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

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

隨着市場的變化,股價下行的壓力,英偉達的董事會被迫對管理層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同時繼續和智雲方面進行積極的秘密談判。

此外智雲方面也接觸了英偉達現有的管理層,向管理層傳遞了善意,打消他們的顧慮:放心,公司被收購後你們不會被炒掉,而是會繼續在英偉達裡工作,並且後續成爲智雲集團的一份子後,也有機會在實業上更進一步。

要知道英偉達看似七八十億美元的市值不小,然而每年營收只有四十多億美元而已,這種級別的公司其實也就是普通科技類企業而已,放在智雲集團這個龐大大物裡,連重要子公司的地位都不如。

哪怕不說其他,只說GPU業務的話,智雲旗下的智雲半導體GPU事業部,其體量也要比單純的英偉達更大……智雲半導體的移動端GPU業務可是全球第一,內置GPU年出貨超過五億枚。

如今正在進軍PC端,未來前景是極大的。

未來收購英偉達後,智雲旗下的GPU事業部門將會和英偉達進行合併,成爲一個綜合的GPU事業部門,而英偉達將會成爲該事業部門裡的重要子公司。

這意味着,現有的英偉達裡的管理層,有機會更進一步擔任智雲集團GPU事業部門的高級管理層。

而網上,還有智雲半導體這個龐然大物!

智雲半導體別看只是智雲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但實際上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芯片設計類企業,每年營收好幾百億美元呢,淨利潤數十億美元。

智雲半導體要是單獨拆分出來上市的話,那妥妥也是一兩千美元市值的大企業。

這種體量,是英偉達所無法比擬的。

如今,智雲方面對這些英偉達的管理層說,只要你們答應收購,後續成爲我們智雲的一份子後,就有希望在事業上更進一步……不,甚至可能是好幾步。

未來執掌一家市值一兩千億的核心子公司也是有可能的。

再加上薪資以及期權上也有所承諾。

諸多手段齊下後,現有的英偉達管理層終於是鬆口,表示對收購持樂觀態度。

接下來,智雲和英偉達方面這才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談判。

此時,王華他們海外投資部的人也就更忙了,這可是一次案值達到百億美元級別的收購,哪怕是在智雲集團這種的巨頭企業裡,這種規模的收購的也是第一次。

這種級別的收購是非常複雜的,涉及了方方面面的事情,特別多。

智雲方面光是參與這一次收購的人員就超過了上百人,全都是集團總部海外投資部裡以及智雲美國投資部裡精英人才。

王華在裡頭,說實話都有些不起眼,做的也是最基礎的分析工作而已。

不過王華依舊樂在其中,甚至深感自豪!

不愧是智雲,價值百億的公司竟然能夠一口直接吞下,甚至都不用付出多少現金……因爲按照雙方的談判基礎以及對方公司大股東、管理層方面的要求,相對於現金他們更希望獲得智雲集團的股票。

因此這一次的收購,將會以少量現金加定向增發的智雲股票來完成。

雖然工作忙碌,不過王華依舊沒放棄自己的私人生活,三天兩頭就約着伊麗莎白一起吃頓飯,然後到周邊去逛一逛……不過大多時間裡還是在酒店或者伊麗莎白的公寓裡滾牀單。

主要是這兩個人都太忙,王華這邊不說,伊麗莎白是在硅谷裡的一家大型投資諮詢公司裡實習。

而實習生都沒啥人權的,而她跟着的女老闆又是個中年單身無娃工作狂……所以伊麗莎白也只能一天到晚跟着忙,時不時還捱罵。

爲此伊麗莎白是三天兩頭就在王華面前詛咒她的老闆。

有時候兩人半夜做運動的時候,女老闆還會發郵件來,伊麗莎白就一邊罵一邊回郵件……

“她自己沒有男人,還以爲別人都和她一樣沒有男人……”

王華去她公司接她去約會的時候,見過幾次她的老闆……嘖嘖,那氣場很嚇人,讓人看來都得閃避目光的那種。

伊麗莎白和她的老闆站一起,就像是一個小貓咪站在一頭母老虎身邊一樣……都很違和。

不過即便如此,伊麗莎白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工作。

”我說過的,我一定會留下來的,遲早會成爲雷柏的投資顧問。”

王華還能怎麼說,精神上支持唄。

雷柏公司他也知道,是硅谷裡一家實力很不錯的投資諮詢公司,硅谷裡相當多科技富豪都是他們的客戶,把資產交給他們打理,同時他們也協助客戶做一些投資,收購之類的事。

在裡頭上班的投資顧問,一個個薪資都高的很……伊麗莎白的女老闆,據說年收入超過百萬美元。

不過這種級別的大型投資諮詢公司也不好進去,哪怕只是實習生的崗位。

伊麗莎白說現在跟着的這個女老闆雖然在工作上非常苛刻,要求高,但是也真的會教她很多工作上的事,用了心思帶她……還表示過如果伊麗莎白維持住工作狀態的話,那麼就會把她的實習生標籤去掉。

最近伊麗莎白正在爲此努力!

所以工作也挺忙的,平日裡沒什麼時間……

如此也導致了,兩個工作狂約會,每次都想着去吃什麼好吃的,玩好玩的,但是一上車後兩人對視一眼,就相互啃上,啃完也就不想去其他什麼地方了,往往直接去酒店或公寓裡。

年輕人啊!

————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智雲集團和英偉達方面的談判也進展的比較快……主要是英偉達的股價持續下跌,對方的股東着急啊!

於是乎裡,某一天英偉達突然發佈了公告,宣佈公司即將重大變更,股票暫停交易。

數天後,英偉達和智雲方面舉辦了聯合新聞發佈會,正式公佈了公司已經和智雲集團方面達成了收購協議。

智雲集團以部分現金,部分股票,溢價至一百零三億美元收購了英偉達,後續英偉達將會正式啓動退市程序。

該消息一出,引起了不小的反應。

畢竟這是一次百億美元級別的收購,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收購方是智雲集團,世界級巨頭企業。

智雲集團的一舉一動往往都會受到極大的關注,這一次收購英偉達也不例外。

外界普遍猜測、分析智云爲什麼要收購英偉達,普遍都認爲智雲集團正在積極佈局PC業務,收購英偉達的核心是爲了補齊PC端GPU領域。

而智雲集團方面的公告也是這樣的論調,主要是爲了補充,整合PC業務。

不管外人如何猜測,智雲收購英偉達已成定局,並且在雙方公關的遊說之下,美方也正式批准了這一次的收購。

14年開始沒多久,英偉達正式被智雲收購,成爲了智雲集團的一部分。

————

哪怕是收購了英偉達,不過徐申學也擔心後續會出現什麼問題,比如美國那邊來個撤回交易之類的……千萬別高估歐美國家的節操,一旦他們發現真的有需要的時候,那麼就會隨時做出來一些很奇葩,違反商業慣例的事。

因此收購英偉達後,徐申學就親自主導對GPU事業部和英偉達之間的合併工作。

英偉達被迅速拆分,其研發中心直接和智雲半導體旗下的GPU項目組直接合並。

海外研發中心只保留了一個常規的消費級顯卡研發項目,繼續配合總部的GPU研發中心開發英偉達旗下的各種消費級顯卡。

而其他的大量項目,一部分被轉移到了智雲半導體旗下的項目,要麼乾脆被砍掉或者合併。

同時通過升職加薪等方式,把原來的核心技術骨幹人員,尤其是涉及AI芯片領域的核心技術骨幹人員調到智雲美國研發中心裡關乎AI領域的項目,或者乾脆調到深城智雲總部。

總之,徐申學是不會在美國的研發機構裡,留下涉及AI領域的項目組的……

經過這麼一番操作,實際上英偉達的原來的研發體系被直接打散了。

同時還有大量專利技術的使用和授權,尤其是英偉達的核心技術CUDA軟件,智雲直接把這個軟件從子公司英偉達轉移到了其母公司智雲半導體裡。

當然,爲了安撫英偉達的管理層,徐申學也提拔了大量的英偉達的管理層,讓他們到智雲美國裡任職,或者到智雲半導體任職,掃清除各種阻礙。

最後短短一個月不到,原來的英偉達就只剩下一個空架子了……連研發機構都沒了。

當然,實際上英偉達原來的大量研發員工都還在,只不過都轉移到了智雲半導體旗下。

看着被自己直接肢解後的英偉達,徐申學心情舒暢的很!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在AI芯片領域裡就直接扼殺了一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甚至還能把競爭對手化爲己用。

想想都覺得美滋滋!

哪怕是後續美國那邊發現了英偉達的重要性,然後想要撤回交易,到時候大不了就還給他們一個空殼子唄。

徐申學收購英偉達的目的,可不是真的爲了英偉達這個公司,更不是看重它未來幾萬億美元的市值,他的目的從始至終都很簡單,很純粹。

買下來,毀了它!

順便再弄點英偉達的一些專利技術,比如他們的核心軟件產品CUDA。

只要有了英偉達的這一系列專利技術授權,尤其是CUDA軟件的授權,以智雲半導體的強悍芯片設計能力,都不需要什麼英偉達了,自己都能夠開發出來硬件性能強悍,生態覆蓋範圍廣的GPU產品。

所以在肢解英偉達的時候,徐申學都感覺特別爽,這比旗下什麼企業做出來了爆款產品,獲得大量營收還讓人高興。

毀掉一個未來萬億美元的公司,比自己創建一個萬億美元級別的公司,還讓他興奮!

“經過拆分整頓後,我們集團的GPU事業羣,已經成爲了智雲半導體裡的重要事業羣,整個GPU事業羣,包括移動端的AP構架,PC端集成顯卡OP構架,PC端的OPA構架以及英偉達構架,最後還有保密中的AI項目。”

半導體方面的負責人付正陽道:“全面覆蓋了各領域的圖形處理器的業務。”

“而這一次我們重點調整的是消費級高性能圖形處理器業務,尤其是我們獲得了CUAD軟件生態,後續我們的新一代OPA顯卡系列也會支持這一生態,同時英偉達的新顯卡也將會支持我們的CYAP軟件生態,兩個品牌和生態將會陸續打通,等到未來,我們將會嘗試把這兩個軟件進行進一步的合併。”

“雖然生態會打通,不過我們還是決定繼續運營兩個獨立圖形處理器品牌。”

“採取雙品牌、雙構架戰略,以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

“畢竟我們的這兩款顯卡的技術構架並不一樣,區別還是比較大的。”

“英偉達的顯卡構架通用性更好一些,在消費級市場更受歡迎;而我們的OPA的顯卡構架,脫胎於移動端GPU構架以及AI芯片的諸多技術,在功耗控制的更好,同時也更適合大規模並行處理上更好,相對比遊戲支持性能,其實我們的OPA顯卡更適合作爲工具類的算力卡使用!”

“這也是之前爲什麼那麼多挖礦的老闆採購我們的顯卡的緣故,也是大量的專業人員購買我們的顯卡作爲工作站顯卡,充當生產工具的主要原因!”

哪怕不算其他因素,其實智雲發售的OPA顯卡,尤其是OPA1000顯卡,也比英偉達現有的高端顯卡更適合用來進行大規模並行計算,不管是用來挖礦還是用來訓練模型其實都更適合。

某種程度上,這款OPA1000就是智雲內部保密的AI芯片的大幅度閹割版……天生就更適合作爲純算力卡使用。

徐申學道:“這樣的安排還是比較妥當的,就這麼做吧!”

就在徐申學對英偉達進行拆分的時候。

谷狗旗下的一個AI技術團隊,也是在一月下旬的時候開發出來了一種全新的基於深度學習的神經網絡算法。

他們開發出來了這種新算法後進行了諸多測試,一開始也沒多重視,因爲在傳統的CPU服務器上運行的時候,這種神經網絡算法並沒有體現出來太大的獨特優勢……哪怕是超百萬美元級別的服務器運行也不咋地。

直到這個項目團隊裡的一個工程師,本着閒着也是閒着的態度,使用了個人PC上的GPU去運行這個新算法後!

奇蹟出現了……這運行速度快的出奇。

同樣的一個圖像識別模型,之前谷狗用老算法,用CPU服務器,需要一千臺CPU服務器來進行。

這也是之前谷狗等企業在AI研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老算法不行,使用的還是CPU服務器,算法對CPU的算力需求實在太大了,可以說根本不具備什麼實際價值。

但是在使用了他們研發出來的新算法後,搭配GPU服務器後,同樣一個圖像識別任務,只需要三臺GPU服務器來進行訓練。

沒錯,沒看錯,就是一千臺和三臺之間的差距。

發現這一點後,他和同事們迅速用顯卡搭建了一個小GPU陣列,然後對算法進行了大量的測試以及訓練。

最後得到了一個在圖像識別領域裡表現極爲驚人的新模型。

這一發現,讓谷狗方面的不少人極爲振奮,儘管這一技術突破還有些差,距離智雲的AI遠得很,但是依舊讓他們看到了AI的曙光。

很快,谷狗方面就公佈了他們在AI領域裡獲得了巨大的技術進步,並在現場演示了其圖像識別模型,頓時引起了業內的轟動……看這樣子,似乎谷狗也在AI領域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然,人家也不傻,可不會去搞什麼開源之類的,而是學着智雲集團那樣守着秘密不公佈。

一些基本原理可以公佈,什麼深度學習啊,神經網絡啊這些普通人都知道的東西隨便說,但是核心的算法,那是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會透露的。

這些核心算法基本都是一些企業裡的核心機密,如果不是出於其他目的那麼是不可能給你搞什麼開源的。

大家都知道GPU更適合用來進行並行計算,這可不是什麼秘密,甚至老早就有人這麼幹了,但問題是你得有相互搭配的算法啊。

算法和GPU,這兩者配合在一起纔有有。

光有算法沒有GPU,那是白搭。

但是有GPU沒算法也不行。

————

谷狗方面獲得了AI技術的一定突破後,很快就找到了智雲採購了一批顯卡,而且經過測試後他們選擇了採購了智雲半導體旗下的OPA1000顯卡。

因爲谷狗的工程師發現,智雲的OPA顯卡,對比英偉達的顯卡更適合用來組建大規模的GPU服務器陣列,也不是說單純性能更好,而是功耗更低,性價比也更好一些,綜合算力成本更低。

再加上現在的OPA顯卡也支持CUDA軟件,後續開發也沒什麼問題。

如此情況下,自然是購買OPA顯卡用來組建陣列更好。

對此,徐申學並沒有拒絕,OPA顯卡本來就是消費級顯卡,誰來買都可以……再說了,谷狗買不到OPA的話,轉身就會去找AMD採購ATI顯卡,差一點又不是不能用。

ATI顯卡雖然遊戲性能差一些,但是算力也不算差,之前也有很多礦老闆使用AMD的顯卡進行挖礦的。

只不過去年年底開始,礦老闆們的心頭最愛就變成了OPA1000顯卡了。

如果智雲這邊拒絕接受外國的高性能顯卡訂單的話,說不準還會刺激ATI還有英特爾,高通等芯片廠商研發更專業的算力卡,朝着AI芯片的路子邁進!

這幾家也是有着GPU業務的,對GPU領域有着不低的底蘊,真讓他們現在就搞起來,說不準過幾年又會培養出一個新的厲害競爭對手,而到時候智雲沒辦法收購他們。

因此還不如敞開了賣,只要你給錢,英偉達旗下現有的各類顯卡,什麼780,TITAN以及OPA1000直接敞開賣,隨便採購……智雲要用這三個旗艦產品,直接把當下並不算大的挖礦市場,AI模型訓練市場儘可能的搶過來,順帶堵死其他廠商的道路。

只是……就算是受到了谷狗的GPU訂單,也沒能給GPU事業羣部門帶來太大的營收提升。

一萬片顯卡,營收幾百萬美元。

咋一看似乎不少,但實際上對於智雲集團的GPU事業羣而言,這點營收根本不算什麼……當下的外部AI市場,帶來的營收還沒挖礦市場大呢。

主要是谷狗等企業的AI發展,依舊受到了AI算法限制,難以大規模應用化。

他們的AI項目,目前還處於研發階段,主要是用來進行各種試驗,測試,而不是大規模應用,如此一來對算力的需求自然也就小了。

目前來說,AI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可以進行大規模應用,尤其是商用的只有智雲一家,因此真正對GPU算力需求量大的,其實是智雲自己,而不是其他什麼企業。

可以說當下的GPU算力需求裡,智雲一家幾乎獨佔了百分之九十五,相當誇張的……只不過智雲自己也不用普通的顯卡,而是使用自研的AI芯片。

最新的Ai3000和消費級的OPA1000,差距是全方位的,算力上大概是兩倍的差距,但是顯存上四倍差距,而最驚人的是通信帶寬上的差距,足足十倍之多。

尤其是通信帶寬的差別,這影響模型訓練非常重要的一個數據。

畢竟採用大量顯卡組成服務器陣列的時候,其數據交換是極其龐大的,而普通顯卡的通信帶寬太小,由此導致訓練效率很低,速度緩慢……當然,這個訓練速度慢只是對比說法。

實際上哪怕是消費顯卡的訓練速度,在谷狗的工程師們看來也是超級快了……只是如果他們看過了智雲的AI芯片的訓練速度,恐怕會懷疑人生!

智雲集團的所謂AI芯片,其實就是針對普通的顯卡在進行大規模計算的時候,所遇到的一系列諸多難題,然後針對性的解決改進。

通信帶寬太小,那麼我就研發全新的通訊技術,然後一口氣把通訊帶寬給加大了十倍以上。

顯存太小,那就塞進去更多的顯存。

算力不夠,那麼就往GPU核心裡塞進去更多的晶體管提升算力。

當然,這裡頭還需要專門的軟件支持,爲此智雲集團還專門開發了好幾個的專門軟件,這樣才能夠發揮出來AI顯卡的強大性能。

最後硬件和硬件整合起來後,就搞出來了所謂的AI芯片……不幹別的,就專門用來跑AI模型。

而AI芯片的這一系列改進或者說技術特點,智雲可是從來沒有對外公佈過。

等其他AI廠商發現諸多缺陷,然後反饋到GPU廠商,再針對性改進,又得開發一大堆適配的軟件,哪怕一切順利,哪怕從今天開始搞,估計也得兩三年時間才能初步搞利索。

他們想要追上智雲的步伐……不考慮半導體設備或耗材制裁的話,那麼幾乎不存在這個可能性。

因爲他們在追趕的時候,前頭的智雲也在前進啊,而且前進的更快。

智雲的AI芯片都已經迭代了三代了,預計明年還將會基於22納米3D工藝推出下一代的AI芯片,也就是AI4000。

他們追個毛線!

之前距離智雲最近的是英偉達,但是英偉達已經被智雲收購,並在收購後作爲智雲旗下的一個獨立品牌,徹底轉型消費級顯卡領域。

而另外三家,也就是英特爾,AMD以及高通,他們差距太遠了……連消費級高性能獨顯之前都玩不過英偉達,更別說什麼專業級別的算力卡,甚至更高一級別的AI芯片了。

別看都是GPU,但是彼此間技術差異非常大的,不是想要跨行就能隨便跨行的。

——————

隨着谷狗方面也在AI技術上獲得了一定的突破後,其他各科技企業就更着急了,開始各種折騰,市面上一些搞AI的創業公司,但凡有點成績出來都可能迎來這些大公司的關注。

只要有可取之處,那麼很容易就能獲得高價投資或乾脆是收購。

這也導致了當下的AI技術領域,已經成爲了新的風口,不少創業者都選擇了AI領域進行創業。

當然,能夠獲得成功的沒幾個。

AI技術雖然熱度高,看似遍地都是錢可以隨便撿,但其實技術門檻非常高,光是算法這一條就能直接把絕大部分想要跑進來撿錢的創業者給卡在門檻外頭。

AI領域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高科技巨頭的遊戲,和普通企業,創業者其實關係不大。

而在深城的徐申學,在收購併拆解了英偉達後,已經不太關注這些事情了,提前扼殺了威脅後,後面AI領域按部就班的發展就行了。

反正半導體基礎水準就擺在這裡,也沒辦法超前太多了。

畢竟再怎麼樣,用現在二十八納米工藝搞出來的AI芯片算力也就這麼點。

AI的後續發展,比拼的是算力。

而算力的基礎是半導體技術,從芯片工廠的工藝技術,再到更上游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

這些纔是支撐AI技術的核心基礎。

時間進入14年後,春節過後智雲又迎來了新的一年,並準備着春季發佈會。

只是智雲的春季發佈會關注度雖然也比較大,但是相對於夏季的旗艦機發佈會,關注度則是要小很多。

今年的智雲春季發佈會,還是老一套的發佈新款的筆記本以及平板電腦,智能手錶這三大類的產品,同時還會有一些生態鏈產品,相對比往年沒什麼太出彩的地方。

因此顯得有些平淡,不過平淡也不影響智雲這些終端產品的銷量。

智雲旗下的筆記本以及平板電腦和智能手錶這三類產品,銷量一直都是屬於比較平穩的那種,發佈新產品上市的時候雖然銷量大一些,但是也不至於讓人排隊搶購,但是平常時候該買還是會買。

不像是手機產品,尤其是S系列旗艦機,每一次發佈都會引起搶購,在頭幾個月裡銷量往往非常高,然後過了幾個月後銷量就會出現下降,等到臨近新產品上市的那幾個月裡,銷量往往會跌的很難看……

畢竟新款智雲S手機快要上市了,相當多一部分需求不是那麼迫切的換機用戶,他們往往會選擇等一等,等到新款上市後購買新款S手機。

手機產品的週期性特性過於明顯,導致了出現了這種高開低走的銷量曲線。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智雲每年的手機銷量節節攀升,智雲營收以及利潤持續增長。

14年初,智雲集團公佈了13財年第四季度的財報以及全年財報。

其第四季度財報裡,智雲集團旗下的核心業務,也就是通訊終端業務,也就是手機業務,其中的智雲S系列手機的銷量極爲強勁,帶動了整個手機業務的增長,銷量同比增長率百分之二十五,營收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七。

而去年財報裡,智雲在13年的手機銷量達到了兩億八千臺,其中的S系列,包括新舊款在內一共銷售達到了一億九千萬臺,C系列以及A系列則是瓜分了九千萬臺的銷量。

兩億八千萬,距離三億已經只有一步之遙。

其他各類的PC產品,智能手錶,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銷量也相當不錯,維持了不等的增長比例,新出的藍牙耳機勢頭也還可以,有個幾百萬的銷量。

以上的智能終端業務以及各種生態鏈業務,一共爲智雲集團帶來了兩千三百多億美元的營收。

此外半導體業務,包括各類W系列手機SOC爲核心的各類芯片,以及芯片代工業務,爲智雲集團創造了超過三百億美元的營收。

然後還有軟件以及互聯網業務,也爲智雲集團貢獻了五十多億美元的營收。

然後電子消費零配件業務,也就是除了芯片外的其他各類零配件也貢獻了數十億美元的營收。

然後金融投資也爲智雲集團貢獻了數十多億美元的營收……主要是投資的各種創業公司的股份增值後套現,購買的各類國債等有價債券利息收入,增值收入等。

再加上其他部分的營收,智雲集團在13年裡一共獲得了兩千九百多億美元的營收。

以營收算,排名世界第八!

這個兩千九百億美元營收是什麼概念?比智雲高一個排名的是國家電網,其營收是三千三百多億美元。

排名第九的是大衆集團,兩千六百多億美元;第十名的是豐田,大概兩千五百億美元;四星電子排名第十五,營收一千八百多億美元;水果公司排名第十七,營收一千六百多億美元。

以上說的還只是營收,而很多企業都是營收高,但是利潤很低的。

而在這方面,智雲集團是有巨大的優勢,其13財年盈利達到五百一十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毫無爭議的成爲了全球上市公司裡,最賺錢的企業。

世界第二賺錢企業,是某家銀行,以區區一千多億美元的營收,竟然創造了四百多億美元盈利……讓一票華爾街裡的銀行家吸血鬼看了都得沉默。

同樣是玩金融的,華爾街的吸血鬼和這些人比起來,手段還是差太多了……彷佛是小屁孩和成年人之間的巨大差距。

這叫什麼?

這叫古老的智慧!

再過來排名第三的就是水果了,一千多億營收創造了三百多億美元的盈利,對於水果而言中規中矩。

往後是美國賣石油的一家公司有三百多億盈利,俄羅斯賣石油的一家公司有三百多億盈利。

而科技巨頭之一的四星,他們還有兩百多億美元利潤。

智能終端領域的三大巨頭,也就是智雲以及水果還有四星,這三者之間的體量其實已經逐漸拉開來了,不管是從營收還是盈利,彼此區別都挺大的。

不過,即便是四星這樣似乎已經落伍的公司,也要比後頭一大堆的智能終端廠商強得多。

全球智能終端廠商裡排名第四的就是威酷電子,其營收並沒有對外公佈,但是內部數據就是13年的全年營收,是五百多億美元,然而盈利才區區四十多億美元。

沒辦法,主打中低端市場的廠商,就是這麼尷尬,看似銷量不低,超過兩億臺的年銷量,但是平均售價太低了……這單臺售價低不說,並且威酷電子作爲純組裝廠,硬件成本比較高,毛利潤很低的。

這意味着,大部分的錢其實都被硬件供應商給賺錢了……嗯,就是隔壁智雲半導體,華星科技這些關鍵企業。

其他的一票國產手機廠商,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情況,威酷電子都算是好了,其他幾家的盈利能力更差。

但是這些國產手機廠商的龐大銷量,卻是帶動了智雲半導體業務以及供應鏈業務的增長。

所以智雲集團接近三千億美元的營收,五百多億美元的盈利,也是有他們的一部分貢獻在的。

智雲在過去13年的各種成績,銷量,營收,利潤等各種數據都是屬於非常炸裂的。

但是智雲公佈財報後,股價非但不漲,反而又跌了……

因爲智雲公佈的財報等各項數據,和之前各分析機構,投資者們預估的有一些差距,沒能達到他們的預期。

營收預估上差不多,但是盈利預估差距很大,外界本來預估是能夠達到五百三十億美元以上的,結果只有五百一十億美元。

這意味着雖然智雲集團的智能終端的業務依舊非常賺錢,然而其他方面的業務卻是開始拖累智雲的整體利潤率。

尤其是被衆多投資者無比厭惡的智雲半導體制造業務,這簡直就是拖累智雲盈利的罪魁禍首。

這一塊的業務,動不動就幾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的投資,結果芯片代工收入才區區百來億美元……

投入和產出完全不成正比。

同時今年智雲微電子還繼續和臺積電,四星,聯電,格羅方德,英特爾等芯片工廠繼續進行耗資龐大的工藝競爭,資金投入極大,這有可能會導致半導體制造業務裡進一步拖累智雲的整體盈利情況。

隨着工藝的持續進步,投入的翻倍增加,現在的半導體制造領域已經成爲了吞噬金錢的無底洞,這幾家頭部芯片製造廠商都在咬牙硬撐……一直撐到別人跟不上,或者乾脆放棄爲止。

然後就可以迎來贏者通吃的春天!

但是智雲微電子能贏嗎?很多人保持悲觀態度。

此外其他部分業務,比如智雲半導體裡的PC芯片業務,其實很多投資者也不理解……你智雲一做手機,撐死了就是個做智能終端的,在PC業務這一塊上,搞個組裝超薄商務本撈錢就挺好的,結果你竟然開始自己做CPU和GPU之類的東西。

還花費不小的代價併購了英偉達。

這些操作,其實不被資本市場所理解。

投資者們覺得徐申學太喜歡瞎折騰,花錢太不着調,現在大筆投資的半導體制造以及PC業務,搞不好要持續拖累智雲集團的整體盈利……那可是好幾百億美元的超級大窟窿呢。

所以最終投資者們也用錢投票,智雲的市值在財報發佈前小漲了一波,有個六千三百多億,結果財報發佈後暴跌兩百多億,只剩六千一百多億美元了。

以至於好多所謂的國內新聞媒體都在大喊大叫,智雲一夜暴跌一千六百多億……單位美元變成華夏元,這數字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光是看標題就很嚇人!

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智雲要完蛋了呢。

結果正常人稍微一瞭解,哦,用華夏元計算的話,智雲的市值是從四萬四千多億跌到了四萬兩千多億……好像也沒跌多少啊。

智雲體量太大,稍微幾個點的波動就是幾百億美元,然後換算成華夏元后就是一兩千億,所以都挺正常的。

不提這些外界的各種搞事,且說一些投資者,尤其是看好智雲集團的投資者們,看到這一波下跌也很無奈。

智雲集團的市值在最近一年多來,已經在六千億美金左右來回波動了好多次了,前後衝上六千億美金大關都已經有四次之多了。

之前三次都站不穩,進入13年底後再一次衝上了六千億大關,並繼續上漲,總算是站穩了腳跟。

然而很多人本以爲還能繼續上漲呢,結果就給大傢伙來了一個兩百多億美元的下跌。

當然,不僅僅智雲的股價跌,水果和四星的也在跌……

這高科技三巨頭,最近一年在股市上的表現都不太行,波動非常大。

而表現不太行的緣故,也不是說它們真的業務不行了,比如核心產品銷量不正常大幅度下跌。

真要這樣,他們的股價早被腰斬了……上一個核心產品暴跌的高科技巨頭企業,可是歐諾亞。

投資者對這種企業,往往是毫不留情的,腰斬再腰斬那都是常態……

如今三大智能終端領域的科技巨頭的股價波動,小幅度下跌,核心因素還是投資者對他們的預期太高。

尤其是在財報發佈之前,一些樂觀的投資者往往會高估企業的各種銷量、營收、盈利等數據。

這高估後,自然也就對股價有所高估,如此往往會導致股價在這一時間段裡被拉高。

結果財報一公佈,各方面的數據沒能達到這些樂觀者的高估,股價自然也就回落到它應該的位置上。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重要產品的發佈會之前,智雲和水果、四星最近一兩年發佈旗艦機之前,股價一般都會上漲,但是發佈會結束之後股價立馬下跌。

這都快要成爲固定套路了!

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第560章 黃金時代第399章 無題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53章 量產的難題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49章 市場調研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196.第196章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第506章 機器人開車第522章 全球過半算力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第42章 李秘書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87.第87章 局外人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529章 火爆的虛擬設備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第24章 靈活的底線139.第139章 新配色技術第56章 空中飛人第431章 拿錢砸人的智雲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277.第277章 全面屏和十八納米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41章 催婚和相親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98.第98章 很黑且霸道的智雲APP133.第133章 徐申學要搞黑科技了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124.第124章 C2發佈第202章 面對財團,他要保持基本的尊重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348章 世界首富開黑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96.第96章 ARM永久授權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第436章 智海園的女人們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第222章 就算是破爛那也是世界第二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56章 空中飛人第436章 智海園的女人們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第207章 3D手遊黑暗西遊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162.第162章 沙灘上的城堡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第351章 神奇的非洲之王川音133.第133章 徐申學要搞黑科技了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371章 機器人發佈會: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436章 智海園的女人們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第1章 自主微創新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第39章 融資計劃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第45章 智雲C1樣機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393章 爲廣告而生的南門航天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141.第141章 智雲的極限堆料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170.第170章 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
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第560章 黃金時代第399章 無題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53章 量產的難題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49章 市場調研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196.第196章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第506章 機器人開車第522章 全球過半算力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第42章 李秘書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87.第87章 局外人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529章 火爆的虛擬設備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第24章 靈活的底線139.第139章 新配色技術第56章 空中飛人第431章 拿錢砸人的智雲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277.第277章 全面屏和十八納米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41章 催婚和相親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98.第98章 很黑且霸道的智雲APP133.第133章 徐申學要搞黑科技了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124.第124章 C2發佈第202章 面對財團,他要保持基本的尊重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348章 世界首富開黑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96.第96章 ARM永久授權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第436章 智海園的女人們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第222章 就算是破爛那也是世界第二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56章 空中飛人第436章 智海園的女人們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第207章 3D手遊黑暗西遊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162.第162章 沙灘上的城堡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第351章 神奇的非洲之王川音133.第133章 徐申學要搞黑科技了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371章 機器人發佈會: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436章 智海園的女人們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第1章 自主微創新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第39章 融資計劃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第45章 智雲C1樣機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393章 爲廣告而生的南門航天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141.第141章 智雲的極限堆料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170.第170章 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