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

14年的十一月份,這個時間節點對於普通人而言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但是對於華夏的半導體行業而言,這個時間節點卻是有着極爲重要的歷史意義。

因爲在這個時間點裡,徐申學旗下的海灣科技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後,終於是不負衆望拿出來了當下最頂級的DUV浸潤式光刻機。

不僅僅是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打破了國外的壟斷那麼簡單。

更重要的是爲國內的半導體行業托起了一整片的天空!

光刻機爲核心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行業,是整個半導體行業的上游行業,是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基礎行業。

而半導體行業,又是各類電子消費行業,甚至整個電氣行業的基礎……沒有芯片,你幾乎不能製造任何一種現代工業產品。

不說整個互聯網以及手機電腦這些東西,哪怕只是人們日常使用的充電線,數據線,這裡頭也是有着小芯片的。

而進一步擴大,人們日常生活裡幾乎所有帶電的產品,各類傢俱電器甚至只是一些小孩子玩的電動玩具,這裡頭都有着芯片的存在。

繼續深挖的各類現代交通工具,不管是汽車還是火車又或者是飛機,輪船等,全都離不開芯片。

還有各類工業設備,其控制系統也是離不開芯片。

芯片,是支撐起來整個現代社會的核心支柱。

而半導體制造行業,是關乎芯片的核心產業。

而光刻機爲核心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尤其是基礎中的基礎!

知道了它的重要性,那麼你就可以理解爲什麼海灣科技的HDUV-400型光刻機完成了技術認證,正式投入小規模試產的消息爲什麼能夠登上前七點半新聞,並被重點報道了。

這是國之重器,現代工業體系裡的基石!

最關鍵的是,海灣科技的光刻機完全自主可控,不受任任何國家的限制。

華夏是獨立於歐美日韓爲核心的西方產業鏈,自行打造了一整條底層的光刻機產業鏈,其中覆蓋的技術領域方方面面。

直接參與其中的企業或研究機構就有一千多家,而間接參與的企業或機構就更多了。

如果有心人去調查,那麼就會發現,海灣科技其實也就是牽頭的組裝廠而已。

實際上海灣科技的背後,還有一百多家仙女山控股體系下的核心子系統的供應商……整個仙女山控股體系的主要職責就是進行各子系統乃至到整機的整合。

這個整合過程裡,整個仙女山控股體系是持續的大規模砸錢,不是幾十億幾百億,而是數千億的往下砸!

砸錢的同時在上頭的支持下,把整個華夏的工業體系給串聯起來。

因爲這一百多家的核心子系統供應商的背後,是數以千計的企業或研究機構作爲供應商……背後是數十萬計的各企業或機構的工程師們。

仔細調查的話,那麼就會發現,其實國內幾乎所有一流高校都直接或間接參與了這個龐大無比的項目,從事其中某個零部件的直接研發或支持研發工作。

只不過他們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參與了光刻機這個項目而已。

所以,海灣科技的DUV浸潤式光刻機突破,並不是一家企業的突破,這背後實際上是一整個工業體系的螺旋式上升的整體技術突破而帶來的成果。

在海灣科技拿出來DUV浸潤式光刻機之前,工業界實際上已經獲得了一大堆的各種各樣的技術突破。

比如離子束拋光機項目,這個設備是用來製造光刻機的核心零部件‘鏡片’的。

這種製造設備海灣科技可沒有辦法直接搞,跨行太嚴重了。

就連光刻機鏡片供應商的南方光學也沒辦法直接搞這種頂級的拋光設備,而這種設備怎麼來的?

若干頂級科研機構,一羣大佬帶着一大票的各種教授學者,然後又帶着一大羣各種各樣的博士,碩士們日以繼夜最終才搞出來的。

有了這種設備後,仙女山控股下的南方光學才能夠製造出來符合DUV浸潤式光刻機需求的鏡片。

有了這種鏡片,才能夠設計,組裝出來一整套的光學系統,最後安裝到光刻機上。

所以說,光刻機的技術突破,不僅僅是光刻機自身的突破,這背後是一整個工業基礎體系的技術突破。

只是,人們知道的不多,也不太關注。

人們只關心表面的事情:海灣科技研發出來了新一代的DUV浸潤式光刻機,填補了國內的空白,打破了國外的壟斷。

然後一羣人爲之歡呼,一些業內人士也進行各種的分析評論,尤其是一些自媒體行業的人爲了流量什麼都說。

但是基本沒幾個能說到點子上。

他們甚至連這臺光刻機的背後,有着多少人的艱辛,付出了多少努力,揹負着多少人的期望都不知道。

當然,他們也不關心。

——————

倒是國內的很多普通人,對此還有所不解,覺得這個海灣科技多此一舉,如今國內明明就能夠購買到更加先進的荷蘭ASML的光刻機,並且能夠用這種先進光刻機制造出來十八納米的芯片。

爲什麼國內還要重複投資,研發明顯要落後一代的DUV浸潤式光刻機?

又說是什麼現在是全球化時代,自己關起門來玩這一條路是行不通的。

普通民衆的想法和看法,各種各樣的都有,但是都不重要……至少徐申學從來不關心普通人對待自己投資光刻機領域的看法。

而業內人士也不怎麼關注普通人的看法,反倒是非常關注這個海灣科技的HDUV-400型號光刻機的性能。

國內的其他晶圓廠已經陸續向海灣科技進行諮詢,如最近幾年已經被機構陸續加大投資,進而完成實際控股中芯。

該公司乃是國內第二大芯片代工企業,某種意義上算是智雲微電子的競爭對手,或者說是智雲微電子的備份!

雖然智雲微電子發展的非常好,技術先進,但是也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啊,因此之前半導體產業基金成立的時候,中芯也獲得了大力扶持,獲得了大量的資金進行發展。

同時,該晶圓廠也是海灣科技的第二大客戶,也是仙女山控股體系下其他諸多半導體設備,耗材公司的第二大客戶。

作爲第二大客戶,同時也是因爲資本的特殊性,他們同樣非常關注海灣科技的HDUV浸潤式光刻機的進度,並且早早就下了預訂單。

十二月份,海灣科技方面組裝完成了第二臺HDUV浸潤式光刻機,這臺光刻機就被運往了中芯公司用於各種試產測試,並增加了訂單。

同時國內的其他幾家晶圓廠也在密切關注着海灣科技的DUV浸潤式光刻機的消息,並和海灣科技進行密切溝通。

雖然這些晶圓廠雖然技術落後,規模小,主要使用六十五納米工藝以上的工藝節點,不過他們同樣也是海灣科技的重要客戶……

同樣的,有些晶圓廠們有部分也是有着野心的,想要進軍利潤更豐厚的四十五納米乃至二十八納米工藝節點的。

更先進的什麼十八納米,十四納米,3D晶體管這些東西他們不敢想,這個先進工藝節點別說他們了,現在就連中芯都不敢指望……如今的中芯,連二十八納米量產都還沒搞定呢。

不過對於二十八納米,三十二納米以上,四十五納米這些工藝節點,對於包括中芯在內的國內晶圓廠而言,還是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同時他們也是有着一定自信的……

主要是過去幾年電子消費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帶來了龐大的歷史機遇,國內出現了一大堆各種各樣的芯片設計公司,同樣也需要大量的芯片代工。

雖然國內有智雲微電子這樣的芯片製造巨頭,但是巨頭也有巨頭的壞處:一方面是產能緊張,另外一方面它的代工費貴。

此外身爲世界前三芯片製造巨頭,第二代芯片代工企業,智雲微電子對一些蚊子腿小訂單也不算友好……人家各種國內外大客戶一堆,誰有空搭理你一家小芯片設計公司扣扣索索的那點代工費啊!

而這……其實也給了國內其他晶圓廠的生存空間。

人家雖然規模小,技術落後,但是代工費便宜啊,而且對待中小客戶有足夠的尊重,也能更靈活的調整產能。

如此在市場上也是能夠獲得生存空間的。

這些生存下來的中小規模的晶圓廠,也是海灣科技的重要客戶。

主要是海灣科技的DUV乾式光刻機,KRF光刻機的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同時還提供貸款渠道。

同時還提供成套的前道光刻機以及後道光刻機,蝕刻機,離子注入機等各類核心設備打包出售,並提供安裝,投產等技術服務。

如果伱來個海灣科技的六十五納米工藝全家桶套餐,海灣科技甚至能聯合仙女山控股旗下的其他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企業,給你來個打包價,並且提供全程的技術指導。

甚至還能幫你聯繫智雲集團或國外的其他一些企業,讓你獲得部分成熟工藝的付費專利授權……別覺得拿別人的專利授權,辛辛苦苦搞代工,大部分利潤都給了別人很不爽。

一大堆頂級芯片工廠,哪怕是之前的智雲微電子也是這麼走過來的。

起步階段能有個專利授權,把成熟工藝搞起來,能夠接單,把產能利用起來,比什麼都強。

————

海灣科技爲了爭奪市場,提供的可不是區區光刻機,而是一整套芯片製造技術解決方案。

這對於國內的想要投入其中,但是技術能力薄弱,有着比較多擔憂的廠商而言,還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的。

如此,也讓海灣科技快速搶佔了市場,甚至在國外也佔據了部分的中低端市場。

如今,這些生存下來的中小規模的晶圓廠,有一些也想要更進一步,弄個幾臺DUV浸潤式光刻機玩一玩,哪怕玩不了二十八納米工藝,玩個四十五納米工藝那也是極好的。

而之前國外進口的ASML光刻機,貴的很,並且產能極爲緊張,都被各大晶圓廠都包攬了……智雲微電子,臺積電L,四星,英特爾,格羅方德,聯電還有中芯等,這麼多的大廠商都包攬了ASML的先進DUV浸潤式光刻機的產能。

而且智雲微電子爲了優先拿貨,還喜歡動不動就主動加價,導致過去幾年裡DUV浸潤式光刻機的價格上漲了不少。

如此情況下,國內這些中小規模的光刻機廠商想要拿到ASML的DUV浸潤式光刻機,那可不容易,不僅僅價格高,而且各種破事多,還需要排隊等產能。

而海灣科技這邊,國內自己的企業,而且還是徐申學名下的頂級科技企業,之前合作也非常良好,質量和信譽都有所保障。

最關鍵的是,光刻機性價比高,技術支持也方便,同時海灣科技優先供貨的大客戶只有一個智雲微電子,其他的都可以排隊生產。

於是乎,不少國內的中小晶圓廠去看了看樣機,仔細調研了後,一咬牙也下單了。

老子也要搞四十五納米的先進芯片……

雖然都是一臺,兩臺的小批量訂單,但是加起來數量還是有一些的。

以至於海灣科技的HDUV-400光刻機還沒有正式量產呢,就已經獲得了五十六臺的啓動訂單。

這個消息報告給了徐申學後,徐申學稍微琢磨了一番後吩咐了下去:“後續對國內的晶圓廠的成熟工藝授權,可以適當的降低一些費用,然後四十五納米工藝這一級別的技術授權也可以搞起來,以扶持國內的半導體制造產業。”

二十八納米工藝暫時是智雲微電子的核心營收來源,是不可能現在就對外授權的,但是四十五納米工藝還是可以對外授權的。

晶圓廠對其他晶圓廠進行技術授權是比較常見,原時空裡的美國格羅方德的十四納米工藝,就來源於四星,格羅方德使用這個工藝代工芯片賺的錢,大半都是要交給四星當技術授權費的。

這相當於讓出去一部分利潤,把別人的晶圓廠當成自家的分廠,擴充銷售渠道以及產能,以賺取更多的利潤。

更主要的是,徐申學想要扶持一些中小規模的晶圓廠,進而帶動海灣科技爲核心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業務的發展。

整個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行業的發展,總不能光靠着一家智雲微電子孤零零在那裡頂着吧,總得有幾個小弟撐一撐場面啊!

————

國內的半導體制造,乃至半導體設計行業,都會因爲海灣科技的技術突破而受益……哪怕它不購買海灣科技的光刻機,而是繼續選擇購買ASML或尼康的光刻機,但是也能夠買到更便宜的光刻機,服務質量也更好。

同時,也不用天天提心吊膽的害怕國外給來個光刻機斷供!

但是,國外的半導體行業對海灣科技獲得技術突破的消息,就不怎麼高興了。

這意味着他們又少了一個能拿捏徐申學的重要手段。

之前好幾次他們和徐申學進行私下談判的時候,都是把光刻機擺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上,作爲條件之一進行談判的。

動不動就威脅徐申學來個光刻機斷供,以此逼迫徐申學放棄一些利益。

而現在,這一重要的談判籌碼已經不管用了。

這可不是個什麼好消息!

不過讓他們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海灣科技的技術水平還比較有限,其水平只處於DUV浸潤式光刻機的早期階段,整體還不如ASML的頂級光刻機。

同時也沒有搞出來EUV光刻機!

在光刻機領域裡他們依舊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他們已經陸續搞出來了幾臺EUV測試樣機了,臺積電,四星以及英特爾都已經陸續拿到了測試樣機。

只是徐申學那個瘋子,一直到處使絆子,攔着不讓他們進一步完善技術,然後正式投產EUV光刻機而已。

好多人都恨不得把徐申學大卸八塊:這個死瘋子,遲早有一天送他一枚,不,一百枚火箭彈……

但是不管怎麼說,西方在光刻機領域,在整個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領域裡,還是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

徐申學那個死瘋子想要追上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基於徐申學手底下的智雲半導體以及智雲微電子,再加上一個海灣科技等核心企業,在半導體領域的快速追趕。

讓一票西方半導體行業的企業都感受到了危機感。

十二月下旬,英特爾正式對外發布了一款全新,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劃時代的芯片:第五代酷睿。

不是單純因爲它的性能有多強悍,而是因爲這款芯片,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

不客氣的說,英特爾拿出來了這款十四納米的芯片,證明了自己依舊是半導體制造領域裡的龍頭老大。

什麼臺積電,智雲微電子,四星,格羅方德這些都得通通給老子趴下!

看到英特爾拿出來這款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後,其他各芯片廠商一個個都沉默了……

臺積電的二十納米工藝剛搞利索,雖然也有了個16納米的工藝,但是也剛完成技術認證,大規模量產都得明年第二季度去了,而採用該工藝的水果A9芯片,也將會在這一時期量產。

智雲微電子這邊,目前是量產十八納米工藝(類似英特爾22納米工藝),而十四納米工藝在十二月份處才完成了技術驗證,大規模量產時間也要到明年第二季度了,第一款量產芯片將會是明年S系列手機搭載的旗艦芯片S603。

上述三家玩十四/十六納米工藝的廠商裡,英特爾再一次大幅度領先。

而剩下的那些就不用說了,連二十二納米或二十納米工藝還沒搞定呢。

四星那邊剛完成了二十納米工藝技術驗證,預計明年量產二十納米工藝,至於他們預定的十四納米工藝,因爲3D晶體管技術的難產,目前哪怕樂觀估計,也要到後年去了。

格羅方德以及聯電更慘,他們還停留在二十八納米工藝階段,連22/20納米工藝都還沒進去,如今已經淪爲二流晶圓廠了。

等到明年,在製程上進行比拼的,只有英特爾以及智雲還有臺積電了。

而這三家裡,技術最爲雄厚的依舊是英特爾,智雲微電子次之,臺積電再次之!

這從三方的的晶體管柵極間距以及內部互聯最小間距的數據就能看的出來。

英特爾的是十四納米工藝是70納米*52納米;智雲十四納米工藝是70納米*60納米;臺積電十六納米工藝是90納米*64納米。

而反饋到晶體管密度上,那也有着明顯的差距,英特爾十四納米的每平方毫米達到三千七百五十萬個。

wωω ●тт kān ●¢ O

智雲微電子的十四納米工藝每平方毫米則是三千五百六十萬個。

而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每平方毫米只有兩千八百八十萬個。

這三家的工藝水準,英特爾最好,智雲勉強還可以說和英特爾同一代水準,但是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則是已經落後了一代。

當然,就算是落後一代,臺積電依舊是水果以及高通等大量國外芯片設計廠商的新一代旗艦芯片首選代工廠……畢竟他們也沒得選,英特爾又不給他們代工,智雲倒是願意提供代工,但是明年的產能也別指望,最早都得後年去,同時他們在也不放心。

所以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就成爲了他們的唯一選擇……要不然的話,就只能選擇智雲的十八納米工藝或臺積電的二十納米工藝,或者是四星的二十納米工藝了。

英特爾發佈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在業界掀起了一陣驚雷,給智雲微電子,臺積電乃至四星等廠商地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這個時候,智雲微電子方面自然也不甘落後,同樣也對外宣佈了自己的十四納米工藝已經完成了技術認證,明年就爲客戶提供量產;

同時宣佈旗下的兩座十二寸晶圓廠也已經完成了十八納米工藝的技術認證,爲智雲微電子新增加了九萬片的十八納米工藝產能……歡迎國內外各企業前來洽談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代工事宜,智雲微電子將會以最專業的態度以及最頂級的技術能力,爲廣大客戶提供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代工服務。

而AMD以及華威等廠商,已經和智雲微電子簽署了相關的代工合同,爲他們生產新一代,基於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

智雲微電子宣佈十四納米工藝完成技術認證,這在業內沒引起什麼波瀾,畢竟之前就已經有了相關消息,業內基本都知道了,只是智雲微電子沒有正式公佈而已,如今正式公佈了後,普通人進行關注後,也開始期待起來明天的智雲手機,使用最頂級的工藝生產的芯片。

十四納米呢,光是聽着這名字就知道是最頂級的工藝。

至於說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相對於英特爾的十四納米工藝,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這些東西普通人又不知道……甚至也接觸不到晶體管密度,晶體管間距這些數據的。

所以,在普通人看來,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是和英特爾的十四納米工藝同一種東西,都一樣的先進。

至於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那還差了點……14和16,誰大誰小,一眼就能看出來。

這讓臺積電方面有些後悔,早知道就不說什麼十六納米了,直接弄個十四納米工藝多好聽啊,還可以糊弄宣傳一下……但是這個16納米工藝,真心不好宣傳。

光是看這數字就被消費者覺得落後不少!

雖然只是普通人的觀念,但普通人的觀念會影響到他們對芯片的選擇,而芯片的選擇又影響到芯片工廠的工藝階段的訂單數量。

所以,現在的臺積電有點後悔的,早知道也學智雲那邊,以宣傳爲目的定義工藝節點了。

人家智雲微電子,之前都敢把22納米FinFET工藝說成是十八納米工藝……

他們臺積電基於20納米工藝搞的FinFET工藝,直接說成十四納米工藝沒毛病啊……可惜的是,之前腦子一熱,只說成了個十六納米工藝,基本意思就是要壓智雲的十八納米工藝一頭。

但是誰能想到,智雲微電子那麼變態,沒多久就宣佈搞十四納米工藝了啊。

而臺積電那邊宣傳的十六納米工藝,這話一說出口,並被廣泛宣傳後,現在想要改都改不了!

然後就形成了如今這麼個局面:臺積電要用十六納米工藝,對陣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

別說真是性能對比如何,光是這名字對比,臺積電那邊就落了下乘。

而作爲大客戶的水果,甚至都建議他們下一代工藝別說什麼十四納米或者什麼十二納米了,直接一步到位來個十納米吧……人家智雲微電子可以這麼搞的,你們臺積電也可以這麼搞啊!

然後我這邊也好進行芯片的宣傳啊!

然後臺積電那邊默默的聽從了意見……所以,臺積電下一代工藝不是什麼十四納米,也不是十二納米,而是會直接跳到十納米。

這就是芯片製造工藝節點命名的核心邏輯,已經不以什麼性能指標爲基本要素,而是以宣傳需要爲基本要素了。

對面臺積電的反應也是讓徐申學看了無語:沒想到,你也學壞了……

不過無所謂,工藝節點的命名,那只是一場市場營銷,宣傳上的博弈而已,而真正的競爭,還是技術上的競爭。

如今智雲微電子已經在通城半導體基地裡第十八號廠,完成了十四納米工藝的技術認證,目前正在進行下一階段的各種技術完善,量產前的準備工作,等到明年第二季度的時候就能夠量產全新一代的S603芯片。

而水果和高通只能用工藝節點更落後的臺積電十六納米工藝,芯片性能註定是要比不上S603芯片的。

再加上自家一貫以來的芯片設計優勢,他們拿什麼和智雲S芯片打?

而到時候S603這款頂級芯片,將會爲智雲新一代旗艦手機,也就是全面屏手機提供強勁的性能支持!

十二月份過去後,進入15年1月份,徐申學也是終於看到了他惦記了許久的全面屏手機。

這只是一款工程樣機,還是實驗室裡手搓出來的。

但是已經讓徐申學看到了吊打一羣競爭對手,尤其是水果的可能性!

此時,謝建勇也是極爲興奮的向徐申學介紹着這款手機:“我們在這款手機上採用了六寸的OLED屏幕,儘管其屏幕尺寸非常大,但是依靠我們的全面屏技術以及做到更技術的窄邊框技術,依舊能夠把手機的尺寸控制在一定範圍,甚至比我們的S14 Pro還要更小一些!”

“我們的S14Pro,採用的還是五點五寸屏幕,但是手機尺寸卻是要大於我們這個全面屏手機的!”

徐申學拿起來這個工程樣機看了看,感覺和去年看到的概念機差不多,但是這劉海屏顯得更小一些,看起來更加順眼,更和諧一些,不像是去年的概念機,看起來劉海太大,以至於非常不礙眼。

這是因爲去年跳票全面屏概念機的核心原因,其3D人臉識別組件還是太大了,導致佔用了大量的劉海空間……這也是去年不推出全面屏手機的核心原因之一,做出來用是能用,但是劉海太大,導致手機太醜了!

此時謝建勇繼續道:“在這款手機上,我們不僅僅使用了3D人臉識別技術,也使用了華星科技自研的OLED頂級屏幕,這結合起來後在外觀以及使用體驗上,將會有劃時代的進步!”

徐申學道:“這手機看起來比去年的概念機順眼多了!”

“你們做的還是挺好的!”

“不過這個全面屏手機做出來了後,也不能停止進步,回頭繼續創新,尤其是繼續把這個劉海給縮小,然後給覆蓋住,最好再搭配一些生態小組件把這塊地方利用,或遮掩起來。”

“當然,這些先不着急,技術創新要慢慢推出,不能一下子全部甩出去,然後明年就抓瞎了!”

謝建勇也是嘿嘿一笑:“我們也是這麼考慮的,本來我們還有個大屏幕手機方案的,但是市場部門認爲今年在全面屏手機上,一個尺寸一個型號就夠了,這樣有利於宣傳,避免消費者的選擇內耗。”

“同時等到明年了,推出更大尺寸,比如六點五寸的大屏幕全面屏手機,也能給市場帶來一些新的變化!”

徐申學道:“確保領先優勢的前提下,牙膏可以慢慢擠,一年來個新變化,人人都說我們智雲是創新不斷的公司;但要是一年大爆發,驚豔所有人後,後續幾年沒有了新東西,人人都得罵我們失去了創新意識,而且也不利於銷量,消費者會失去購買新款手機的想法!”

“反正都沒什麼新東西,消費者,尤其是我們的老用戶爲什麼要更換新款手機?”

“所以,還是要儘可能的把技術進步和創新,平攤到每一年的新手機裡!”

“明年這手機,有個全面屏以及OLED屏幕就差不多了,剩下的技術創新後年再用!”

“做生意嘛,不能太老實,該擠牙膏還是要擠牙膏,要不然消費者沒有了購買新款手機的慾望,這龐大的產業鏈裡,上千萬個家庭吃什麼,喝什麼!”

徐申學一張嘴,就把高度提升到了千萬個家庭的吃喝問題,謝建勇聽到這話,都得來一句:“還是徐總您站得高,看得遠,考慮的更加通透!”

徐申學放下手中的這款工程樣機,並沒有嘗試開機之類的動作……這手機其實現在也只是個空殼子,只有外觀屏幕這些,裡頭連芯片都沒有呢……因爲S603芯片,暫時還沒有流片成功。

十二月份流片了一次,也算是十四納米工藝的技術認證,不過十四納米工藝的技術認證倒是通過了,在各方面的硬件參數上都得到了設計指標。

但是S603芯片卻是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如今智雲半導體那邊正在加班加點修改設計,預計半個月後還會來第二次流片。

這流片一次,就是上千萬美元都還是次要的,關鍵的是怕耽誤今年旗艦機的發佈時間。

智雲半導體的S系列芯片項目組裡,壓力也挺大的。

爲此,他們破天荒的採取了齊頭並進的方式,那就是針對技術修改出現的分歧,同時來了個兩個修改方案,兩個項目組同時進行,A組到時候要是流片成功了,那麼皆大歡喜,B項目直接廢棄。

如果A組又流片失敗了,那麼就B組頂上去進行第三次流片。

在這個過程裡,也是進行了各種高成本的仿真測試,模擬,儘可能的在芯片設計階段裡解決問題,爭取第二次或第三次流片成功。

這樣搞,成本自然高的很,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芯片設計時間太趕……

智雲位微電子的第十八號廠這邊剛搞定十四納米工藝節點,然後智雲半導體就要進行流片,後續晶圓廠一邊解決其他技術問題,提升良率的同時,智雲半導體則是進行改進,然後進行第二次,第三次流片。

同時,最遲六月份就要進行大規模的S603芯片量產,因爲全新一代的智雲S系列手機將會在八月份舉辦發佈會並上市。

這時間還是非常緊湊的,爲了趕進度,智雲半導體這邊也沒辦法,只能搞這種多線並行的研發模式,哪怕爲此付出了更多的額外成本也在所不惜。

因爲不管如何,都要確保今年S系列旗艦機的順利量產並上市。

甚至如果S603芯片始終不順利的話,其實智雲半導體還有代替方案,那就是在去年S503芯片的基礎上,使用原有的設計構架,採用十四納米工藝搞一個S503Plus出來。

該芯片雖然還沒有流片,不過設計方案其實已經完成,而且因爲是老構架,所以設計技術難度低,智雲半導體的工程師們,有九成把握一次流片成功。

當然,這只是一個備份,如果S603芯片成功流片的話,那麼這個備份方案就會被暫時凍結。

爲了確保S系列手機順利發佈並上市,智雲集團上下其實做了很多備選計劃的,芯片只是其中之一,就連屏幕也有備選方案。

雖然現在敲定的是OLED屏幕,但是去年的時候還有一個LCD劉海屏幕的技術方案,並且也完成了技術準備,以充當OLED劉海屏幕方案技術失敗後的備份。

不過現在OLED劉海屏幕獲得了成功,所以這個LCD劉海屏就暫時用不上了……

不過這種技術儲備並不是做無用功,因爲明年智雲就會在S系列數字型號以及A系列手機上使用這種LCD劉海屏……理由很簡單,LCD劉海屏成本更低!

智雲還沒奢侈到在五千多的S系列標準版,乃至更便宜的A系列手機裡使用昂貴的OLED劉海屏……這樣將會導致硬件毛利率瞬間雪崩的。

現在可才15年,OLED視網模屏幕很貴的,隔壁的水果都嫌棄這種屏幕太貴而不用。

而智雲今年,也就只打算在全面屏手機上使用而已。

放下了被初步命名爲S15 MAX的全面屏手機後,徐申學也拿起來了今年預定推出的S15標準版以及Pro。

這兩款手機倒是變化不大,依舊是S14手機的升級版,沒有3D人臉識別和劉海屏,繼續使用正面指紋識別以及四點七寸以及五點五寸LCD視網模屏幕的搭配,外觀上和S14手機沒有太大的變化。

真正有變化的是核心的芯片升級!

這兩款手機到時候也將會搭載強悍的S603芯片,進而帶來更強悍的手機性能。

簡單看完這兩款手機後,徐申學並沒有在S系列手機項目組裡停留太久,而是又跑到了隔壁樓的機器人項目組去看了看。

數天後,智雲將會舉辦一場單獨的機器人技術的發佈會,向外界公佈並介紹智雲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進步,並介紹多款智能機器人。

這一場發佈會的目的也不是爲了賣什麼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看起來先進,但實用性不咋地,除了極少數愛好者,不會有多少人購買的,智雲甚至都暫時不打算對這些機器人進行商業化量產並推向市場。

這一場發佈會的目的非常簡單:炫技!

通過對外界炫耀智雲的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技術,進而再一次帶動外界對智雲在高科技領域的大討論。

把智雲是一家頂級科技企業的觀念,再一次深深的植入全球各地消費者的心目中,進而刺激智能手機,筆記本以及平板,智能手錶,藍牙耳機等智能終端設備的銷量。

智雲集團的公關營銷部門,就特別喜歡通過多方面去塑造智雲的品牌價值。

尤其是喜歡搞一些高科技甚至黑科技的東西,來提升民衆對智雲的高科技企業的認同感,並提升自家品牌價值。

所以,哪怕機器人這些東西暫時看不到什麼商業價值,但是智雲集團也會去搞……因爲智雲集團裡很多人,尤其是搞市場營銷的季成河那羣人,都把這些項目當成了廣告營銷的手段!

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196.第196章第486章 智雲兩地上市和EUV光刻機量產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477章 出差共乘第54章 林家小姐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第225章 天價AI芯片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第17章 瘋狂的人才105.第105章 超薄商務本計劃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184.第184章 YunPad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166.第166章 未婚夫婦看房記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181.第181章 生不逢時的S103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254.第254章 老闆就是霸氣第12章 年輕人的手機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第553章 兒時智雲夢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322.第322章 S15MAX,科幻手機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第203章 自主PC項目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181.第181章 生不逢時的S10387.第87章 局外人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284.第284章 三年三百億326.第326章 公交地鐵上的S15MAX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143.第143章 S10項目第437章 王華回國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第212章 我大哥智雲天下第一第238章 一點五億銷量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第523章 無情而嚴苛的智雲供應鏈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432章 最好的打壓就是傾銷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76.第76章 C級名額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444章 威酷電子上市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25章 制裁報復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第504章 劃時代的固態電池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143.第143章 S10項目275.第275章 不統計,不公佈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421章 朱儁能的間諜生涯第399章 無題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第7章 供應鏈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
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196.第196章第486章 智雲兩地上市和EUV光刻機量產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477章 出差共乘第54章 林家小姐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第225章 天價AI芯片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第17章 瘋狂的人才105.第105章 超薄商務本計劃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184.第184章 YunPad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166.第166章 未婚夫婦看房記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181.第181章 生不逢時的S103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254.第254章 老闆就是霸氣第12章 年輕人的手機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第553章 兒時智雲夢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322.第322章 S15MAX,科幻手機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第203章 自主PC項目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181.第181章 生不逢時的S10387.第87章 局外人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284.第284章 三年三百億326.第326章 公交地鐵上的S15MAX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143.第143章 S10項目第437章 王華回國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第212章 我大哥智雲天下第一第238章 一點五億銷量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第523章 無情而嚴苛的智雲供應鏈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432章 最好的打壓就是傾銷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76.第76章 C級名額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444章 威酷電子上市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25章 制裁報復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第504章 劃時代的固態電池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143.第143章 S10項目275.第275章 不統計,不公佈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421章 朱儁能的間諜生涯第399章 無題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第7章 供應鏈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