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

查看了第二十八廠的第二代七納米工藝技術的量產情況後,徐申學還順路去看了還處於設備安裝調試階段的第三十一廠。

這個第三十一廠卻不是邏輯芯片製造工廠或者是儲存芯片工廠,而是一座先進封裝工廠,採用的是智雲微電子旗下最新研發的3D封裝技術。

“我們在11年開始就探索先進封裝技術,先是自主研發了晶圓級封裝技術,主要用於各類常規芯片的封裝!”

“不過我們並沒有停止先進封裝技術的研發,又開發了2.5D封裝技術以及3D封裝技術。”

“畢竟現在以及未來隨着半導體工藝技術發展到了瓶頸,先進工藝的芯片製造成本上漲的非常快,我們需要另外一種成本可控,同時又能持續提升芯片性能的技術路線!”

“我們選擇了推進先進封裝技術!”

丁成軍的話,讓徐申學微微點頭,先進芯片製造成本上漲的實在太快了。

他剛開始做智能手機的時候,大家都還在用65納米的手機SOC,那個時候這芯片便宜的很,產能也大,價格降低的也快……一年半載都大幅度降價了。

但是隨着工藝的持續提升,成本逐步上漲,而且芯片的價格降低的速度也越來越慢。

智雲集團自己的第一代七納米芯片S903,一年時間過去了,但是現在的製造成本和之前的製造成本幾乎沒有差別,芯片整體成本的下降,也不是因爲製造成本的降低,而是因爲研發成本的持續攤薄。

而預計今年年底推出,明年初大規模量產供貨的W1106芯片,同樣採用第一代七納米工藝的這款芯片,其整體成本並不會比去年的S903便宜到哪裡去。

這說的還是第一代七納米工藝,而第二代七納米工藝還要更貴一些。

很長一段時間裡不管是第一代七納米工藝還是第二代七納米工藝,這些七納米工藝都會因爲高昂的投資成本、稀缺的產能導致製造成本極爲高昂。

而正在研發當中的五納米工藝以及三納米工藝就更不用說了,價格一個比一個貴。

光是看智雲微電子的七納米以及在未來五納米、三納米工藝的龐大投資就知道了……那可是千億美元起步的鉅額投資。

其龐大的投資額,讓全球諸多半導體從業人員看了都得倒吸一口涼氣:太貴了!

諸多二三流的半導體制造廠商,甚至都已經停止了先進工藝的投資:實在是投不起了!

唯一還在緊跟智雲微電子步伐的就是臺積電、英特爾以及四星這三家了,但是投起來也是困難重重。

情況好一點的倒是臺積電…它的背後有水果和高通以及AMD這幾家美國半導體設計大型廠商支撐着,要不然也投不起。

隨着先進半導體制造工藝的成本越來越高,如果不進行改變的話,那麼各類先進芯片的價格也會持續提升。

比如手機裡的SOC成本可能得持續翻倍上漲……原本兩三千塊的手機估計都得賣到四五千去了。

先進工藝的投資成本、製造成本持續上漲,而且上漲幅度太嚇人,這也迫使了智雲微電子這種主打先進工藝的半導體廠商尋找其他的方式。

先進封裝技術,就是智雲微電子選擇的諸多路子之一!

丁成軍指着前方的幾種芯片道:“我們通過先進封裝技術,把各類芯片進行集成堆疊,以降低大面積高性能芯片的製造成本,並且獲得更好的性能。”

“這種技術路線,其最出名的代表就是我們的AI/APO系列算力卡了。”

徐申學對AI/APO系列顯卡的封裝技術還是有一些基本瞭解的。

AI/APO算力卡的核心,是把一個GPU核心和多個HBM2/3高速顯存進行一起封裝,然後組成一個大芯片,以獲得遠超過GPU和高速閃存單獨封裝的常規顯卡的性能。

除了AI/APO系列服務器GPU顯卡外,智雲半導體旗下還有很多產品也是採用先進封裝技術。

如ZY系列終端大數據處理芯片。

EYQ系列以及PX系列這兩款高性能的通用終端算力芯片。

這些芯片都是採用了先進封裝技術,把GPU、CPU、高速顯存等芯片直接封裝在一起。

從這些產品序列也能看的出來,先進封裝技術對於智雲集團的重要性!

沒有先進封裝技術,可玩不了各類的先進算力芯片……

丁成軍繼續道:“我們智雲微電子在這一領域裡投入的非常早,技術成果也非常雄厚。”

“我們還是全球範圍內,首個大規模量產使用2.5D先進封裝技術的半導體廠商!”

“在大規模應用領域裡,我們領先了臺積電、英特爾、四星這三個主要競爭對手至少三年以上!”

智雲微電子的先進封裝技術能夠發展的這麼好,也和智雲集團對先進封裝技術有着強需求有關。

智雲微電子早年就有了代工生產AI/APO系列顯卡,這系列顯卡的需求,是推動智雲微電子搞先進封裝的重要驅動力。

其他半導體制造廠商可沒有類似的龐大先進封裝工藝的需求,投資動力相對就小一些!

畢竟臺積電或者英特爾他們搞出來一大堆的2.5D或3D封裝產能,他們能用來幹啥?也沒足夠的客戶來消化這些產能啊!

2.5D或3D先進封裝工藝的主要客戶就是各類算力芯片,這佔據了先進封裝市場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各類算力芯片市場是屬於非常特殊的市場,這個市場裡,智雲半導體幾乎一家獨佔。

具體到需求量最大的服務器算力卡領域,那更是百分九十九以上,AMD旗下的算力卡市場佔有率不到百分之一,其他的……嗯,暫時沒有其他的。

倒是在一些終端算力芯片領域裡,有其他一些廠商,比如高通就持續在車規級芯片領域發力,特斯拉也在自研芯片,然後還有其他一些不太常見的算力芯片領域也有其他一些廠商。

除了海外廠商外,國內很多半導體設計廠商也在進軍算力芯片領域。

比如華威,他們就開始自研算力卡……倒不是說被智雲卡脖子了,而是他們覺得智雲的算力卡賣的太黑了,並且覺得算力卡這個市場大有可爲,也想要進來搞一把。

做不了APO系列顯卡的這種中高端市場,但是可以搶低端市場嘛!

他們在芯片領域裡一直都很有野心的,老想着自己研發芯片,手機SOC自己搞,通訊基帶自己搞,現在連算力卡也打算自己搞。

不僅僅華威,國內的其他不少半導體設計廠商也在設計研發各類芯片呢。

從一些便宜的工業小芯片,再到頂級的顯卡,CPU,手機SOC,甚至算力芯片,還有儲存芯片領域的閃存、內存、顯存等各類芯片都有人研發。

而且很多專業人才還是從智雲半導體離職的工程師呢。

智雲半導體在過去多年裡,可是培養了大量的芯片設計領域的頂級人才,其中不少人因爲各種原因也會跳槽或者乾脆自己創業,由此催生了國內大量的各種亂七八糟的芯片設計企業。

最近五年裡,國內的半導體領域可是屬於非常紅火的行業!

下游有各類智能終端,智能家電甚至日用品,工業品等龐大的市場需求支撐。

中游有充足的半導設計企業,半導體代工製造企業……智雲微電子不用說了,中芯等國內一大堆半導體代工廠商的也擁有非常充足的產能。

而上游,還有仙女山控股的各類半導體制造裝備以及耗材,智雲軟件還能提供芯片設計EDA軟件。

整個產業鏈在智雲集團以及仙女山控股的強勢帶動下,已經被徹底打通,由此也產生了無數的創業機會,吸引了大量的資本以及人才投身其中。

他們中的很多人創業,也不指望成爲能夠搞出來第二個智雲半導體,智雲儲存這些頂級企業,但是搞個垂直領域的芯片,養家餬口總可以吧。

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國內的半導體產業鏈最近幾年非常紅火。

智雲微電子,又是其中的頂級龍頭企業,在先進封裝領域裡更是全球頂級的。

丁成軍對徐申學介紹着:“目前我們大規模使用的2.5D封裝技術,採用了成本比較低的硅基中介層,對比臺積電的CoWoS採用的TSV中介層成本更低,性價比良好!”

“目前我們的2.5D封裝技術不管是技術還是產能,都處於全球領先水平,月產能能夠達到每月五萬片,此外還有第三十九廠還在建設當中,建設完成後三年內我們的2.5D封裝產能能夠達到八萬片。”

“該封裝技術,目前主要用於APO4500顯卡,ZY系列芯片,EYQ系列芯片等各類算力芯片的封裝上。”

“同時前年開始,我們開始探索更先進的3D封裝技術,並在APO4600顯卡上進行了探索應用,今年開始大規模應用在APO5000顯卡上,目前建成了第三十廠,3D封裝產能設計爲四萬片。”

“不過3D封裝的產能依舊非常緊張,處於嚴重供不應求的狀態,國內外諸多廠商以及我們集團自身需求的各類算力芯片封裝需求,再加上其他芯片設計廠商的封裝需求。”

“我們預測需要每月十萬片的3D封裝產能才能夠滿足初步需求。”

“這也是我們投資建設第三十一廠的核心理由,該廠的設計產能爲六萬片,屬於超大規模的3D封裝工廠,預期明年下半年就能大規模量產!”

徐申學擡頭看着這家已經完成了建築建設,還處於設備安裝階段的先進封裝工廠,不由得微微點頭:“這個第三十一廠的建設進度要盯着,明年順利投產的話,配合七納米工藝的產能提升,我們的APO5000顯卡的出貨量就能提升上去了!”

一旁的智雲半導體的CEO付正陽也是道:“現在的APO5000顯卡可是供不應求,毛利率也足夠高,已經成爲了我們集團最賺錢的產品,早一天把產能提升起來就能早一步賺錢!”

“如果產能充足,按照目前以及未來幾年的算力市場的強勁需求,我們有望能夠利用APO系列顯卡獲得千億美元的營收,而其中至少八九百億美元都是毛利潤!”

“只要你們這邊產能上來,我們光靠着一個APO系列顯卡的利潤,就足夠支撐你們整個智雲微電子的揮霍了!”

丁成軍則是笑道:“我們可沒這麼能揮霍,現在一年的財務支出也不過三四百億美元的級別而已,可花不了八九百億!”

這幾個人在前面閒聊的時候,後頭跟着的席婉清等人也是聽着高興。

這算力卡賺錢,他們智雲集團,連帶着上頭的柳河投資也才能更賺錢,這公司賺錢了,公司股票也才能更值錢……畢竟在場的一羣人裡,絕大部分人的手頭上都持有不少的公司激勵期權股票呢。

不說股票,就算是常規的薪資福利待遇也得公司賺錢了才能支撐啊!

智雲集團的高薪資以及良好的工作環境,那可是全國出了名的!

國內很多頂級人才的優選求職序列,那都是奔着智雲集團或者相關聯的柳河投資等徐申學名下的大企業去……人家徐申學給錢那是真的大方,而且還不用擔心中年失業危機,還擁有世界級的頂級平臺。

當然,想要進去也是真的難,不是頂級人才就別指望了。

理科相對還好點,畢竟智雲集團以及相關企業作爲高技術類企業,對理科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如果是文科的人才想要進入智雲集團,那更是地獄級難度……因爲職位少,需求少,這競爭就更難了。

頂級人才進不去智雲集團以及相關聯的徐申學名下的企業,纔會退而求次去其他所謂的大廠。

智雲集團的高薪資福利待遇,也是需要龐大的利潤作爲支撐的。

而智雲集團那是真心賺錢!

以前大家都說智雲集團賣各類智能終端是暴利,手機大幾千上萬的售價,平板電腦也是大幾千,筆記本大幾千上萬甚至兩三萬,就連個破藍牙耳機,都賣一千多。

這些智能終端產品的毛利潤,動不動就百分之四十幾甚至五十幾,看的其他手機廠商眼紅不已。

然而等到智雲集團開始賣APO系列顯卡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沉默了!

本來以爲百分之四五十的毛利潤已經很高了,但是智雲集團的算力卡直接來了個百分之八九十的毛利潤!

就這,全球各大企業,不管是想要研發人工智能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還是想要部署開源GTAI系列本地人工智能,搞大數據應用的中小企業,全都在搶購APO系列顯卡。

今年,光是國內四大互聯網企業,就訂購了超過六十萬片的APO系列顯卡。

國外的企業同樣訂購數量極爲龐大,光是谷狗一家今年的訂購量就達到了三十萬片。

APO系列顯卡的龐大訂單積壓的其實很嚴重,嚴重的供不應求,今年下單,明年才能拿到貨都是常態。

這種供不應求也是推高算力芯片價格,高毛利潤的重要因素!硬件成本不過兩萬多的APO5000顯卡,愣是賣出二十三萬的超高價。

而成本才一萬多的APO4600顯卡,現在也能賣十三四萬呢。

至於APO4500顯卡,這個成本更低,現在一萬塊都不到,但是售價能夠達到七八萬。

這三大類服務器GPU產品,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暴利!

世人常說,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能夠讓資本家賣套死自己的繩索!

但是智雲集團的算力卡業務,利潤是百分之八九百,足夠吊死徐申學好幾遍了。

人工智能市場的持續爆發,各大廠商都在力爭研發自己的人工智能。

算力卡市場的高度壟斷以及產能不足導致的供不應求。

再加上智雲集團每年都在持續開源GTAI,現在已經發布到了GTAI3.5版本了,持續推動各大企業甚至中小企業部署本地GTAI。

這些都推高了APO系列顯卡的價格以及利潤。

未來幾年,智雲集團的算力卡業務將會持續維持高速增長,並且會成爲智雲集團裡利潤率最高的業務。

當然,在總利潤上,還是要略遜智能終端業務一籌,智能終端的體量太大,現在都已經超過三千億美元的體量了,其毛利潤已經達到一千多億美元,乃是智雲集團裡最爲核心的業務。

算力卡算力雖然利潤率高,不過體量還沒那麼大,其毛利潤總額現在也就五六百億美元的級別。

但是到明年的話,隨着3D封裝工廠以及七納米工藝產能的持續提升,這一情況會有比較大的改觀,估計算力卡業務的營收能夠突破千億美元,毛利潤達到八百億美元左右。

僅僅是智能終端業務以及算力卡業務,預計明年就能夠爲智雲集團提供超過四千五百億美元的營收,貢獻超過兩千億美元的超高毛利潤。

如果加上智雲集團的其他業務,如機器人業務、虛擬設備業務、軟件以及互聯網業務還有對外銷售的半導體芯片業務,半導體對外代工業務,再加上一些亂七八糟的零配件業務,供應鏈業務等等,智雲集團的今年營收就能達到六千多美元。

至於明年能夠有多少,很多分析機構估計能夠達到七千億美元呢,具體是七千幾,這還要看機器人業務以及虛擬設備業務、算力卡這三個主要業務的發展情況了。

然而不管是六千億美元還是七千億美元,智雲集團都將會繼續坐穩全球營收最高。市值最高、利潤最高的企業的龍頭寶座。

而且可以預見的未來裡,不太可能出現有力的挑戰者。

本來的重要競爭對手水果,現在的市值依舊在五六千億美元徘徊呢,都已經和智雲集團不是一個級別了……沒辦法,水果的核心產品手機銷量持續上不去,一直在一億四五千萬這個級別徘徊,其他的智能終端業務也被智雲壓一頭,利潤率也持續下降,投資者信心不足,這股價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業內第一和業內第二,這區別還是很大的!

不過水果那邊也在積極進取,不斷的嘗試開闢新業務,搞虛擬設備、搞電動車、搞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不用說了,大家都在搞……很多大企業的管理層已經是看明白了,這年頭的很多新技術都是建立在人工智能的基礎之上的,不把人工智能技術給弄出來,那麼遲早得死翹翹。

現在他們基本上都是一邊自研人工智能博取未來,一邊研究、部署開源的GTAI爭取現有的市場。

就這,他們還得多虧智雲集團把GTAI給開源了,並且持續每年進行更新,讓全球所有企業都能免費獲得一個優秀的人工智能使用。

一毛錢不用花,就能用上當下最頂級的人工智能……當然,前提是找智雲集團購買APO顯卡!

搞到現在,就連很多歐洲國家,甚至印度以及一些東盟,南美里的企業都在高喊進軍人工智能時代了……

我搞不來自研人工智能,我還用不了智雲開源的人工智能?

不就是找智雲買點APO顯卡嘛,說的誰買不起似的!

前些時候,歐洲那邊甚至還開了個人工智能峰會呢,一大票國家的高級官員跑過去暢談人工智能……光看個新聞,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他們都搞出來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和算力卡呢。

仔細一打聽,就會知道,他們用的是清一色的智雲開源的GTAI,用的是清一色的APO顯卡!

嗯,這會倒是沒什麼國家的人指責說智雲集團玩算力卡低價傾銷了……論調反過來了,都在指責智雲集團搞限量銷售。

印度方面的一些企業對此意見很大,說什麼一年才五萬片的APO5000/APO4600顯卡的供貨量,嚴重不匹配印度企業的國際地位,要求智雲集團加大對印度市場的供貨量。

智雲集團的新聞發言人,面對印度記者在新聞發佈會上的提問和指責打哈哈……說什麼智雲集團一直都高度重視印度市場,但是APO系列顯卡產能有限,智雲集團將會根據客戶的訂單合同進行排隊供貨!

真實情況是,人家谷狗之類的大企業每年訂單幾十萬片,那都是戰略級別的老客戶,自然得優先供應給他們。

而印度那邊的哪有什麼大型高科技企業啊,訂單一年就這麼幾萬片,還總是想要砍價,給定金也磨磨唧唧想要拖延……

面對歐洲和印度之類的人工智能峰會,人家老美那邊的幾家大型高科技企業,都懶得去湊熱鬧,丟不起那個臉……他們還是有野心的,他們一直都沒有放棄自研人工智能,也沒有放棄搞自己的算力卡。

只是搞起來太尼瑪難了!

智雲集團敞開了供應APO算力卡,搞開源GTAI,其實一大核心目的也是爲了狙擊美國半導體企業嘗試自研算力卡以及人工智能……這從AMD搞了幾年的算力卡,結果連他們自己都採購智雲的高價APO顯卡就能看的出來成效了。

如果智雲集團握着APO顯卡不賣,人家AMD的算力卡說不準還真能發展起來。

——————

水果搞的虛擬設備這一塊,乃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最新,也是最火爆的新業務,一大票企業都陸續進軍虛擬產業,那些互聯網企業們搞各種虛擬社區、虛擬遊戲等。

而水果,谷狗、臉書、四星乃至國內的華威則是聚焦在虛擬硬件設備上,嘗試研發虛擬設備……搞不來Yun VW這種高端的VR萬向跑步機虛擬設備,他們就想辦法搞個低端的啊。

水果以及谷狗這兩家公司,在虛擬設備領域的技術進度還是比較大的,但是想要真的做出來也不容易。

而智能電動車領域裡,水果那邊搞的倒是比較順利,他們的電動車業務研發也啓動了好幾年了,一直都在打磨產品。

水果那邊的管理層,很大程度上已經把未來的新增長,放在了智能電動車……沒辦法,智能終端業務被智雲集團壓制的太狠了,天花板已經觸手可及。

虛擬設備業務搞起來也很難,短時間內看不到什麼希望。

但是水果不能坐着等死啊,他們總是需要新的業務來帶動增長啊,所以他們在智能電動車領域上下了大工夫。

海藍汽車的L4級別的自動駕駛他們是搞不來,但是下點苦功夫,加大投資還是能夠搞出來L3級別的輔助駕駛的,現階段L3級別的輔助駕駛還是有市場的!

而且海藍汽車以及特斯拉已經在前頭打了樣,證明了智能電動車的巨大市場潛力,所以多方考慮之下,水果那邊是下了大決心要搞這個智能電動車的。

雖然電動車的毛利潤遠不如智能終端,也不如其他高科技產品,但是營收高,利潤總額也不會小!

再說了,利潤率低點就低點,總比沒有強!

不搞智能電動車的話,水果方面一時半會的還真找不到新的業務增長點了。

水果玩智能電動車去了,也給海藍汽車以及特斯拉等電動車廠商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不過也吸引了不少其他的智能終端企業甚至互聯網企業把目光投到了智能電動車行業。

之前的時候,智能電動車技術含量太高,尤其是電池,電控,輔助駕駛這些都不好搞,而且也沒有成熟的產業鏈,早些年的時候,連動力電池廠商都沒幾個。

他們想要搞也搞不來!

而且電動車也是屬於汽車產業,很多人覺得搞智能終端或互聯網過去搞汽車,跨行太大了,因此很多都是投資爲主,但是親自下場去做的還是比較少的。

但是隨着智能電動車的產業鏈逐步成熟,很多企業看到了進軍智能電動車產業的機會。

所以不僅僅是水果,還有其他不少的高科技企業也親自下場研發智能電動車。

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幾年裡,將會有不少高科技拿出來他們自己的智能電動車推向市場。

其中有的會失敗,有的會成功。

但是這都影響不了智能電動車整個行業的高速發展!

而作爲智能電動車行業的龍頭企業,海藍汽車毫無疑問會吃下其中最大的一塊蛋糕!

對此,徐申學很期待!

在這個大環境下,海藍汽車旗下的子品牌‘米特’,也在墨西哥正式召開了發佈會,發佈了米特品牌第一款車型:米特S7一款電動皮卡。

同時還發布了海藍SLMC以及海藍MEV這兩款車型的換皮版。

並宣佈這三款車型即日起正式接受預定,將會在今年十月份陸續發貨!

墨西哥那邊先不說,倒是美國那邊的消費者一看到這三款車型,很多人就有興趣了!

純電皮卡很符合北美地區的市場需求,而且這皮卡用的還是半固態電池,此外除了純電版本外,還有增程版本,增程版本的綜合續航可以達到一千公里以上。

而兩款海藍中型車的換皮版,都不用業內人士,比較關注汽車的普通人都能夠做到,這就是海藍SLMC以及海藍MEV的換皮版……

也就是車殼和內飾有些變化,其他的核心東西幾乎都是一樣的。

對於很多美國的消費者而言,他們其實對海藍汽車也很有興趣。

之前海藍汽車在美國市場的關稅上漲之前,一年也能賣出去好幾萬輛呢,但是關稅上漲之後價格就太貴了,就只有極少數富人才能夠買得起了。

這原本進口的海藍汽車賣不起,但是買個墨西哥產,也沒有關稅的換皮版還是可以的。

畢竟很多人還是想要體驗海藍汽車那獨特的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的!

於是乎,海藍墨西哥子公司推出的米特品牌,儘管只是一個新品牌,但是發佈之後的預定數據竟然還不錯,除了墨西哥當地的訂單外,美國的訂單也不少。

這讓海藍汽車的管理層還是挺高興的。

就連特斯拉的馬斯克也心情不錯……根據特斯拉和海藍汽車的戰略合作計劃,雙方對滬城特斯拉工廠以及海藍墨西哥工廠進行交叉持股。

滬城特斯拉工廠賣出去一輛特斯拉,海藍能分潤一部分利潤。

同樣的,海藍墨西哥工廠賣出去一輛米特品牌或在當地生產的海藍品牌的汽車,特斯拉同樣能夠分享一部分利潤。

海藍汽車開始在北美市場搞事,其他車企也不甘落後,也是準備在今年裡陸續發佈他們自己的各類電動車。

歐洲的幾個車企,日韓的車企都有相應的動作。

就連通用和福特也不例外,儘管他們無法獲得寧代的半固態電池,但是常規的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還是能夠獲得的。

爲此,他們也針對電動車市場積極佈局,推出了他們自己的電動車。

但是,他們高估了自己的技術能力,他們搞出來的電動車價格太貴,性能太渣,別說外國的消費者了,就算是美國本地市場的消費者都不買賬!

看着銷量極爲慘淡的電動車業務,福特汽車的CEO一籌莫展!

不過他沒有愁眉苦臉多久,因爲沒多久他就接到了董事會的通知:他被炒魚魚了!

他不是第一個在智能電動車衝擊下,被炒魷魚的大型汽車廠商的CEO,而且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這一場海藍汽車、特斯拉等智能電動車廠商掀起的巨大智能電動車浪潮裡,對於大部分的傳統汽車廠商而言,都是巨大無比的危機。

應對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

哪怕是百年車企也不會是例外!

第378章 僞裝成輔助駕駛的自動駕駛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第450章 萬億美元身家的徐申學198.第198章 4G網絡的曙光第401章 市場換利益第445章 驚人市值以及國內資本計劃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101.第101章 狗男女跳頻聊天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254.第254章 老闆就是霸氣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326.第326章 公交地鐵上的S15MAX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152.第152章 上市首日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第369章 5G標準之爭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476章 董經辦的新人:席婉清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第534章 新一代S系列手機的頹勢第370章 嚇傻人的機器人發佈會105.第105章 超薄商務本計劃第229章 智能家居AI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229章 智能家居AI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349章 海藍汽車出海策略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第24章 靈活的底線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第1章 自主微創新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87.第87章 局外人第53章 量產的難題97.第97章 賣遍全球193.第193章 讓人尷尬的手機殼第499章 虛擬遊戲的幫派之戰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348章 世界首富開黑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357章 四星跌倒,大家吃飽66.第66章 融資談判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症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第363章 短視頻全球戰略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第499章 虛擬遊戲的幫派之戰193.第193章 讓人尷尬的手機殼
第378章 僞裝成輔助駕駛的自動駕駛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第450章 萬億美元身家的徐申學198.第198章 4G網絡的曙光第401章 市場換利益第445章 驚人市值以及國內資本計劃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101.第101章 狗男女跳頻聊天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254.第254章 老闆就是霸氣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326.第326章 公交地鐵上的S15MAX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152.第152章 上市首日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第369章 5G標準之爭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476章 董經辦的新人:席婉清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第534章 新一代S系列手機的頹勢第370章 嚇傻人的機器人發佈會105.第105章 超薄商務本計劃第229章 智能家居AI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229章 智能家居AI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349章 海藍汽車出海策略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第24章 靈活的底線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第1章 自主微創新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87.第87章 局外人第53章 量產的難題97.第97章 賣遍全球193.第193章 讓人尷尬的手機殼第499章 虛擬遊戲的幫派之戰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348章 世界首富開黑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357章 四星跌倒,大家吃飽66.第66章 融資談判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症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第363章 短視頻全球戰略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第499章 虛擬遊戲的幫派之戰193.第193章 讓人尷尬的手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