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爲廣告而生的南門航天

第393章 爲廣告而生的南門航天

跳動視頻的南門航天公司的直播間裡,高清攝像機拍攝的六號重型火箭,豎立在南門航天公司火箭發射基地的三號發射塔上。

這個三號發射塔,是專門爲了六號重型火箭而建造的,體型更龐大,也更高,擁有更完善的發射任務保障。

要不然,之前的一號和二號發射塔還真無法滿足六號重型火箭這種龐然大物的發射任務。

直播間裡的主持人正在爲觀衆們介紹着發射前的諸多情況。

突然,就聽她道:“好消息,現在火箭已經進入發射前的最後一分鐘計時,直播間的朋友們,歡迎觀看有史以來人類技術最先進,推重比最高,性價比最高的六號重型火箭的第四次發射。”

“它將會搭載我們國內自主研發,技術最先進,也是人類歷史上建造過的最龐大的人造航天器,發射淨重達到六十噸,全長達到二十七米,寬六點三米的天宮三號核心艙!”

而這個時候,直播間裡的實際觀看人數已經達到了千萬人之多!”

跳動視頻的這個南門航天公司的官方直播平臺,也只是國內諸多直播這一次發射活動的網絡直播平臺而已。

實際上,南門航天公司的官方直播信號,是同步在諸多國內外網絡平臺裡同時播出,其他平臺裡的官方直播也有非常多的人觀看。

同時,南門航天對這種發射活動是免費授權,所有媒體或個人都可以自行組織拍攝並進行直播。

所有,國內諸多視頻直播平臺裡,也有諸多其他媒體,甚至個人主播在進行直播,或者轉播。

同時,海外諸多平臺也不例外。

還是跳動視頻裡,這個已經進入全球大部分國家市場,成爲全球第一短視頻平臺的APP上,也有着大量的直播間正在播放這一次的天宮三號核心艙的發射。

部分機構分析,這一次的天宮三號核心艙發射任務裡,全球範圍內至少有超過一億五千萬人通過電視機、網絡直播等方式進行實時觀看。

而後續觀看發射視頻片段、新聞的觀衆,保守估計都會超過二十億人……甚至會長久不衰,觀看會持續很久。

這對於一場航天發射任務而言,這種觀看人數已經是非常誇張的了。

這也是南門航天公司免費授權直播的緣故,爲的就是觀看人數,然後賣廣告……

各大直播間裡,不管是官方的,還是其他媒體的直播間裡,乃至電視臺畫面……不管你從哪個角度進行拍攝,都可以非常清晰的拍攝到發射塔周邊的巨大廣告牌以及火箭本身上的廣告位。

“智雲,爲科技而生!”

“蒙牛牛奶,航天指定牛奶!”

“跳動視頻,連接你我他。”

“谷狗,用戶至上!”

”可口可樂,你值得擁有!”

然後還有一大堆的各大企業的廣告詞,廣告牌!

國內的威酷電子啊,華威啊,OV啊,還有海藍汽車,比亞迪以及其他企業。

海外的一票美國,歐洲甚至日韓企業……

別看這只是一場華夏人的空間站發射任務,但在南門航天的市場業務部門的操控下,卻已經演變爲一場波及全球的巨大廣告營銷活動。

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進行廣告招標,而且價格極爲昂貴。

其中最大的廣告客戶也不是財大氣粗的智雲,而是徐申學旗下的益海科技,他們直接包下了六號重型火箭上的一級火箭上的整個廣告位,爲此花費了超過一千二百萬美元巨資,然後在上頭刷上了益海科技旗下的旗艦產品,跳動視頻的巨大LOGO以及廣告詞。

在火箭發射前的這一段時間裡,無數攝像機都對着火箭拍攝,然後把跳動視頻的巨大LOGO傳遍全球的觀衆眼中,在往後,任何人觀看這一次的發射任務,都不可避免會看到這個跳動視頻的巨大LOGO。

南門航天公司賣廣告,也是很認真的……

通過這一場航天發射任務,南門航天公司就拿下了超過八千萬美元的廣告營收……就這一項,其實就已經把發射成本收回來了大部分。

這就是南門航天爲什麼積極的進行直播,還免費給予直播、轉播授權……這是一場大廣告秀啊,人家廣告主就希望更多的人看見這支廣告。

光看人數多,長尾效應好,同時光看廣告的羣體普遍屬於消費能力相對比較好的中高羣體或潛在的中高羣體……底層人其實不太關心南門航天,空間站這些事情的,人家一天到晚爲了賺三千塊而筋疲力盡,哪有心思關注這些玩意的。

這也是南門航天的廣告業務做的一年比一年好的緣故。

而在一大堆廣告之中,編號爲CL04的六號重型火箭,也開始進入了發射倒計時。

三十秒!

十秒,九秒……五秒,直到最後的一秒。

隨着指揮中心下達了最後的“點火”命令,塗滿了廣告,搭載了十多個不同企業LOGO的六號重型火箭的底部,開始冒出了火光,緊接着是騰起了大量的水蒸氣。

二十一枚火箭發動機噴射出來的高溫高速氣流,接觸到底部用來進行降溫的巨大水池後,導致水池裡的水瞬間蒸發,形成了巨大的水霧。

火光和水霧瞬間,就籠罩了整個火箭的地步,看起來彷佛巨大的煙塵一樣……實際上那不是煙塵,只是水霧而已。

在二十一臺C型朱雀發動機爆發出來的龐大推力,讓CL04號火箭開始緩緩離開地面。

三枚捆綁的一級火箭,所爆發出來的巨大推力讓這枚火箭的發射現場,看起來非常的誇張……足以讓現場的每一個觀看發射的人都屏住呼吸,併爲這種人類航天技術的宏偉而感到震撼。

這可是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一千六百噸級的龐然大物啊!

其視覺效果可是非常震撼的,同時現場火箭發動機所爆發出來的巨大轟鳴聲,也讓人聽了心情澎湃。

下方的諸多現場觀衆們目不轉睛的看着火箭升空,生怕錯過每一個細節。

而諸多媒體記者,航天愛好者乃至普通遊客們的各種攝影器材也是對着火箭瘋狂拍攝。

一開始,CL04號的六號重型護肩上升速度比較緩慢,火箭用了好一會才徹底的超過發射塔的高度,然而隨着火箭內的燃料持續消耗降低了火箭的重量後,火箭的速度也變的越來越快。

隨着巨大的火光和轟鳴聲,這枚六號重型火箭朝着天空筆直升起,越過五百米高度,一千米高度,然後是一萬米高度。

很快,現場的人們已經很難用肉眼觀看到這枚火箭的細節情況了。

只有使用跟蹤拍攝的高清高倍數攝像機,才能把拍攝到相對清晰的畫面。

這個時候,南門航天的官方直播間裡,也是插入了跟蹤攝像機的拍攝畫面以及火箭上的監控畫面。

在跟蹤拍攝的高清攝像機裡,其實現在只能看見一個巨大的光點,以及相對模糊的火箭。

倒是火箭內實時傳輸回來的監控畫面非常清晰,可以看見火箭下方的三枚一級火箭持續工作,噴出巨大的尾焰,而尾焰之下,則是寬闊的地面。

就當外頭諸多觀衆們觀看這些畫面的時候,衆多的航天觀測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緊張的持續工作並觀測火箭。

他們使用雷達以及光電觀測設備進行火箭的跟蹤以及觀測。

不僅僅有國內的多個航天觀測中心,此外大洋上的多艘遠洋航天觀測船隻也在緊張工作着。

唯獨比較例外的就是,位於太平洋深處的南門航天公司旗下的海上回收平臺,目前沒有任何的工作,就在附近的一個島國上的休整基地裡進行休息並觀看直播……這一次的六號重型火箭的發射任務是一次性發射,不需要進行任何的回收,所以他們也就沒有回收任務了。

瓊州島,南門航天發射指揮中心裡,南門航天公司的發射指揮技術團隊正在緊張工作當中,數十名工作人員持續收集、整理從多個火箭監控測試平臺裡的數據。

和外部的大量人員看到的一片正常,祥和不一樣,其實指揮中心裡的不少人則是心情有些忐忑。

“瓊州光學監控中心報告,光電跟蹤設備正常,圖像清晰!”

“遙感信號第三次測試正常。”

“天宮三號核心艙內智能系統報告,空間站零部件正常無異樣,承受住了火箭發射初期的加速衝擊!”

“南門遠洋一號報告,雷達設備已經捕捉到CL04火箭,開始接力跟蹤!”

“南門遠洋二號已經準備完畢,預計六十三秒後進行接力跟蹤!”

“智能發射系統反饋,目前所有數據一切正常!”

“三級警報,智能發射系統反饋,第十七號發動機於八十三秒出現推力小幅度衰減,推力爲正常推力的百分之八十五,持續衰減中,疑是燃料傳輸系統出現錯誤,系統已經調節其他發動機推力,推力繼續維持平衡!”

“智能發射系統擬定五秒後,關閉十七號發動機,加大其他發動機推力!”

“五秒,三秒,一秒,智能發射系統已經把十七號發動機關閉,其他發動機加大推力,整體推力繼續維持正常!”

“南門遠洋二號報告,已經監控到CL04,監控數據顯示,外部姿態正常,速度正常,角度正常。”

“智能發射系統報告,受十七號發動機影響,一級火箭內燃料比預期消耗大於百分之一點三五,發射系統已經執行節能模式,改變飛行計劃,空間站入軌時間預計推遲一分三十八秒。”

一旁的徐申學看着都有些緊張。

徐申學都這樣了,而一旁觀看發射的航天機構的一些專家們,則是更緊張了。

南門航天的火箭炸了不要緊……反正他們也經常炸。

但是上頭的天宮三號核心艙,這玩意老貴了,炸一枚的話,哪怕南門航天旗下的航天保險公司會賠償,但是這東西也沒備份啊,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建造第二枚核心艙。

倒是一邊的南門航天的負責人一臉輕鬆:“這很正常,我們採用的是多臺發動機並聯模式,硬件結構以及操控系統是非常複雜的,偶爾一兩臺發動機是屬於正常情況,而我們的智能發射系統對此有完善的各種對應計劃,同時我們的火箭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些問題,失效一臺兩臺發動機屬於正常範圍!”

果然,和南門航天的人說的一樣,CL04火箭雖然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但是依舊沒能影響整個CL的火箭的持續爬升。

而外界諸多觀看直播的觀衆們,所看到的都是一片順利的樣子,根本不知道中間還出現了一些小問題。

隨着CL04號火箭繼續爬升,按照以往的發射任務,這個時間節點往往是到了兩枚助推的一級火箭會先一步分離,然後返航,只剩下主推火箭繼續爬升。

但是現在,爲了把六十噸的大傢伙送到近地軌道上,三枚一級火箭是採用一次性使用模式,所以它們繼續爬升!

而過了幾十秒後,出力更大,先一步耗盡燃料的兩枚助推一級火箭這才和主推火箭分離。

“一號助推火箭和二號助推火箭分離,3、2、1,分離!”

“助推火箭分離成功,主推火箭繼續爬升!”

“助推火箭調整航向,重回大氣層燒燬,預定墜落在南太平洋!”

不久後,指揮中心的人員又道:“整流罩分離,分離成功!”

這個時候,火箭已經位於空氣很稀薄的太空之中,空間站已經不需要整流罩的保護了,所以就會及時拋離整流罩,以減輕負重。

又繼續飛行一百多秒後,這纔到了一二級火箭分離的時候。

“主推火箭分離成功!”

“二級火箭點火成功,繼續爬升!”

“主推火箭調整方向,重回大氣層燃燒,預定在南太平洋墜落!”

這個時候,二級火箭以及上頭搭載的天宮三號核心艙,距離地面已經非常高了。

這個時候,二級火箭上的真空發動機噴出來的尾流,和一級火箭上搭載的大氣層發動機噴出來的尾焰是有明顯不同的,因爲真空發動機的噴口直徑更大一些。

造成這種區別的主要原因就是大氣層密度,在大氣層內空氣密度非常高,有大氣壓的存在,所以會壓縮火箭發動機噴出來的尾焰。

而在高空中,因爲空氣非常稀薄,沒有足夠的大氣壓來壓縮火箭發動機的尾焰。

空氣密度直接導致了火箭設計中,需要爲一級火箭和二級火箭乃至三級火箭選用不同種類的火箭發動機。

所以,看新聞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火箭發動機有常規火箭發動機以及真空版火箭發動機的區分。

隨着二級火箭的真空板發動機點火,繼續把已經有一萬多公里時速的火箭繼續加速,然後不斷的爬升,前往預定的空間站的近地軌道……距離地面四百公里左右。

二級火箭持續工作了數百米秒,暫停了火箭發動機的工作,火箭進入了一段滑行階段,以調整角度和航向,並節省燃料。

數百秒後,二級火箭上的真空發動機第二次點火,繼續推動火箭爬升。

二級火箭上的真空發動機,繼續工作了數百秒後,燃料接近耗盡。

此時,指揮中心裡傳來聲音:“二級火箭發動機關閉!”

“關閉成功,火箭和空間站展開分離程序!”

“三、二、一,分離成功!”

分離後,二級火箭會利用最後一點剩餘的燃料調整航向和角度,充入大氣層,然後在大氣層裡進行燃燒,剩下的極少數殘骸則是會掉入廣闊無人的南太平洋。

但是,顯然,已經沒人關心已經完成了使命的二級火箭的命運了,所有人都關注着天宮三號核心艙。

此時,發射中心的諸多技術人員們仔細分析諸多數據後,指揮中心的負責人終於朗聲到:“我宣佈,天宮三號核心艙,成功入軌!”

“天宮三號核心艙智能系統正在進行自檢!”

“系統自檢完成,天宮三號核心艙各子系統功能完好,姿態良好,速度以及高度達到預期!”

“系統正在按照計劃展開太陽能面板,空間站內置電力推進系統正在持續調整空間站姿態。”

歷時約十分鐘,重達六十噸的天宮三號核心艙終於成功入軌。

這個消息很快也被公佈了出來。

“天宮三號核心艙,已經成功入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天宮三號核心艙,將會按照預定計劃展開各項測試以及科學實驗!”

同時宣佈的還有其他一些消息,包括後續計劃。

這也引來了大量媒體的實時報道。

“航天機構宣佈,半個月後,第一艘貨運飛船將會發射升空並和空間站對接。”

“一個月後,載人飛船也會發射升空並和空間站進行對接!”

“三個月後,空間站裡的重要組成部分,天宮四號實驗艙,將會繼續由六號重型火箭發射升空並和天宮三號實驗艙進行對接!”

“半年後,天宮五號實驗艙將會發射並對接,屆時,天宮空間站將會達到初步完成體,由三個核心艙室所組成,空間站淨重一百八十噸,可以同時支持十名宇航員常駐!”

“南門航天公司正式宣佈,公司已經獲得爲天宮空間站運輸補給物資的任務訂單,未來五年內,將會使用公司旗下的青龍貨運飛船,採用五號火箭進行發射,爲天宮空間站提供運輸各類補給物資!”

“據悉,南門航天公司爲空間站提供的貨物運輸價格,遠低於國際空間站的物資補給價格,業內專家分析,利用南門航天公司的重複火箭技術所帶來的巨大低成本優勢,我國向天宮空間站的貨物運輸成本,僅有國際空間站貨物成本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南門航天公司正式公佈下一代航天飛機‘白龍航天飛機’,據悉,白龍航天飛機乃是集現代諸多科技技術的全新一代的航天飛機,運輸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好。”

隨着天宮三號核心艙的成功發射,一瞬間裡,各大媒體裡就多出來了一大堆各種各樣的航天相關的消息。

其中作爲承擔了空間站三大核心艙發射任務以及後續貨運補給飛船任務的南門航天公司,再一次成爲了全球矚目的航天企業。

國內很多人,在當天的下午以及晚上的時間,都刷到了天宮三號核心艙以及其他相關的航天消息。

跳動視頻這種短視頻平臺上,到處都是天宮三號核心艙發射的視頻。

而在海外也同樣如此……

業內方面,美國的NASA在官網上,發表了祝賀詞:祝賀華夏成功將空間站送上太空,我們期待着未來的更多太空探索!

太空探索公司的老闆馬斯克,在社交網站上發推文:祝賀南門航天的再一次成功,他們擁有非常好的火箭專家團隊!

歐洲以及日韓,甚至就連印度的相關航天機構,都是陸續通過各種渠道表達了祝賀……在太空探索方面,其實各國裡的航天機構在表面上做的其實都還行,平日裡都是你祝賀我,我祝賀你。

畢竟太空探索在很多時候,代表的是人類整體,而不僅僅是某個國家。

而玩太空探索的,大多也是理想主義者居多,學術氛圍更濃厚一些。

就比如徐申學自己吧,他花那麼多錢,費那麼大勁搞航天,可不是爲了賺錢……這玩意根本不賺錢,反而還得倒貼進去不少。

哪怕南門航天公司,目前是去全球第一大商業航天公司,每年營收也有個幾十億美元,但是徐申學每年都得補貼不少錢進去。

只不過補貼的方式並不是以往那樣直接砸錢,而是通過智雲衛星那邊的衛星網絡建設,給予南門航天發射訂單來給予間接補貼!

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衛星,之所以三天兩頭往天上打一大堆的各種衛星,甚至還展開衛星互聯網業務,很大程度上都是爲了給南門航天公司持續輸血。

不然光靠外部訂單的話,南門航天的營收會更慘,虧損會更大。

而徐申學這種持續砸錢的方式,也是航天機構支持徐申學搞航天的原因之一,不僅僅給政策,人家還給各種技術支持,人才支持呢……爲啥?借雞生蛋啊!

一大羣國內的航天專家們紛紛跑到南門航天裡工作,外人可能以爲他們奔着南門航天的高工資來的?

但實際上不是,他們都是帶着各種研發任務來的……跳槽是假,借雞生蛋纔是真的。

他們一入職呢,就紛紛放開自我,開始各種折騰。

以往因爲太花錢不敢搞,或者搞不了的各種項目現在也敢放開手腳去搞了。

反正有徐首富買單,放心大膽的搞研發!

再說了,徐首富的錢,那是不花白不花……

至於說搞出來的成果專利都是屬於南門航天的,那也不打緊啊,反正都是國內的航天公司是高度一體化的,分你我其實沒啥用。

別看南門航天是個商業航天公司,是徐申學的產業,但實際上航天機構依舊持有南門航天百分之四十多的股份呢。

要不然,南門航天公司,豈能承擔空間站的發射任務以及後續貨運任務?

很多外國的人都說,南門航天公司,說是商業航天呢,但實際上就是華夏航天機構裡推出來的一個白手套……裡頭的諸多技術專家們翻一番履歷,清一色的航天機構旗下的企業或研究機構出身。

這也算是事實……南門航天裡的很多技術專家們基本都是從航天機構旗下的各研究研究,企業裡過來的。

要不然,也沒其他地方可以找到這麼多航天領域裡的專家啊!

南門航天公司的出現,就是人家看徐申學能折騰,以往戰績又非常兇猛,幹啥啥成功……同時還有錢,並且願意把錢砸在航天這個沒啥收益的天坑裡。

說白了,徐申學的這種做法,其實和直接捐幾百億給航天事業也沒啥區別……這種情況下,自然得支持一二。

所以,南門航天公司才能獲得相關的批准,然後探索商業航天領域,並做出來了諸多的成績,順帶也刺激了一波國內商業航天領域的發展。

最近幾年,也陸續有其他資本投資的商業航天公司成立,以研發重複火箭或其他航天技術呢,只不過大多技術還比較原始,暫時都沒能獲得比較大的成功。

倒是有不少創業企業,通過研發航天行業裡的一些子系統,零部件等方式進入南門航天的供應鏈,然後獲得創業成功。

南門航天的成功,不僅僅是自身的成功,更帶動了整個國內的航天產業鏈高速發展,而這又進一步推動了南門航天的技術快速進步。

對此,徐申學是感到很欣慰的。

持續多年的投入,今天算是已經完成了初步的佈局,後頭就是按部就班持續的投入資源,然後等待開花結果了。

他很期待未來能夠去火星旅個遊,看看火星上的景色。

天宮三號核心艙的成功發射,以及持續的一大堆航天相關的消息,充斥着最近一週的各新聞平臺。

而徐申學本人,則是在發射成功後就沒有太多關注了,而是陪着家人繼續在瓊州島的海邊度假村裡度假。

發射成功一週後,徐申學這才帶着家人乘坐專機返回深城,開啓新一輪的工作。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徐申學將會持續專注於S17系列手機的量產備貨以及後續的發佈會,上市工作。

雖然其他各種黑科技都很好,然而真正能夠爲智雲集團,乃至整個徐申學產業鏈裡帶來巨大營收和利潤的,依舊是S系列手機。

一款年營收突破兩千億美元,能夠爲智雲集團帶來數百億美元淨利潤,同時強行帶動國內一整個智能終端產業鏈,甚至半導體產業鏈的超級工業產品。

鑑於S系列手機的重要性,徐申學每年這個時候都會高度關注S系列手機的相關情況。

當然,高度關注S系列手機是一回事,也不代表徐申學不幹其他事了。

在正式召開S17手機的發佈會之前,徐申學還準備在七月初的時候,舉辦一場專場發佈會,用於對外發布價格低至十五萬元的入門級機器人,以及高端機器人的新型號。

試圖通過降低機器人的講價格,用來降低消費者的購買門檻,進一步擴充機器人的銷量,進而帶動整個機器人產業鏈的發展。

但是這一次的發佈會並不是智雲集團的專屬發佈會,不僅僅發佈機器人產品,還會加入小疆科技的大型無人機X14項目一起進行發佈。

徐申學將會在這一場發佈會上,向世人介紹全新的AI無人機和AI機器人的組合模式以及帶來的生活、生產上的巨大變化。

他不僅僅要向世人宣佈,機器人時代已經到來,且不可阻擋。

更要向世人宣佈,低空經濟的時代也到了,同樣不可阻擋!

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224章 AI模型限制出口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441章 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385章 生成式AI的瘋狂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第214章 噁心人的A11手機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第439章 白富美的主動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第27章 新品牌智雲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444章 威酷電子上市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525章 席婉清的煩惱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286.第286章 震驚全球的海上回收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336.第336章 風向變了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第26章 人傻錢多速來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133.第133章 徐申學要搞黑科技了第481章 年出貨量四億多臺設備的智雲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516章 時代 承諾以及拋棄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285.第285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162.第162章 沙灘上的城堡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426章 新一輪的工業革命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第550章 玉兔一號星際飛船第399章 無題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28章 繼續碰瓷大品牌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71.第71章 火爆開售275.第275章 不統計,不公佈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第3章 野望第238章 一點五億銷量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27章 新品牌智雲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456章 春節家宴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
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224章 AI模型限制出口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441章 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385章 生成式AI的瘋狂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第214章 噁心人的A11手機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第439章 白富美的主動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第27章 新品牌智雲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444章 威酷電子上市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525章 席婉清的煩惱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286.第286章 震驚全球的海上回收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336.第336章 風向變了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第26章 人傻錢多速來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133.第133章 徐申學要搞黑科技了第481章 年出貨量四億多臺設備的智雲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516章 時代 承諾以及拋棄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285.第285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162.第162章 沙灘上的城堡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426章 新一輪的工業革命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第550章 玉兔一號星際飛船第399章 無題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28章 繼續碰瓷大品牌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71.第71章 火爆開售275.第275章 不統計,不公佈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第3章 野望第238章 一點五億銷量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27章 新品牌智雲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456章 春節家宴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