旋再三,還是沒能成功收購下來。

而這次,他們收到諾福克海軍造船廠大股東喬治.郎豐的傳話,說是邀請他們來商談生意。吳如孝他們知道,這肯定跟諾福克發生的瘟疫有關。從去年夏天開始,全市爆發了因蚊蟲叮咬引起的瘟疫肆虐,整個諾福克,有大大小小好幾家造船廠和紡織廠,如今已經全部停業,原本三萬人口的諾福克,如今只剩下一萬餘人,超過一半的人口逃往其他地方,躲避瘟疫。沒了工人,很多工廠便只能停業了,吳如孝不無惡意地猜測,會不會連諾福克海軍造船廠也沒了工人,因此喬治.郎豐才傳話過來。

於是,吳如孝讓盧子閩留守里士滿,他和盧子越兩人匆匆僱請馬車趕往諾福克。

進入諾福克市區,眼前是一片荒涼。

駕駛馬車的車伕不願再深入諾福克市區,他介紹,隨着天氣炎熱起來,蚊蟲開始出現,那個可怕的瘟疫又開始氾濫起來,尤其是靠海灣邊的造船廠那一帶。

無奈之下,吳如孝和盧子越只得下了馬車,步行前往。兩人穿得密密麻麻,以便不讓蚊蟲有叮咬的機會。

伊麗莎白河灣邊的諾福克海軍造船廠大門口,同樣是滿副武裝,全身緊裹衣服的諾福克海軍造船廠大股東喬治.郎豐領着幾人走了出來,先和吳如孝便是一個熊抱。顯然,在美國這麼長時間的吳如孝,已經適應了洋人的這種表示友好的方式。

招呼打完,兩人走向船塢處,站在河岸邊,還是喬治先開了口:“密斯吳,想必您知道的,因爲這該死的黃熱病瘟疫,我的諾福克海軍造船廠已經維持不下去了。今天邀請您來,想請教下,您還有興趣接手嗎?”

吳如孝雖然勉強已經能聽懂英語,但要說出來還是有些吃力,他只能通過盧子越翻譯:“喬治先生,我很樂意接手。不過,首先要確認的是,您確定能出售嗎?美國海軍部不會從中作梗?”

“當然不會了!密斯吳,您放心好了!我的叔叔是副州長兼國會議員,原本的海軍部干涉我的自由交易權,已經收到警告。”喬治拍着胸口。

ps:感謝週五不喝酒人生路白走、書友161212100813321兩位大大的打賞!

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第153章 招標(上)769章征討朝鮮(四)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九十五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四)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上)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470章 驅趕清兵去緬甸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853章 奕訢的末日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第406 章 潘起亮和劉麗川859章 進軍浩罕930章 取地圖來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606章 答應稱帝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764章 南洋戰略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782章 國庫收支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611章 南方戰事1236章 法蘭西帝國的圖謀第367章 咸豐籌錢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第296章 進攻南昌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503章 蘇州攻略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三十六章 收服鄉紳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758章 反腐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752章 電報總局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第1258章 羅李衝突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665 章 英國態度的轉變
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第153章 招標(上)769章征討朝鮮(四)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九十五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四)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上)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470章 驅趕清兵去緬甸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853章 奕訢的末日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第406 章 潘起亮和劉麗川859章 進軍浩罕930章 取地圖來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606章 答應稱帝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764章 南洋戰略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782章 國庫收支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611章 南方戰事1236章 法蘭西帝國的圖謀第367章 咸豐籌錢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第296章 進攻南昌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503章 蘇州攻略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三十六章 收服鄉紳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758章 反腐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752章 電報總局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第1258章 羅李衝突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665 章 英國態度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